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妆欢 > 第 94 章节

第 94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皇上微微点了点头,自言自语道:“去了就好,不能再有人出事了。”    说罢仿佛陷入沉思。    高成侍立在一旁,不敢再言语。    第一百九十回 形骸外别无长物 天地间俱是微尘    这时,宛如突然走过来对皇上道:“皇上,皇后娘娘醒了!”    皇上赶紧快步回到皇后榻前,伸手握住皇后枯瘦的手。    高成向众人使了眼色,于是众人纷纷退了出去。    高成将寝殿的门掩住,在门外守着。    寝殿内只余帝后二人。    皇上道:“磬笙,朕来晚了。”    皇后的视线由模糊慢慢变得清晰,见到是皇上在她身边,惊喜过望,气若游丝地说道:“皇上……”    皇上道:“你受苦了,都是朕的错。如今太医院所有的太医都来了,他们会尽全力诊治。你一定会好起来。”    皇后硬撑着身体,稍稍挣扎着挺起身子,说道:“皇上,臣妾觉得是有人在害臣妾。臣妾身体一向强健,何以短短几个月就重病至此?”    皇上道:“朕也觉得此事着实不寻常。方才朕第一眼看到你,竟然觉得你的病容恰似朕早逝的皇额娘生前的样子。”    皇后道:“一定是太后,皇上,一定是太后。”    皇上道:“太后与朕一起去了圆明园,恐怕难以把手伸的这么长。祥贵妃又在禁足,宫室外面都有人把守,实在难以将此事归在她们身上。”    皇后道:“她或许指派了别的人。”    皇上道:“你身边的人可还能相信么?”    皇后凄苦一笑,说道:“从前一直对她们的忠心深信不疑,如今看来却不是这样。只是臣妾也不知道究竟是谁。有时觉得她们俱是奸佞要谋害臣妾,有时又觉得她们服侍得体贴入微并无异心。”    皇上道:“朕留你一人在这虎狼环伺的境况里的确是朕的不是。”    皇后潸然泪下,说道:“臣妾以为此生无法活着见到皇上了……”    皇上道:“不会,万万不会。今后朕将沛宜派到承乾宫来给你当掌事宫女,再把小德子也派过来,让他领了掌事太监一职。他们一个是自小伺候朕的老嬷嬷,一个是高成一手带出来的徒弟,有他们看着,想必再不会出差错。你的两个陪嫁侍女已经过了出宫之期,便放她们出宫。如此一来里里外外焕然一新,你的病很快就能好了。”    皇后道:“多谢皇上替臣妾安排妥当。”    皇上道:“你要快点好起来,年节转眼就到,后宫不能无人主持大局。”    皇后道:“臣妾的病怕是一时半刻好不了了,后宫琐事不能无人料理,恬妃并非可造之材,彤妃还年轻缺历练,还请皇上重新赐予静贵妃协理六宫之权。只是若是太后为祥贵妃求取协理六宫之权,万望皇上一定要推却。”    皇上道:“朕明白,若祥贵妃得了协理六宫之权太后就更加如虎添翼,只怕会对你不利。”    皇后道:“臣妾也愿早日康复,再与皇上看尽春日繁花。”    皇上道:“一定可以。”    这时帝后二人都听到两声叩门的声音。    高成在门外禀报道:“奴才启禀皇上、皇后娘娘,静贵妃娘娘解了禁足之后听说皇后娘娘病重特来探望。”    皇后道:“皇上,静贵妃对臣妾乃是一片关切之情,就让她进来。”    皇上点点头,向门外说道:“请静贵妃进来。”    门吱呀一声开了。    静贵妃的鹤氅还未来得及取下。