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股份制改造 机械厂新厂长姓谢,单名一……
机械厂新厂长姓谢, 单名一个超字,因为长相端正,年纪还轻,才三十出头, 本人又是八十年代初的名校大学生, 工作资历在厂里一众领导中虽然不长, 但履历非常过硬。
再加上他入职后第一时间仓库里积压的库存卖掉, 给厂里职工发了几个月工资,职工们对他的印象非常好。
他入职不到一个月,厂里职工对他的爱戴, 就远远超过了在机械厂干了几十年的前任厂长。
很好理解嘛, 前任厂长接任前,沪市第二机械厂在全国都有名气。
前任厂长接任后, 机械厂虽然恢复过一段时间荣光, 但因为他决策失误,这份辉煌没能一直持续下去,机械厂没几年就开始走下坡路。
到今年, 更是隔三差五拖欠工资。
仔细一数,谢厂长卖库存给大家发工资前,机械厂的工资才发到今年三月,也就是说,厂里已经拖欠七个月工资了。
虽然谢厂长卖掉库存后,没能把工资给大家把拖欠的工资全部补上, 但至少人有态度,而且他才刚入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只要他能带领机械厂起死回生,他们还用担心工资发不出来?
至于谢厂长能不能带领机械厂起死回生, 厂里大多数职工都有一种盲目的自信,觉得他可是名校大学生,而且他要是不行,上面领导怎么会把他安排到机械厂来?
也因为这样,谢超烧完两把火后,虽然没有立刻通知恢复生产,而是一直跟工程师技术员们泡在车间里,但机械厂的职工们大多不急。
他们已经经历过厂里生产彻底停摆的时候,不在乎多停工一两个月。
何况谢厂长带领工程师技术员的研究不是没结果,这不是组装出了电饭锅,厂里马上能开工了吗?
刚听到这消息时,厂里职工们是很高兴的。
转产电器好啊,现在人民生活富足了,在家用电器方面就很舍得花钱。
用煤炉和煤气灶煮饭浪费时间还容易糊锅,电饭锅自然受欢迎,这东西价格也不贵,条件好的家庭一般都会备上一个。
要是条件再好一些的,干脆出国去日本买了带回来。
虽然他们厂生产的电饭锅,技术上可能没法跟日本,甚至是国内那些大品牌比,但能量产也不会愁卖。
至于他们以前生产的零件,有的更精密,对技术要求更高,现在生产电饭锅是不是技术上的浪费?
大多数人都不觉得有什么,他们以前生产的有些零件是有技术要求,可这有什么用?他们空有技术没有设备,结果依然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被市场淘汰。
他们都是普通人,没有崇高的理想,想要的只有活下去。
如果这场员工大会到此为止,肯定是皆大欢喜。
但当谢厂长宣布将对机械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大家就不怎么笑得出来了。
在他们看来,厂里准备转产电器等于已经找到生路,接下来他们只要按部就班地生产出商品并卖出去,机械厂迟早能起死回生。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进行股份制改造?
如果改造成功,以后他们还是不是国营厂职工?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如果他们还是国营厂职工,就算机械厂转产失败,彻底破产,国家也不会不管他们。
但如果机械厂改造成私营厂,转产失败导致破产,未来国家会如何安排他们就是未知数了。
又或者,转产只是障眼法,上面派谢超来的目的,只是为了名正言顺地将他们这个包袱甩掉?
因为阴谋论,员工大会结束,谢超在职工心里的形象不说一落千丈,也确实没有之前那么威武了。
从礼堂到厂办这一路,叶薇耳边全是嘀咕谢超别有用心的。
等回到科室,陈玲也在说:“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谢厂长这第三把火烧得可够旺的,好端端的竟然要搞什么股份制改造!”
孙淑兰附和:“对啊,以前我们都是国营厂职工,改革以后我们算什么?”
陈玲想起什么,起身去关门,并压低声音道:“我听人说,有的厂改革股份制,改着改着厂子就成厂长私人的了,我们单位不会也这样变成私营厂吧?”
虽然听了一路阴谋论,孙淑兰现在也怀疑上面派谢超来机械厂当厂长的目的,但陈玲的猜测……
孙淑兰说:“不可能吧?不是说上面安排他下来,是为了甩掉我们厂这个包袱吗?如果厂子最后的结果是倒闭,他把厂子变成他的有什么用?”
“你这都听谁说的乱七八糟的猜测,”陈玲回来没跟孙淑兰一起走,第一次听到这种猜测,一脸无语道,“沪市这么多国营厂,濒临倒闭的也不止我们这一家,上面要甩包袱,怎么可能只盯着我们?”
