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六十年代春莺啭 > 作品相关 (9)

作品相关 (9)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好了,这药明天还要继续熬,得花费很长的时间。    黄炜业自己拿出来那个小金锁来,自己端详着,来之前去悬泉寺给加持了的。    “我准备带着孩子往北走,这边待不下去了,北边合适吗?”黄炜业自己在那里想着那天的对话,他自己在试探人家,看看他以后到底合适不合适。    黄炜业很少替自己问东西,他这个年纪了,一辈子快过完一半了,对于自己已经没有太多的期待和要求了。    “大喜啊,北边合适啊,你们家姑娘去了好着呢,不单是你们家姑娘去,你们家将来有缘人也得一起去呢。”    那人自己说的很嗨皮啊,有些事情不能老是说,也不能直接说,你像以前他肯定不会建议黄炜业去北边。    毕竟人家在这边还好好的没你说这样的话不合时宜,但是北边确实是很好,这个方向对黄莺的发展最好。    大家其实在出行或者定居的时候要找个方位,有的人适合南边,命里有贵人相助,有的人适合北边,往北边去就能发财。    都是有个讲究的,你的命格八字跟天格地格,跟这时间现行的大运是不是吻合,不然就得犯冲。    这就是说,为什么大家有几年会非常倒霉,干什么什么不顺利,为什么不能往南边走的人,一起就赔钱赔人。    黄炜业自己就在想啊,什么叫有缘分的人跟着一起啊,这边就带着俩人一起,一个宋志民,一个宋阳,都挺有缘分的啊。    他自己给黄莺戴上,在路上人多眼杂的就没给拿出来,现在    给孩子戴上,想着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的。    自己起来弯着腰,一只手托着黄莺的脖子,一只手给绕过去,鲜红的绳子看着就很有生气。    黄炜业自己坐下来,看着那金锁不正当,自己拿手给弄正了,压在上面就跟把孩子压住了一样。    手伸回来的时候,就看到那把小钥匙了,突然想起来了,郎菊南说这钥匙是一对的,他自己拔下来。    然后看着老三眼神就不对劲了,难道是这种缘分啊,他自己觉得有点荒唐。    看老三睡得可香了,而且这么大的年龄差,心里面不是很想接受,自己就把钥匙收起来了,他自己给拿着。    黄莺自己睡到天亮了,身上感觉很舒服了,那种蜷缩着脚趾可以感触床单跟被子的感觉,简直太踏实了。    身上还是没力气,但是就跟那种剧烈疼痛之后的感觉一样,有种很舒服的虚脱感,觉得终于过去了。    她自己睁开眼睛,那小脸真的就瘦了,其实才三四天的时间,很明显的瘦了一圈。    “爸爸,爸——”黄莺自己扯着小嗓子在那里喊人,她自己没有看到黄炜业。    老三在她后面床上,自己听见声音麻溜的起来了,鞋都没穿,光脚踩在地上,秋天早上多凉啊。    “小宝啊,你终于醒了,可算是醒了啊。”    老三本来想摸摸她的手来着,可是上面还贴着胶布,就摸了摸她的小脑袋,自己高兴坏了。    一叠声的问渴不渴,饿不饿了,很是殷勤,黄莺自己精力不济,但是也是很是享受了。    她自己其实不想动弹,也不想吃东西,嘴里面很干很渴可是还是不大能喝水,吐怕了。    人家昨天那老大夫自己就进来了,自己大包袱里面放着砂锅,打开了,好家伙,一股子药味。    “来,醒了就好了,先不要吃东西,我给做了药膳,吃完就差不多好了,等下午再吃一次。”    那老大夫也是个很厉害的了,手下徒弟不少,但是医生是真的钱少,他自己又喜欢药材,特别是名贵的。    他给黄莺开的方子,就是很贵的那种了,但是一分钱一分货,一般人家也不给人家开这种。    那老大夫觉得自己名贵药材消耗了一部分,自己也是很感激,毕竟药材是死的,有一定年限的,你时间久了药效就没有了。    他自己就瞅着家里的药材对口的,给收拾了一锅子,不讲究个味道如何,管用就行。    老三赶紧给人家拿凳子,自己找了个小碗,就是黄莺自己的小碗,她自己的东西一直带着,不敢用外面的。    “谢谢您了,您给费心了,我这妹子就是身体不大好,要是在您这里调理好了,我给您啊,准备一份大礼。”老三自己把汤倒出来,觉得味道好闻。    自己拿了把小勺,就给黄莺喝,寻思着黄炜业不知道去哪里了,不顾肯定走不远。    你说当医生的图啥啊,不就是这种效果啊,救死扶伤,完了之后人家还能对你道一声谢谢。    他自己高兴,觉得小子会说话,比他徒弟几个都会来事,自己满口答应:“你放心好了,你妹子这病啊,不难弄,就是个富贵病,花的钱多了点,时间久了点。保管能给治好了,不过你们家属也得好好配合。”    说话就得有个捧着的,这么大年纪的人了也喜欢这个,老三就投其所好啊,一个劲的夸人家医术好,完了心底还善良。    黄莺自己听着,简直就是华佗在世啊,不过人家是真的有本事,她好几次以为自己可能就挂了。    自己看着老三,心里叹了口气,自己咋不知道他这么会说话呢,以前经常说话堵死你,让你恨得不行。    人家老大夫特别高兴,看着喝完了然后自己就走了,走之前还让老三下午去他办公室拿汤。    “哎,您老放心,一定去拿,就是啊,您得多费几分心思,我们啊念着您的情儿。”老三自己一直给送到老远,人走了还恋恋不舍。    ☆、59、古河村    老三自己进屋, 脸上还带着喜色:“小宝啊, 别嫌弃汤不好喝,自己忍一忍, 身体好了才行呢,你好好的,以后我带你出去玩, 东北这片物资很多的。”    黄莺自己笑的很虚弱,点点头,她也觉得那个汤很好。至于药味什么的,不想活的时候一点也不能忍。    可是现在, 她还想活啊,什么都能忍下去,更何况就是药材了,就是干嚼都能忍。    吃完了也不睡, 自己强撑着精神靠在床背上, 等着黄炜业回来呢。    郎菊南自己早上起来了,昨晚上都在张南山家里面睡得, 现在还没有收拾好房子呢,不知道要住在哪里。    “大妹子,走,先去吃饭,现在农忙的时候,伙食好着呢。”    张南山家里的刚想进去叫人,结果郎菊南就带着宋阳出来了, 她自己忙的不行,现在农忙啊。    郎菊南其实也不知道什么饭,昨晚上吃的什么她自己都没有留意,心里面一直担心。    “麻烦您了,特意来叫我们,马上就去了。”郎菊南自己把门给带上了,她里面的东西特别多,全是行李在,自己找了把钥匙跟锁头,一下子就关上了。    前面张南山家的看见了,心里面咂舌,觉得里面什么好东西啊,还得自己随时带着锁头,自己心里面很好奇啊。    