月白色旗装分外素雅,只是风毛落了好多,似是积年旧物。    皇上道:“静欢,你来了。”    静贵妃跪下道:“臣妾叩见皇上、皇后娘娘。”    再抬头时已是梨花带雨,双眼含泪。    皇后道:“好端端的,哭什么,走过来一些。”    皇上道:“免礼平身,过来看看皇后。”    静贵妃起身缓缓走到皇后榻前,眼见皇后憔悴不堪的病容,再也忍耐不住,落下泪来。    皇后道:“静贵妃妹妹,你瘦了。”    静贵妃半跪下来,说道:“几个月不见,殊不知皇后娘娘竟然被迫害至此,臣妾竟然懵懂不知。”    皇后看了皇上一眼,又转而对静贵妃说:“并不是有人迫害,只是本宫染了重症,如今皇上已让太医全力救治,想来很快就能痊愈。”    皇后一只手握着静贵妃的手,另一只手握着皇上的手,对皇上道:“皇上,臣妾想求皇上一件事。”    皇上道:“皇后请讲,朕一定听从。”    皇后深吸一口气,勉强露出一丝笑容,说道:“臣妾位居中宫,又深受皇上宠爱,这些年来才会成为众矢之的。臣妾想求皇上,若是臣妾有朝一日真的无法陪伴皇上百年归老,请皇上一定要保护好静贵妃,并将詝儿交托给静贵妃亲自抚养。”    静贵妃道:“皇后娘娘千万别这么说,臣妾不敢担此重责,四阿哥乃是皇后娘娘亲生,您怎么舍得弃他而去?”    皇后将皇上和静贵妃的手交叠在一起,继续说:“但是千万不要封她为皇后。皇后之位空悬,旁人都会觉得自己有机会,若是后位上有了人,难免不被当作靶子,落得个惨淡的收场。臣妾现在想来,那些年对皇后之位的觊觎竟然是大错特错的。若有来生,臣妾必然不会为了这中宫正妻的名分耗费掉自己的一生,即便是永远作为侍妾,只要能常伴皇上左右,臣妾就心满意足了。”    皇上与静贵妃对望一眼,说道:“朕答应你,你会是朕最后一位皇后。”    皇后道:“得皇上金口玉言,臣妾就能安心了。”..    皇上道:“可是你也要答应朕,务必尽快好起来。虽然静贵妃甚是妥帖,可是詝儿毕竟是你亲生,很多事是旁人无法代替的。朕自小没了额娘,最明白想念额娘的苦。朕不想看到詝儿步朕的后尘。”    静贵妃道:“皇后娘娘,皇上说的有理。”    皇后道:“谢皇上,谢妹妹成全。”    皇上道:“皇后……”    皇后道:“皇上放心,待臣妾调养几日,合宫家宴臣妾一定会出席。”    皇上道:“那些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最要紧的是你的身体没事。”    静贵妃道:“皇上,皇后身为国母,如今病重至此,臣妾作为妃妾责无旁贷,请求皇上准许臣妾留在承乾宫侍疾。”    皇后道:“常来就好,何必留下侍疾?如今皇上要重新赐予你协理六宫之权,你还有很多事要做,况且,寿恩和訢儿也需要你照顾。”    皇上道:“皇后说的是,今日就让朕留下来。”    皇后道:“那更是万万不可,皇上政务繁重,常常夜里都没有几个时辰能够安睡,又岂能如此消耗龙体?”    皇上道:“这样,静欢,你今日就代朕在这儿照顾皇后,明日一早朕就让沛宜过来。”    静贵妃道:“沛宜姑姑德高望重,那便再无不妥的了。”    皇后道:“皇上,如今已是寒冬,霜寒露重,雪滑难行,皇上早些回养心殿歇息。”    皇上抽回手,又握住皇后的双手,说道:“皇后,你好生保重,朕明日一下早朝即刻赶来看你。”    皇后道:“好,明日之臣妾必定已康复许多。”    