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咋办?我爹是奸臣! > 第185章 召陈平安即刻进宫。……

第185章 召陈平安即刻进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平安激动地接过木匣,打开,里面静静躺着几卷淡黄色的细长软管,比橡胶质地稍硬,可以视作橡胶物的平替,作为输液管完全够了。
    “我们大人说,这是小陈大人一直在找的东西,可以治皇上的病,她不放心驿递,让我们快马加鞭用最快的时间送回京城。”殷小宛道:“她还说,皇上是圣君明主,希望小陈大人一定要治好他。”
    平安看着木匣眼眶微红,也顾不得已经入夜,立刻去沈家将软管交给清儿。
    沈太医今日在太医院当值,白氏母女都已经睡了,只留个伙计在前面的医馆里打盹儿,以备夜间有急症病人上门。
    平安火急火燎地登门,对睡眼惺忪的伙计说:“劳烦通禀一声,我有急事要见沈姑娘。”
    那伙计困迷糊了,跑回去禀报说:“小陈公子有急症。”
    把白氏和沈清儿一起吓了出来。
    平安当着白氏不敢说话,将软管交给清儿,两人开始用目光发电报。
    白氏看看自己的女儿,再看看平安:“你们两个……别是有什么事瞒着大人吧?”
    两人相互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平安解释道:“没有,白婶婶,我明天要去考试,来跟清儿讨些备用药。”
    “对,药!”清儿翻找药柜,找出几个瓶子:“驱蚊的、解暑的、提神醒脑的……”
    还添了句:“你只管放心考试。”
    平安听话听音,松一口气,接过来连连道谢,又向白氏作揖告辞,转身跑了。
    “不对,你们俩肯定有事。”白氏警觉地说。
    “娘,我们能有什么事,这些药本来就是给平安哥哥准备的,我今天忙忘了,他就来讨要了。”
    “这些都是夏秋季很常用的药,陈家难道没有,非要大晚上特意跑一趟?”
    “他从小就用我配的药,身体棒棒的,当然只相信我啦。”清儿一边说着,一边推着娘亲回内宅,还说了句:“我今天回自己房间睡了。”
    白氏更是奇怪,丈夫夜里当值,女儿一向要跟她睡的,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她咕哝着:“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
    景熙九年,八月初九,是秋闱开考的日子。
    平安提前一晚整理出各大书店押题的重合部分,共十篇文章,兴奋地拿去给爹娘显摆,只要将这十篇文章吃透,这次秋闱十拿九稳!
    陈琰都不想说话了,吃吧,反正都是历科高手的作文,也吃不坏肚子。
    看完文章,平安很早就洗漱睡了,陈琰和林月白还在院子里,最后一次清点孩子的考具。
    聊起平安小时候干的那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坏事,眨眼间小小的一团长成了少年,也要下场参加科举了,都有种光阴如梭的怅然。
    或许再一眨眼,他们就老了。
    “原来白头偕老是这么快的一件事啊。”林月白感叹道。
    两人坐在院子里,只守着一壶茶聊天到深夜,都没什么困意,想到丑时末就要叫平安起床,索性没有回房去睡。
    到了丑时末刻,两人刚想敲东厢房的门,门从里面开了,平安已经穿好了一身圆领宽袖的细布直裰,精神百倍地站在门口。
    陈琰怔了怔,平安除了送别人进考场的时候,几乎没这么主动早起过。
    他阅人无数,一眼就看出来,这孩子属于兴奋型考生,主要表现为遇到大考就信心十足、精力旺盛,主要动力为畅想考试后的美好生活。
    不过这不是什么坏事,据陈琰观察,这样的考生大多是成绩不错,家境尚可,且没什么世俗压力的,只要不是太得意忘形,写出什么犯忌讳的东西,就不算坏事。
    至于会不会忘形,陈琰也不太确定,考完再说吧。
    平安吃过一顿清淡的早饭,带着冬青和考箱,在家人的簇拥下出门,只见二十名便衣锦衣卫再次分成两队,前后拱卫着送考的车队。
    卫队长似乎真的很想去送考,笑着解释道:“这次咱们换了衣裳,担保不会吓到人。”
    “爹!”平安气得跺脚:“他们又来!”