去了人家其实很多人都在吃了,因为人特别忙,所以直接过来吃的,不然可以把饭拿回去一起吃,郎菊南什么也没有,带着宋阳一起去吃。    “大兄弟啊,我有个事情,待会我要去一趟镇上,看看孩子身体怎么样了,一晚上也没消息,不知道什么情况。”郎菊南看着张南山还在,就赶紧过去说一声,现在还在人家家里,总得打声招呼。    张南山自己也知道这个事情,担心孩子啊很正常,他自己把饭碗一放:“没事儿,待会吃完饭我也去城里,上面来的知青要分配下来了,我去接一下人,你跟着一起去。”    这两天来了不少的知青,全在等着呢,就等着人差不多了,到时候大家一起分配一下,看看跟着就一起回来了。    他们这边不是第一批知青了,前面也还有人来了,他们村子里就俩,全是女的,今年来的更多了。    郎菊南自己喝稀饭,早上起来就是稀饭跟咸菜,然后粗粮的饼子,郎菊南给宋阳吃了。    宋阳手里面的那个根本不够吃但是大家都这样,都吃不饱,饿习惯了。    “阳子啊,你吃就行,我自己吃不进去,待会我去看你小宝妹妹,再给你带饭回来吃啊。”    宋阳自己一个小伙子,吃一个不够,俩都够呛啊。自己也是心里发愁,这以后都得吃不饱啊。    “姥姥啊,你放心去,别乱花钱,小宝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自己留着啊。别给我花了,我在家里看门,您老放心。”    宋阳自己唏哩呼噜的吃东西,他自己活得粗糙,饿了什么都吃,自己不嫌弃。    你说医院里面,黄炜业自己也是着急啊,他自己不能回去,但是得给郎菊南捎个信连个电话都没有。    自己出去转了一圈,想着买点早餐,这样孩子醒了也能吃两口自己喜欢的。    结果什么都没有啊,人家这边早餐吃得简单,没有那么多花样。    大城市跟小城市就是不一样,福利待遇生活水平差距很大的,黄炜业自己买了俩包子就回来了。    黄莺自己眼巴巴的看着门,就等着她爸回来了,肚子里面有汤水,自己也比较舒服了。    “爸,你去哪儿了,我都醒了。”黄炜业推开门就被发现了,黄莺自己软着嗓子说话,自己说着还挺委屈。    黄炜业一看,自己特别高兴,一下子走过一,包子放在桌子上:“醒了啊,饿了,咱们吃点包子行不行啊。这边只有包子了,给你买的素的。”    老三自己看着大包子,他记得黄莺不喜欢吃大包子,幸亏刚才吃了东西了,看看那小脸,婴儿肥都没有了。    “爸,我吃过了,医生给做了汤药吃的,下午再给我吃一次。”黄莺自己现在浑身舒坦了,看着她爸自己就来感觉了,想着聊天。    “爸,我还以为自己要死了,太难过了,我不想生病了。”她自己趴在黄炜业膝盖上,头发还是有点黄的,这么多天也不干净了。    黄炜业就自己一下一下给顺起来,听着她在那里说自己的生病感受,说了好一会,老三自己吃了俩包子了。    “没事啊,别怕,以后啊,都不生病啦,咱们啊这次就给治好了。没什么大事,以后好好吃饭就行。”    黄炜业自己不敢说实话,只能安慰,你说娘胎里面的体弱,一开始就没有长好,后天养着不生病就很好了,治好病根很难。    郎菊南跟着张南山来了,自己在医院里面打听,一说是北京来的小女孩,大家都知道了,人家就给带到病房了。    她自己谢过人家,推开门一看,自己没敢进去,看见黄莺自己好好的靠在床上,自己捂着嘴就哭了。    “姥姥啊,我好了,你别哭了呗。”黄莺自己给郎菊南擦眼泪,觉得自己让这么大年纪的人哭,简直是罪过啊。    自古以来,白发送黑发,从来是难熬的苦楚。    郎菊南自己就崩溃了,“你个孩子,怎么这么吓人啊,再来一次姥姥就被你吓死了,以后好好的行不行啊。你养到这么大容易吗,你要是怎么了我对得起你妈妈啊。”    张南山几个人一行去公社,先开会,得给人家知青集体来个欢迎仪式啊。    好家伙,乌泱泱大几十个知青在前面,自己身上带着大红花,脸上一个个特别好。    全是年轻小伙子小姑娘,而且一个个特别嫩,绝对是一股新鲜力量。    这时候年轻人跟后来的年轻人还不一样,几十年以后年轻人是真的不能干粗活,不会干不说,硬要干两天就累死了。    现在不一样啊,大家条件都差,都是能干活的,你就是城里工作轻松点,农村里面累点,但一般都能上手干。    “杏儿,你说咱们去哪里啊,我怎么觉得不靠谱,去哪里都不是好地方。”顾青青自己心里特别犯嘀咕,觉得自己就是待宰的羔羊,还是人家嫌弃的那种。    她父亲是资本家,成分不好啊,人家都不想要她,人家也是喜欢那种根正苗红的,又红又专。    胡杏儿自己什么也不怕,她就是好好回报社会的,自己拉着顾青青:“没事,你别怕,反正我们打好招呼了,我们四个一起,也算是照应了。”    他们四个是同学,还是第一个地方来的,肯定分在一起了。主要是这一批人实在是太多了,真正的高峰期。    张南山自己瞅着,看着哪个也很好啊,就等着上面的名额,然后上面主席台的人喊着名字。    一口气喊了八个,就是胡杏儿他们四个,还有上海来的四个知青,搭配比例刚好。    张南山就带着人一起回去了,手里面拿着人家的介绍信还有身份证明什么的资料,这以后算是他管了。    “建祥啊,我跟你大哥带着人先回去,你自己去医院,看看人家黄家的小丫头怎么样了,打听打听情况。”张南山要是没事自己就去了,可是知青回去还得安顿好了。    他就喊自己二儿子去医院,自己带着大儿子回去。    “爸,那我去了,看看有需要的就搭把手了,到现在还不知道人家战斗英雄什么样呢。”张建祥自己麻溜的就走了,他自己刚结婚不久,小年轻一个,喜欢新鲜热闹。    张南山自己带着人在下面走,然后行李全部放在车上,还能有点空。    他自己指了指,一片好心:“还有点空,你们看看哪个女同志累了,就上去坐一会,休息一下。”    “我,我自己脚上老是起泡呢。”人家上海女知青还没有反应过来什么事情呢,胡杏儿自己就占好了。    她自己是真的没有吃过苦啊,有车子坐当然好了,肯定有她一个啊。    人家上海知青里面也是俩女的,一开始大家都不认识,和和气气的,也不好说什么,硬生生走了俩小时。    毕竟是女同志,虽然成分不好,但是人家没有特意攻击她的,她自己还特别安稳,自己就一步也不走。    张南山自己心疼畜生啊,你说这是农忙的时候啊,这一天好容易空出来的。    新人来了,要压茬子,张南山自己觉得不能太惯着了,等回去吃午饭了,大家一起吃的大锅饭。    正好大家都在,简单介绍了一下,知道知青要来,房子什么的都给准备好了。    吃饭肯定是个大问题啊,一路舟车劳顿,其实大家吃的都差不多的,都不好,没有说是城里人吃细粮,农村吃不上的道理。    大家都吃的很好,第一顿放开了吃,觉得很好了,最起码能吃饱。    