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金闺记 > 第 134 章节

第 134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那我可不可以也长得像顾二哥一样英俊?”    顾钺不由笑了起来,“大哥儿要叫我叔叔才对,我肯保证,你长大了肯定比我英俊的多。”毕竟还未前来迎亲,他并不敢教坏了两个小团子。    爱美是人的天性,浩哥儿也不例外,见顾钺如此慎重认真,心情便更好了,“那叔叔可不可以住在我们府上?让我天天见到你?”    这时候,连清阳公主也不禁哑然失笑,“你为什么想要顾叔叔住在咱们府上呢?”    浩哥儿如今正在学用词汇,歪着脑袋想了一会,才奶声奶气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过他说完,又有些拿不定主意的看了王琳芝一眼,“姑姑,小侄以为秀色可餐更贴切一些。”    王琳芝哭笑不得,“顾叔叔去了南诏好几个月了,要回去见家人呢,所以他不能住在咱们府上。秀色可餐也不能用在他身上。”    浩哥儿满脸不解,“姑姑不是常说,面对着顾叔叔,可以多吃半碗饭吗?姑姑最近胃口不佳,成天看着顾叔叔,不就可以多吃饭了?”    他奶声奶气,说些童言童言,囧得王琳芝恨不得想去捂住他的嘴才好。    一群人全惊奇地看着王琳芝。    “我可没教过浩哥儿用秀色可餐。”王琳芝哭笑不得地说道。    浩哥儿撇撇嘴,“姑姑撒谎,那天姑姑让浩哥儿睡觉,我闭着眼睛,没睡着,听到你就是这么说的!”    王琳芝的脸一下子红得能滴下血来。    296 教导    小孩子,还真的是口无遮拦!    可他年纪又小,根本不懂得这些。    小薛氏不由担心地看了顾钺一眼,生怕他生气了。毕竟再怎么喜欢,也没有男人希望被自己将过门的媳妇这么评价。    虽然有些舍不得,她还是板着脸训了浩哥儿一句,“休得胡言乱语。”    浩哥儿觉得十分委屈,他明明说了真话,为什么阿娘和姑姑都那么不高兴?    倒是顾钺,面不改色,“郡主这么多年来,倒是不改初心,记得幼时我在府里借住,也说面对着我胃口要好一些,还说假如我不听她的话,她就把我赶出去,换上几盆花进来。”    “阿娘说了,男人要做青松,女人才需要貌美如花。”王谨言忍不住“指点”起顾钺来。    这下,一屋子大人不由都尴尬了起来。    “咱们男儿的品性也可像梅花一样风骨高洁,不畏严寒,傲雪而立。也可以像兰花一样从容优雅。”顾钺一副没脾气的样子。    “皇上赐婚,是天大的喜欢,二郎赶紧回去,给顾兄他们报喜。”王惟一开口道。    都说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他已经不忍再听下去。    顾钺站起来应是,和王家人辞别。    清阳公主本是想让女儿去送顾钺,让两个小辈说说知心话的,但一想到刚才小儿子和长孙那副语不惊死人不休的神情,马上向王慎远道:“老大,替本宫送送二郎。”    清阳公主给足了自己这未来准女婿的面子。    虽然公主府的门第比顾家高得多,但顾钺的军功却是自己实打实挣来的,若不是为了王琳芝,他现在的职位肯定要比现在高。    清阳公主在昌盛帝手底下讨了这么多年的生活,早把的他的脾气、禀性摸得清清楚楚。    顾钺来了只提到赐婚的圣旨,并没有说封赏,那只证明,昌盛帝已经将这圣旨当做是顾钺立功的封赏了。    也不担心会寒了那些功臣的心!    不过,顾钺这样做的目的,她却是非常理解和认可的。    毕竟顾钺的上两次亲事都是赐婚,虽然都没有成亲,但王琳芝若这么嫁过去,肯定会被一些人说三道四的,可有了皇上的赐婚,就不一样了。    “二郎为了你,也算用心良苦,你以后要学着尊重他,尊敬他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话,切不可再说。”清阳公主私下这般和女儿交待道,“夫妻站在对等的位置,才可能齐眉举案。切不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更不能存了轻视之心……”    王琳芝倒也没有反驳清阳公主,一副受教的模样,“我那天,也就是开玩笑,和永福这么说了一下,没想到浩哥儿就记住了。”    小孩子,说起实话来,可真让人头痛啊!    “故君子慎其独也!”清阳公主说道。    言下之意,独处的时候都要注意,何况是有人在的时候。    她也不过是开玩笑罢了,就是觉得顾钺长得好看而己,何况永福公主也不会把这些往外面传。谁会想到,还能冒出一个童言无忌的浩哥儿。    “二郎很不错的,你要好好珍惜。”清阳公主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    这!    她都还没有嫁过去呢,阿娘就开始站在顾钺那边了。    “在别人看来,你是低嫁,若你再不注意些,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就很容易产生矛盾。”清阳公主说着,摸了摸她的头,“阿娘,只怕也给不了你什么了,以后你的一切都要靠二郎,切记要尊重他。”    其实,清阳公主最担心的是,顾钺本可以有着大好前程,但就是因为他娶了王琳芝,而皇上现在表面上喜欢她,但实际上却远非那么回事,若王琳芝再眼高手低,看不起顾钺,简直是有负于对方的心意了,这样时间一长,肯定要出问题。    做为一个母亲,她考虑最多的,就是女儿的终身幸福。    她捧在手心里的珍宝,希望到了婆家,依然能得到很好的对待。    可做小娘子和嫁了人的妇人终归是不同的,上要伺侯公婆,下要照顾子女,若再得不到丈夫的尊敬和理解,肯定会过得十分狼狈。    为了能让女儿一直被人这么呵护下去,所以该说的话,她这个做娘的一句都不会少说。    可怜天下父母心。    王琳芝也知道阿娘这样做是为了她好,她今天虽然是无心之过,但毕竟也是“过”,所以很痛快地承认了错误,“我会记住阿娘的话,以后注意一些。”    和陆阳春那个渣男一比较,顾钺简直好得不能再好。    即然他对自己这么好,她就应该让他的好有所回报才对。    她并不是那种不知好歹,只让别人付出,自己理所当然地接受。    “以后是应该注意,但现在也不能装没事人,就这么过去了。”清阳公主的声音虽然很柔和,但却异常的坚定。    “等再见到他,我跟他道个歉,然后……”她搜肠刮肚的想了一会儿,也没想到什么好办法,不由卡在了那里。    “然后,在人前,要学着以他为尊。就象我和你阿爹,我虽然是公主,但在人前却非常顾忌你阿爹的想法和意见。私下怎么样,是另外一回事。”    这话王琳芝倒是很认同。    公主又如何?    就像凤香公主和陆阳春,到头来还不是成了一对怨偶?    何况凤香公主还算得宠,但嫁了人以后,一样受到夫家的约束。大周本是以男子为尊,就算是公主,和丈夫闹了意见,外人也只会觉得是公主盛气凌人。    可永福公主就不一样了,她和驸马魏铭的感情就很好,去边关的时候夫妻二人,回来的时候已经带着一个会走的小团子,肚子还微微隆起,而且永福还一脸幸福地告诉她,要多生几个,免得一个孩子将来太孤单。    她的阿娘清阳公主,那就更不用说了。    从她记事开始,一直到现在,人前都非常敬重她的阿爹,所以阿爹也很敬重阿娘,两人幸福美满,齐案举眉。    “阿娘教训得是,女儿记住了。”    王琳芝衷心地希望,她和顾钺成亲以后,能过得像她的阿爹和阿娘一般,所以清阳公主教导她这些的时候,她听得非常认真,也非常虚心。    297 封赏    顾家离公主府虽然有一段距离,但对顾钺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他行走如风,很快就沿着熟悉的街道、小巷,到了自家大门口。    一抬头,就看到一群小子,一字排开,站在雪地里,咧着嘴对他笑。    顾家的男儿都有一副好相貌,又长得非常高,如今不仅顾三和顾钺一般高了,就是顾四也到了人嫌狗不爱的年纪,顾五比王谨言稍大一点,但也是个小团子,顾六还在奶娘怀里抱着,也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他笑。    再加上两个侄儿,可不就是一大群小子?    顾钺便吩咐跟着的下人,“我带回来的礼物呢?取到了吗?”    随从笑起来,指着前面道:“顾仁和顾义去取了,那不是,已经抬着过来了。”    顾钺这次去南诏,也就只带了四个人。    毕竟他官职不高,又和二皇子一起,二皇子只带了八个人,到了他这里,自然要再减上一些。    只是没想到这次的行程会那么顺利。    他一向又大方,手里也不差钱,而带去的这四个人,每天除了闲逛,就是天天买土特产,然后让商队帮着带回京城。当然,更少不了这些孩子们的玩具,不然哪个不知道在屋子里围着火盆舒服。    一群孩子们听说有礼物,便先站着和顾钺道了谢,然后跟着下人开心地去拆礼物了。    顾三和顾四毕竟要大一些,自是不屑和他们再争这些,而是一左一右拥着顾钺往里走。    “阿爹阿娘,祖母、叔伯们都等着呢!”    顾钺听了,便点了点头,“辛苦他们了。”    顾家人丁虽然旺盛,但各房头的人平常相处倒也算融洽,自从到了京城,依靠着顾焱,生意越做越好,田产铺子也置了不少。    