    陈琰也不好拂了他们的好意,只好劝平安道:“左不过二十个人,堵在街口就进不去了,去就去吧……”
    话音刚落,就见几辆马车陆陆续续拐进胡同,沈清儿、郭琦、刘厦、金生……小伙伴们都赶来送考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众人七嘴八舌地嚷道。
    整个胡同瞬间变得拥挤喧闹起来,街坊四邻听到声音,也自发起床出来送考,既然邻居们都来了,索性搬出一挂三百响的鞭炮,尤七用竹竿挑着,在门口噼噼啪啪地放了一通。
    刘厦告诉平安:“太子殿下原本也要来,不知被什么事绊在了宫里。”
    平安闻言有些不祥的预感,这么大的热闹都不来看,别是陛下的旧伤又发作了吧?
    清儿看出他的担忧,又对他说了一遍:“你只管安心考试。”
    平安这才定下心来,横竖他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后面的事就交给太子和清儿了。
    ……
    数辆马车、两队侍卫浩浩荡荡地往贡院街走去。
    引得路上的考生纷纷侧目,这是谁家送考,搞这么大阵仗?
    哦,陈家。
    那没事了。
    距贡院还有两条街的地方,已经塞满了送考的马车,马车只能停在此处,徒步走进去。
    来到贡院门外的大广场,考生在此处集结,无关人员都要止步,平安独自拖着考箱寻找国子监的旗子,轮子摩擦青石砖地的声音碌碌作响,引得无数或好奇或好笑的目光。
    平安无所谓地笑笑,反正在这次考试之后,拉杆箱会迅速取代传统考箱,成为考生必备的神器。
    待平安终于找到组织,只听贡院内三声炮响,大门开了,搜检的官员和军卒各就各位。
    却见两队手持红黑旗子的军士从贡院内出来,站在栅门外……开始跳大神,口中念念有词:“有冤者抱冤,有仇者报仇。”
    平安看得瞠目结舌,孟司业对他们解释道:“这是在招鬼魂,红旗请恩鬼,黑旗引怨鬼,将这些旗子插在明远楼四角,请‘恩仇’二鬼一同监考,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年长些的吴监生说:“听说贡院考场之中,常发生离奇的怪事,有在考棚中缢死的,有被污损之间的,有交白卷的,还有人拔出自己的舌头……那都是平日没行好事,仇鬼的果报。”
    年轻的监生们听得毛骨悚然、汗毛倒立。
    孟司业又很实诚地说:“不外是劝人行善、诫人去恶的宣传,你们不要因此受影响,好好答题,不要搞小动作,就没有鬼神相缠。”
    众人这才稍定了定心神,这时六位主同考官走出来,宣讲考试纪律,舞弊后果等等,宣布开龙门。
    搜检很耗时间,连发髻都要拆散,但国子监作为大雍最高学府,是第一批入场的考生,因此平安很快就通过搜检,披头散发拖着箱子进入贡院。
    穿过一排排狭小逼仄的巷道,按照考牌上的信息找到自己的位置,居然还是比较宽敞的“老号”。
    平安将考箱摆放好,束好头发,拿出抹布擦号板、扫蛛网,把满是积尘的号舍擦干净,再用钉锤安装号顶和考帘,防止风雨侵袭和蚊虫叮咬。
    乡试共分三场,每场三天两夜。
    第一场为八股文写作,三道四书义、四道五经义,是三场考试中最重要的一场;
    第二场为公文写作,论、诏、诰、表各一道,判语五条,考察考生的政务能力;
    第三场为五道经史时务策,考察考生对治国安邦的见解。
    等卫生打扫的差不多,也该发放考卷了。
    从一大早排队到中午,众人已经饿的饥肠辘辘,只是这些十年寒窗的读书人,在家多是饭来张口的,关进贡院这狭小的号房,只能吃一些不易变质的冷食充饥,常有人把自己弄得上吐下泻,被人抬出贡院,考试成绩也作废了。
