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节
” 静妃笑道:“谢皇上恩典。那臣妾就点一出《空城计》。不知皇上与皇后娘娘爱不爱看。” 《空城计》原本讲的是诸葛亮因马谡自持才能而失掉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军十五万攻打诸葛亮驻地城池。当时,诸葛亮所部精锐俱已遣出,城中空虚,只有驻地的老弱士兵,寡不敌众,万分危急。诸葛亮定空城之计,以城门大开,从容不迫,若无其事地登上城楼观山赏景,饮酒抚琴。司马懿兵临城下,见诸葛亮端坐城楼,笑容可掬,焚香弹琴,疑惑不已,深恐中计,疑有伏兵,不进而退。 可静妃此时点一出《空城计》却是在趁机揶揄皇后城中空空,无人才可用的境况。 皇后一早就失了彤答应,如今赫舍里氏也被贬禁足,已是气得七窍生烟,却因皇上在此而不便发作。 皇上笑道:“《空城计》甚好,那便再加一出《空城计》!” 第八十三回 彤答应投诚 长公主安宅 春色虽好,却最是短暂,稍纵即逝。 京城时至初夏,草木葱茏,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正是“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静妃怀着龙嗣,身体日渐笨重,走路已经诸多不便,舟车劳顿更恐动了胎气。皇上爱惜静妃和子嗣,便打算等静妃生产之后再去圆明园。 夏日本就容易困倦,青郁怀有身孕更是整日嗜睡。 一日,青郁午后打了个盹儿,便过了两个时辰。 青郁醒来后,风眠便禀告道:“娘娘,彤答应求见,已等了两个时辰了。” 青郁疑惑道:“彤答应?她怎么来了?” 风眠道:“不知道呢,娘娘可要见见?” 青郁道:“来者是客,总要见见的。替我梳妆。” 少顷,青郁打扮停当,由风眠、雨落扶着,袅袅婷婷地走进永和宫正殿。 青郁道:“本宫近来嗜睡,不知来了稀客,请彤答应莫怪。” 彤答应起身下拜,说道:“叩见静妃娘娘。” 青郁道:“彤答应客气了,请起。” 彤答应起身道:“谢静妃娘娘。” 青郁道:“彤答应求见本宫不知所为何事?你我素无来往,若有所求为何不去找皇后和全贵妃呢?” 彤答应道:“自从臣妾被太后贬去了携芳殿便是度日如年。皇后已当臣妾是弃子,不再眷顾。而皇上发落了官女子赫舍里氏来携芳殿禁足,这携芳殿已是冷宫一般。臣妾知道虽说娘娘位份暂居于两位贵妃之后,但是凭借娘娘的智慧和恩宠必能更上一层楼。求娘娘救臣妾出携芳殿,臣妾甘愿为娘娘所用!” 青郁道:“这宫中谁不知你是皇后的人,又有谁不知皇后与本宫不睦,只不过碍着皇上如今对本宫恩宠有加才避忌三分。你此番前来投诚,本宫焉知你不是皇后派来的细作呢?” 彤答应道:“臣妾心知娘娘一时自不会相信臣妾,但臣妾决心已定,誓死追随娘娘!若娘娘肯给臣妾一个机会,臣妾必能证明对娘娘的忠心。” 青郁笑道:“彤答应,你说得太严重了,宫中争宠而已,又不是什么你死我活的事情。” 彤答应道:“静妃娘娘此言便是不肯给臣妾这个机会了。臣妾虽然资质平庸,愚顽不堪,但进了宫,吃了亏,受了苦,也会长些见识。臣妾知道在这宫中若不报团取暖,早晚会被人作践致死。” 青郁笑着说:“看来你果然比那年在圆明园进益多了。” 彤答应道:“常言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臣妾愚笨,也是费了好些时日才看透世情。皇后娘娘一旦出事便毫无自救之力,自身难保,不可靠。全贵妃娘娘与静妃娘娘您早已达成某种默契。祥贵妃娘娘虽然一时得宠,心智深沉,但皇上心不在她。太后蛇蝎心肠,荼毒皇嗣,暗害嫔妃更不能相信。为今之计只有投靠娘娘才能保住性命。” 青郁道:“你太高看本宫了,有许多人本宫想保住他们的命却不能如愿,想为他们报仇却也很艰难。” 彤答应道:“那也比默默无闻,就此老死宫墙要好得多。” 青郁道:“你的心意本宫明白了。你先回去,若他日有需要你帮忙的地方,本宫自会知会你。” 彤答应道:“静妃娘娘小心谨慎些自是不会错,这宫中时日还长,臣妾暂且还熬得住。那今日便先告辞了。” 说罢起身拜别了静妃。 风眠送走了彤答应,回到殿中,向青郁问道:“娘娘打算起用彤答应吗?” 