在自己家里也不能这样啊,下来的一般家里好几个孩子,再一个就是成分不好的。    ☆、60、回村    胡杏儿自己吃饭就特别会照顾人, 自己张罗着吃饭端菜, 顾青青就说自己累了,自己坐在那里跟个老爷一样。    “杏儿, 麻烦你了,我自己身体就不大好,这一路上就累得不行了。”顾青青自己坐着, 手里分着筷子,看着胡杏儿帮她盛水盛饭。    顾青青确实是累了,身体就这样,自己没干过活。可是大家都很累啊, 难道胡杏儿不累。    可是胡杏儿人好,自己不计较,多大点事情啊,压根没放在心上。毕竟她觉得自己有一份责任感, 当初人家妈妈亲自来拜托了。    边上俩老知青, 人家在这里两三年了,看新来的就跟看当初的自己一样, 看看自己现在的情况。    只能笑了笑,好歹现在人还多了,也能多几个朋友,知青其实融入的不怎么好,毕竟你不打算在这里呆一辈子。    张南山指着陈艳艳跟王凤喜:“这是你们的前辈,以后就多听她们的话,有什么不懂得多请教啊。”    又嘱咐她们俩人, 以后多照顾一下新来的,这次人实在是太多了。    李东阳自己其实一直没好意思问,他自己听见张南山嘱咐儿子去医院,看黄家的小丫头,他自己感觉就不大好。    觉得不会就是火车上那一家子,那可真是见了鬼了,回头郎菊南让那个耿直哥蒋进军带的话。    蒋进军一字不落全给说了,他自己觉得顾青青跟蒋进军八成就是傻子了。    一个喜欢把别人当成傻子,一个把自己当成傻子了,什么话能说不能说,真的是分不清楚。    等下午看着时间差不多了,老三自己就去人家办公室里面等着拿汤药,去的时候等了一会儿。    “您老人家怎么弄的啊,教我一下,等回家了您给写个方子我们自己也可以做,省得再来回麻烦您了。”    老大夫自己不在乎什么方子,就是滋补身体的,又不是什么长寿秘方,不怕别人看到的。    “行啊,你这当哥哥的不错啊,算是有心了。方子我写给你,就是里面东西有点贵,你们看着是自己去找呢还是从我这里拿。”    人生地不熟怎么找材料呢,肯定是从人家这里拿比较好了,老三自己没犹豫:“从您这里直接拿就行了,开最合适的药,钱的话家里面凑凑还是有的,就像人给好好的。”    我们其实不差钱,我们就是需要有效果,把病给治好了,老三觉得自己以后得好好赚钱啊,自己斯文表面的内心是很物质的。    包括黄炜业自己看着药单子,也觉得自己呼吸窒了一下,这么贵啊。    黄炜业其实没钱的,就是每个月的那点工资,生活是可以的,但是养着个病人绝对吃力。    他自己皱着眉头,想着从哪里搞点钱来,或者是省下点开支,不能老靠着丈母娘不是。    郎菊南自己拿着个手帕,自己摊开来,递给黄炜业:“这钱你拿着,先给孩子用着,以后日子就好过了,我就等着我们小宝健健康康的了。”    这笔钱卷在一起,老多了,就是上次黄炜业给的卖车的钱,郎菊南又全部拿了出来。    黄炜业不想要,不能这么一直坑别人啊,他自己一个年轻里装的大男人,再说了他也清楚郎菊南现钱不多了。    “没事,妈,你就收着就行,等过段日子了,我们跟老乡混熟了,我就去弄点药材什么的,一般人家家里都有好东西。”    郎菊南自己就给收起来了,医院里面让来让去不好看,再说了,都是一家人,真的不够的时候黄炜业肯定开口了。    郎菊南自己进屋里,看着老三给伺候的,那叫一个仔细啊。给倒在碗里面,还得拿着小勺搅动,凉的快一点。    “小宝啊,这次谢谢你三哥陪着,不然啊,你准觉得没意思了。”    黄莺自己把汤给喝了,她喝汤很不好的一个就是,只喝汤水,不吃渣滓。    药膳什么的也就算了,但是一般的汤啊什么的只喝水不吃菜跟肉,包括喝粥也是,上面的飘着喝,绝对不从下面搅和着喝稠的。    自己擦擦嘴,靠在垫子上还是很虚弱:“姥姥,那是,以后啊我三哥就是亲的,是我亲哥哥。”    老三自己怎么做的,她不是瞎子,一辈子遇不上这么一个好朋友,也遇不上这么一个好哥哥了。    老三自己听了就笑笑,他自己全是心意,一边把东西收拾起来,可着劲的老细心了。    他们下午就得走,天黑之前赶回去,医院里面人不算多,但是黄莺这样的不能叫病了。    在医院养着也是白搭,还不如在家里好好修养,就是很慢的疗养,不是说每天扎几针吃点药就能马上好的。    本来不大认得路,黄炜业自己抱着孩子,下午的时候正好舒服,黄炜业给孩子简单包起来就走。    前头就是张南山的二儿子张建祥带路,老三自己带着行李,其实就一点,绝大多数是药。    张建祥自己看了那草药咋舌,他下午过来的时候人家就打算马上走了,他来了正好带路,郎菊南自己走了两次但是根本不清楚。    张建祥自己没忍住,你说这么多药也不知道孩子怎么样,自己侧了侧身子,看着黄炜业笑:“黄哥啊,孩子情况怎么样啊。”    你说那么多药,才多大点的孩子啊,肯定身体不好,他自己就看了黄莺一眼。    第一感觉就是这孩子白的跟纸一样,漂亮了是漂亮,而且不大像是一般的孩子,像是外国人。    第二个感觉就是不大好养活,精神气就不行,你看看这边这么大的孩子绝对是半个当家的了,什么活都能干了,黄莺跟人家一比没得看了。    黄炜业自己把孩子往上颠了颠,有点沉了,又把黄莺脸上遮起来的面布给盖了盖,怕见了风又不行。    听见张建祥说话,自己就笑了笑:“没什么大问题,就是累着了,这孩子生下来就身体不大好。”    早晚得知道,也不用瞒着了,也给大家提个醒,以后可以注意点,省的出问题了。    张建祥自己就打住了,出门连脸都不敢拿出来,怕不是一般的身体不好。    他自己就转了话题,跟黄炜业说了一路,中间想着换人抱一下,黄炜业自己也没撒手,他觉得自己还不累。    张南山自己等了半天的人,可算是来了,自己出来接着黄炜业,觉得得尊敬人家,他自己脸上有光。    “可算是来了,孩子怎么样啊,有问题大家给出力,你这也算是我们古河村的人,不用客气啊。”    黄炜业就把孩子给老三,自己跟张南山寒暄,以后住下来了,得跟人家打好关系,他荣誉再多,也比不上人家。    宋阳自己就在屋里,听见回来了自己一溜烟出去,“三儿,可算是回来了,小宝好了吗?”    那嗓门大的,黄莺自己撑不住睡着了半路,结果一下子就清醒了,自己扒拉出脸来,“阳子,我好了。”    把阳子给高兴的不行,一个劲的点头:“哎哎,好妹妹,好了就行,好了就行。”    拉着老三回屋,这个房间就是他们暂用的,但是估计一会就搬了,宋阳自己下午听见张南山说了,他们得住到知青大院那里。    “阳子,咋样啊,这地方好不好,村民对你好不好?”黄莺自己精神了,拉着宋阳问不停,她自己也担心新环境怎么样。    