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节
惧她最后会生下皇子的人,终于可以安心地睡了。 第八十七回 赤龙能言语 白玉递消息 夏日渐深,只有入夜才有习习凉风可以清爽几分,其余的时候都是燥热不已。 但随着静妃腹中胎儿平安降生,宫里已许久没有这般平静。 无论多少恩宠加身,也仅是个公主而已,不能在皇上百年之后继承大统也就不会威胁到宫中众人的利益,便也短暂地得了平安。 静妃诞下六公主之后,整整一个月都好生在永和宫里休养。皇上三不五时前来永和宫探望静妃和六公主,恩宠有加,无数赏赐自是不必说。 京城中所有皇亲国戚和大小官员也都纷纷送来贺仪。 这一日,青郁躺在榻上,风眠、雨落正拿着礼物名册汇报。 青郁月中便只顾休养,话不多说,事不多做,每日只是逗弄寿恩,与风眠、雨落及甘棠顽笑。唯一需要打起精神的便是厘清礼物明细了。 宫中礼仪规矩繁杂,少不得一一记了下来,日后还需还礼。 不多时,青郁已感到有些疲累,便向雨落说道:“雨落,你去看看本宫补身的药熬好了没有,要按齐太医的方子,半点错漏都不能有。” 雨落道:“是,娘娘,奴婢这就去盯着。” 雨落说完忙慌慌地跑了出去。 青郁道:“你们两个也年岁渐长,怎地只见你日益沉稳,雨落却还是如儿时一般,没有半点儿长进。” 风眠道:“人的心思个性都是天生的,想改也难。就比如说当年我们三人同在府中,小姐平日里也并不拘束我们。老爷请了先生教导小姐读书写字,我们也都在旁听着。虽说小姐偏疼娘娘,夜间只请娘娘侍读,可是娘娘天资聪颖,悟性极高,事事竟比小姐还要精进。不像我们,当时也就记得其一,不记得其二,如今更是浑忘了。” 说完自己也不禁笑了起来。 青郁也轻笑一声,又想起名册还未理完。 于是便对风眠说:“别的都不用看,只把和硕长公主府里送来的东西拿来给本宫看。” 风眠答应着,独立去将和硕长公主府里送来的贺礼搬了来,并将礼单一并交给青郁。 风眠道:“这第一件是青花苍龙教子云蝠纹天球瓶。” 青郁定睛一看,只见直口长颈,浑圆腹,形制小巧,口沿下绘青花如意纹一周,颈部绘一正面立龙翱翔于青天之上,其下绘祥云漫天、火珠翻滚;腹部绘云龙赶珠纹,海涛中一青龙抬首欲飞,双龙对望,神态生动,蝙蝠嬉戏于祥云之中,寓意洪福齐天。青花发色妍丽,釉色纯净幽雅,的确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青郁道:“苍龙教子,好厉害的长公主。” 风眠道:“娘娘此话是何意?” 青郁道:“这瓶子明面上是恭贺本宫添了子嗣,实际上却是告诫我,她已教训温宪不要与本宫来往,并以长辈的身份压本宫,更暗含了警告之意。” 风眠道:“原来如此!” 青郁道:“还有什么?” 风眠道:“另一件是仿犀角雕螭龙纹把杯一对。” 那一对龙纹把杯敞口直腹,足端外撇,其造型源自上古青铜爵杯,尺寸虽小,但却古朴庄严。杯通体施白釉,口沿及足部分饰蕉叶纹,腹部模印四只蝙蝠,仔细观之,还可发现杯内四壁各以极细的刀法暗刻一蝠,内底亦暗刻海水。此杯点睛之笔在于其手柄处设计,有一条红色巨龙从底部延伸至杯口,七条小螭攀附其间,翻转腾挪,纵横交错。奇的是这一对杯别的地方一般无二,巨龙的颜色却不同,一个是红色,另一个却是紫色。 青郁道:“《论语·阳货》中有云: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东汉末年刘熙所作《释名》也有云:紫,疵也,非正色。五色之瑕疵,以惑人者也。历来朱为正色,紫却是间色。所以才有恶紫夺朱之说。长公主送来此物应该有两点意思,其一就是为静欢的地位正名,指责本宫不该与温宪有私。” 风眠道:“却有如此意思?那其二呢?” 青郁道:“其二……恐怕本宫代替静欢入宫之事已被长公主所知,此物亦是警告之意。” 风眠大惊,说道:“果真?” 青郁道:“古人在咏紫牡丹时曾有‘夺朱非正色,异种尽称王’之语。但是用在本朝却是大逆不道,乾隆爷曾经将引用此诗的七十一岁老举人凌迟处死。这种种迹象表明,长公主恐怕早已洞悉我们的调包之计。还有什么?” 风眠道:“还有青花三足炉一件,粉彩暗八仙纹双耳转心瓶一件,青白釉倒流壶一件,玉十二月令佩十二件一盘。” 那青花三足炉盘口束颈,两侧饰冲天朝冠耳,圆鼓腹,下承三蹄足。其他几件礼物也都造型独特,精美绝伦。 青郁笑道:“长公主的意思是如今宫中的形势三足鼎立,如果本宫能让温宪回心转意,她也可以既往不咎,暗中帮助本宫。