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妆欢 > 第 41 章节

第 41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妃道:“太后的苦心臣妾明白了。”    太后道:“明白了,就去做。”    第八十五回 上位路遥多拦阻 下移权柄少辛酸    第二日,皇上便加封了采薇为雅答应,赐居钟粹宫偏殿。    宫里一时间炸开了锅,众人不得不佩服太后的手段。..    储秀宫中,皇后无精打采。    知秋走近皇后,说道:“娘娘,用些点心。”    皇后道:“本宫没有胃口,不吃了。”    知秋道:“是不是天气暑热难耐所致?奴婢让内务府安排些风轮儿给娘娘纳凉。”    皇后道:“知秋,不必麻烦了,本宫已是大势已去,难以翻身了。”    知秋道:“娘娘,只是折了一个赫舍里氏,算不得什么。”    皇后道:“先前彤答应已经被贬,如今连常嫔也被贬为了官女子,本宫寄予厚望的人都这么令本宫失望。”    知秋道:“娘娘,宫中的嫔妃这么多,少了她们两个,还有别人呢,有的是人想得到娘娘的点拨和提拔。您是国母是皇后,母仪天下,其他人只是妾侍而已,都要仰仗着您呢!”    皇后道:“本宫还有何人可用?”    知秋道:“郭常在、宝常在、尚答应都已承了宠,虽然皇上浅尝辄止,没有放在心上,但是若是娘娘存心抬举,也不是没有机会成大器。”    皇后道:“那宝常在可是出身蒙古的宝济氏?”    知秋道:“正是。”    皇后道:“那便万万不可用!本宫看到她就会想到静妃,便会心生厌恶。”    知秋道:“皇后娘娘,您虽然讨厌静妃,可必得佩服她咸鱼翻身的本事。娘娘此时便如此失落,要知道静妃当时被禁足,不足一年,不就挣到了如今的局面?”    皇后道:“静妃是厉害啊!你看那日她那张巧嘴!本宫真想撕烂了它!”    知秋道:“只要娘娘沉住气,早晚她不得落在您的手里?”    皇后道:“那依你的意思,咱们扶持谁更好?”    知秋道:“昨日皇上刚刚封了祥贵妃宫里的一个宫女为官女子,晚上就临幸了,今日一早就加封了雅答应。咱们若要扶持,必得压过这位新宠一头,否则不容易讨到便宜。那便只有郭常在和宝常在了,既然娘娘不喜欢宝常在,那便只有郭常在了。”    皇后道:“郭常在,郭佳氏,原本是汉人,后来才抬旗的?如此家世真的不堪造就。”    知秋道:“只要得宠,从下五旗抬到上三旗也是皇上一句话的事儿。”    皇后道:“若是出身郭络罗氏就好了。康熙爷的宠妃宜妃便是郭络罗氏,那才有用。”    知秋道:“郭常在的出身已经算好的了,那剩下的沈答应之流,原本也只是个宫女的出身,皇上临幸了一次便忘了。若不是皇后娘娘提议大封六宫,此时还是个官女子呢。所以呀,娘娘不用为了皇上封雅答应之事气恼伤身,这种身份卑贱的女子难登大雅之堂,皇上过了新鲜劲儿就会抛到脑后了。您还是大清独一无二的皇后,谁的地位也越不过您去。说句大不敬的话,太后已经年老,还能再活几年?您还怕熬不过她去?等太后薨逝,底下的那些人能成什么气候?还不是树倒猢狲散?”    皇后道:“知秋,这些年来,多亏你在本宫的身边,否则本宫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知秋道:“皇后娘娘这是说的哪里话?奴婢自小伺候娘娘,一切都是娘娘给的,为娘娘肝脑涂地都是应该的。”    皇后道:“今日是十五月圆之夜,皇上合该来储秀宫中与本宫共度。你便早点去准备皇上平素喜欢的饮食。”    知秋道:“奴婢这就去准备。”    皇后在储秀宫中一直等到入了夜,皇上才姗姗来迟。    皇后扮作个贤良大度的模样儿,说道:“听说皇上又得佳人了?臣妾恭喜皇上。”    皇上笑道:“皇后知道了?那雅答应很合朕的心意。皇后莫要为了宫规之事为难她。”    皇后道:“臣妾怎么会呢?能讨得皇上的欢心,能让皇上如此开怀,臣妾可要赏她呢!”    皇上握了皇后的手,说道:“朕也听说了,你对侍寝有功的嫔妃无论亲疏都不吝赏赐。这才是贤后的样子!朕很欣慰。只是朕赏你的好东西这一向全都送出去了?不要紧,需要多少,便让高成拿去。”    皇后道:“皇上这是笑话臣妾了,臣妾乃是国母,这点东西还是送得起的,还不需要皇上额外贴补。臣妾只是好奇,这雅答应有何过人之处?怎么让皇上如此喜欢?”    皇上道:“初见她时端凝新丧,朕倒未太过留意她。可后来又在钟粹宫见了她几次,让朕觉得焕然一新,并不只是个灵巧的小丫头,甚是聪慧秀美。”    