皇上放开皇后的手,起身对静贵妃道:“静欢,今夜就辛苦你了。”    静贵妃道:“这都是臣妾应尽之责。”    皇上心中凄苦,无奈转身离去。    皇上走后,皇后与静贵妃难掩这些日子以来郁积的愁苦,相拥而泣。    第一百九十一回 梅花散彩向空山 雪片随意穿帘幕    皇后解了禁足之后,精神比之以往好了许多,不仅盛装打扮出席合宫夜宴,更亲自接受命妇的朝拜。    赤金打造的钿子上,一只金凤凌空跃起,栩栩如生,凤嘴中还衔着一颗坠珠,圆润饱满、光华璀璨。    正红色的吉服上由金丝线团绣凤凰牡丹,搭配悬着的深绿镶红朝珠更是雍容华贵,气度非凡。    命妇们请安完毕,各自散去。    皇后用丝帕掩住口鼻,重重地咳了几声。    沛宜匆忙走上前来,只见丝帕微微展开,素净的帕子里一口鲜血犹如雪中簇簇红梅。    沛宜夺去丝帕,深剜一眼,说道:“皇后娘娘!这可怎么好!”    皇后累极了,说道:“姑姑千万莫要告诉皇上。扶本宫回寝殿歇着。”    沛宜扶起皇后,说道:“这等大事不可不禀报给皇上知道啊!”    皇后道:“此时此刻,本宫早已病入膏肓,皇上即便知道了也只是徒增伤感罢了。”    沛宜道:“当年孝淑睿太后仙逝之前也是这样嘱咐奴婢,莫要告诉先帝,徒惹悲情。”    皇后道:“先帝与孝淑睿太后情意深重,本宫对于皇上也是如此。”    寝殿的红木门槛甚高,沛宜提醒皇后道:“皇后娘娘小心。”..    皇后使尽力气,将腿抬高,越过了那门槛去。    那边厢,方盈才出了承乾宫便看到唤云远远地站在一旁。    方盈快走了几步赶上前去,说道:“唤云姑娘好,又见面了。可是宁嫔娘娘让姑娘在这儿的?”    唤云道:“给温夫人请安。的确是我家娘娘让我再次恭候温夫人,有情温夫人到毓庆宫里一叙。”    方盈笑道:“娘娘好生客气,每次都烦劳唤云姑娘来接。其实即便今日未见唤云姑娘,我也定会去毓庆宫看望娘娘。”    唤云道:“温夫人有心了,这边请。”    方盈道:“有劳唤云姑娘带路。”    于是方盈跟着唤云一路踏雪而行,不久就到了毓庆宫。    唤云直接绕过正殿,径直引着方盈进了内堂。    方盈见宁嫔早就在内堂等候连忙行礼道:“给宁嫔娘娘请安,宁嫔娘娘万福金安。”    唤云暗暗向宁嫔点了点头,关上门,守在外头。    宁嫔道:“终于把妹妹给盼来了!快请起!请坐。”    方盈落了座,说道:“宁嫔娘娘近来好像轻减了不少。”    宁嫔道:“想必妹妹也已经听说,本宫不慎被人所害,已经失却腹中的龙胎。这些日子以泪洗面,哀恸不堪,难免会比从前清瘦一些。”    方盈道:“臣妾在宫外日夜为娘娘祈祷,但愿娘娘可以再为皇上绵延皇嗣。”    方盈梳着一个繁复华丽的旗头,布满精致的点翠,侧面垂下攒珍珠粒的流苏,衬得她仙姿玉色、粉光若腻。    宁嫔道:“多谢妹妹一番美意。本宫瞧着,妹妹今日的气色倒好。”    方盈道:“臣妾还未来得及向宁嫔娘娘道谢。臣妾有今日,全**嫔娘娘指点施赠。”    宁嫔道:“如此说来,妹妹是得偿所愿了?这么久了本宫终于听到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方盈道:“娘娘的宝物的确不凡,臣妾受益良多。只是一时不慎,这秘密已被我家大人知晓。”    宁嫔心头一紧,随即又平静下来,说道:“既然妹妹今日还能春风满面地来见本宫,谢本宫,想来温大人并未苛责妹妹。”    