    这时就体现出身体素质和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平安虽也没做过什么家务活,可他爱折腾,小小一只的时候就敢自己生火烤肉吃,且从不会在吃的方面亏了自己。
    他从考箱里取出小铜炉,端到巷道上生火,葱姜炝锅、炒腊肉,加水烧开,抓一把白米改小火慢炖,腊肉混合白米的香味很快飘了出来。
    煮好一碗腊肉粥,端回自己的号舍,撒上一把葱花,配咸香的小酥饼吃,可把那些啃着冷硬火烧的考生羡慕坏了。
    平安认认真真祭了五脏庙,将号板收拾干净,才从防水的试卷袋中拿出考题,自信满满地开始审题。
    随后他惊讶地发现,他研究出来的十道押题,不能说完全对应,简直是毫不相干……
    ……
    乾清宫中,皇帝果然又发病了,这次病得更重,高烧三日不退,时而清醒,时而迷糊。
    非但太医院,连内阁阁臣和六部堂官都时刻派人值守在衙门里,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更糟糕的是,沈清儿被她爹娘锁在了家里,还帮她向太医学告了病假。
    沈太医和白氏是多聪明的两个人,联想起清儿这段时日救治的那些受伤野狗,便猜到她想在圣上身上动刀。
    要知道此时的外科手术不是没有普及,而是失败率太高,不要说“死马当活马医”的话,那可是九五之尊,在他身上手术失败会是什么后果?
    太子表示可以理解,于是派亲兵侍卫扛着梯子,连夜将沈清儿从家里偷了出来,还顺便留了一道手书在沈家,盖有太子大印,表示已知手术风险,任何后果都由他一人承担,绝不牵连沈家。
    做完这些事,孝顺的太子守在病榻前,用哄小孩儿的口吻哄他爹。
    “父皇放心,这次不用捆在柱子上了,平安和王廷枢他们发明的蒙汗药,不但高泰试过,臣和平安都试过,真的是一点知觉也没有。”
    皇帝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只说了一个字:“滚。”
    信你个鬼。
    珉王挠挠头:“可能臣说得不够明白,让沈姑娘跟您说。”
    言罢,将沈清儿拉到前面。
    沈清儿仔细将手术过程说了一遍,如何麻醉,如何开刀,如何清创,如何缝合,怕皇帝不好理解,尽量用最浅显的话术表达。
    病中的皇帝没有丝毫风度地说:“你和他一起滚。”
    “……”
    “父皇,蔡桓公讳疾忌医,最后病入骨髓,不治身亡,父皇可不要学他……”珉王跪在病榻前苦苦相劝。
    皇帝甩他一个眼刀,甚至派了几个武功高强的宦官守在御榻前,事已至此,这个混账就算想篡位他都无所谓了,想在他身上动刀绝无可能,至少得留个全尸……
    病人犯起轴来最是难搞,普通病人可以由家属抓着按着,先麻翻了再说,可这个病人是皇帝,他本人不同意手术,旁人根本无法近身,除非造反逼宫。
    太子十分头疼的搓搓手:“逼宫的话……没提前做准备呀。”
    “……”
    吴公公凑到他们面前,抄着双手小声道:“殿下,把小陈大人叫来,他肯定有办法。”
    “你当我不想吗,平安锁在贡院里呢。”太子道。
    “这都火烧眉毛了,您下一道旨意,让他提前出场吧。”吴公公道。
    太子有些犹豫:“中途离场,这一科成绩就作废了,平安努力了那么久……”
    沈清儿这时也顾不得让他“安心考试”的保证了,跟着一起劝道:“殿下最了解平安的为人,应该知道在他心里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太子闻言,叹一口气:“来人,去贡院传本宫令旨,召陈平安即刻进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