皇后道:“她可真是好福气,这下就一步登天了。让宫里的姐妹们好生羡慕啊。”    皇上道:“皇后似乎是话中有话,不妨直言。”    皇后道:“宫中一时添了新人,臣妾怕姐妹们心里不痛快。那雅答应原本只是祥贵妃身边负责洒扫的小宫女,有这样的福气,今后可与各宫嫔妃平起平坐,她们又如何甘心呢?”    皇上想了想,说道:“皇后说得有理。那么依皇后所见,此事该如何周全?”    皇后笑道:“若想周全此事,倒也不难,无非是从后宫姐妹中选一个平日里恩宠少的,多加眷顾一二,以平衡人心。臣妾知道皇上新得了佳人,正是想要日夜相守、寸步不离之时,可是宫中姐妹都不是好相与的,皇上适当地对她少宠爱些,才是爱护她呀!否则如此出挑冒头,只怕是今后凶多吉少啊。”    皇上道:“皇后所言甚是。朕也不大记得了,平日里,宫里哪位妃嫔承宠较少?”    皇后道:“臣妾一早便向敬事房要来了档案,正要给皇上看呢,皇上一查便知。”    皇上道:“朕这一日见大臣、批折子已是头昏脑胀,实在不想看敬事房太监那些歪七扭八的字,皇后一定早就看过了,便直接告诉朕。”    皇后道:“恬嫔、郭常在以及几个答应承宠较少。那几个答应原本就是官女子出身,与雅答应差不了多少,倒不会心生不满。恬嫔是个木头人,无子无宠这么多年了,也没见她抱怨过,皇上下次大封六宫的时候提拔她一个妃位便安抚了。倒是这个郭常在,是皇上去年选秀选上来的,正儿八经满八旗的出身,却一直不受宠爱,皇上怕是都忘了她的样子了?”    皇上道:“皇后说的是。去年新人太多,出挑的那几个都不成器,朕倒也真忘了有这么个人了,也不知几时有宠幸过。”    皇后笑道:“忘了也好,便权当是新人,那才有新鲜劲儿呢。”    皇上赞许道:“皇后真是越发贤良了。好,那改日朕便翻了这个郭常在的牌子,必不辜负皇后的一番苦心。”    皇后道:“谢皇上谬赞。”    皇上道:“那日赫舍里氏之事,朕原本以为你会怨朕,如今看来,倒是朕多虑了。”    皇后道:“臣妾是皇后,这些小事自然能够承受,皇上不必多虑。”    皇上满意地点了点头。    皇后也释然地笑了。    第八十六回 长留禁宫赖恩宠 游弋山间有流萤    又是一度十五月圆之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青郁倚在窗前,乘着晚风,看着月色。    “在看什么?”..    青郁心中大喜,回过头来一看,正是温宪。    温宪笑着对她说:“你怀着身孕辛苦,我特意带了个礼物来给你。”    青郁道:“是什么?”    温宪熄灭了灯烛,把门窗关好,从怀里掏出一个瓶子,放出了一屋子的流萤。    正是“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温宪道:“喜欢么?”    青郁笑道:“喜欢。只是你去哪儿得来的?”    温宪道:“我在山野里亲手逮住了这些,想着要带来给你看看。”    青郁道:“我儿时也曾见过这些流萤,只是那时候风餐露宿,没有心情去欣赏,如今被困在这宫里想不到还能见到。”    温宪拉着她的手,扶着她躺下,自己也躺在她身边,说道:“你便如此想,你如今正在山野里,与我一同看流星,看流萤。”    青郁轻轻地靠在温宪的肩上,看着流萤在床帏幔帐中间飞舞,她的心从未如此安定。    突然青郁感觉到双腿有一股暖流流过,腹中的胎儿业已破水。    她捧着隆起的肚子对温宪说:“她要出来了!”    温宪被她说得一愣,马上反应过来,说道:“现在?”    青郁点了点头,说道:“嗯,就是现在。”    温宪紧紧抓住她的手。    青郁道:“你快走!”    温宪揽过她尽情地一吻,随后瞬间消失于月色中,只留下屋子里仍在飞舞的流萤。    青郁扶着肚子,忍着阵痛,缓缓走到床榻前的烛台边,将烛火点燃。    房间被烛火照亮,那些流萤星星点点的光芒瞬间便被掩盖了。    青郁提高了声调,唤道:“来人!”    值夜的小宫女慌忙跑进来。    青郁道:“快去请齐太医!本宫快要生了!”    小宫女大惊失色,连忙跑出去喊人。    一时间,永和宫乱成一团,连储秀宫中的皇上和皇后也惊动了。    皇上本已睡下,听闻静妃即将生产,连忙披上龙袍就往屋外走。    皇后道:“皇上别急,女人生孩子一时半会儿生不出,不如臣妾陪皇上一同去罢!”    皇上道:“皇后糊涂了,竟连朕都知道,静妃已是第三胎,与第一胎不同,会非常快。”    话音未落,皇上已经出了屋,喊道:“高成,快!