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第五百一十六章 兵戎6

第五百一十六章 兵戎6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好吧这场突如遭遇的延津口之战来的也快结束的也快以岳某人率下两营先手之兵而在野战中牵制缠住了上万之敌。

    虽然这位在具体指挥和战法运用上局限于时代背景与出身环境而稍嫌生涩和教条甚至还有所拘泥于冷兵战的惯性。

    喜欢猛冲强打的亲率近身肉搏而忽略了以炮组、铳军、掷弹手、战兵层层布防交替掩护着收缩战线以实现更有效率弹性杀伤的战术优势。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他对战机的捕捉和布局要点的掌握却已经显露出某些可圈可点的独到天资。用那句老话就是“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就看你放在怎样的位置上”。

    是以短时间内以惨烈对攻的交换比挺到本阵的后援赶来结果就是这只被缠住大部分手脚的敌军在两个猎骑营和第一教导大队的骑兵多向轮番往复冲阵之下不支大溃而决。

    最终以先手本队损伤一千三百多员后援伤亡六百多人的代价而杀获七千余敌。战损比看起来还算不错。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余下的残敌还没我的本阵包成饺子就已经在骑兵的追杀下充分发挥了某种飞毛腿精神和地头蛇风范都顺着平原四散跑掉而追之莫及了。

    因此我只是把岳某人叫过来小惩大诫的训丨示了一番让他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又嘉奖了他面敌敢战的果勇与机变

    最后赏给我的随身短刀勉励他稍蓄锋芒而多加思考就算是各自赏罚分明式的将此事揭过。

    看着另一个时空被冠以武穆之名的某人在我的涓涓教诲与勉励下一副心悦诚服的接受赠与的模样也是一种无形间的成就感和自得。

    当然了我恨不得能够像小说一般只要虎躯一震王八之气一露或者想到过再庸俗点用功名利禄不计代价一股脑砸下去就赢得对方的倒头就拜自此死忠不虞的效果。

    但问题是作为一个新兴军事团体的领头人我这么做的后果更可能是得不偿失。以我现今的名位与权势从底层简拔任用一个人容易但是随随便便给予名不见经传之辈的名位和权势却是必然要在内部引起失衡和矛盾的。

