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 章节
眼的朱批,那是丰帝的字迹,说明已经是准了。 丰帝见他看得认真,也没打扰,等他合上折子才说:“此事你又要立功了,朕不给你赏点什么,都说不过去。” 沈君笑忙跪了下来:“皇上,这不过是臣子该做之事,皇上不怪微臣僭越,管了户部的事。微臣已万分感激。” “朕可是把你从户部硬生生给归回刑部的,只能证明你确实有能力,何来罪之有。而且刘阁老也说了,是他先去找的你,你这是解了百姓之苦,救了朝廷燃眉之急。” 丰帝越说心情越好,“那先这样,我知道你现在最需要什么,等此法实施,新政能得以实行之时。朕为你准了你所想之事!” 沈君笑心头一动,知道丰帝指的是什么,忙叩恩。 丰帝推了个时间,没有直接指婚,应该是要等周振回京。新政实行下去再有反馈,时间也差不多得三个月后。 真是帝王心术,即便要给他赐婚,也得先去探了周振语气再说。恐怕这中还因为周振现在也可能牵在瑞王的事中,准备做个缓冲。 刘蕴确是听得云里雾里,不知两人在打什么哑谜。 丰帝顿了顿后就朝刘蕴说:“李庆昭到底才干有限,这才没有发现利弊。把他先调到济南户部,去那当主事,让他事事亲力亲为,朕会派人跟着。若是此事做得再有差错,朕可饶不了他,现在的罪先放着,等此事过了,朕再清算!” 当着刘蕴面,将他的学生骂得一文不值,还要派人去监视,已经十分落刘蕴的面子了。 李庆昭就那么被外放,可以说是叫他在朝中抬不起头来,而且未必也能再调回京。沈君笑余光扫了刘蕴一眼,心中在冷笑。 刘蕴可真是舍不得他这宝贝学生,这是就所谓的交待? 339外放 沈君笑面无表情地出了宫。 他有预料刘蕴还是会保住李庆昭的,只不过刘蕴对李庆昭的保护之意大于他的想像。 还过李庆昭外放他知道这是必然的。 罢了,左右他知道刘蕴是不会彻底毁了自己的学生,何况还是已广而告之的孙女婿。起码先让他远离了京,而外放官员出点什么事的也不少。 少年身姿绷得笔直,上马车的时候连庆扶了他一下,发现他胳膊上的肌肉硬得厉害,他偷偷窥了几眼。心想事情肯定不太顺利。 他们家三爷似乎是动气了。 刘蕴又去了趟内阁,看到陈值正在批折子,默不作声去了自己的位置,将济南烂摊子的一应消息整理。然后带着回了家。 丰帝对沈君笑的那几句哑谜让他有些在意。 是什么时候,沈君笑和丰帝如此接近了。他也知道,今天这个所谓的交待,沈君笑心中肯定有不服气的,但他也不可能真断了自己的左右臂。 刘蕴回到家中,家里的小辈都来请安,他扫了眼刘四姑娘,莫名心烦。 若不是这个孙女就认定了李庆昭,那日还巴巴跑来送吃食,他这回不要了老脸弃掉李庆昭也是可以的。偏他还扬言李庆昭是自己孙女婿了。 这人不保也没办法。 先外放,事情过个一年,他也就有办法将人再调回来。 一年时间,很快。 刘蕴留了刘四姑娘,把其他人都遣走了。 “你既然一心要嫁子誉,祖父也就顺了你的心。只是子誉要外放,起码一年,你出嫁怕是还要再等等,你现在要悔还能有挽回的余地。” 刘四姑娘听到李庆昭要外放,心里头咯噔一下,抿了抿,还是决然地说:“孙女不悔。”说罢,朝祖父跪了下去。 刘蕴看着她微微发抖的肩膀,叹气一声,站起来走了。刘老夫人抹了把眼泪,忙将孙女扶起来:“你这丫头,怎么就是那么实心眼了,那李庆昭怕是惹了事,还得劳你祖父保了才外放的。” “孙女就喜欢他,不会怕吃苦的。” 刘老夫人也不能说什么了,让丫鬟婆子送她回房,然后去找了二儿媳妇,告诉她准备给女儿定亲的事。 李家。 李庆昭面色灰败的等了媒人上门来,然后扶着穿戴一新的母亲出门,要到刘府去。 昨天刘蕴就跟他说沈君笑将事情都原原本本倒了出来,将他狠斥一顿不说,并告诉他只有一条路走。这条路就是今日就上门提亲。 而保他的方法就是去济南,就是外放了,等事情完了再回京。 李庆昭明白刘蕴是看在刘四姑娘的份上,才会想了这么个办法,不然,只接保他外放,不管他生死也是可以的。 他此时也不知道自己该庆幸还是该生气。 到最后,他还是要靠一个女儿来拉自己一把! 前世,他也是借着沈琇莹靠上了沈洪,靠上了沈君笑。 还以为,重来一世,他就该意气风发,替代沈君笑,傲然立足于朝堂之中。 老天爷怎么也会让沈君笑也重生了! 