宋阳自己很多话要说,见了亲人小伙伴了,话更多了,跟老三一点也不一样。    老三就特别稳重,我就听你俩说,你们开心就好,我就听听。    张南山自己直接带着黄炜业跟郎菊南去看房子了,人家这边的房子是老房子,以前大家出力给弄得公家房。    后来知青要来,张南山考虑了就给知青了,里面有两户人家了,全是困难户,家里面没房子的。    就是一个大院子,北边四间,东西屋各两间,本来南边就一个厕所,考虑到人多不方便,给隔开来了,男主分开。    房间不大,但是一个房间三个人还是可以的,都是那种南北大炕,那个是很大的,好几个人一起没问题。    知青给分了北边四间,一共十二个人,十个新来的,俩是前两年来的,正好女的两间,男的两间。    这把老三跟宋阳也算上了,他俩也是实际上,只不过就是黄炜业给带着的。    “你们还没回来,家里面也没个大人,我就先把房子给安排了,你看看合不合适,不合适咱们再想办法。”    张南山一边说着一边带着人往院子里面走,好大的院子啊,人家这边院子特别大。    看着院子里面没动静,估计里面的人都休息了,人家知青上午就来了,吃了饭总得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必须得给人家安排房子了。    黄炜业自己看看东面那两间,觉得没什么大问题,里面基本什么都没有,大家都一样的房子,没什么挑剔的。    “挺好的,我们三个人住就够了,多亏您费心了,我家里俩侄子是哪个屋里啊,我给他们瞧一眼。”    ☆、61、分房    张南山就指着北边的最靠东的一间, 就跟黄炜业挨着:“来, 就是这一间了,三个人一起住, 里面还有个人啊也是北京来的知青,叫李东阳。”    “李东阳,开一下门啊, 我是村长。”张南山看里面插着门,自己就去敲门。    “来了。”没两下李东阳就开了,他自己没有休息,听见有声音就穿好鞋了, 刚才一直在床上打扫。    一开门就愣住了,怕什么来什么,看着黄炜业不知道说什么,你说虽然不是他说的传染病。    但是觉得脸红, 一群人讲话, 结果还捅到人家亲爹面前。这次为什么他会跟宋阳老三一起住啊,就是不想跟蒋进军他们搅和了。    所以自己就过来了, 蒋进军跟另外俩上海知青一个房间了,刚认识都挺好说话的。    有些事情,一开始掰扯好了比较轻松,不然以后自己就得怄气,一直气死算了。    “大家认识一下,这个是黄炜业,你喊黄叔就行, 上过战场的,现在想回老家认祖归宗来了。”    李东阳自己尴尬,也不说认识,就对着黄炜业笑笑,觉得自己跟蒋进军他们掰扯开了很正确,不然全部都傻了。    黄炜业侦察兵出身啊,多好的记忆力和观察力,一下子就认出来了,第一反应就是另外三个肯定也在这边了,可是巧了。    “你好,我来侄子跟你一个房间的,我就是先过来看看缺什么,待会就搬过来了。”    黄炜业看了一圈,觉得都一样的,都是只有一个炕的,家徒四壁啊。    不过李东阳这个房间应该是自己打扫了一遍,看着干净很多,自己的东西也整整齐齐放在角落里。    郎菊南自己看着,觉得环境就这样了,自己拿起扫把来打扫卫生:“炜业啊,你先回去拿东西,我在这里把两间屋子打扫一下,等收拾好了,再把小宝带过来。”    “行,妈,那您辛苦,我先回去拿东西了。”黄炜业自己谢过张南山,就跟着去他家里拿东西了。    “小宝啊,你自己在这里等着行不行啊,爸爸跟你俩哥哥搬东西过去,现在还没打扫好,你去了不行。”    黄炜业自己喊着老三跟宋阳就走了,嘱咐好黄莺,黄莺自己就躺在炕上,她自己伸出手来,一直来回蹭着下面。    她自己好奇啊,没有见过炕,可着劲的用手感受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做的。    很久很久的以后,全国人民都羡慕东北人,因为有炕啊,这玩意对身体好而且暖和。    自己使劲翻过身子来,正对着炕面,然后手指甲去抠了一点下来,其实没啥,全是细细的黄土面。    其实来回隔得很近了,大家当初建的公用房就是为了方便的,就在村子中心。    这村子不大,百来户人家,但是人丁兴旺,隔壁好几个村子一起,人多势众,发展的可以了。    那边搬家那么大的动静,大家其实早就醒了,人家周艳艳跟王凤喜上工去了,不上工没饭吃。    她们俩跟胡杏儿一个屋子,都是刚开始分的时候,张南山问谁跟老知青一个屋子,结果上海来的不吭声,人家想着来人在一起,毕竟一个地方来的。    那顾青青也不吭声,她肯定想跟胡杏儿一起,但是胡杏儿没在意这个,在哪儿不是住啊。    “村长,我去,跟俩姐姐在一起挺好的。”她自己不在乎,看大家都不想去,人太好了,毛遂自荐。    你说顾青青给气的倒仰,是不是傻啊,你说人家上海来的在一起,剩下这边北京来的还要分开,以后连说话都不方便。    但是没办法,她自己勉强的笑笑,跟上海知青挤在一起了,女知青俩屋子就是北边靠西那俩。    顾青青自己趴在窗户上看,一看吓一跳,认出黄炜业一家子来了。    自己就没有出去,年轻小姑娘一个,要面子的很,轻易不愿意丢这个人。    直到大家都出去伸手帮忙了,她自己才出去,跟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一个劲喊着“姥姥”,可亲热了。    郎菊南自己没放在心上,人家来帮忙是好心,一片心意。看他们一大群都跟孩子一样,跟老三他们差不多大。    “姥姥啊,您别生气,火车上那话是我自己不注意,嘴上没有把门的,给您还有小宝道歉了。”    顾青青等着人打扫完了都出去了,她自己走在后面,一下子给鞠躬了,眼眶通红。    郎菊南吓一跳,赶紧把人扶起来:“没事,没事了,过去就过去了。”    看着顾青青走了,觉得顾青青是个人才啊,能屈能伸的,今天这帮忙的人里面绝对是佼佼者。    “姥姥,我来了,我给您烧水喝。”黄炜业最后一趟就把黄莺给带来了,一手拿着包东西,一手托着孩子。    黄莺自己在门口下来了,自己磨磨蹭蹭的走过去,院子很大了。她自己走的还挺吃力,但是身上有劲儿。    屋子很干净了,人多力量大,郎菊南自己就把东西收拾好了,小茶壶小茶炉子都有。    黄莺自己就去想着烧水喝,秋天缺水缺的厉害,看着郎菊南嘴唇都起皮了。    自己拿着小铜壶装好水,郎菊南看她动手赶紧给接过来了:“好孩子,你放着,姥姥自己去外面烧水,烟味太大了。”    说完自己就把东西拿到外面去了,她直接口渴了,忙了半下午了。    黄炜业自己看着屋里的东西,摆出来的都是日常生活必需品,但是衣服什么的全在箱子里,没地方放。    