    作为一个有活力和运作良好的团体任何新晋之辈都必须有足够的表现和功绩来获得整个团体内部的认可这个大方向却不是以我个人意志可以随意偏转的。

    因此我也只能在一些关键位置和实际来适当运用这些被我看好的人选进而证明我的眼光和巩固个人的权威

    这大战也代表着是个半年多的休养生聚之后重整旗鼓的我军与北朝的再度对阵和碰撞的结果除了细节上一些不尽人意的瑕疵外总体还是令人比较满意的。

    事后拷问俘虏来历方才得知这支名不见经传的飞雄军却是洛都方面重整畿内各军之后再编的新锐军序用来驱逐和收复河南一带的塞外藩胡。

    而这只人马大部出自后来重新征募的河东子弟以及入援关东的西军旧属而统军的乃是从河东道陕州过来勤王拥有西军背景的悍将李成号称勇鸷好杀而治军森严。

    因此虽然对我部的名声有所耳闻却终究是是还没有见识过本军的厉害更兼之前已经击败了好几部盘踞在郑、许一代的胡马所获畜口甚丰。

    就不免正处于某种轻取骄胜的精神状态和乐观情绪之中因此初阵遭遇才起了速胜快决之念然后就被本军的先手部队狠狠给敲了一记闷棍而拖入败局之中。

    但是相应接下来的消息就不那么令人感觉良好了飞熊军只是东向招讨路的先发之师而已也就是说前面这一路上至少还有好几个北朝的军序在等着我们迎头撞上去呢。

    虽然不知道实力是否都如这只飞熊军一般的作风悍勇且编配齐全。但是真的打起来的话没有相应的代价恐怕也是拿不下来的特别还是在对方主场环境很容易得到更多后援的情况下。

    毕竟我可不是吃饱撑的特意大老远带着部队跑来和北朝军马拼死拼活的死磕打一场在战术上毫无意义也缺乏战略价值的拉锯战。

    除了些许政治层面上的虚名和声望之外这里除了荒废的田土和逃散的人口之外既缺乏让我军长期占领和利用的基础也没有令我志在必得不可或缺的资源。

    而我最初的目的只是做出附从和响应江宁号召的姿态顺带锻炼磨合一番重新扩张和整合之后的部队。

    真实系的暴兵可不想战略游戏一样建造一个相应建筑提供好原料就能按照人口比例源源不断的出兵了

    而是需要有相对明确的指导思想以及战术体系理论发展方向装备与军事科技研发预备役动员建设后勤补给与输送维护制度所构成近代军事体制。

    从而获得从士兵个体素养到军队组织建设层面上集体战力的全面抬升与加成。

    就算铳兵的维持成本再怎么廉价实惠那也需要投入时间和资源来培养和训练的至少以我现在的基本盘还是浪费不起的。

    而负责东向领军主将的名字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具体的决心和腹案。

    随后我就宣布了班师回程的布置传令各部就地变阵倒置改前队为断后后队为先手中军加强两翼。

    然后辎重、民夫并建生军为第一阵以捉生团为前出警戒先行向东原路开始撤离。随后火器比例较低的防戍营和伤员一起作为第二阵出发。

    第三阵是残损较多的几个主战营连同本阵没有战斗力的僚属、文职人员。多余的畜力和车辆也被留在这一阵里

    他们将负责收拢和归并沿途设立的粮台和防戍武装并且根据沿途过来的测绘数据在当日行军的最大距离内营造好接应后队的营垒和阵地。

    第四阵则集中剩下建制比较完好的主战营并同本阵牙兵和虞侯军等直属序列中的步队一起沿着中轴两里的距离分成两南北翼交替撤退。

    而较为值钱和贵重的战利品也被留在了第四阵里在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通过抛投和遗弃这些战利品来组却和拖延敌军甚至籍以制造局部反击的契机。

    这没有什么可惜的对我来说一只保全建制完好而得到长途行军作战充分锻炼的部队可比任何财富都宝贵的多。

    最后的第五阵也就是负责断后和警戒的部队则是集中本军的骑兵力量包括三个不满编的猎骑营兼长马步战的教导大队以马代步的标兵营以游弋团为外围前出警戒。

    这样就算遇到敌军的阻截在现今的平原为主的地势下也可以依靠机动力及时脱离接触或是提前预设阻击阵地。

    事实证明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的布置多少发挥了作用。

    几乎是在我离开滑州境内的第二天就传来了断后部队开始接敌的消息。

    滑州境内灵昌县。

    刚刚立营下来的军帐之中东面招讨路主将的陵候张德坤则是有些遗憾又是有些庆幸的看着地图上的标识。

    他遗憾的是在自己占据地利人和的优势兵力下还是难以阻截和吃下对方;而又庆幸的是终于开避开与这只颇为难缠的老对手正面对战硬憾的惨烈代价。

    地图上的一个个交叉点代表着各军接敌和战斗的位置有新有旧的而在不断的添加之中。

    他同样能够理解这些军将们既是侥幸又是警惕的矛盾心理。在击破或是挫败这支“满万不可敌”的巨大荣誉与声望与平白折损自己好容易生聚起来的实力的巨大天平之上可不是那么好取舍。

    因此他们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够在追击和缠战之中让对方先后衔接上有所破绽然后取得局部的胜果有所缴获就足矣

    这也是张德坤暗中对于他们所授意的范畴和心理底线之一。

    毕竟他们之前的主要任务还是收复河南之地将苟延残喘的军民百姓从肆虐的的藩胡蹂躏下解脱出来了

    因为原本的预期出现了某种偏差根据南线的人马传来一些的消息那些塞外番胡在暴掠之后并不是所有人都开始返程和继续南下寇掠。

    已经有好几家颇具实力的藩军停止了过往相互直接的剽抄和侵攻而放弃了对当地人的粗放奴役手段开始驱使当地口民开始耕田播种甚至组织其几只临时商队来进行互贸。

    一副要在当地就此长久立足下去的姿态在挫败了南朝大军压境的根本危机之后这无疑是让人不安和忧心的征兆。

    而与此同时作为放开塞外诸侯大肆入关所带来的后遗症之一就是河北各地残余下来的驻军在以冀州行台留守张邦昌为首那些守臣大员麾下也出现了某种对洛都旨令以道路不靖或是自顾无暇为由阴奉阳违和推脱延拒的疏离迹象。

    作为洛都朝廷的立场也迫切需要重新宣示自己的权威和势力来威慑这些地方残余势力。

    因此他们只要尾随着对方一路进军就可以很容易的光复大片已经驱逐一空的故土州县。

    也就很难让他们刻意卖力去追击和攻打这只不好相与且犹有余力的南军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