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节
低的,静妃在宫中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还连带着英嫔和禧嫔也都失了宠。 恬嫔早早地就入侍潜邸,前两个月还颇得了些恩宠,此次皇上晋封后宫,非但没有将她晋为妃位,还平添了英嫔和禧嫔与她在嫔位上并尊,因此心中并不好受。 静妃、英嫔、禧嫔都是十几岁的花样年华,而她却早已韶华不再,难以留住圣心,膝下亦无一子半女。 选秀之后,更是新冒出三位贵人,各个家世显赫,花容月貌,不知哪位得到圣眷便可与她平起平坐了。 眼看着新人就要入宫,后宫之中各方势力盘根错节,马上便要风云变色了。 第四十一回 紫禁城群芳斗艳 成贵人独秀含酸 数日之后,新人们尽皆入了宫。 东西六宫之中,尽是众小主与各宫主位娘娘们一一相见客套热络的身影。 此时主位娘娘们一般都会赏赐些珍宝玉器予以笼络。 伶俐些的新人小主也少不得上上下下地打点一番。 一时间满宫尽是倾城之色,占尽风流。 正值夏日,云清风暖。 各处鲜花盛开,花香薰得人昏昏欲睡。 正是“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寿康宫中,太后正在小憩。 全贵人、祥妃、成贵人端端正正、恭恭敬敬地等在外殿。 不久,太后悠然转醒,只见淮秀正在寝殿内等着懿旨。 太后慢悠悠地道:“都来了?” 淮秀答道:“回太后,全贵妃、祥妃、成贵人都在外殿等候。奴婢是请她们进来还是扶您过去?” 太后冷笑一声,道:“新人初入寿康宫,哀家自然是要在正殿接见。即便是哀家有心栽培她,也要看她是否能担当大任。” 淮秀道:“太后所言极是,是奴婢糊涂了。” 太后沉吟片刻,道:“贵妃性子急躁,不是后位的上佳人选,祥妃又不得皇上喜欢,不知这成贵人资质如何,是否可堪造就。” 淮秀道:“看上去倒是灵巧有余呢。” 太后笑道:“那敢情好。东西都备下了吗?” 淮秀答道:“都备下了,全是按您的吩咐。” 太后道:“好,随哀家去验验这位新人的成色。” 淮秀于是连忙唤进来两个小宫女,一同服侍太后更衣梳头。 少顷,太后打扮停当。 身上穿的是蓝色缎地旗装常服,上面乃是凤穿牡丹的图案。周身遍绣八只彩凤,彩凤中间,穿插数朵牡丹。 头上梳的是“大拉翅”,正面有各种珠宝首饰的装点,侧面悬挂流苏。 手上戴的是金镶玉珠护甲,用细金丝编织焊接而成,上部弧形,套环图案上缀五朵兰花,兰花以珍珠串和红绿宝石组成,兰叶为点翠装饰。 淮秀扶着太后款款步出寝殿,进了正殿。 小太监见太后来了,连忙报:“太后驾到!” 全贵妃等尽皆跪下行礼。 太后入了座,说道:“都平身。淮秀,赐座。” 全贵妃、祥妃、成贵人方才落了座。 太后对着成贵人一番细看。 只见那钮钴禄·檀涴杏面桃腮,颜如渥丹,红唇列素齿,翠彩发蛾眉。 果然是个美人胚子! 太后唤道:“成贵人,你且近前,让哀家好生看看。” 成贵人答应着,轻移玉步,袅袅婷婷地走上前去。 说起话来清喉娇啭,嘤然有声。 走起路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再细看站姿,正是肩若削成,腰若约素。 