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 章节
” 太子不加思考的直接摇了摇头,“琅琊郡主一向聪明,不可能做这样的事,孤昨天已经去清阳姑母那里和她确认过了。” 就算真是王琳芝,他也不会开口承认的,因为他算计王琳芝那件事并没有成功,若真的全部坦白,那他这个太子就会变成众人眼中的笑柄。 杨士忠也道:“臣倒觉得是有心人故意拿着琅琊郡主做幌子,那边算是殿下最好的盟友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幕后之人这般做,目的也就是离间太子和清阳公主府上。” 这话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 就是太子,几乎也以为是真的了。 可他在那屋里见到王琳芝的婢女怎么解释? 难道是那婢女联手老二的人算计了他? 除此之外,他实在想不通他为什么会出现在天香楼。 “咱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让几位藩王,赶紧到封地上,帮助皇上分忧除难。”杨士忠进言道。 二皇子立了大功,若在留在京城,万一真入了皇帝的眼,那么太子的地位就更不稳妥了。 于是,东宫的属官们开始到处奔走,指使人上折子,先将二皇子夸将了一番,又将昌盛帝恭喜了一回,才开始重提分藩的事情。 可现在已经冬至了,马上就要过年,昌盛帝又好大喜功,一心等着儿子回来好庆贺一回,哪会舍得现在让他们去藩地? 就是六皇子和七皇子,也上书,说舍不得父亲。 若是平时,会显得有些矫情,但冬至过后,马上就要进入腊月了,紧接着就要过年了,就是皇上也希望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再怎么也不会大过年的将儿子们赶到封地上去,况且儿子们现在越来越懂事,一个比一个出息了。 可兄弟们越出息,太子心里就越烦闷。 那天在阁楼里见到琥珀的事,就像梦魇一样留在他的心里。 让他从不敢面对到仔细回想中间的每一个细节,可越想越觉得挫败。 其实,他会选择杨士忠,也就是因为杨士忠的儿子娶了宋书生的女儿,而宋书生正好管着羽林卫。 可现在,居然连羽林卫也不可靠了,他到底还能相信谁? 便和杨士忠商量着,要将东宫的守卫全换了。 杨士忠听了这话,心里难免有些委屈。 可太子明明在东宫,后来却无缘无故地出现在天香楼,说到底东宫的侍卫是有失职之嫌的。 既然犯了错,总需要一个承担责任的人。 杨士忠不加思索的将此事告诉了宋书生。 别看宋书生大大咧咧,这会儿却主动认了错,而且向杨士忠交了底,“我已经和陛下坦诚了错误,罚了半年的俸禄。” 那皇上岂不是也知道太子好端端的呆在东宫,结果莫名其妙地去了天香楼? 杨士忠不由目光切切地望了宋书生一眼。 因为是姻亲,宋书生便也没有瞒他,“陛下专门派了冯浥尘去查了这件事……” 那岂不是说明皇上已经知道了真相,相信太子没有杀香儿? 可以还太子一个清白? 他刚想松一口气,但马上又开始悬心了,就算证明太子清白又如何? 东宫到现在也没找到陷害太子的人,反倒让太子背了一身污名。 那么在昌盛帝的眼里,会不会觉得太子和整个东宫的属宫都无能? 这么一想,他顿时就蔫了。 可事情发生在太子的内院,出事后太子又留在天香楼两天两夜,加上太子妃的故意误导,致使所有人都被带偏了方向。 可对于皇上来说,想到看的却是结果。 而他们偏偏又没查到结果! 难道背后之人根本就不是二皇子,而是另有其人? 杨士忠告别宋书生,便开始从流言查起,果然抓到了几个人,直接丢进了刑部。 流言总算是没有了。 可这一年的冬祭,皇上竟然没有给太子安排拉置,只吩咐人让他在东宫好好养着。 此时京城里大雪纷飞,寒气逼人,分藩的事只能往后拖。 “殿下最好上书一封,说舍不得各位皇子。”杨士忠说道。 再不做些什么挽回皇帝的心,只怕太子这地位汲汲可危亦。 好在大皇子是个很听得进去劝的人,果然上书一封,请开始怀念少年时光,回忆之前被昌盛帝教导的日子,又搜了不少孤本字画,送到了昌盛帝那里,又每日很早过去请安,也算多少挽回了皇上的心。 就是天香楼的事,他也又主动坦白了一回,“实则是太丢人了,儿臣本想捉拿住凶手再告诉父皇,可惜一直未能如愿。儿臣辜负了父皇的期望。” 昌盛帝倒没说别的,只告诉他,“谁年轻时没犯过错,吃一暂长一智,这亏就算没白吃了。” 他已经吩咐冯浥尘去查这件事,很快就有结果。 而这,正是王琳芝最担心的问题。 