方盈道:“的确正如宁嫔娘娘所料,臣妾因祸得福,反而得到垂怜。”    宁嫔道:“妹妹如此美貌,温大人想必日后更会对妹妹呵护备至。”    方盈道:“但愿能承宁嫔娘娘吉言。只不过臣妾的年纪也不小了,至今膝下仍是无儿无女,的确深以为憾。”    方盈话未说完,便看到宁嫔脸色一沉,方想到自己失言了。    方盈连忙又说道:“宁嫔娘娘莫怪,臣妾言多有失,还是不说了。”    宁嫔脸上又浮上笑容,说道:“无妨,事实即是如此,失从何来呢?这次见到妹妹,本宫仍有宝物相赠。”    方盈心中暗喜,说道:“臣妾何德何能?竟能得宁嫔娘娘如此眷顾?”    宁嫔道:“本宫早就言明,你我二人家世相仿,性情相投,本就应该多多往来,彼此关照啊。”    方盈道:“多谢宁嫔娘娘。”    宁嫔笑着拿出一个一指长的玉瓶儿。    盖雕圆钮,盖壁雕皮球纹,双兽衔环耳,通体雕回纹。    摇晃之下,隐隐能够看到瓶中有微波荡漾。    宁嫔道:“这便是另一件宝贝了。只要你混在酒里,哄温大人喝下,保管你一索得男。”    方盈眼睛已死死盯住玉瓶,起身双手接过,说道:“竟然如此神奇?”    宁嫔道:“是否如传说一般神奇,妹妹一试便知。说句不该说的话,皇后娘娘和祥贵妃娘娘都是连着为皇上生下两位公主,为何突然又都生了皇子?难道真是上天保佑么?事在人为啊!”    方盈手握玉瓶,心绪起伏,说道:“倘若真能得偿所愿,臣妾会一生一世铭记宁嫔娘娘的恩德。”    宁嫔道:“咱们姐妹,用不着这样的客气话。你得偿心愿,本宫也替你高兴啊。他日温大人府上若再有添丁之喜,不论皇上还是本宫都会重重赏赐。即便是在和硕长公主眼里,妹妹的地位也再不同以往。”    方盈道:“宁嫔娘娘说的是。夫人是原配,入门比臣妾早,又早早地诞下嫡出的长子,地位在臣妾之上,臣妾心里是一万个服气。再者说,臣妾的母家虽说在前朝甚受皇上倚重,毕竟也没有个姐妹高居贵妃之位,又是皇子公主的生母。屈居于夫人之下,臣妾也不算冤枉。可是那莫青芜是个什么出身?如今却也与臣妾平起平坐。有时无论是长公主还是我家大人都高看她一眼,臣妾竟然流于末席了!”    宁嫔道:“本宫也时常为妹妹抱屈呢。以妹妹的家世和容貌本应该入宫为妃,得享天家富贵。即便是嫁给王公子弟,也应该位居正室。岂能忍受如今的境遇呢?”    方盈道:“所幸有宁嫔娘娘帮扶,臣妾方才有一线生机。如今我家大人待臣妾极好,臣妾也知足了。”    宁嫔笑道:“若再喜得贵子就更是锦上添花。”    方盈又与宁嫔寒暄了几句,方才离宫。    车马又摇摇晃晃地走上京城的街头。    正是“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    车夫隔着帘子问道:“盈夫人,今日还回长公主府吗?”    方盈手里紧紧握着玉瓶,轻笑着说道:“不必了,直接回府即可。”    方盈走后,宁嫔站在窗前,望着院子里的梅花疏影,自顾自地出神。    唤云进了殿,说道:“娘娘,已送了温夫人回去了。”    方盈并不答话,仍旧保持着远望的姿势。    唤云向前走了几步,说道:“可要奴婢扶娘娘进去休息?”    宁嫔道:“不了,本宫想多看几眼。入宫这么久,今日才发现这红梅如此妖娆多姿。不知明年还能否有缘再见。”    唤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