“不是试点吗?”
陈玲想也不想说:“试点也不可能,把我们厂子整倒闭了,上面领导有什么好处?”
孙淑兰琢磨着问:“机械厂变成私营厂,倒闭了上面就可以不管我们?”
陈玲琢磨片刻,觉得孙淑兰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可再一琢磨,又说:“我还是觉得可能性不大,这么搞上面领导是轻松了,可谢厂长能得到什么好处?他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学历高,能力又出众,在市里干得好好的,调到我们厂,要是成了他履历能更好看,要是把机械厂拖垮了,前途肯定受影响。”
“但要是领导让他这么干的呢?”
“这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办成了上面领导肯定不能公开拿出来夸奖,在众人眼里,他就是搞垮这么大一家国营厂的罪人,就算最开始是听领导的话办事,最后也很大概率被抛弃。”
陈玲摇着头说,“我看谢厂长是个聪明人,不可能答应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不止他,我觉得上面领导也不会有人想不开提这种阴损的办法,因为这事一个人干不成,人多了又瞒不住,一旦暴露,民心就失了,所以成了不一定有好处,还可能背锅。但如果他们什么都不管,他们可能反而不会有什么事,反正下岗职工安置不是一个领导的事,大家得一起想办法。”
孙淑兰听着听着,眼睛渐渐亮起:“小陈你厉害呀,这些都能想得到。”
“我脑子一直很灵光的。”陈玲自夸道,眉毛又很快蹙起来,“我现在就担心,谢厂长自己有打算,改着改着我们厂成他自己的了。”
听完陈玲的分析,孙淑兰对谢超再次改观。
现在她觉得谢超是真临危受命,来让机械厂起死回生的,听陈玲这么揣测对方,便说:“我看谢厂长不是这种人,而且好好的国营厂不当,把厂子搞成私营厂,这不还是损人不利己吗?”
“这可不是损人不利己,我们厂虽然不行了,但地皮、厂房、家属院的房屋产权,哪一样不值钱?”
陈玲轻哼一声说:“而且你认识他才多久,他以前什么样你知道吗?你就敢说他不是这种人,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两人各执己见,便扭头询问叶薇意见。
叶薇思索着说:“我觉得陈姐你不用这么担心,股份改造不是说直接把国营企业变成私营企业,而是把现有资产折成股份,再引入其他资金。机械厂的现有资产都是国家投入的,改革后应该还是国有股占大头。”
顿了顿,叶薇继续说:“如果谢厂长真打着把国营厂变成个人厂的主意,没个三五年很难办到,如果他能让机械厂活到那时候,就算他真这么做了,对普通职工来说也不一定是坏事。”
陈玲听后,若有所思道:“你说的也是。”说着咦了声,“老周他怎么还没回来?”
“我从礼堂出来就没看到他。”叶薇摇头说。
孙淑兰跟着道:“我也是。”
“奇了怪了,许副科长职位被撤后,他上班比以前积极多了,一心想着挣表现,怎么今天到现在还没回来?”
许副科长是罗丽娟升上去后,靠关系空降来财务科的,他中专学的会计,专业算对口,学历也是科室里最高的。
如果他在财务科熬上几年再升上去,谁都不会有意见,但他毕业后虽然干过几年会计,却是在其他单位,而且那单位规模远不如机械厂。
所以他当初空降成为副科长,科室里几人颇有微词。但有意见也没用,人亲姐夫是副厂长,关系硬得很。
不过许副科长姐夫并不干净,这次调查组来,他姐夫在被带走的人中,他自己也很快被调查了。
虽然没查出什么大问题,但保护伞没了,他这副科长自然被一撸到底,连机械厂都待不下去了。
许副科长被撤职后,周荣在科室里就活跃了起来。
在他看来,科室里四个人,叶薇资历太轻,升职肯定没她份。孙淑兰资历虽然深,但学历是短板,升职可能也不大。
勉强能和他较量的是陈玲,但她资历和他差不多,工作能力也没强到哪里去,还是女同志。
周荣倒不是歧视女同志,但厂里在提拔干部的时候,肯定要考虑男女比例,财务科科长是女的,副科长就很大概率是男的。
何况陈玲没什么上进心,所以周荣盘算过后,觉得还是他胜算比较大,于是这段时间上蹿下跳,没少挣表现。
陈玲虽然上进心不强,但领导谁不想当?看周荣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心里自然不痛快,所以这段时间两人关系微妙。
见周荣迟迟没有回来,陈玲嘀咕说:“他不会是到领导面前献殷勤去了吧?”