新买下的荒山竟然意外地开采出了金矿,经过工部的人去实地考察之后,发现那里金矿的数量还不少数,虽然朝廷还未有过什么表示,但也不过是早晚的事了。    当然,顾家老一辈的兄弟们也很清楚,若不是顾钺刚好能够见到皇帝,直接上报了这件事,这功劳就算不被别人强占,也会捞走一部分。    朝堂有人好做官。    所以兄弟们都很团结。    特别是现在,顾钺小小年纪便如此争气,又取了公主的女儿,平时的三分恭敬,现在立马又加了三分。    就是以前非常不靠谱的顾家老太太,如今也开始信佛了。    当然,这是婆媳斗法的结果,但也不得不承认,顾老太太其实是一个很精明能干的人。    不然,也不会在向家落魄的时候,执意让儿子娶了向夫人。    事实证明,顾老太太的眼光非常正确,向夫人来了顾家,不仅生了一群儿子,而且还有旺夫运,让顾大人短短几年便升到了刺史,又成了天子近臣。    若不是昌盛帝发现了顾钺的天生神力,相貌英俊,崔尚书觉得他有潜力,哪里会专门举荐顾焱入吏部,但顾钺有天生神力,是靠着清阳公主府上举荐的,而向夫人却是清阳公主的手帕交,更是驸马王慎一的表妹。    表面上看顾焱做的是纯臣,但明眼人却都知道,顾焱长子的亲事是清阳公主保的媒,不然他也不会那么快立住了脚。    顾老太太早年也是大家闺秀,儿子争气,日子蒸蒸日上,自然也就不会天天作着找儿媳妇的麻烦。    不仅如此,她还告诉儿子们,“家和万事兴,你们的媳妇也都能干,又没有住在一起,就各自掌各自的小家。”    就是财产,也早找到了人证,分割清楚了。    亲兄弟,明算帐。    就算股份分开了,但还是在老三和老四手里经营。    如今顾钺又立了大功,去公主府的路上已经交待了跟着的人回来报信。    家里早知道了喜讯。    这会儿,一家子人都围坐在向夫人的正房里,说说笑笑,等着他回来呢。    顾钺进了屋,先是给长辈行了礼,然后才在最末的位置坐了下来。    刚刚坐定,符董就到了,带来了另外一份圣旨。    这份圣旨,除了表彰顾钺立了功劳,还表扬了顾家献出金矿的事,封顾钺为忠义伯。    这下,其他人的脸色可就不是那么好看了。    顾家虽然献出了金矿,但这金矿却和顾钺沾不上什么边。    就是顾焱,之前也没有过问过这些事,那荒山,是顾钺的叔伯们买的,发现矿的也不是顾焱这一支,可爵位偏偏落在了顾钺的头上。    这下,连老太太也皱起了眉头。    皇上这是想做什么?    这哪里是封赏顾家,是把顾钺放在火上烤还差不多。    偏符董还笑道:“陛下说了,琅琊郡主是他最宠爱的外甥女,将军职位太低,和郡主不般配,封了爵位,就算他给您和郡主成亲的贺礼了。”    顾钺在南诏和边关立的功劳都是实打实的,顾家献金矿也是大功一件,怎么被符董这么一说,倒像是公主府嫌弃顾家的门第太低,给顾钺求了一个官一样。    实实在在的功劳就变成了靠着岳家入仕了。    本来一脸喜气的顾家人,这会儿脸色都有些不好。    没有利益纠纷的时候,大家自然以顾焱这一支为尊,可一旦原本属他们的功劳被顾钺这么“侵占”了恁谁都有些脸色不好。    好在顾焱官威日盛,顾钺素日的为人,顾家人也看在眼里,所以便强忍着没发火罢了。    顾钺却没有接那圣旨,只跪着道:“发现金矿是整个顾家的功劳,若论功请赏,也该赏给末将的叔伯们,他们才是真正的功臣,至于末将,皇上已经赏了赐婚的圣旨,末将再别无他求。郡主愿意下嫁末将,也并非为着末将位官权重,而是因为末将有一颗想和她白首携老之心,她看到的是末将的诚意,而不是其他别的东西。末将多谢皇上的旨意,但这忠义伯,末将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    一般来说,封赏的圣旨,一旦到家里宣旨,那便是皇上对你的肯定,不用再推辞了。    可顾钺不接赐,符董唯有将圣旨带回去了,又将顾钺的话学给昌盛帝听。    “这小子,倒是个沉得住气的。”皇上难得地夸了顾钺一句,倒没有发火。    若是这小子不坚持娶王琳芝,那该多好。    298 爵位    顾焱的话,虽然让其他几房脸色稍好了些,但却不能起到稳定人心的做用。    为顾钺所设的接风宴,几个叔伯虽然碍于脸面留了下来,但席间并没有一个人说话,气氛很压抑。    他们心里甚至在猜想,会不会就是顾家找了公主府,说通了皇帝,截了原本属于大家的功劳。    甚至顾钺没接圣旨这件事,在他们看来,也稀松平常。    照他们的想法,清阳公主是昌盛帝的妹妹,而顾钺将要迎娶的是清阳公主的女儿,那顾钺就是昌盛帝的外甥女婿。亲戚肯定会先照顾亲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