太后笑得合不拢嘴,连连道:“好,好。” 全贵妃面露不悦。 祥妃也心中一沉。 太后笑道:“真是个好孩子。淮秀,扶成贵人落座。” 成贵人连连称“不敢”,自己复又坐下。 太后便又向她道:“祖制上入宫前几日不能侍寝,你无需着急,时机一到,哀家自会为你安排。” 成贵人道:“谢太后。” 太后转向淮秀,说道:“将哀家的礼拿出来。” 小宫女走进来,托盘内放着一对银镀金穿珠点翠花簪。 成贵人跪下谢了恩,欢天喜地收下了。 太后点了点头,又对全贵妃道:“成贵人初来乍到,你是当姐姐的,自然要事事帮扶她。” 全贵妃答道:“太后放心,那是自然。” 太后又对成贵人道:“吃穿用度若有什么缺的,只管来跟我说。你阿玛将你藏的倒好,这次我可要好好地赏他!” 成贵人道:“阿玛久在京外任职,几年都难得进京城一次。因此不曾来给太后请安。” 太后笑道:“以后就把宫里当作是家里一样。家中可还有姐妹啊?” 全贵妃与祥妃不自觉地对望了一眼。 她二人都心知太后仍嫌不足,想要让皇上再纳成贵人的姐妹入宫。 成贵人答道:“回太后,臣妾家中只有一个哥哥,并无姐妹。” 太后心中稍觉失望。.. 祥妃眉心一动,说道:“贵人妹妹,本宫与贵妃娘娘都是你的姐妹嘛。衣食上若有短缺,何必劳烦太后娘娘,只消来告诉本宫与贵妃娘娘便是。” 成贵人施了礼,说道:“谢娘娘。” 太后对祥妃说道:“你宫里的的彤贵人和常贵人可还安份守己?” 祥妃道:“回太后的话,她们只是黄毛丫头罢了,每日只知顽笑。” 太后冷笑道:“可别忘了当年的静妃和荣妃的教训啊。” 祥妃道:“臣妾定然尽心竭力,照顾好二位妹妹。” 太后向淮秀使了个眼色。 淮秀入内殿端出两个红布蒙住的礼盒。 另有两个小宫女也托着托盘走了出来,一个盘中盛的是一对金镶珠宝蝴蝶簪,另一个盘中则是金镶珠宝蟾簪。 太后看了一眼盘中的珠钗,对祥妃道:“这些赏赐,你便带回去赏给彤贵人和常贵人。” 太后又指了一下那两个由红布蒙住的礼盒,说道:“这是底下最新进贡的藏香,是个稀罕物件儿。除了藏红花等几十种中草药之外,还加入了珍贵天珠、金、银、铜、珍珠、珊瑚及喜马拉雅山圣地之高山药材,更有各种加持甘露丸,实在弥足珍贵。燃之于室内,不仅可以助眠安神,还可以平心静气,修身养性。哀家也一并赏给彤贵人和常贵人了。” 太后边说边用余光留意成贵人的反应。 成贵人见太后赏赐给彤贵人和常贵人的珠宝比自己的贵重,已然显出几分不悦。又见那珍贵的藏香竟然没有自己的份,不由得暗暗气得咬牙切齿。 太后与淮秀看在眼里,彼此对视了一眼。 太后心中烦闷,对全贵妃、祥妃和成贵人道:“时间也不早了,哀家也乏了,你们就跪安。” 又转向淮秀道:“成贵人初来乍到,怕不熟悉寿康宫的路,你代哀家送送她。” 全贵妃、祥妃、成贵人跪下磕头,然后慢慢退出去了。 半晌之后,淮秀进了寝殿的门,见太后已卸下珠翠,又在闭目养神。 太后听见脚步声,说道:“回来了?怎么样?” 淮秀答道:“回太后,成贵人似乎有些不太高兴呢。” 太后瞬间张开双目,怒道:“没用的东西!为什么我钮钴禄氏人才如此凋零,尽是这样不中用的绣花枕头!” 淮秀劝慰道:“太后息怒,成贵人毕竟年轻,放不下执念也是有的。” 