青郁揉着太阳穴道:“孕期多少只眼睛盯着本宫,即便是现成的人都有可能倒戈相向,更别说是新人了。本宫平安生下公主之前,一概不信,一概不用。” 风眠道:“娘娘圣明。” 京城,和硕长公主府中。 和硕长公主正由两个侍婢推拿肩颈。.. 静欢在门外敲了敲门。 和硕长公主闭着眼睛说道:“进来罢!” 静欢进了们,两个侍婢行了个礼,喊道:“给夫人请安。” 长公主道:“你们下去。” 两个侍婢答应着下去了。 静欢道:“额娘喊我来,可是有什么事?” 长公主道:“本宫想问问你,温宪最近对你如何啊?” 静欢脸上一红,说道:“近来温宪对我很好。” 长公主见她言语行状,心里便明白了**分,于是笑道:“很好?那便好了。” 静欢道:“媳妇儿多谢额娘成全。” 长公主道:“成全你也是成全公主府,成全本宫自己。温宪毕竟年轻,有些行差踏错总也难免,好在还没有铸成大错,无可挽回。” 静欢道:“额娘思虑周全,自是万无一失的。” 长公主道:“那日你入宫,表现得很好。温宪必会感念你替他周全皇上的旨意。你是个通透的人,一点拨就能明白了。至于宫里的那个人,也不必放在心上。温宪自你入宫那日之后,便没有去过了?他夜夜与你共宿,想必你比本宫更清楚。” 静欢脸上仍是绯红一片,回答道:“额娘说的是。” 长公主道:“温宪重情义,自是难以这么快就断得一干二净,但是久而久之便会慢慢忘了。身为男子,总是功名更重要,不然岂不是枉来人世一遭?” 静欢道:“额娘说的是,媳妇儿必会好好规劝他安心为皇上办差。” 长公主道:“宫里那位也不便得罪,你有空也可以再去走动一下,若你不愿相见,也由得你。” 静欢突然想到,进宫那日青郁曾经跟她说过,长公主曾经对她下手,害了三阿哥。也许是长公主在永和宫安插的内线已被青郁发现,那么要不要告诉长公主让她再布置内线盯着青郁呢?可青郁既然如此直白地对她说了,可能早就料到她会告诉长公主,那也就是说青郁早就有所提防,留了后手。那样的话,无论告不告诉长公主,都是无益的了。 静欢正在神游,只听得长公主说道:“在想什么呢?” 静欢心中一惊,连忙道:“媳妇儿在想,静妃娘娘快要生产,当初她恩赐了许多珍品给景行,此番她有喜事,咱们回赠些什么好?” 长公主道:“你若是一直如此,想必温宪必会牢牢地被你握在手心里。做女人难,那最难的就在于不管你心里有多么的不高兴不情愿,你表面上都必须装出一副欢喜情愿的样子。本宫见你如今很识大体,这便是最好的了。” 静欢道:“多谢额娘教诲。” 长公主笑道:“贺礼之事你不必操心,本宫早已打点妥当。温宪当值快回府了,你去忙。” 静欢道:“是,额娘,媳妇儿告退。” 第八十四回 养心殿新宠承恩 寿康宫旧事重提 庄严肃穆的紫禁城日日笼罩在永不停歇的暮鼓晨钟之间。 风云际会,追逐角力,仿佛永远都没有尽头。 已是傍晚时分,皇上正在用晚膳,敬事房的太监端着盘子在外间等着。 小德子见了说道:“不知今天皇上会翻哪位娘娘的牌子啊?” 这是高成过来对敬事房太监说道:“进来罢!” 敬事房太监说道:“谢高公公!” 说完便端着所有后妃的绿头牌进了殿。 皇上看也未看,说道:“又有几日未去祥贵妃宫里了,今日便去罢。” 不多时,皇上圣驾已至钟粹宫中。 祥贵妃服侍皇上入了座,亲手捧来一个豆青描金菊纹盖碗,说道:“皇上想必刚用过膳,臣妾让人备下了一品凤凰单枞给皇上消食解腻。” 皇上接了茶,笑道:“还是你细心。” 祥贵妃又道:“不知皇上晚膳用得好不好,臣妾还让人备下了一些点心,若皇上不嫌弃,便在臣妾这儿再用些。” 话音未落,采薇带着一个小宫女端上来两个精致的豆青描金菊纹瓷盘,满是各色糕点。 皇上笑道:“你又让朕消食,又让朕用糕点,岂不是自相矛盾了么?” 祥贵妃也笑道:“是臣妾糊涂了。” 采薇突然插嘴道:“皇上用的晚膳是御膳房的太监做的,娘娘自然要用好茶水消了它们,这样皇上自然可以好好地用娘娘亲手做的点心了,哪里矛盾了呢?” 皇上哈哈大笑,说道:“真是个伶俐的丫头啊!不枉朕抬举你。看在采薇这两句灵巧话儿的份儿上,朕也不得不尝尝这点心了。” 采薇于是将点心放下,侍立在一旁。 皇上夹了一只水晶蝴蝶饺,一口咬下去鲜香漫溢,自不必说。 皇上抬头正要夸赞,猛然瞥见侍立在旁的采薇,她今日妆容仿佛与众不同。 只见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正是“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皇上呆住了半晌方才回过神来。 