冯浥尘可没有大皇子这么好打发,万一查到琥珀身上,还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 292 赐婚 毕竟关系到太子,冯浥尘便没敢假借别人之手,而是直接将天香楼的鸨母及东家拿到刑部大牢里开始问这件事。 不仅问到了天香楼背后的靠山是二皇子,而且问出来是王琳芝的丫头将人给背进来天香楼的,那天王琳芝正在东宫参加太子妃的赏花宴。他便如实将这件事报给了昌盛帝。 昌盛帝不愧是做了许多年皇帝的人,早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拧着眉半天没说话,但心里却明白,儿子只怕是起了不该有的心思,然后被王琳芝命令下人给丢在了天香楼。 这个蠢货,大薛氏出身于长兴侯府,就算身份比不上琅琊郡主,但也是顶尖了,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竟然敢对自己姑母家的表妹下手! 昌盛帝越想,心中越觉得厌烦。 再说二皇子,做什么不好,竟然经营起了青楼,而且还故意让自己的兄长背上污名,就算他不顾太子的脸色,最起码要顾赵氏皇室的脸面? 可恨,他们竟然全然不顾这些! 至于王琳芝恼怒之下,命人将大皇子送到青楼,昌盛帝倒觉得无可厚非。 他毕竟是上位者,一向又待琅琊郡主较为亲厚,觉得她将人给送到青楼,并不有使出别的手段,尚还算大度。 想当年平安大长公主幼年时候,吴太后姐姐的儿子贺鸣看中了平安公主身边的丫头,欲要指染,结果平安大长公主长大以后,一直记恨于心,后来更是直接给扣上了谋反的罪名。 太子虽然身份高贵,但也不能娶了媳妇不过两三年,就对自己的表妹心怀不轨。 可太子固然做的有错,王琳芝居然命人将他给丢到青楼里也算了,居然起哄着让太子背上一身污名,这是他不能忍受的。 而且王琳芝马上就要嫁给顾钺了! 他当年就是因为知道他们两家有意结亲,所以才特意赐了王琳芝和亲的圣旨,就是顾钺也赐婚了章二娘子,没想到兜兜转转,他们仍旧快要成亲了。 原来他准备将顾钺的职位给升一升的,一旦想到他要娶王琳芝,他便不准备再让顾钺升职了。 可如今,满大周都知道顾钺立了战功,不封赏似乎难以服众。 “二殿下、魏驸马、顾将军求见。”符董喜气洋洋地进来禀报。 冯浥尘淡淡地看了眼门口,符董马上反应过来,皇上这是有些不高兴了。 可昨天不是还很盼这几个人回来的吗? 他并不敢看皇上的眼色,正想悄悄退下,只听昌盛帝道:“宣。” 符董忙退出去,将人叫进了书房甘露殿。 等符董再进来的时候,昌盛帝已经满面春风了。 这变脸的速度,当真让人反应不过来,不过符董也已经习惯了。 “几位爱卿辛苦了。”昌盛帝等他们请安之后,便满脸和气地说道,“这次的事,你们做得非常好!朕当为你们摆庆功宴!” 那三位忙说为君分忧是臣子的本份,又要推辞庆功宴,说觉得自己当不起之类的话。 昌盛帝却一副兴高彩烈的样子,哈哈大笑了起来,“收伏南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你们这次立了大功。” 然后便笑着让他们平身。 二皇子和魏铭都站了起来,唯有顾钺继续跪着,“臣还有一事相求。” 刚起身的二皇子和魏铭忙轻轻地碰了他一下。 二皇子已经封了藩地,就算差办的好,也不过得些赏赐罢了,魏铭只是去传旨的,这样一来最顺理成章得到封赏的就是顾钺。 皇上准备了庆功宴,又直言他们立了大功,那说明之后肯定要给他加官晋爵,可顾钺却跪在这里主动讨取封赏,皇上肯定会不高兴。 皇上不高兴,肯定会有碍于顾钺的前程。 二皇子一心想拉拢他,魏铭又是他从小玩到大的发小,两人便不约而同的有些替他着急。 可顾钺却是一副义无反顾的样子,反倒是皇上,一脸温和,语带鼓励地开口道:“这次你在南诏立了大功,但凡有所求,只要朕能做到,必定会答应你。” “微臣和琅琊郡主已经下了小定,只怕家里将迎亲的日子也已经订下了,臣恳请陛下为微臣赐婚。”顾钺一脸坚定地开口道。 皇上呵呵地笑了起来,“论理,琅琊郡主是朕的外甥女,你又是朕最看好的年轻将军,你二人喜结连理,朕非常高兴,早在你去南诏之前,就让礼部给琅琊郡主准备了一份嫁妆,准备让她风风光光的出嫁。”他说到这儿,忽然话锋一转,冷声道:“可她越来越让朕失望了……”结党营私,数违教令,目无君上…… 居然敢换走王庶人,又将太子丢到天香楼里去,屡次三番挑战他这个做皇上的极限,这样的人,若是嫁了手握重兵的夫婿,肯定会是第二个平安大长公主! 大周有一个平安大长公主就够了,绝对不能再有第二个! 