否则宫中时日长久,即便她不与本宫计较,也难保不被别人发觉。” 风眠道:“长公主竟然含了这许多的意思?” 青郁道:“人常言道七窍玲珑心,说的便是长公主这种人。只是她也太看得起本宫了,难为她费了这么多心思。” 风眠道:“会不会是娘娘想多了?长公主只是聊表心意,并无其他的意思呢?” 青郁道:“绝无可能。长公主出身皇家,这宫里各种规矩只有她教别人的份儿,不可能有人能挑她的错处。可你看,她送来的这些东西哪一个是恭贺新生儿该有之物?” 风眠道:“娘娘说的有理,其他王公大臣的府上送来的都是些金银玉锁,婴戏图等。可会不会是长公主只拣贵重的东西送过来了?” 青郁道:“不会,长公主在这宫中见惯风云,九曲心肠。她一言一行均有用意,需要格外留神。” 风眠道:“那咱们怎么办?” 青郁笑道:“咱们也回个礼,既要让长公主知道本宫已知晓其意,又须得不卑不亢,还要为今后留有余地。” 风眠道:“留有余地?” 青郁道:“没错,本宫知她也是好意,但本宫绝不会受人威胁,本宫的私事,本宫自己说了才算!” 风眠道:“娘娘圣明。”.. 此时,雨落端了药碗缓缓地往殿中走来。 青郁与风眠听见脚步声便都不再做声。 雨落进了殿,向青郁说道:“娘娘只管放心地喝,必是半点错漏都没有的,景嬷嬷一直在那盯着,亲自淘澄了药渣才让奴婢端过来。” 青郁笑道:“怎地也不给个话梅蜜饯?这苦药可怎么下咽呢?” 雨落一拍脑门,笑道:“瞧这记性,又忘了!” 说完又忙慌慌地出了殿门。 青郁见她走远了,便示意风眠附耳过来,如此这般地嘱咐了几句,风眠便答应着下去了。 寝殿中此时便只剩青郁一人。 只见她伸出一只手,抬起药碗一饮而尽,随后拿出丝绢轻轻拭了拭唇边的药渍。 她自言自语地说道:“死都不怕,苦算什么?只要死得有价值便罢了。” 第八十八回 红漆锦盒藏尺素 婉转盖壶传锦书 傍晚,京城和硕长公主府邸。 和硕长公主日间出行,刚刚回府。 静欢迎出来说道:“额娘,午后永和宫派人送来了东西,说是静妃娘娘给额娘的回礼。那人说礼盒密封,须得等长公主回府才能拆。” 和硕长公主道:“那人呢?” 静欢道:“放下东西就回宫复命了。” 和硕长公主道:“你去拿了,随我到房里来。” 静欢答应着,便去了。 少顷,寝殿内,只有婆媳二人。 和硕长公主拿起礼盒,起开封漆,只见一件晶莹剔透的白玉饕餮纹三国人物故事双耳活环盖壶出现在眼前。 壶身正面上明雕三顾茅庐的典故,草庐闭门不开,门边山花掩映,绿竹如箦。若仔细看,竹身上还有一只玉蝉。 长公主将玉壶拿在手里细细把玩,不禁笑道:“真是绝妙啊!” 静欢不解其意,问道:“额娘,哪里妙了?” 长公主对她笑道:“温宪的个性随他阿玛,最是心思恪纯,本宫瞧着你倒是与他很相配。有趣的是这宫中的静妃娘娘却比温宪更像是本宫亲生的。” 静欢道:“媳妇儿愚钝,不明白额娘的意思。” 长公主将玉壶递给她,说道:“静妃产下公主,本宫送了些礼给她。虽说是贺礼,实际上却暗含深意。如今她回了这个礼,仅此一件便把她的意思跟本宫说清楚了。你可看到那竹上的玉蝉?蝉又称知了,她是想说,本宫的用意她已经知道了。再者,《诗经》中有一首《淇奥》,你背诵来与本宫听听。” 静欢道:“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静欢恍然大悟,说道:“媳妇儿明白了,她这是说她心中仰慕温宪,一见倾情,难以割舍。” 长公主道:“不错,这三顾茅庐的典故想必你也知道了?” 静欢道:“媳妇儿明白了,她是说即便她拒其于门外,以温宪执拗的个性也不会放弃,必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见她。” 长公主道:“你只说对了一半。本宫送她贺礼之时曾经向她暗示后宫中如今三分天下的形势。而这三分天下的说法也典出于这幅图中。刘备见到孔明之后,孔明向他解释天下大势,正是这隆中对阐释了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刘备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的政治版图。静妃这是在自比女诸葛,暗示本宫如今宫中的形势尽在她掌控之中。太后占天时,皇后占地利,她们二人相争不已,而静妃在背后扶持全贵妃占人和,出面与其他两方势力抗衡。