太后愠怒丝毫未减,说道:“不中用了!即便哀家抬举她,不过是再添一个全贵妃,资质完全不堪造就!” 淮秀只得再劝道:“虽说成贵人年轻识浅,但是实在是颇具美貌,难保皇上不会动心。” 太后摇摇头,叹息道:“美貌又有何用?听说彤贵人和蔓常在美貌更胜她一筹。” 突然太后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对淮秀道:“祥妃办事,哀家倒是放心,只不过万一像荣妃一样警醒可就浪费了哀家的一番心思了!还有英嫔和禧嫔那里一定要派人看紧了,切莫让她们连成一线。” 淮秀答道:“太后放心,奴婢知道怎么做。” 第四十二回 新贵初觐中宫 皇后再添臂助 翌日,皇后独独将彤贵人和常贵人请到了储秀宫。 正殿之上,只见皇后穿了一件藕荷色纱绣金凤牡丹纹旗装常服。一只金色凤凰乃是累丝金线所绣,凤尾缠绕整件衣衫。牡丹花有三种颜色,花团锦簇,寓意吉祥。 皇后头上的凤钿布满栗色东珠,东珠下为镂空雕宝石浮花,下盘额是錾刻的花色珠宝以横行镶竖行的形式装点在坠珠钿子上,在钿子的正中间是鎏金制的钗饰,顶尖镶大东珠一,每层贯东珠各一,下均承以金丝凤,其上饰东珠各三,尾饰珍珠。 珍珠坠子飘摇之际,皇后会用戴了镂空嵌丝珐琅护甲的手轻轻扶一扶。 彤贵人和常贵人也是精心打扮。 彤贵人身穿红色缂丝花卉杂宝纹夏服,头上插着垂下一排碧玺珠子的粉色碧玺玫瑰花簪子,手中的丝绢是淡粉色,暗绣海棠花,指间隐现一枚白玉整雕花卉戒指,几乎与纤纤玉手融为一体。 皇后细看之下心中不免惊叹道,果然是格外出众,不输当年的静妃。 再瞧常贵人,她身穿浅蓝色绸绣云鹤纹氅衣,梳的是小巧的两把头,中间装饰镶嵌珊瑚、绿松石和琥珀的银质簪子,耳朵上戴了一双描蓝点翠的金坠子。 论模样,常贵人确实比彤贵人是稍逊了一筹。 二位贵人为显恩宠,头上分别均插有昨日太后赏赐的金镶珠宝蝴蝶簪和金镶珠宝蟾簪。 彤贵人簪上的蝴蝶与玫瑰相映成趣,恍若蝴蝶飞翔于花间。 而常贵人发上则像是珠翠丛中隐隐露出一只宝蟾。 皇后与知秋对视一眼,会心一笑。 皇后笑道:“好清雅的香气!二位贵人出门前可是曾薰过什么香么?” 常贵人答道:“昨日太后赏下了名贵的藏香,臣妾好奇,便拿出试了试,果然能够助人安眠。今早已早早地去寿康宫谢了恩。” 彤贵人也答道:“臣妾也试了,大内贡品果然卓然不同。” 皇后笑道:“藏香可是宝物,只是本宫曾经听说,藏香的制法是依据诸佛菩萨密续经典记载,要按身心调养之法,不仅要加入心之良药肉豆蔻,肺之良药竹黄,肝之良药藏红花,命脉良药丁香,肾脏良药草豆蔻,脾之良药砂仁,还有麝香、红白檀香、黑香、冰片、当归等数十种中药草。这麝香一味可是与女子生育上大大有碍的,本宫奉劝二位妹妹还是浅尝辄止罢!” 彤贵人与常贵人面面相觑,均是惊讶不已。 皇后道:“太后许是不明就里,误赐了此物给你们。” 知秋故意说道:“太后常年潜心礼佛,又怎会不知呢?” 皇后也佯装恼怒,斥道:“休要多言!私自揣测太后乃是大罪!” 彤贵人和常贵人吓得魂不附体,双双跪倒,口口声声道:“皇后娘娘救命!” 皇后连忙让知秋将她二人扶起,笑着说道:“后宫中都是姐妹,本宫身为皇后,又怎么会不照拂你们呢?” 