想到这种可能,陈玲坐不住了,起身去开门,正准备去隔壁主任办公室看看罗丽娟回来没有,但刚走出去,身后就传来了周荣的声音:“陈姐,正好,孙姐小叶都在办公室吧?”
陈玲转过身,说:“在,你找大家有事?”
“科长让我把大家叫到会议室去,有事要交代。”周荣说着进了财务科,把这话复述一遍,并走到办公桌前拿上笔记本和笔,留下一句“大家赶紧”就走了。
“你们看他那嘚瑟样,”看人走远,陈玲阴阳说道,“他这是已经把自己当成我们领导了?”
孙淑兰打圆场道:“好了,小周再得意也不敢乱传话,他让我们赶紧,说不定是罗科长已经过去了。”
陈玲不再抱怨,进办公室拿上本子和笔,也叶薇两人一起往会议室去。
到了会议室,罗科长果然已经坐在里面了。
看到三人进来,她没开口,周荣便说:“我不是让你们赶紧吗?怎么才来?”
这下不止陈玲,孙淑兰脸色也变了,说道:“你一说我们就找本子过来了。”言下之意没有耽误时间。
罗丽娟见周荣还想说什么,抬手说道:“好了,人既然都来了,开会吧。”
见罗丽娟没有听信周荣一面之词,孙淑兰几人脸色才缓和些许,在会议桌前坐下。
罗丽娟也不废话,直接说道:“今天叫你们过来,是因为我知道厂里不少人对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有怀疑……”
为了表忠心,周荣打断罗丽娟的话说:“科长您放心,我们没有怀疑!领导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绝对没有二话。”
听着周荣狗腿的话,陈玲在心里骂了声“马屁精”,然后不甘示弱地说:“我也坚信领导说的都是对的,没有任何意见。”
孙淑兰和叶薇:“……”
“你们不用急着表态,有疑虑的我们还是要说清楚。”罗丽娟神色无奈,然后不等两人开口,就把厂里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原因分三大点,若干小点,逐一解释清楚了。
陈玲和周荣两人听后,争先恐后做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然后你说领导英明,我夸领导果断,要不是罗丽娟出声打断,两人彩虹屁能一直吹到中午下班。
罗丽娟继续说道:“厂里成立了改制筹备小组,初期会全面清查厂里的各项资产,这项工作需要财务科配合,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你们会比较忙,我希望你们不要怕辛苦……最后,股份制改造是当前机械厂最重要的事,这件事也只能成功,不许失败,所以我希望你们各自都能上点心,做好手头工作,不要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明白吗?”
周荣第一个响应:“科长您放心,我一定监督大家完成好工作。”
陈玲暗暗白他一眼,也连忙说:“我也会好好督促大家。”
财务科总共就四名干事,都两个人表态了,剩下一半还能说什么?自然是保证自己会用心工作,不掉链子。
罗丽娟听后还算满意,给四人分配了工作,便说散会,让他们各自去忙。只是叶薇起身还没走出去,就听到身后传来声音:“对了,小叶你留一下。”
周荣猛地停住脚步,狐疑的目光朝叶薇看过来。
叶薇没管,转身走回去。
周荣没动,想拖延听听她们说什么,但陈玲和孙淑兰走出去后,罗丽娟直接对他说:“出去的时候带下门。”
周荣无奈,只能走出会议室并带上门。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罗丽娟没有立刻开口,只是翻阅着面前的资料,直到叶薇开口问:“科长,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罗丽娟才抬起头,看着叶薇笑道:“不用紧张,我把你留下,只是想问问你对后续工作有什么安排?”
叶薇其实没有紧张,但罗丽娟都这么说了,她便舒出一口气配合,并问:“科长您的意思是?”