沈君笑在前世又是怎么死的? 他想不太明白。但他向来都是知道进退的,知道要自保,不然也不会有要去求沈君笑一事。先保住命最重要,他知道的! 如今沈君笑有了警惕,也拿了他短处叫他闭嘴。拿沈家的事来威胁周家是不太可能了,更何况沈君笑也一句话提醒了他。 以冯家与周家如今在朝中的地位,掐死他真的跟掐死蚂蚁一样,他哪里还敢再说一句。至于沈琇莹。 左右她今年才十四,周家人应该不会那么早说亲的,他再想想别的办法。而且就是说亲了又如何,现世对女子还有比较苛刻的,只要让他寻到了机会他就不信不能成事! 李庆昭在去定亲的路上,心中一直思索着退路。 于他来说,沈琇莹就像是化作了他心头上的魔,除之不去。 不过半日,李庆昭到刘蕴家提亲的事就传遍了京城,紧接着,第二天就传来丰帝开年下的第一道旨—— 李庆昭调任济南户部,沈君笑于济南新政一事上又立了功。 大臣们听着都轰动了,怎么好好的,户部的事又找上了沈君笑。刘次辅新上任的孙女婿居然明里是平调,但京官外放,升两级都是暗降,摆明了是李庆昭于济南一事上被推出顶锅了。 众人嘘吁,这同科的状元郎和探花郎,真是命数不相同。 而当日,西北和大同都再传来捷报。 趁着过年的空,周振和冯誉居然都击敌于不意,直接把鞑子一仗打得退缩四五十里,已经兵围城下。 丰帝终于得到一个好消息,高兴得连说了几个好,不过再看了信中最末几句,神色又沉了下去。 信是冯誉写的,写着京中混进了鞑国的探子,他们已经在营中抓住了两个,拷问出来的。 340熟人 初八这日是顺星节,民间又也有称为八仙节。这日晚上要摆祭祀仪,白日百姓们都自发会去庙里或河边、林中放生,也有说法今日若是个好天气,今年必定风调雨顺,是个丰收年。所以今日桌上也会摆一些面食。 周家与冯氏早约好了今日到昭华寺上香,放生。 清早出城,城门口已排满了人,马车亦是一辆接着一辆,拥挤热闹。 琇莹在等候出城的时候往车外看了眼,见到不少百姓夫妻排队出城,心里没由来的羡慕。 沈君笑今日没有空,到内阁去了,听说是为了济南的事定什么章程。 她还想着能有机会见个面呢。 等出了城,马车终于走得快了些,直奔昭华寺。 琇莹是越来越熟悉这地方,不过看很多东西都有种物事人非的沧桑,又念着沈君笑,一路来都没什么精神。 跟着长辈去上过香,众人到了寺里的放生池,放了锦鲤和乌龟。 周凝早早就闹着刘氏要到寺庙里走走。 刘氏扭不过她,只能是应了。不过周老夫人和护国公老夫人都要去听禅,她们做人儿媳妇的自然也得到跟前伺候着的,正好冯梓婷的夫君也随了来,又有冯修皓等男儿在,当长辈的就叫他们放风顽去了。 唐依依一脸羞哒哒的跟在冯梓婷身边,琇莹被表姐拉着在边上说话,三人倒是走到了一排。 冯修明上回比武折了的手已经拆了板子,这会在兄弟堆中嘻嘻哈哈的。 冯家另外两兄弟就落在女眷们的后面,周娴一众就在中间走着。 期间,周凝双眼不断看向说笑的冯修明,觉得这个少见的冯家表哥也是十分优秀的,再一想自己的身份,只在心间暗叹就不再打量了。 冯修明是优秀的不假,但她知道自己的位置,不然就得跟周娴一样,把脸丢得找不着。 周娴一路跟着,倒是目不斜视,连冯修皓那儿都没有瞄一眼,是真的放下了。 冯修皓身为男儿,虽是恨她让自己跟琇莹的事黄了,但如今成定局,也不再理会她。对她也没有什么过多的看法,只负责当尽责的兄长,给身后的弟弟妹妹们开道。 一行人,男的俊女的俏,一路来吸引了不少目光。 女孩子们都是比较娇气的,走到后山山脚的亭子处便要歇着,周凝又是那个叫得最大声的。 琇莹觉得天还凉,后山也没啥好看的,树叶都掉光了,便说在这儿坐坐一会折回去。 众人没什么意见,因为今儿是不在山上过的,略走走就差不多了。 唐依依没来过昭华寺,对处处都十分好奇,冯梓婷见她四处张望就跑到冯修皓耳边低语几句。 冯修皓看了眼琇莹那边,招来弟弟交待两声,在众人不注意间扶了唐依依出亭子,往里走。 两人出了十五就要正式定亲,定亲后唐依依就要回家待嫁,确实也没有什么相处的机会了。冯修皓这个举动是让她欢喜又感动的,红着脸与他并肩,边走边听他低声说有关昭华寺的一些趣淡,心跳得快极了。 亭子里少了两个人,不过一会大家都察觉了。冯修明傻乎乎地问了句我大哥呢,众人一下子就哄然大笑,冯家另两兄弟直给他甩白眼。 