好在这边炕上都有小柜子,不太大但是能够放一点东西,他们自己带的东西齐全,但是就是缺少柜子。    他自己动手,把箱子都给摆好了,放在边上,黄莺自己的东西放在最上面,她自己东西最多。    郎菊南跟黄炜业其实就一点衣服而已,剩下的杂七杂八的全是黄莺的小破烂。    “爸爸,你明天要去地里吗?是不是村长说要干活才能吃饭,你要不要去?”黄莺自己歪着小脑袋,自己躺在床上,靠着炕上的柜子。    擦擦脸,再给擦擦手,黄炜业一边给黄莺洗漱一下,自己头也不抬:“是啊,你以后跟你姥姥在家里,我跟三儿还有阳子去挣工分,不然没饭吃。”    真的啊,黄莺自己觉得太累了,工分不是那么好挣的啊,地里的活特别重的。    黄炜业其实是自己要求的,他自己是病退,自己有工资奖金的,可是你光有钱不行啊,你得有粮食啊。    上工就是为了这个,听张南山那意思就是大锅饭吃不下去了,大家还是得分开吃,人家别的地方已经这么干了。    上面的也不说话,看起来也是默认的,黄炜业有自己的考虑,他那钱以后得留着买药什么的。    天灵地宝不好得,价格肯定也贵,上工挣得粮食就得养家糊口,不然全家就得喝西北风了。    “爸爸,我不想让你去,我以后好好吃饭,也不要给我买药了。不想你这么辛苦,你不要去地里干活。”黄莺自己从来没吃过苦,但是也知道全天下最辛苦的就是老农民。    地里面的活多难啊,她心疼她爸,自己眼泪八叉的。    哪怕是个天仙下凡,也能换算一下黄炜业的工资跟药钱,绝对是用的差不多了。    黄莺自己想着注意点,以后多锻炼,运动一下不也能健康嘛。    黄炜业听着怎么像是哭了,自己就抬起头来,“哭啥啊,活又不累,以后我不去地里,去山上放羊的,活挺轻松的,村长这是照顾我们呢。”    黄莺自己啥也没干过,怎么知道放羊累不累啊,看黄炜业一副大惊小怪的阳子,自己抹抹眼泪:“爸,那我以后跟你一起去放羊,我俩一块去。”    “行啊,你想去就去呗,明天还不行,爸才刚去第一天还不熟悉呢,等以后你好了正好一起,给数着别让羊丢了。”    “行啊,爸,我肯定给看好了。”    黄莺自己觉得特别有责任感,以后得看着羊啊,觉得自己工作很重要,自己想着那么大的山坡怎么才能看得过来。    老三自己趴在门口,他自己刚收拾好了就过来了,阳子自己去打饭了,自己拿着饭盒去了。    听着里面黄莺在那里数羊自己乐死了:“小宝,你识数啊,能数到几啊。”    老三是真的担心,这孩子其实上学没几天啊,让她去数羊,别把自己数进去了。    把黄莺给怄的啊,她不想说自己认识多少个数,肯定比老三强啊,但是不能说。    自己摆摆手,意思是我自己知道,不用你管。    其实数个鬼啊,草多的时候是放羊,那时候漫山遍野全是人在上工,根本不需要看着,肯定一只也不少。    除非有人不想混了,丧心病狂去抢羊。但是目前为止没有这样的二傻子,全是祖祖代代都认识的,不为自己也要为家人考虑。    作者有话要说: 来,今天最后的了。本打算一更,然而有个小可爱深谙套路,先表白再催更,我就被迷惑了。    怕什么真理无穷,近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即使开了一辆老掉牙的破车,只要在前行就好,偶尔吹点小风,这就是幸福。    对于幸福的理解,每个人不一样,这个我比较喜欢。    ☆、62、上工    等草没了就在羊圈里面, 以前存起来的干草啥的就给喂了, 加点粗粮什么的。    黄炜业其实知道,但是不是哄孩子嘛, 说几句话又不是怎么样,大不了来年去放羊,今年没戏了, 山上草都没了快。    他自己很会办事,行李里面有东西,专门给这边村长准备的,不是特别贵重的, 但是绝对稀罕实用的。    等宋阳回来吃了晚饭,等天黑透了自己才去张南山家里,算不上什么行贿之类的,就是基本的社交礼仪。    礼多人不怪, 自己给送了两块的确良布料还有两盒烟一瓶酒, 投其所好,烟酒可是难搞, 布料这种的也少见。    张南山自己在家里,他们家睡觉比较晚,连卷烟也没有,自己一大家子在外面纳凉,秋天晚上正是好时候啊。    自己嗒嗒抽着旱烟,连卷烟也抽不起的,纸难道不要钱啊。    张南山听见敲门声, 自己就寻思着是谁啊,敲门声挺规律的,张南山自己脑袋转了一圈,觉得八成是知青大院里的。    这样的事情很常见,初来乍到的,都得好好搞关系,黄炜业自己进来,看到一院子的人,觉得真是人丁兴旺啊。    “张叔,特地来感谢您的,白天的时候顾着搬家收拾,没来得及跟您亲自道谢。”    张南山家里的注意力比较集中,接过黄炜业手里的东西,脸上笑得很开心啊。    “来就来了,拿什么东西啊,太客气啦,都是自己人。”一边说一边接过东西来。    中国式客气,大家都玩的比较顺畅了,而且其乐融融,你好我好大家好。    有来有往的才亲密了,张建祥自己给黄炜业倒水,准备聊聊天,时间还不算太晚。    他自己去屋子里,老婆就跟着一起进去了,才新婚不久,一个村的。    张建祥老婆自己手脚麻利的烧水,家里面没有热水瓶,就是现煮现喝,也没觉得有啥不方便的。    “建祥啊,那个就是要搬来的战斗英雄是不是啊,怎么就他一个人呢,家里面怎么没有跟着来啊。”    张建祥自己一听,眉毛都立了起来,自己压低了声音说:“别瞎说,前面老婆生孩子的时候难产,你是不知道啊,家里面就有个病秧子姑娘,连人都不能见。你千万别提啊。”    他老婆不知道有这个事情啊,还觉得纳闷了,老婆怎么跟着一起来,搞了半天压根没有,正好水热了。    她自己端着就出去了,给公爹一碗,给黄炜业一碗,特别会来事了。    张南山自己家里面有俩儿子,没分家呢,老大媳妇自己坐在旁边,听着黄炜业自己跟张南山说话,黄炜业是她见过的最高级的一种人了。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黄炜业就是外来的和尚,很受欢迎了,大家都喜欢跟他说话,即使说得不多。    回家的时候,他自己一个屋,黄莺跟着郎菊南一起,没有地方洗漱,郎菊南就给黄莺用水盆冲洗。    下了火车就特别难受了,现在身上味道好了一点,但是地面上全是水啊,郎菊南自己没法弄。    黄莺自己滚在床上,穿着那件小睡裙,小脚蹭在床单上的感觉,熟悉的触感,感觉特别舒服。    “姥姥啊,你以后不要去上工,就在家里面收拾一下就行了,我以后跟我爸去放羊。”    自己说的美滋滋,一个劲的咯咯笑,家里面好歹还有个电灯泡,全是黄炜业自己扯过来的,现在村子里面还有好多人不用电,费钱。    