平安大长公主好歹姓赵,而琅琊郡主却姓王! 做为一个皇帝,他决对不能容忍这样的事发生。 可王琳芝做的这些大逆不道的事情,他这个皇上竟然不能让它大白于天下,真是感觉特别憋屈。 可又不能不考虑顾钺的想法。 “朕就依你所言,为你们赐婚。”昌盛帝说着,似乎又想起了什么,“这是朕第三次为你赐婚了,那章家二娘子你总该有印象?” 章二娘子得知顾钺立了大功,心里更放不下他了。 章夫人更是拉着丈夫使劲的数落,“好女不二嫁,‘订’者‘定’也,二娘如今这般岂不是毁了一生?” 章二娘子已经绝食好几天了。 章夫人一向甚至宠爱她,每天都是有泪水连连地和章相哭女儿的不幸遭遇。 皇上现在提起章二娘子,本意是想探顾钺口风的,可没想到顾钺却立即摇头拒绝了,“臣心里只有琅琊郡主一人。” 顾钺刚刚立了大功,就算是皇上,也不好太过于干预他的私事,相反他还挺欣赏顾钺的,可想到王琳芝做过的事,他又很快地将这些欣赏压了下去。 “看来,琳琳倒是一个有福气的姑娘。” 顾钺立时笑起来,“是陛下慧眼独具,人都传她是您最宠爱的郡主。” “这话不假,有时候凤香和永福都排在她的后面。”皇上点头道。 既然答应了赐婚,皇上便不再啰嗦,很快提笔,亲手写了份赐婚的圣赐出来,交给了顾钺。 293 顾钺接了圣旨,重新又叩头谢恩。 他脸上的欢喜,让昌盛帝再也不好开口提起章二娘子。 昌盛帝也曾年轻过,可惜却一直没有碰到心仪的女子,虽然之前有过吴惠妃,可吴惠妃已经死了这么几年了,而且还是坏事干尽被雷劈死的,昌盛帝早将她忘到九宵云外了。 至于王皇后,早已经被他贬为王庶人,更何况这个女人是自绫而亡,让他陷入不义,最要紧的是她诈死,被王琳芝桃代李僵地换了,这简直是在挑战他做为君王的威严,他自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想她。 但崔皇后就不一样了,年轻貌美、知书达理、世家嫡女,此时又怀着他的孩子,跟她在一起,昌盛帝觉得自己又重活了一次。他现在就象个慕少艾般的毛头小子一般。 将心比心,他便不想再为难顾钺了。 当然,也不想让章二娘子嫁到顾家。 王琳芝做事再出格,毕竟她长得像他最崇拜最敬仰最怀念的平安大长公主,可章二娘子不过是丞相之女罢了。 犹其是现在查出来二皇子野心勃勃,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定,为了朝堂各方势力的平衡,他内心里现在其实是不乐意章顾两家结亲的。 之所以这时候说起章二娘子,纯属想探知顾钺对上一门亲事的看法罢了。 毕竟那门亲事也是他这个皇帝赐的婚,后来虽然是章相提出解除婚约的,但也得到了他这个皇上的首肯。 昌盛帝如今又将有可能喜得嫡子,所以对顾钺也难免宽容了几分,“你们风尘赴赴的赶回来,想必也累了,早些回去,给家里报个平安。” 见他露出倦容,几个人忙退了出去。 二皇子出了宫就忙忙地和他二人告别了。 急于想回去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因为刚才在甘露殿,他很明显地感觉到皇上对他的疏远。 以常理来论,皇上怎么会只夸奖了顾钺,对他这个儿子根本没有单独说过话,很明显地晾着他? 明明是他和顾钺一起立的功劳! 昌盛帝这般反常,必定是出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 二皇子急急忙忙地回府,便将所有的幕僚召集到了一起。 “陛下派了冯浥尘查天香楼的事,头牌香儿死了。”幕僚很简短的将事情说了一遍。 天香楼之所以受这么多客人追捧,追根求源就是里面有个绝色清倌人香儿,虽然神龙不见首尾,一两个月也难得出现一回,但却是天香楼的招牌。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据说沦落欢场之前也曾是高门大户人家的小娘子,单是身世和才华已经让男人们又爱又怜,更不要说她那绝美的容颜。 就是太子也对其念念不忘,说她是中上之姿,不过是自己告诫自己不要犯错罢了。 可在香儿的欲迎还拒之下,他又不是柳下惠,很快便做了一回活神仙。 这么一个人,天香楼怎么可能轻易让她死了呢? “怎么回事?”二皇子的声音又硬又冷。 “是二皇子妃下的命令。”幕僚硬着头皮开口道。 “她还做了什么?”二皇子拧眉道。 单此一件事,皇上肯定不会这般在魏铭和顾钺面前下他的面子。 “二皇子妃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