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金闺记 > 第 133 章节

第 133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件事扣在了太子头上,传得满城风雨,太子整天在陛下那儿痛哭忏悔。”    良性竞争皇上肯定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当着百姓的面,皇子们必须是兄友弟恭才行,象二皇子府上这般野心勃勃又污了兄长名声的愚蠢行为,皇上内心里肯定非常鄙夷的。    难怪父皇连个笑脸都不想给他!    若不是有这功劳在,只怕会更难堪。    “你们就没有劝过娘娘?”二皇子越发沉了脸。    “劝过好几次,可娘娘说,打蛇一定要打它的七寸,一脚踩烂,让它永无翻身之日。”那幕僚一脸无奈地说道。    二皇子妃这是在以蛇喻太子,告诉这些幕僚,只有太子倒台了,那个位置才可能是二皇子的。    跟着的人也觉得颇有道理,于是便这般做了。    哪想昌盛帝让冯浥尘查过这些事,最先发难的却是二皇子。    “父皇可曾罚过宋书生他们?”和太子比起来,二皇子沉稳多了。    “罚了俸银。”    “糟了,父皇肯定是觉得琅琊郡主和羽林卫、金吾卫再加上咱们联手,一起在对付老大。”二皇子最善于揣摸昌盛帝的心理。    幕僚也这么认为,但仍旧在做垂死挣扎,“可却只罚了俸银。”    “安抚。更换的调令过年前后必会下达,咱们一定要拿到这个职位。”二皇子很冷静地交待道。    他,包括他的幕僚们,都觉得他比大皇子能干,可大皇子偏偏运气好,比他提前几个月出生了。    就因为他后出生,所以原来该属于他的东西就变成了老大的,他怎么想也不甘心。    “王妃这些天也累了,理当该好好休息才是。外面的事,就不劳您费心了。”二皇子一回到后宅,便对二皇子妃下了禁足令。    让她再出去,还不知道以后会出什么样的乱子!    顾钺却没有这么多烦恼,二皇子一走,他便朝魏铭道:“我先将圣旨给郡主送过去,就不陪你了。”    魏铭这些年也一直在长兴侯的麾下,早将顾钺对王琳芝的用心看得清清楚楚。    “恭喜二郎心想事成。不过,二郎可别想甩掉我,永福殿下早派人给我传了消息,现在正在清阳姑母那里陪郡主呢。”    “不可能,这一路你都跟我在一起,还是赶紧回你自己的家去。崔家那里,就算不想去,也要应个卯,免得那些御史整天吃饱了没事干,找你麻烦。”顾钺说着,几乎是把魏铭往一边推。    他俩自小感情不错,魏铭也就是调笑他一句罢了,见他不上当,便笑了,“那我就不耽误你了。”    顾钺大步流星的往前走,雪地上只有咯吱咯吱的声音,估计根本没有听到他的话。    “有了圣旨,就没有人敢说三道四了。其实,他完全可以等到皇上升了他的职位之后再讨这个恩典。”    魏铭回了府,就开始和永福公主说这件事,边说边摇头,一脸可惜。    永福却颇不赞同,“夜长梦多,琳姐儿如今也老大不小了,再横生枝节可怎么办?”    294 可能    “殿下真是多虑了。”魏铭笑了起来,“二郎有一块被箭射破的玉,你总该知晓?”    永福公主点头。    这事她有印象,当初都在传,说向夫人从大慈恩寺里求了一块护身符,给顾二带上了,在沙场上被一个百步穿杨的弓箭手射了一箭,但因为他有护身符,所以仅伤了肉皮。    自那以后,不管是京城还是边关,寺庙里香火都空前鼎盛起来,玉质的护身符被炒成了天价,就是她也会每年给魏铭求一块。有些穷些的人,买不起护身符,就直接在外面的摊上买一块玉质的佛像。    以致于蕃商来大周的时候,带的最多的就是玉石。他们这些玉石根本不会卖给商人,全销往了寺院。    “这次咱们在南诏,他又天天拿出那块破玉来看,我便也悄悄地凑在一旁看了两眼,你猜我发现了什么?”    永福公主凝神片刻,掩袖笑道:“该不会是发现,那是琳姐儿的玉?”    魏铭哈哈大笑了起来。    “还真被公主言中了,你可不知道,郡主小时候,经常和我们这些小子们打架,我们忌惮皇上那边,哪敢真的下手,每次都被她又抓又挠,过后还得去巴结她,讨好她。但她这个人又不是那么容易讨好,有一次,我不小磕着她带的玉玦,只得回去告诉了我娘,然后将玉给她拿到铺子里镶了金,她当时一定要牡丹花样,所以我一眼就认出来了。可惜在边关的时候,他一直不让我看,不然我早发现了。”    永福公主细细一想,也笑了起来,又异常认真地道:“你可别乱说,那时候顾二还在跟朱家小娘子订亲?”    