知秋此刻正站在二位贵人身边,故作惊讶道:“贵人头上的珍珠隐隐透出红紫色的光芒,好生少见!” 皇后趁机道:“可是太后赏的珠钗?可否借本宫一观呢?” 彤贵人、常贵人连忙让随侍的宫女将珠钗取下,由知秋呈与了皇后。 皇后仔细端详了半天,说道:“此物大不寻常,将那珍珠碾碎,再呈给本宫看。” 知秋拿着两只珠钗下去了。 皇后依然是满面笑容,招呼着彤贵人、常贵人饮茶。.. 可那彤贵人和常贵人早已吓破胆,哪里还坐得住。 少顷,知秋托了托盘回到了正殿,将托盘呈给皇后过目。 皇后见了,笑道:“又是个稀罕物件儿,拿给二位贵人看看。” 知秋将托盘端至彤贵人、常贵人面前。 只见那珍珠已然碎裂,里面一团紫红色,不知是什么东西。 皇后道:“二位贵人不妨闻一闻,可有什么不同吗?” 常贵人鼓起勇气,略嗅了一下,不禁叹道:“好香啊!” 皇后笑道:“正是了,这紫红之物乃是上好的麝香仁磨成的粉末。若是长久地戴在头上,只怕即使是专房之宠,也难以怀上龙嗣了。” 彤贵人、常贵人大吃一惊,又是跪下,不住地叩首,口口声声喊道:“皇后娘娘救命!” 皇后将笑容收起,叹了口气,正色道:“皇上虽然正当盛年,但是膝下唯有大阿哥一个儿子,每每思之总是寝食难安。本宫身为后宫之主,不得不为皇上周全琐事。本宫今日见二位妹妹都像是有福气生养的,必能够一索得男,实在不忍心让你们被这污邪之物断了大好的前途。” 彤贵人跪着,哭喊道:“求皇后娘娘救命,臣妾愿效犬马之劳!” 常贵人也附和道:“臣妾也甘为娘娘效命,只求娘娘保全臣妾性命。” 皇后道:“这也不难。所幸太后所赐的只是寻常的发钗,本宫统领后宫,必能寻得一模一样的出来,让你们戴回去。只是祥妃其人阴险狡诈,口蜜腹剑,你们平日里可要当心了。按祖制,侍寝之后便可得晋封,到时本宫必会向皇上请旨,让你们择宫另居。” 说话间,知秋已拿了一模一样的簪子出来,亲自服侍彤贵人和常贵人戴上。 彤贵人和常贵人跪下谢恩。 皇后又再笑了笑,说道:“平身,大家都是姐妹,以后便常来储秀宫陪本宫说说话儿。” 知秋代皇后扶起二人,复又落了座。 皇后向彤贵人道:“彤贵人生得好颜色,不知可有闺名小字?” 彤贵人答道:“臣妾闺名舒穆噜·鸾音。” 皇后微笑颔首,说道:“鸾凤和鸣,真是好意头。” 随后转向常贵人道:“常贵人系出名门,本宫早有耳闻。你父亲文武双全,从前乃是福州将军,后官至闽浙总督,如今年迈,皇上特赐他体仁阁大学士之职。常贵人名门闺秀,想必定也有表字?” 常贵人道:“谢皇后娘娘谬赞,臣妾表字云漪。” 皇后道:“果然清丽脱俗。” 说罢轻抿了一口茶,徐徐地道:“本宫年岁渐长,想要再为皇上延绵后嗣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大清江山万年,还要仰赖二位妹妹,如果诞下皇子,将来得以即位,便可成为母后皇太后,与本宫并尊。不知你们可有此心志?” 彤贵人、常贵人一齐跪倒,说道:“但凭皇后娘娘吩咐。” 皇后看了知秋一眼,主仆二人会心一笑。 第四十三回 初受皇恩日 三足鼎立时 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