兄弟里最傻的怕就是他了。 周凝和周静说着话,说着说着,目光就在乱瞥,也不知道是在看什么。看了一圈无所获,这才将注意力收回来。 “好像越坐越冷了。” 一阵风吹过,抱着手炉的琇莹站起来跺了跺脚。 这亭子四处透风,没有遮挡,施信鸿也觉得不能再这样坐着:“刚才大家走了一路,这会坐着定然会觉得冷的,我们往回去,莫叫长辈担忧了。” “可是大哥还没有回来。”冯梓婷看了眼林子,没有见到两人身影。 “大哥也不会走远的,一会见亭子没人,又没遇上我们就知道我们往回走了。” 冯修明也怕这些娇滴滴的姑娘家着了风,赞同往回走。 众人便纷纷起身,按着原路返回。 走到一半的时候,冯修皓跟唐依依就赶了回来,唐依依的脸都快埋到胸口了,一路再也没好意思抬头。 琇莹瞅着她发红的耳根,心思又飘到去了内阁的沈君笑身上,她也想和三叔父到林子里散步! 她决定下回一定要和沈君笑单独来昭华寺。 回到寺里,长辈们还在听住持讲禅,算算时间却也差不多了,众人就到侧殿安静呆着。 周凝这时走了过来,小声和周娴说:“大姐姐,我想去方便。” 周娴抬头,左右看了看,有些犹豫。她对寺里不太熟悉,得问知客僧才行,便想让丫鬟先去外头找人问问。 琇莹听到站起身来:“我陪你过去。” 周凝朝她笑着道谢。 两人结伴往外走,没有带侍卫,把丫鬟都带上。 琇莹熟路,出了殿再带她拐进了一条小道上,走两步就看到了官房。她让周凝自己进去,她侧在小道口边上等着。 这处儿当着风口,芷儿怕她吹着,就站在她前边挡着风。琇莹无聊四处看了看,余光一扫间,却发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正从另外一头走进。 她心里霎时提起了戒备。 341起疑 在昭华寺遇到熟人,琇莹认为很正常。 但是遇到李庆昭,她却有些先入为主,觉得对方可能有意而来。 她看了眼官房那处,周凝还不见身影,在这儿等着势必是要再碰见。 琇莹望着越来越近的两道身影,眸光微冷。 李夫人是第一回来昭华寺,只觉得这寺大得要叫人迷路,又是信佛之人,免不得多转转。 这走一路,肚子却不舒服了,才到了官房这地儿来。 不想,她走近了就瞧见了那个精致的小姑娘。 李夫人双眼都亮了,十分高兴地前来和琇莹打招呼:“周姑娘,居然在这遇到你了。” 李夫人神色欢喜,眸光清亮,看她的眼神又是温和慈祥。琇莹恨李庆昭,却对这么一位局外的妇人气不起来的,她亦笑着福一礼说:“是巧了,夫人到这儿上香。” “对,我没有来过这里,庆昭就带我来走走。刚刚去过了放生池。” 李夫人语气里都是欣慰,说到儿子的时候,目光却是暗了些。不过她很快又打起精神来,与琇莹道谢:“上回的事还未曾给侯夫人亲自谢过呢,是我们失礼了。” 上回是指李庆昭撞到马车的事,琇莹微笑着道:“夫人太客气了,我们也有过失的。” 两人一句一句,李庆昭在边上沉默着,目光却是一直落在小姑娘身上。 琇莹察觉到,心里越发厌恶,瞅准了个一个空瞪他一眼,那一眼带着凶狠和不耐烦。 李庆昭心头咯噔一下。 那样的目光让他有些意外。 他记忆里的沈琇莹从来都是得体温婉,怎么今儿会瞪他,是因为自己打量她被发现? 但也不至于这样凶巴巴,那眼神里还带着几分恨意。 李庆昭最会揣摩人心,这样明显的厌恶,他当然能分辩出来。 琇莹瞪了他一眼后,又皮笑肉不笑的看过去,大大方方地说:“听说李大人定亲,我在这里恭喜李大人了。” 提到儿子的亲事,李夫人又笑了,想要说上两句,肚子又是一阵绞痛,只能急急忙忙扶着小丫鬟的手先行离开。 这样一来,这小道上只剩下琇莹和她的两个丫鬟,李庆昭这个大男人就那么站在边上,脚都不挪一下。 琇莹恨他,知道他恶劣的性子这世一点也没变,更觉得他恶心,冷着脸往后退了退。 李庆昭越发觉得她对自己的敌意莫名,想到沈君笑。 难道沈君笑跟她说过什么了?所以她才这样戒备自己,他眸光也沉了沉,可这是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也是他离京前能见到她的最后一回了。 他可是给了郑二五十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