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战局4
“九州神取流志鸟村讨取足下”
一名头戴钵卷身着半身皮甲的倭兵头目侧手举刀对面做出某种邀战之势
“高丽弈剑门徒紫霞狼当取尔首级是也”
一名身着绸布大衫的亦排众前出
两下高喊着挥刀撩剑激烈的拼斗在一起顿然只剩下一团炫目的银光交错和乒乒作响的交击格杀声。
片刻之后一连串爆豆声响起数杆喇叭铳和三眼铳几乎是将准备酣战数十回合的紫霞狼迎面给打翻在地然后补上一刀彻底捅死在地上。
“这厮脑子有病么”
志鸟村有些不屑的抱怨道。
“居然在这战阵中玩什么近身刀决”
随即志鸟村砍下对方的头颅如此高举起来大声的欢呼道。
“敌羞吾去脱他衣”
却冷不防被人从后脑狠狠抽了一掌差点没扑倒在尸体来个嘴啃泥的。
“给我说人话”
“嗨”
志鸟村急忙转过身来却发现是骂骂咧咧的总队长黑岛仁不由低头哈腰的道
“志鸟桑我们现在是国朝的军卒”
黑岛仁继续训丨斥道
“不是九州乡下的泥腿子”
“莫要再在战阵中做如此之举了”
“嗨”
志鸟村有些羞愧的道
“嗨”
周围一圈的人都用更大的声音回应道
“就地掌嘴二十”
黑岛仁随即宣布了对他的惩罚。然后就把噼里啪啦的响亮抽打声给抛在身后。
有人欢喜自有悲伤黑岛仁很快撇到一个正在跪地嚎哭的身影
“近藤近藤你怎么了”
对方很是年轻只是因为营养不良而早早少白了头在他面前是一具被斩断而显得血糊糊的人头。
黑岛仁依稀记得记得他叫银时是四国坂田家的某个小庄头与河源崎人的游女野合留下的私生子被舍在熊野山的天狗神社而得以长大成年。
自小酷爱甜味只是本土生计艰难连果腹都很困难为了能够赚钱吃到更多的甜食而毅然偷走神社里唯一的传世名刀“洞爷湖”转战卖身在黑岛仁的麾下做了一名为钱斩人的拔刀义从。
而死去的这位黑岛仁也认识他叫近藤勋则是某位当权公卿出放的家臣曾经做过京都替贵家处刑的斩首人只是因为本家倒台而以相对犀利的刀术流落到这些为钱卖命的义从里。
因此很是看不上银时这种没有见过什么市面表现的很容易满足的所谓“乡下出身”的小武家。
在黑岛家的义从中一度没少与之针锋相对但没有想到这两位之间还有这种战场间结成的惺惺相惜的交情和过往。
虽然见多了别离和生死但黑岛仁不由有些叹息起来不由用力抓紧着腰踹的铳身就像是抚摸这心爱女人的肌肤一般给了他某种定心和安全的感觉。
因为自从接触了火器之后他就觉得这种武器是冥冥之中上天的意志或者说那位神奇的大人所赐给自己这些扶桑藩的义从有所改变命运的机遇和前程。
要知道扶桑藩的倭人在诸多外藩义从之属中虽然素有悍勇忘死的名声但是因为受限于人种本身的身材太过矮小而爆发力和耐心都有限因此始终不能很好的使用国朝制式的大弓强弩等威力犀利的远射武器
而长久以来只能充作斥候、山伏乃至一波流的敢死队和消耗性的肉搏炮灰之类的次要角色而更多时候则是吃苦耐劳的人形牲口而已。
但是有了这些相对轻便易携的铳铁就不一样了他们也可以在敌人所不及的距离外进行杀伤和阻击。
用多了才知道这些铳子的好处轻便好携打起来也比弓弩隐蔽的多不用伸出大半个身子去对准敌人只要跟着口令和指示对着大致方向扣发就是了。
而且就算是最愚钝的人经过皮鞭和棍棒的反复提点和教育也会掌握基本的操作使用步骤只是所费时间长短的问题而已。
无愧是军中最宜结阵而善守第一的武器。无论是正战还是遭敌、突袭都各有百般用处和战术花样。
想到这里黑岛仁刚刚在嘴角笑出一线却有不免为另一幢烦心的事情再次沉重的叹了口气。
随着火器化的推广他们也因此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对手来自同属藩外和辅助役出身的第七大队。
与倭人为主的第九大队一般辅军第七大队同样是从原本三营的安东辅卒里挑选出来的射声士为骨于组成的特色部队。
相比那些被砍翻的新罗人这些可是地道的安东归化人和当地山民通婚所留下的土生后裔因此保持了某种山民的射猎技艺以及屯堡组织的传统遗存。
但因为主要的兵员以长射短击善守而称道因此在北军作战所处的河南道平原地区没有多少用武之地。
长期扮演了某种后方驻守和维持地方的角色而没能赶上和参加数次大战因此在辅军各大队之中存在感也是远不如其他几只队伍和倭人一般属于长期垫底的角色。
只是随着本军的新式火器战法所打出的赫赫威名这些长期配属主战的辅军大队也得到了某种针对性的加强和改造就算是一贯垫底的第七大队也不能例外。
为了适应全军逐步火器的整体趋势他们也不得不在继续保持原本射声专长的同时利用换装下来的部分火器发展出一番自己独特的配套战术来。
就是让一部分的射手装备三眼铳另一部分带短矛为近身格斗之备而剩余其他人多带箭矢和子药。
遇敌百十步内用步弓急射压制二十步内以三眼铳并杂口长短铳子打杀近前之敌至与敌接短矛具列于前以戳刺格击稍作阻挡打空的三眼铳并短刀掩持其后自两侧迂回杀出与削弱后的敌军展开近身抡砸肉搏。
如此这般的夹生饭战术在他们的操演下居然也打退或是挫败了好几次地方武装和北军残部的突袭和埋伏。
这样的话同为藩外义从和辅助役序列出身的黑岛仁及其特设第九大队就不免感到了某种竞争和压力。
毕竟军中的资源分配按照重要性和贡献能力自有轻重缓急的差别却是没有人会嫌多的。
他虽然不敢奢望能与辅军的前一到四大队这类为了扩充为主战营而专设的候补资序相提并论;也不好和后面几只由协力和吞并杂号兵马打散重编而成的比同什么他们好歹是国朝正式的军号。
但是他们难道还能让一贯垫底的第七大队给比了过去?。
更何况上方已经隐约有言在先了为了加强攻坚和局促巷战的力量而有意在军中重点扶持一只专擅正攻肉搏的部队。
而在这个层面上除了敢于拼命而不计伤亡的倭兵大队之外最有力的竞争者就是这些作战风格迥异却同样擅长狭促环境和小团体浪战的安东土生番兵了。
因此黑岛仁不得不克服和忍受这北方的酷寒而格外寻求更多出外战斗的机会和表现来为自己的部队加分。
反正作为倭兵命贱的很损失多少随便都能补多少只是可惜了这些宝贵的装备需要及时回收再利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