而她自己进可尽得宫中大利,退也可自保。” 静欢惊叹道:“额娘盛赞徽音,媳妇儿万不能及。” 长公主轻笑一声道:“只怕这位静妃娘娘的意思还没完呢!这饕餮乃是上古神兽,虽常见于青铜或白玉器皿之上,但也常常意指贪婪,特别是贪于饮食。《左传·文公十八年》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 静欢道:“那这玉壶上的神兽饕餮却是何意?媳妇儿实在是想不出。” 长公主道:“那是因为本宫借送礼的时机对她严加警告,她心中不悦,又不能明说,只能借此饕餮暗讽本宫管得太多了!” 长公主突然展其爽朗的一面,大笑出声。.. 静欢道:“额娘笑什么?” 长公主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不得不说是人生一大快事!本宫已经许久没有遇到过这么厉害的对手了!看来本宫真的是要进宫会一会这位静妃娘娘!” 静欢道:“她有意借饕餮讥讽,额娘竟然不恼吗?” 长公主道:“你且记着,恼只是弱者的所为,因为事情超出了预期,难以把控,才会恼。占尽优势的强者是不会恼的。不然为何你与温宪之间,只见你恼温宪,却不见温宪恼你呢?虽说本宫这公主府什么都不缺,本宫出生于帝王家,也不是放不下荣华富贵的人,但是,那些玉器也太可惜了些。一雕一琢尽是工匠们的心血,若有幸流传后世也算是件稀罕物件儿。可惜,真是可惜了。” 静欢心知长公主已知她那日将静妃所赐玉器尽数摔碎之事,心中惭愧不已,于是说道:“媳妇儿已知错了,望额娘宽恕。” 长公主道:“所幸你心思也还算通透,值得本宫的点拨,近些日子以来做得便很好。景行也渐渐大了,需要父母多多陪伴,你凡事还要再多用些心思。” 静欢道:“媳妇儿明白了,温宪爱惜幼子,必会多分些时间给我们母子。” 长公主笑道:“孺子可教。过段时间,本宫想要带景行入宫拜见皇上,顺便也去会一会静妃。依本宫看,你就不必去了,留在府内罢!若是皇上见了你的样子,怕是会又生事端。” 静欢初听着长公主说要带景行入宫见皇上,心中大惊,正想着该如何回绝,不料长公主却说她不必去。 一时间静欢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全被长公主看到了眼里。 长公主徐徐地道:“本宫已经年逾四十,前半生都在帝王之家度过,如何腥风血雨、相互倾轧都见识过了。后半生虽然在这府中躲清闲,可这世间之事想要瞒过本宫的眼睛,却也不容易。温宪的阿玛去得早,本宫多年来膝下唯有温宪一个爱子,自然是视他如同性命一般。你以为你们的伎俩能瞒得过本宫?你以为本宫会让科尔沁草原上一个来路不明的女人当本宫的儿媳妇。你可以不承认,但本宫知道,你才是如假包换的博尔济吉特·静欢。” 静欢听到此处,只得扑通一声跪下,说道:“额娘圣明,请额娘恕罪。” 长公主道:“别害怕,起来。本宫不想为难你,相反地,本宫越来越喜欢你的性子。本宫认为,比起宫里的那个女人,你的确更适合当本宫的儿媳妇。你要记得,这全天下的婆婆都是一个样子,希望儿媳妇聪明伶俐些,但又不可太过于聪明,更是千万不能比自己还聪明。你看宫中太后就是如此,本宫也不例外,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为婆婆,有儿媳妇,到时候你便能明白本宫今日所言。你聪明乖巧又懂事,近来也越发地识大体,的确是个可造之材,本宫很满意。而宫中那个女人显然是聪明得太过了!” 静欢道:“媳妇儿唯额娘马首是瞻,不敢再欺瞒额娘。” 长公主起身伸手将她扶了起来,笑着说:“好孩子,本宫知道你有孝心。你放心,无论出了什么事,本宫都会护着你的。” 静欢感动不已,连声说道:“多谢额娘。” 第八十九回 长公主会见静妃 小景行喜封贝子 六公主满月之日,皇上想要普天同庆,各种加恩施德。 和硕长公主算好了日子,就在六公主出满月之后第二天便自请入宫请安。 是日,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紫禁城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夏日气氛之中。 和硕长公主带着景行与温宪一道先至养心殿给皇上请安。 皇上历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