快!永和宫!”    皇后怔怔地坐在床上,自言自语道:“第三胎会很快?比第一胎不同?本宫怎么会知道,本宫只生过一胎。本宫的大公主出生不久便殁了……”    皇后说着又抽泣了起来。    永和宫中,齐太医已经赶到。    产房里甘棠在守着,其他接生的嬷嬷也都在帮忙。    皇上赶到,抓着齐楚问道:“静妃怎么样了?”    齐楚道:“皇上放心,娘娘这一胎必定无虞,依微臣看,再过不到半个时辰,公主便能降生了!”    皇上道:“好,好。”    齐楚道:“请皇上耐心等候。”    皇上仍是坐不住,在外殿来回踱步。    产房里接生嬷嬷们的声音此起彼伏,都喊着让静妃使劲。    霎时,一声清亮的婴啼划破紫禁城夜的寂静。    皇六女,寿恩和硕公主降生了。    接生嬷嬷抱着小公主出来给皇上道喜。    皇上抱着刚出生的小公主乐得合不拢嘴。    太医与接生嬷嬷相继退下了,只余下皇上与永和宫众人。    皇上抱着小公主坐在静妃床沿上,说道:“静欢,你为朕生下了一位公主,你要朕如何赏你?”    青郁道:“臣妾不敢向皇上讨赏,只求公主能够平安长大。”    皇上道:“朕本意想晋升你为贵妃,但是按祖例,贵妃最多只得两位,朕也不好破坏了祖宗规矩。”    青郁道:“臣妾进宫时日尚浅,实在不敢忝居贵妃之位。”    皇上道:“多子多福,你乃三子之母,虽然二阿哥和三阿哥早夭,但也是你诞育的功劳。”    青郁道:“臣妾有皇上的宠爱,有公主的陪伴,已胜过所有权位。”    皇上道:“可朕总要赐你些什么?你可要为母家讨些赏?”    青郁道:“臣妾的阿玛已经年老,可以在京中养老,安稳度日已是福分。臣妾的阿玛和妹妹都已经是一品诰命夫人,已是加无可加的尊贵了。”    皇上道:“这样罢,朕封你阿玛为奉恩将军,只是爵位而非官职,让他可以安享晚年。”    青郁道:“皇上思虑周全,臣妾谢恩。”    皇上道:“朕再赐你协理六宫的大权,以后便与全贵妃一道为皇后分忧。皇后年纪渐渐大了,身体也不好,总是三天两头地闹病,精力也越发地不济。贵妃毕竟性格毛躁些,也不能容人,朕也放心不下。你性格沉稳,为人公道,这些朕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了。朕也知你无心恋栈权位,但朕赐予你这协理六宫的权力,也是保护你,你有了它也才能保护咱们的女儿。”    静妃道:“多谢皇上为臣妾母女思虑深远,臣妾谢恩。”    乳母见皇上一直抱着公主,有些劳累了,便抱过公主下去哺育了。    皇上道:“还有,温宪是你的妹婿,不如朕也再赐他一份赏。”    青郁道:“恩宠太盛只怕臣妾全家都会惹人非议,于家宅平安也未必有益。”    皇上道:“静欢,你说得有理,那便算了。”    青郁道:“臣妾倒是想替齐太医讨个赏,他实在是个稳妥的人,精研医术,为臣妾保胎一直尽心尽力。”    皇上道:“他如今已是副职的左院判,那便让右院判秦太医回乡养老,让齐太医任右院判。太医院朕早就有心整治,每次看到那些老家伙就想生气。可是朕在朝堂上每日政务繁杂,没有精力去选人。既然静欢你觉得齐太医可用,那便起用他。朕会让他多挑些年轻的医术精湛的入宫侍奉,一扫太医院的乌烟瘴气。”    青郁道:“太医院素来是太后娘娘的地盘,若如此一来,恐怕太后责怪臣妾。”    皇上笑道:“不遭人妒是庸才。况且有朕护着你,你还怕什么?太后老了,可还是死死地把着权力不肯放手。朕觉得她是有意晋封祥贵妃,就是为了堵住你的路。后宫惯例,皇贵妃位同副后,对于后位是莫大的威胁。因此一般皇后尚在,均不立皇贵妃。那么贵妃便是最为尊荣的位份了。太后故意抬举祥贵妃,恐怕就是为了阻止朕扶你上贵妃之位。”    青郁道:“祥贵妃娘娘资历比臣妾深得多,也是应该的。”    皇上道:“可是朕心里总是更属意于你。不过也不要紧,名位是虚的,权力才是实打实的,你拿好朕赐予你的协理六宫的大权,即便朕偶尔不在你身边,也能自保,能保住咱们的孩子。静欢,你还年轻,正是花样年华,朕相信你还会再为朕生下更多的皇子皇女,朕会一一栽培他们,不枉他们生入皇家一遭。”    青郁见皇上情深如此,也有些动容,说道:“谢皇上恩典。”    随后皇上嘱咐永和宫上上下下好好服侍静妃,又叮嘱静妃好好休息,这一个月中千万不要操劳,便回了养心殿。    静妃产下一位公主的消息如夜空的烟花般夺目,霎时合宫上下尽皆知晓。    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