郎菊南给恨的啊,拿着手指头翘起来,使劲戳了下黄莺脑袋:“鬼丫头,姥姥不去,就等着你去放羊挣工分了,可算是托你的福了。”    郎菊南是真的没打算去上工,多简单的活也不能干,会要了命的,真的。    她以前在家里带孩子,就已经是极限了,没吃过苦的。一开始就是很享福的,后来虽穷但是也很精致,力所能及的体面了。    以后啊,郎菊南还是在家里,黄炜业也不让去地里干活,一把年纪了,他得多想不开才让自己丈母娘去地里啊。    一夜好眠,早上天蒙蒙亮,估计五点也就是,黄炜业就听见哨子吹,知道这是上工了。    农忙的时候,大家都得上,不管你是什么工种,放羊放牛的都要去。    黄炜业自己特别麻利,一下就收拾好了,看着郎菊南屋子里没动静,也没打个招呼。    “三儿,阳子,快起来了,上工了。”黄炜业自己去敲门,想着第一天不能迟到了,半大小伙一般雷打不动的,早上听不见声音,睡觉特别沉。    敲了几下,老三才醒了,自己一边穿衣服,一边喊着:“就来,就来了,阳子赶紧起来。”    外面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你就看,妇女早上打招呼的声音,特别明显,尖尖细细的。    李东阳自己听见了,还很困,但是看着人家俩人都起来了,自己只能跟着起来了,不然很难看了。    前头黄炜业自己在前面走,给了三儿还有阳子一人一个饭团,“快吃了,一会还得干活呢。”    昨晚饭就一点,主要是中午食堂吃的稍微好一点,早上晚上全是干熬着。    黄莺自己心疼她爸,自己大晚上的就不睡觉,得给准备点吃的啊,一个男人干力气活还吃不饱,就给做了饭团。    做的其实夹生,就那么一个小炉子,主要是烧水用的,老三给捡了点柴火来烧,根本弄不了多好。    但是好歹也是大米啊,老三自己两口就吃了,待会不知道干什么活呢。    等去了,大家就分配好了,人家自己早就说好了,都清楚自己干什么。    张南山看着黄炜业很满意啊,一个是因为送的东西实在是送到心坎上了,一件的确良的衬衫,到底有多珍贵呢。    比如你们家里有一件,那么平时绝对不穿的,得出门的时候穿一下,然后亲戚邻居有结婚相看的,大家都去借。    没人觉得不好意思,大家都穷,但是不觉得穷啊,大家都没有。但是能借到了穿一天,走出去也是极为风光的。    再一个,张南山觉得黄炜业上道,什么事情靠谱,没有摆架子什么的,不然他就很难看了。    “张叔啊,我们今天干什么啊,我带着俩孩子一起干,他们干得慢我们就多耗点时间,省的拖累大家耽误事。”    张南山就喜欢这样的,懂事啊,你干得慢大家都不喜欢,活就在那里,大家分好了,你干得少了,总得有人给你买单。    自己指着南边,现在正是掰玉米的好时候,“你带着俩孩子去那边,那边最头上有个角落,今天把活全干了就行。”    李东阳自己慢一拍,但是难得的是有一颗向上的心啊,实在不想跟知青搅和在一起了。    赶紧上前去问:“村长,我今天干什么啊。”    张南山自己也觉得不好办,后面那一大串的知青还没来呢,估计也是起来慢了,干脆就让他去找黄炜业了。    他自己寻思着,来晚了得来个下马威,第一天干活就这样,秋收多紧张啊,他自己都给想好干什么了,就等着新来的知青了。    李东阳算是自我解救了,赶紧往南边去了:“三儿,村长让我来一起干了。”    他说着自就就手脚麻利的掰玉米,动作一点也不虚,看着就是个干活的人。    老三自己过去,笑了笑,自己耸着肩膀扛了李东阳一下:“行啊,人多力量大,一起就一起呗,早点干完早吃饭。”    大家就是这样,大锅饭快完蛋了,只能谁先干完谁去,你愿意留下来帮帮人家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略短,等二更长一点。    ☆、63、闲话    越到中午的时候就越热, 一般人根本受不了, 秋老虎不是白说的,烤在身上真的特别难受。    顾青青自己就受不了了, 她自己特别不会干活不说,态度也不大好,自己特别金贵自己。    “杏儿, 我受不了了,太热了。”自己摊开手,上面全是血泡了,一双没有干过活的手, 白白嫩嫩的,触目惊心。    胡杏儿自己看了不忍心,上面血泡一个个水灵灵的,也没有手套什么的:“青青啊, 你先休息一下, 这样也没法继续干活了。”    顾青青自己就势答应了,自己跑到地头上的树荫里, 可着劲拿着水壶在喝水。    李东阳看着那边论堆的知青,觉得真的是太明智了,不是不团结大家,只是考虑的很清楚。    三儿自己看着那边,眼眸里面很沉静,觉得顾青青真的是个人才啊,别人都在那里干, 而且这个点了。    大家还是比较淳朴的,都体谅你是城里来的呢,乡里乡亲的其实就是一起干活了,没有说是自己提前跑到食堂吃饭的。    自己舔了舔嘴唇,觉得早上去食堂喝的粥全都没了,根本吃不饱的,不知道大家哪里来的干劲。    黄炜业把手头上最后的活收拾完,就时觉得热了点,衣服全给湿了,但是还是很轻松的,比起上战场要好多了。    “完成任务了,咱们走,大家先去喝点水再吃饭。”把最后一筐玉米扛出去,黄炜业这边算是可以休息了。    李东阳当然跟着走啊,结果顾青青就给截住了,她自己坐在地头上,卡巴着眼睛:“东阳啊,你这么早完成了,可真的快啊,都是男的力气大。不像我们,现在还有很多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歇歇。”    这是说话给大家听呢,看看我们干不完,女生比较多,难道不应该帮一下,尤其是李东阳,这算是校友了。    把李东阳给恶心的,难道他自己容易啊,手心里面没有茧子啊,这个活不能接的。    你一旦开始了,不是一两次的事情,而是永远被人家跟惦记上了。难道要一直爱惜自己的手,让别人帮你干下去。    没这样的道理,还得靠自己,手上皮肤嫩,那就磨,磨起血泡来再给弄破了,一层一层的就有了茧子了。    黄炜业自己根本不说话,自己在前面走就跟没听到一样,他是真没有在意,他自己挂心的事情太多了。    不仅仅是带着老三跟阳子,来孩子干活肯定不行啊,得一边教着一边干,还得看看是不是累着了。    家里面一老一少,说着的,他自己就待不住了,就想回家看看,不知道孩子怎么过的,关键是吃饱了没有。    老三自己回头看了眼,眼睛里面就很深沉了,看着那头还在叽歪的知青,沉了沉眼眸就走了。    李东阳想走,但是顾青青缠住了,动静太大了,大家都看过来,只能自己去帮忙了。    自己心里面也是恨得不行,这里面不是一个人这么想,人家乡亲们认识熟悉,大家互相帮着干,但是不帮着知青干啊。    