“是这样的,虽然没有规定说普通职工不能在外做生意,但想两者兼顾确实很难,何况你现在生意红火,可能几天就能赚到一个月工资……如果机械厂还是之前那样,一个月上不了几天班,我不会问你这个问题,但你也知道,现在是关键时期,财务科会很忙,所以如果你没有辞职的想法,我希望你能向我保证不会耽误工作,且不会中途撂担子。”
虽然也算是看着叶薇长大的,这几年相处又比较愉快,但关系到厂子的利益,罗丽娟公事公办道,“当然,如果你想办理停薪留职,单位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叶薇确实有办理停薪留职,从机械厂出去的想法。
一线车间的工人,很多在走入财务室时会不自觉放低声音,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份高大上,也是很需要智商和技术的工作。
但在财务科干久了的人都会知道,除了不如车间工作辛苦,财务工作和车间工作真没多少差别,内容一样的枯燥和机械。
甚至,基层财务对智商要求也没那么高,技术含量也就那样,都是死东西,记住了再细心点,一般不会出什么大错。
而国营厂的岗位,通常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岗位负责的岗位也万年不变,不是你想上进,想多干,就能有调整的。
叶薇刚入职那会,也买过会计相关书籍,努力钻研过,还拿看不太懂的问题,询问过负责相关板块的陈玲和周荣。
两人虽然给她解答了,但回答完都会或暗示或提醒地说一句,这些不归她负责,她弄懂了没有用。
确实没有用,叶薇刚入职那会负责的就是应收应付,现在三年多过去,她负责的还是这些工作。
她相信,如果她继续在机械厂干上三年五载,她负责的还会是这些工作。
除非她能升上去。
但国营厂升职是要看资历的,哪怕陈玲或者周荣这次升上去,财务科招聘新人,她的资历在科室里也是倒数。
想升上去,除非这几年财务科有大的人事变动,或者她做了什么能被破格提拔的事。
叶薇觉得,她做生意还有点天分,搞财务,她真不知道怎么做能出头。
出不了头,她继续留在机械厂财务科也是浪费时间,学不到东西就算了,还耽误生意。
唯一的麻烦是房子,但是其他单位分了房又停薪留职下海的,单位也没说要把房子收回去。
实在不行,她还可以把房子转给叶兵,他成年了,又在读书,看在她爸为拯救国家资产牺牲的份上,厂里应该不会为难他。
也就两年,等九四年政策下来,她就彻底不用顾虑这一点了。
但在刚才的会议上,听完罗丽娟的话后,叶薇改变了主意。
国企股份制改革是大事,这项工作又和财务息息相关,所以财务科的几人都被划进了改制筹备小组里,她留下把这个项目跟完,学到的说不定比之前几年都多。
是,她从机械厂出去后是自己当老板,财务工作可以另外请人负责,但她是财务出身,深知老板可以不做财务,但不能不懂财务的道理。
何况在国企改制这件事上,能学到的不仅是财务知识,更能对企业政策制度有更多了解。而这些知识,短时间内她可能用不到,但如果她的生意能做起来,这段经历一定会让她受益无穷。
至于夜市的生意,可以再请一个人,她本来就有这个打算,只是最近忙,没有太多时间处理这件事。
装修那边可以交给江韵,店开起来后她是店长,也算是历练了。
盘算完,叶薇正要开口,突然看到虚空中出现弹幕:
【完了完了,女主不会真打算辞职或者办理停薪留职吧?】
【我觉得女主辞职也挺好啊,她摊位的生意越来越好,现在都准备开店了,机械厂的工作确实没必要干下去】
【怎么没必要!这工作可太有必要干下去了好吧?】
【没错,信德电器第一次股份制改造,是将国有经济重组为职工个人出资和国家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1],当时为筹措资金发行的股票,只有在职的正式职工可以认购,女主现在辞职,到时候能有资格认购股票?】
【在职的正式职工,是不是不包括停薪留职的?】
【肯定不包括啊!】
【也就是说,女主现在辞职或者办理停薪留职,就不能认购信德电器的股票,错过这一次机会,以后信德电器进一步改革,她更没有认购股票的资格,那她还能当上大股东?】
【换句话说,女主最后当上了股东,所以这次她肯定没辞职或者办理停薪留职】
【等等,你们的意思是,行业龙头信德电器前身是女主现在工作的机械厂?】
【???信德电器前身是沪市第二机械厂难道不是常识吗?就算不是常识,这部剧的观众多少应该知道吧?】
……
看着突然出现的弹幕,叶薇眨了眨眼睛。
也就是说,机械厂转产不但能成功,还会成为电器行业龙头企业?而她,会在这次改制中成为机械厂,啊不,应该是信德电器的股东?
“小叶?”
见叶薇迟迟没有开口,像是出了神,罗丽娟催促喊道。
叶薇回过神,连忙说道:“改制筹备小组已经成立,工作您都安排下来了,我这时候办停薪留职,您手底下不是少了一个人干活?就算安排新人来,肯定也需要时间适应。机械厂是我长大的地方,财务科干事也是我做的第一份工作,说什么我都不可能在这时候离开。”
先拔高留下的目的,叶薇又又拍着胸脯道:“也请科长您放心,我一定会平衡好工作和在外的生意,认真完成您交代下来的每一项工作,更不会给大家拖后腿。我也可以向您保证,改制结束前,我肯定不会中途撂担子,就算您赶我走,我也不会走!”
半开玩笑的表态打动了罗丽娟,她说道:“既然你这么说,我信你一次,去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