魏铭朝她眨眨眼睛,“这话我也就只对公主殿下说。”他说完,又挥了一下手,“您也太过小心了,像有些人,还直接将其他人送的东西带着呢!”    永福公主瞪他一眼,“琳姐儿是清阳公主的女儿,先皇后的内侄女,岂是一般人能比的?”    魏铭便一直笑,“我说的是凤香。”    永福不由摇了摇头,“咱们少管她的事!”    其实,她也听到了传言,据说凤香这段时间“丢”了不少小玩意,什么帕子、玉佩、金钗……总还被一些面皮不错的少年捡到,凤香为了答谢人家,又赐了重礼。    “她最近,还真的成了财主了,陛下也不知是想到什么了,赏了她好些东西。”魏铭笑道:“据说,陛下赏她庄子上有一座山,发现了铁矿和金矿,陛下命工部开采了铁矿,金矿就直接赏她了。”    凤香公主最近不知用什么方法,又哄得昌盛帝看她顺眼了起来,可她和陆阳春的关系仍旧称不上好,时间一长,难免开始觅起野食来。    永福鼓着腮帮子,瞪着丈夫不说话。    魏铭只得陪着笑脸道:“我知道你不爱听她的事,可我又不想你在她手里吃亏,所以先查了一下。咱们好几年没回来了,总不能两眼一抹黑。”    永福知丈夫是一番好意,可凤香总算是和她有血缘关系的人,被传得这么不堪,她又有什么脸面?    可她知道丈夫这也是为她鸣不平,她那些年吃的苦,估计他不知道全部,也知道了很大的一部分。    他们同命相邻,都受过不少磨难,所以很珍惜对方。    而魏铭平常并不是一个多话的人,愿意打听这些八卦,说到底还是为了她。    她自己幸福了,自然希望从小玩到大的姐妹也幸福才行。    而有资格被她称之为姐妹的人,也唯有一个王琳芝了。    “我知道,你待她亲,所以才说顾二的事给你听。”魏铭傲然说道。    若不是为了自家媳妇,王琳芝那女霸王,他才不会关注。    童年的事,让他有心理阴影了。    “因为她,那时候不知道让姐姐流了多少担心的眼泪。”他摇头叹道。    他虽有阿娘,但却迫于皇上的压力,不得不带着他和姐姐魏怡再嫁。崔家虽然表面上十分光鲜,可总有办法让他们姐弟有苦说不出。    定安公主虽然也很疼爱他们,可她越是疼爱,他们受的苦反而越多。    她压抑地哭了两次,以后就开始对他们冷漠了起来,为保护他们,也为保护自己。    好容易熬到大一些,魏怡可以说亲了,崔家竟然又动了心思,想让魏怡去和亲,而他们的母亲,竟然一点办法都没有。    若不是顾二帮他找了王琳芝帮忙,他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姐姐去和亲了。    好在清阳公主虽然性子冷清,却是一个很不错的人,帮魏怡选了顾家这门在京城里并不显眼的亲事,但顾家人对魏怡却是真的好得没话说。    不然他也不能心无旁骛地远走边关。    “清阳姑母一家人都很不错。”魏铭这么总结了一句。“特别是琳姐儿,除了顾二,只怕也没有人敢娶她。”    凤香公主被她打也算了,现在竟然连太子也敢给送到天香楼里去,关键是还能让他有苦说不出。    永福公主不由奇特地看了他一眼,“你是怎么太子的事的?”    魏铭嘿嘿地笑,“我在崔家呆了那么久,想找两个人为我所有,并不难。”    永福公主皱眉,“崔家想做什么?”    这种事,太子肯定不会往外说,王琳芝那边肯定也不会,就是二皇这个得了好处的人,肯定也不会说,但崔家却连下人都能知道了这个消息,只能是崔皇后从皇帝那里知道,故意让下人往外透露的!    “你放心,等明天,我就把这事告诉顾二,让他承我个人情。”魏铭并没有将这当成多大的事,“太子这步棋太臭了,真不知他两口子是怎么想的。薛家若是知道了这事,只怕得难受了。”    福永公主:“薛家不会难受,但肯定会觉得丢脸!”    有这么一个女婿,又是太子,薛家是帮还是不帮?    可若是帮,整个薛氏一族的前程也就此送断了,若是不帮,还有谁会帮他们?没有人相帮,太子的下场肯定不会太好。    永福公主细起了一回,才明白过来,魏铭说薛家会“难受”,是说他们可能会放弃太子和太子妃。    因为不再支持从小辛苦教养的嫡长女,所以才会“难受”。    “皇后也太着急了些,孩子还没出生呢,就开始用手段了。”永福不高兴地说道。    可关键是昌盛帝喜欢崔皇后,她也就只能背后和丈夫这么说一句罢了。    295 实话    顾钺大步流星地去了公主府。    一路上俱是眉开眼笑,高兴得合不拢嘴。    他并不怎么在京城,所以认识他的人并不多,很多人看他在笑,便也对着他笑。    