你们自己人多活少,结果还干不完,谁能去帮着你啊。就是周艳艳跟王凤喜很闹心了。    早上为什么迟到啊,早就跟大家说好了上工,但是人家磨磨唧唧的,群体活动就这样容易迟到。    怕人家找不到地方,必须得等着人齐了一起走啊,特别是女生,特别慢不说,来了干活也不行。    人家好歹坚持着干一上午,就顾青青一个资本家做派,王凤喜自己看不惯,就你金贵啊,你自己休息。    我们都是铁打的啊,不是女的是男的啊,自己气不过,隔着李东阳对着地头喊:“顾青青,你休息好了吗?还有这么多,多个人不就快一点啊。”    就这么一上午,大家是真的不喜欢顾青青了,一个人这么干事情,也就胡杏儿自己受得了。    俩上海女知青,中午的时候上海话叽里咕噜的,来人不知道说什么,就当着顾青青的面说,顾青青听不懂啊。    黄炜业就赶紧回去了,他们自己都不在食堂吃饭,郎菊南早早地就去把饭打回来了,在食堂没法吃,根本不饱。    她自己带着大米,昨天接黄莺的时候弄得一袋,她自己吃过食堂饭觉得孩子吃这个肯定不行。    中午就蒸大米饭,给三儿和阳子一人一大碗,她自己不心疼钱粮,就当成自己的孩子看。    三儿就不说了,这是更亲近的,家里面的事情人家一直跟着帮忙,包括宋泽马丽都跟着跑。    就是宋阳也是应该的,两家子走得好,宋茜自己走之前亲自拜托的,钱粮什么的都给郎菊南收着。    怕宋阳自己一个人不会打算,可着劲的花完了,结果下半月还得挨饿,自己不知道规划。    黄莺自己给凉了水,可着劲的放在水壶里,自己壶盖开着散热。    “爸爸,你擦擦脸。”自己拿着手巾,给浸了凉水,递给黄炜业用的。    你看她给忙的啊,就心疼她爸了,老三自己仔细瞧着,觉得人家亲父女就是感情深刻,比不得啊。    自己包里面还有一点肉松,这个不会坏,放着的话能吃一点时间。    自己抠出来一点,给放到黄莺碗里,她自己的碗特别小,里面放着一点米饭,吃不了多少。    就那么一罐肉松老三自己收起来了,一点也没动,宋阳跟自己都没有的。    “快点吃饭,等下午回来了,我带着你去河边捞鱼,晚上回来烧汤喝。”    黄莺自己一下子就开心了,自己眼睛雪亮雪亮的,弯起来跟星空一样,里面全是琐碎的光。    “三哥啊,我在家里等着呢,我给你提着小罐子,可以放鱼。”    老三自己低头扒饭,听见这话点了点头,他自己是越来越沉默的,跟黄炜业一样。    宋阳自己就是小喇叭,跟谁都能贫几句,特别来劲,基本上就是他跟郎菊南在说,自己跟个机关枪一样。    但是特别热闹,黄莺自己就特别喜欢,自己吃几口就抬起头来笑一笑,她自己吃的是肉松拌饭。    简简单单的,但是已经是最好的,以后就算想吃肉也要很麻烦了,商店不那么多,就是隔着镇上比较近。    吃饭之后得休息一下,黄炜业不去睡,想着做点家具什么的,黄莺自己催着去睡。    自己看着她爸躺上去,还特别有使命感:“爸,你放心睡,听到哨子我就喊你们,肯定不会晚。”    黄炜业自己就睡了,结果老三走的时候就看到黄炜业把她送给郎菊南,睡得很沉了,吹哨子那么大动静都不知道。    “妈,让她睡,下午别喊她起来,睡到什么时候都行,长身体的时候觉多。”    正好顾青青出门听到了,住在一个院子就这个不好,你一举一动大家都知道,而且好奇心还特别重。    顾青青自己知道黄家肯定家底很好,不然不会就这么一个男人上工,家里面养着俩闲人的。    自己撇撇嘴,赶紧跟着大家一起去了中午根本没休息,回来之后周艳艳就给大家开会。    “咱们啊,地方大家都知道,不习惯的必须得习惯,什么样的大家也都体验过了,去的晚肯定不行的,大家得早一点,不然最后还是我们自己吃苦头。”    周艳艳为人圆滑一点,就说了一下时间问题,不能总是迟到啊,人家不能等着你,第一次可以原谅,要是一直这样扣公分的。    至于顾青青她一个字都没说,说了得罪人,也弄得大家尴尬。这样的人自然有苦头要吃的,她自己不去插手。    但是有人忍不下去啊,王凤喜自己就第一个提意见:“我们大家有活要一起干的,你就算干多干少没人说什么,毕竟尽力了就行。就怕有人偷懒,资本家做派拿我们当劳力。”    这话说的谁,大家都清楚,顾青青自己脸不红,心不跳,就跟说的不是自己一样,真的是个人才啊。    给王凤喜气的,一拳打在棉花上,白说了一样,只能再等等看了,不能一下子就死皮脸皮了,闹出去全村看笑话。    自己气鼓鼓的,下午就一直看顾青青,想着揪小辫子,但是顾青青下午还靠谱了,自己虽然不大会但是一直坚持干了。    只能按下不提,自己心里面却是记住了,看顾青青眼神不大一样,有点气场不对付。    黄莺自己拿着个小罐子,是放奶粉的那种,这么大了,但是还一直喝这个。    都是国外的,不是婴儿专用的。是补充营养的,她自己身体不好,吃多少好东西也吸收不多。    黄炜业自己打听了,知道这个是好东西,就一直给买着喝,一年其实喝不完几罐,但是他自己就很喜欢买这个。    “小宝啊,你再戴上帽子去,千万别下水啊,水里面不干净。”郎菊南一边给戴上帽子,一边嘱咐黄莺。    黄莺这时候啥也听不见,你说啥我答应就行了,老三已经回来了,在里面换鞋子,得穿着拖鞋去。    走之前老三牵着她,她自己还对着郎菊南摆摆手,自己觉得特别有希望:“姥姥,你在家里等着我,我回来给你带大鱼,你晚上等着吃。”    就跟她真的摸过鱼一样,就跟是她自己能摸鱼一样,啥也不会,还特别有责任感,老三自己眼睛比量了下她的身高。    嘴角自己往下压了压,手里面拎着那小奶粉罐子,这个罐子可以用来放鱼苗了。    谁家大鱼放这里面,开玩笑啊,这么大小也就是哄着孩子玩了。    老三自己既然开口了,这方面肯定是擅长了,他自己年少时什么没玩过啊,都是行家了。    村子前面就是一条河,不知道多少年了,村名就是这么来的,你就看正好是好时候,大家很多人在那里洗漱,冲凉了。    这就是顶级娱乐场所,天然KTV豪华大包的那种,反正很热闹。    才一天时间,老三就跟老乡混熟了,自己认识不认识的打招呼,反正看起来是很熟了。    自己带着黄莺去上游走走,上游人少,路也难走,水也比较深。    黄莺自己磕磕绊绊的,脚底下就跟打滑一样,全是石头跟淤泥,老三拎着就跟吊了个小肉球一样。    “你可算了,我抱着你过去,别真给摔了。”老三自己一把把人给带起来,竖着就跟带过去了,把人给放在水中间的大石头上。    确实是个好位置啊,老三自己打量着人掉不下来,自己就去摸鱼了,这个全靠技术,连工具都简陋的发指。    黄莺自己没本事,就在那里围着石头上来回看,自己还特别有意思,自己抱着小罐子。    