采薇此时心中已是数不清的得意。 而祥贵妃也顺水推舟地道:“皇上劳累了一日了,不如让采薇扶皇上进寝殿歇息。” 皇上笑道:“朕想起还有些政务未曾处理,便先回养心殿了,改日再来看你。” 说着看了采薇一眼,又再笑了笑,便走了。 留下祥贵妃和采薇都愣住了。 过了半晌,祥贵妃方才转醒,吩咐小宫女道:“帮采薇收拾东西。” 采薇道:“娘娘,皇上都走了,还收拾什么?” 祥贵妃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伸手捋了捋采薇鬓边的珠花,说道:“青春少艾,便是最美的。你放心,你的好日子已然来临。” 话音刚落,只见高成折返了回来。 祥贵妃道:“高公公去而复返,只怕是有什么旨意。” 高成道:“祥贵妃娘娘聪慧过人,正如娘娘所料。传皇上口谕,封采薇姑娘为官女子,着奴才接采薇姑娘今夜入养心殿侍驾。皇上还说,祥贵妃娘娘最是明白事理,体贴圣心,让奴才他日挑个得力的人给钟粹宫当掌事宫女。” 祥贵妃与采薇皆道:“臣妾遵旨。” 祥贵妃又对采薇说:“你便随高公公去罢,好生侍候皇上。” 采薇道:“谢娘娘。” 是夜,采薇被一条锦被裹着抬进了皇上的寝殿。 而祥贵妃则被请进了寿康宫。 太后幽幽地道:“祥贵妃,你此事做得很好,不枉哀家这些年信任你,栽培你。” 祥贵妃道:“多谢太后娘娘指点历练,臣妾方有今日。”.. 太后道:“你年纪也不小了,还能留住几日青春?哀家也是为你早做打算。你便看如今的皇后就知道了。历年选秀佟佳氏的女子都被哀家看得死死的,半个都不许漏进宫里来。她扶持的两个人也都不是可造之材。彤答应被哀家贬了之后再不受皇上宠爱,赫舍里氏如今只是个官女子,还被禁足,大势已去啊。皇后年老色衰,手中又无成器的年轻妃嫔替她争宠,你也不想有朝一日像她那样?” 祥贵妃道:“太后所言甚是,臣妾必不想如此。” 太后道:“成嫔总也不得圣心,我们手中总要有更得力的棋子。采薇是哀家亲自调教的,想必是不会错,如若不然全贵妃和静妃也太得意了!” 祥贵妃道:“无论是谁,都不能与太后您相比,前朝后宫多少风风雨雨,您都可以多年屹立不倒。臣妾不知道别的,只知道听太后的话便不会错。” 太后道:“本宫最赏识你的便是你忠心,听话。全贵妃盛宠又如何?她今日所有全是哀家的恩赐。若没有哀家保护,你们当年根本就不可能平安诞下公主。但哀家没有弃了全贵妃,选了你,你便知道,哀家最看重的不是门楣,也无关容貌,而是是否真的能帮到哀家,成全哀家的心愿。你懂事、听话、忠心,所以哀家信任你扶持你,想必你也不会让哀家失望。” 祥贵妃道:“臣妾必当竭尽全力,报效太后的知遇之恩。” 太后叹了口气,语带哽咽地道:“哀家并非先帝的原配,而是继室,是在皇后去世之后被继立为后的。哀家也做过妾侍,哀家明白身为妾侍的痛苦。哀家虽然后来也贵为皇后,但是继后终究是继后。哀家所生的皇三子绵恺和皇四子绵忻在身份上始终不能与正经原配嫡出的二阿哥也就是当今皇上相较。因此哀家当年不得不出面力挺他继承大统,即使哀家并不心甘情愿,也只有这一条路。” 祥贵妃道:“太后圣明,正是此举成全了这些年的母子情份。” 太后道:“可是哀家不甘心啊!所以哀家扶持庭芝做了个正正经经的嫡福晋,也盼着她成为堂堂正正的大清皇后。可惜她福薄命短,早早地殁了。哀家现在最大的心愿便是让你为皇上生下一位阿哥。你的儿子便是我钮钴禄氏的后代,哀家要让你的儿子成为大清未来的主子。” 祥贵妃道:“臣妾已尽了力,可是无奈所生皆是公主。” 太后道:“你尽的力还远远不够!趁着皇上对你还有怜惜之情,快点再怀上龙胎,否则色衰爱驰,就只能让位给新人了。你也想有子傍身,而不想孤独老死宫中。哀家幼时听家中老人念过一首诗,记忆深刻: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你可知这首诗是在讲什么?” 祥贵妃道:“臣妾愚笨,实在不知。隐约听着说的像是宫中的事情。” 太后道:“这首诗讲的是唐朝的一所废弃的行宫里,几个宫女头发已经白了,百无聊赖正在聊着年轻时曾经在这行宫里见过风流倜傥的唐玄宗。” 祥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