许多小娘子,等人走了许久,还在驻足观望,恋峦不舍。    可顾钺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些,他虽然在笑,但却步却越来越快,稍不留神将跟着他的人甩出了好远。    旁人不认得他,但清阳公主府上的门房却是认得这位长得极帅的姑爷,见到他稍稍愣了一下,忙行了礼,又吩咐了人进去通传,一边将人往里面领。    婆子们一听说顾将军来了,一人领着他往清晖院,另一人直接进了茶房,指挥了一干小丫头,“快去告诉主子们!”    这巧宗她们着实是想留给自己的,可冰天雪地,不如让小丫头去来得快些,这样的客人又不能站在门口等着,无非是让主子们早些知道,高兴一下罢了。    早起的时候,小薛氏本是想让人铲雪的,可王慎远告诉她,“阿娘最爱看下雪的景致,不如院子里的就留着,只把抄手游廊和主路上的铲干净也就行了。“    可这一年的雪下得特别大,还没铲完就又开始下了,到处一片冰清玉洁的景象,美不胜收,就连平时常避在小佛堂的清阳公主,也坐在正院里,和小薛氏说些人情往来。    俩小团子如今正是学东西的时候,每天都有极丰富的求知欲,是一家人的开心果。    顾钺虽然没有回来,但向夫人和清阳公主已经一起将亲迎的日子给订下来了,王琳芝如今算是在家里待嫁,除了琥珀将太子给丢到天香楼这件事之外,其他的事都已经丢开手了,每日也就是带着两小团子做孩子王。一起下河摸鱼,上房揭瓦。    一下雪,河里肯定是去不了,王琳芝便想了新鲜的主意,将花园里的雪地上撒了好多粮食,又将粘网围在四周,专等鸟儿自己撞上去。    浩哥儿如今也会说不少词了,现在喜欢做的事就是”守株待鸟“。    最容易捉到的就是麻雀了,可惜这种鸟实在是太瘦了,身上根本没有多少肉,可是用油一炸,却是上等的美味。    “麻雀偷吃粮食,是坏鸟!”王谨言如今最好为人师,每天都在“教导”浩哥儿。    “麻雀是好鸟,可以吃蝗虫。”王琳芝有意打击幼弟的自满心理。    有小丫头欢快地跑了过来,“禀告郡主,顾将军从南诏回来了!还求到了陛下赐婚的圣旨,如今,正在公主那边等着呢。除您和二爷,大哥儿,其他人都在了。”    顾钺居然这么快就回来了?    比王琳芝估算的日子提前了整整半个月!    他是为了自己才这么快马加鞭地赶回来,王琳芝这么一想,心里顿时觉得热乎乎的,似乎又特别的柔软。    笑容不自觉地由她的眼角眉稍溢了出来,一手拉起一个小团子,“走,家里来客人了。”    如今顾钺已经算是公主府的准女婿了,又立了大功,并且用自己的前程换来了赐婚的圣旨。就算曾经恨不得鸡蛋里挑骨头的王惟一,如今也慢慢地看他顺眼起来。    “让膳房弄几个菜,为二郎接风洗尘。”王惟一满脸含笑地和清阳公主商量道。    顾钺忙站了起来,“岳父母大人留饭,原不应推辞,可小婿入京之后还未见过家里人,不如改天再来陪您小酌。”    其实,他和王惟一相处,多少还是有些拘束,可一想到别人捧在手里的珍宝很快就变成了他的,所以什么事也都可以迁就了。    他不想留饭,但却又没有半点要走的意思。    一双桃花眼向门口看了数次,终于看到了那个珊珊来迟的身影。    大家重新又见了礼,重新落座。    王琳芝因是在父兄母嫂面前,所以并没有什么出格,顾钺可就不一样了,他那灼热的目光如火一般粘在艾慕的女子身上,连王谨言都发现了。    “阿姐,为什么顾将军一直看你?”    王琳芝一下子闹了个大红脸。    顾钺倒是面不改色,“你是二弟谨言?我在看你和姐姐长得象不象。外人客套才称我将军,你叫我顾二哥就是了。”    王家兄妹三人,都遗传了清阳公主那一双凤眸,相貌皆非常出色,王谨言常为此自得,这会儿却主动开口道:“顾二哥长的可真好,我长大了,一定要像你一样好看!”    众人哄堂大笑,总算冲散了之前的尴尬。    顾钺却一脸认真地答道:“等你长大了,肯定比顾二哥更好看。”    饶是王谨言一向落落大方,此时也有些不好意思了,赧然对顾钺笑了笑,“借顾二哥吉言,谨言定会好好努力的!”    浩哥儿却插话道:“姑姑最好看,我要像姑姑一样好看。”    众人又是一阵笑。    唯有小薛氏,不由一阵担心,怕公公婆婆责怪她没教好孩子。    刚好浩哥儿此时正在清阳公主的怀里,她便和蔼地摸了摸长孙的头,“姑姑是小娘子,你是少年郎君,你要长得像你阿爹,才好看。”    浩哥儿便有些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