老三背对着她,她自己就弯腰蹲下,把罐子里装了半桶水,还放了几块小石头几根水草。    自己就在那里眼巴巴的看着,万事俱备了觉得,就等着老三的鱼进来了,特别有兴致。    肯定特别难弄,不然大家不早就给吃光了,而且个头肯定不大,这样的河里面没什么大鱼,除非啊上面发大水了。    “三哥,咋还没有啊,你行不行啊。”    老三自己手里面又滑了,没抓住,实在是太小了,应该有个网子,不然全给跑了。    回头看见黄莺自己坐下来了,跟个洋娃娃一样,自己还抱着小罐子不撒手,觉得还真的就得用小罐子了,大鱼特别少。    自己默默地走远了点,省的抓不住还让小丫头给笑话了,自己光着脚在水里面,轻轻地挪动。    下游的人看上面,能看得到人影的,吃饱了饭就得砸几句闲话,不然日子多无聊啊。    不用找什么新鲜的话题,黄莺就是一个,你说谣言就是很可怕了,也不知道怎么传出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了,大家看完就去睡,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64、摸鱼    这都一天了, 第一次见黄莺, 面貌上就很有话题,觉得是真漂亮啊, 但是看着就弱,一看就不是健康的孩子,走路都不大安稳。    大家老觉得身体不行很严重, 说的跟真的不行了一样,跟那种病入膏肓的病人一样,不久就能挂了。    今天一看,还可以了, 也算是满足了大家的八卦**了,各自满足一番的就开始继续话题了。    黄炜业家里到有什么人,老婆据说是死了,还有要不要结婚了, 家里面怎么俩侄子。    他们还不知道黄炜业是真的回来寻亲的呢, 张南山根本没说,这个事情很私密了, 不能随便往外说,谁知道黄炜业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还得等着黄炜业思量。    张建祥媳妇就在那里,她自己知道的比较多,看旁边嫂子在问,自己忍不住说几句。    压低了声音,但是肯定大家都能听到:“是呢, 孩确实是身体不好啊,前天你没看到就没回来,下了火车就直接去医院了,好容易好了。”    “哎呦,看着就不好,原来是真的猜着了,知道是什么病吗?”    张建祥媳妇就知道有病,但是也不知道什么病啊,但是自己也能猜到几分:“你看今天这个样子,估计也不是什么急性病,大概就是身体不好。大家还不知道,这孩子妈就是难产没了。”    这又是个爆炸性话题,而且是大众很容易渲染出氛围来的那种,没娘的孩子啊。在那里都容易受到同情。    有句话不好说,但是也是老话了,从小没娘的孩子,到老也平常,不是什么有福气的人。    没了老婆,家里面又只有一个病秧子姑娘,那后来有没有再娶一个,大家就很好奇,说话没什么顾忌。    这是个问题,而且与现状密切联系,毕竟以后是要扎根在这里的。    这话很难回答,张建祥媳妇自己欠了欠身子,下面垫着的是自己的鞋,大家都是找个石头坐,没有也很方便,自己脱下一只鞋子然后坐在草丛里就行。    “谁知道呢,估计没有再婚了,没看到家里面有女人呢,而且大概也不好结婚了,你们不知道对孩子多娇惯,家里面还有前面的老丈母娘呢。”    她自己不知道黄炜业到底好不好,黄炜业压根跟她没有接触,但是她公公熟悉啊。    那天下午她公公帮着收拾的房子,缺什么的都能给帮帮忙,眼睁睁看着黄炜业怎么带孩子的,下床的时候鞋子都给穿。    回来吃晚饭的时候,就提了那么一句,张南山自己很有威严的的一个人,既是村长也是家里面的大家长,说话算数的,一口唾沫一个钉。    主要是这边没见过这样的,对孩子好的不少,家里面老儿子大孙子都挺喜欢的。    但是也就是吃喝拉撒上来照顾一点,吃点好的,要什么力所能及的给什么,有时候忍不住也要给几巴掌。    黄炜业就不一样,特别细致了,你说这么大的孩子了,还要给穿鞋的少见了,疼孩子没有这么细致的。    其实那天就是特殊,黄莺自己还是头晕,穿鞋子低头不舒服,也不大动弹。    黄炜业就给放在炕边上,黄莺自己耷拉着两条腿,黄炜业半蹲着给穿好鞋。    大家都在那里叽里咕噜的说话,很容易歪楼,一直把知青大院里面的人挨个说了一遍。    没什么特殊意思,说过就忘了大家,没什么好玩的,大家八卦一下消磨一下时间。    乡下日子紧张,白天又苦又累,晚上大家说一下家长里短算是难得的娱乐了,都很喜欢。    这边老三好歹给摸着了一条小鱼,你猜不着有多小。    知道小鱼苗吗?    差不多了,半个食指长,细的比不上宽面条那种,就是小黑鱼,野生的小鱼,好容易长出来,一群一群的三五只。    老三自己俩手兜起来,赶紧给走过去,“快点小宝,给你放到罐子里。”    一下子放进去,在河里面显得很小,但是那个小奶粉罐就显得很好看了,老三放进去,自己拿手指一搅和。    那鱼就跟上了马达一样,不楞不楞的的自己蹦跶,把黄莺自己给乐呵的。    大自然的馈赠总是这么大方,这东西虽然小,但是跟白捡的一样,黄莺自己从来没有这样的获得感。    自己市场上花几十块一斤的买回来的鱼,跟河里面自己动手摸得,那感觉不一样。    黄莺自己笑的,左下角的笑涡都出来了,露出小米牙,自己可着劲的玩。    一会看看老三怎么摸鱼,瞎指挥两句。一会自己低下头,看罐子里面的鱼开始装死,就自己学者老三。    那小指头自己往罐子里一伸,搅和几下,那鱼保管活泼一会儿。    老三自己回头看,觉得小丫头特别容易糊弄,一条小鱼苗,不够塞牙缝的,结果人家还特别开心。    没见识,舌尖添了半圈牙齿,自己给搞了一条大的。    “三哥,你可真厉害啊,我从来没有摸过这么大的鱼,今晚可以吃不完的养着了。”    黄莺给稀罕的,上手了,俩手不大但死死地掐着那条鱼,那鱼到底有多大呢。    指头粗细的,也就一公分那么长,小土鱼一个。人家都是一下子弄很多,然后放在油里面给炸出来,香酥可口。    黄莺自己没见识,觉得这条小鱼可以熬一锅汤,虽然味道淡了点,但是特别满足。    这时候天擦黑,待会就凉了,老三好容易熟悉了地方,他自己用手啥时候弄完啊。    人家自己早就弄了个陷阱,自己挖了个小水洼,圈起来的那种,留了个缺口。    自己在水里来回赶着鱼群,也就三五一群,都是指头粗细的,长短不一。    好家伙,找对了地方,真的里面不少了,怎么也得一二十条了。    老三自己就把口子给堵上了,瓮中捉鳖。    “小宝啊,你自己过来一下,看看这么多鱼啊。”老三自己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