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第四百八十一章 渐变11

第四百八十一章 渐变11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莱州境内莱阳城的废墟原址上已经被辅军第六大队临时扎下的营盘所占据。

    “公明哥哥”

    李逵犹豫了下才道

    “某这就去参加营训丨了”

    “铁牛一路走好罢”

    宋公明微黑的面庞上虽然依旧笑容可掬却是心情有些复杂。

    “早去早归我还等你一同饮酒呢”

    他自认有不少上进之心也表现的颇为卖力但是这次接到被老营将士们戏称为“登天梯”的营训召集却是他的副手前北军出身的李逵这不免让他很有些感触和失落。

    但是看着对方口口声声“公明哥哥”的那张诚挚笑脸他隐含私心的一点儿劝阻却是没法再说出口来只能变成口头上的某种祝福和恭贺。

    他可是为了一点自身的前程和机会为了维持“及时雨”的虚名不择手段排除过异己灭过人满门。

    也公器私用支使手下设局敲诈勒索富户设卡盘剥商旅路人乃至见财起意的杀人越货勾当而被属下敬畏称作黑三郎的自己难道就因为这段日子的相处就格外变的心慈手软了么。

    我明明是拿你当作护身的凭据和变相的进身之阶啊。

    他如此心思满怀的看着带着数名护兵骑着骡子扬尘而去的背影。

    按照规定加入这支部队的旗下之后所有的士官和军官都要视具体情况接受或长或短的营中再训丨才可以继续领兵或是另委要任或是有所辍升。

    当然名面上的理由是用作补足这些出身各异有些良莠不齐的士官和军官们在各种操条和战术乃至简单军略常识上的缺失有利于内部协作和统一步调。

    但事实上这也是一种接受集体影响和塑造的强制性过程因为加入这只军队后不仅仅是吃饷卖命的传统情节而已还要粗晓自己究竟为何而战未来的追求和出路在哪里。

    因此在学习集训的闲肌暇永远少不得名为“讲谈说理”的忆苦思甜式座谈会由教导官引头讲述各自的出身背景来历各种的遭遇和坎坷故事乃至世间所见所闻的各种悲惨不公之事及其根源和因由。

    然后在各种鲜明对照之下强调本军的追求与理念以战止戈缔造一方太平而推及天下的基本思路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内容了。

    因此开讲未有多久

    五大粗黑的李逵此刻却已经禁不住泪流满面了他本是沂州沂水县百丈村人氏。早年气盛仗着孔武有力的殴毙过人命才不得不带着老母避祸到青州来打柴猎获为生。

    回想起当年若不是北朝大军过境荼毒的沿途地方民不聊生他也不会带着母亲远避深山结庐暂居。

    然而就因为他外出寻找吃食兼带打听消息的时间长了些结果回头见到的就是老母已经被老虎给吃的只剩一只鞋底的噩耗。

    心情激愤之下他深入山中以身为饵亲手撕了出来觅食的一窝四虎而误打误撞的成就了一番黑旋风、李撕虎的名声。

    结果回到乡里后又莫名其妙的在一番吹打鼓号声的迎接下被路过的地方州官格外延揽成为州下土团军里一名吃官粮拿定饷的将头。

    然后又被征发进了过境的河北军中驱使为炮灰和前驱。

    但是他好药继续苟活下去就只能将隐隐的伤痛与不知何向申诉的仇恨深埋在心底他本以为自己就这么昏昏谔谔的厮混下去直道战死沙场才是个头。

    然后就遇到了对阵的游击军真的在生死之间走了一遭被俘后的重伤垂死之间在劳役营又遇到宋三郎宋公明哥哥这才开启了一段全新的际遇和人生的风貌。

    作为新科出炉的辅军部将也被要求参加军中的学习和讲谈虽然让人有些不明所以但是也听了公明哥哥的却说还是相当重视起这个机会来。

    况且虽说李逵是斗大字不识的大老粗一个但他却极是喜欢听人说书讲古的各种古时先贤豪杰慷慨激荡的典故和传说。

    至少从这些故事里他知道一个事实哪怕再是出身卑下拔起于贫寒微贱之徒只要有上进和奋发之心同样也可以做大事而功成名就传泽数世的。

    “二十九处士兵委员会”

    而在作为集训丨地的原青州刺史府衙的不远处我也正在接受标兵团正将兼特设内务督导官穆隆的报告

    “已在新扩增和补充的辅军大队里建立起来”

    “基本能够满足分派到队下的要求”

    “按照要求选人上尽量近乡和同籍扎堆的情形”

    “相应的训丨作已经在安排了”

    “可以安插在各队铳手训间进行”

    我点头道。

    “这次抽调前来轮训的六十三人”

    面无表情的穆隆又继续道。

    “其中本军二十四人外协三十九人”

    “分作三班共计正辅十三项基本课目”

    “既有步操阵列令条、铳战、白兵、计略、营务、辎重管理等诸要内容”

    “相应教员前身大都出自讲武或是京大”

    “其中另有二十六人需要预先补习文字和数算”

    “因此独成一班须得更晚一些才能完成诸课项目”

    “善”

    我再次点头道。籍着过冬休整地额这个战场闲余我一边加紧操练麾下的各只部伍一边也在努力梳理着麾下的武装力量。

    毕竟因为之前的吞并和扩张已经让我麾下的实力膨胀数倍的同时掌控力和战斗力也便显得额被稀释了许

    因此除了王贵麾下编制最大建制也比较完整的前军尚不宜有大动作外。

    其他崔邦弼名下的行营护军;踏白军旧部的六个营头刘延庆部的两营客军等都属于了我改造的对象

    前番增补、再编、合并乃至裁汰老弱伤病为名的兵员调整和这次集中选派轮训丨都只是其中一个步骤和环节而已。

    我当然没有指望通过几次短期的轮训和再教育就能把这些代表各支部队的中坚骨于分子已经成型的价值观与追求给轻易扭转过来直接洗脑成我的死忠和拥埠

    但至少可以有所影响和输灌本军独有的理念主张而让他们感受到以我为首这个团体的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而有所期待和向往的苗头。

    这样在日后潜移默化的磨合过程中无论是单纯功利的投机者还是简单的理想主义追求或者只是随波逐流的随大众者都自然就会根据各自的价值取向逐渐靠拢本军对这个大集体逐渐形成的所谓向心力。

    更进一步说他们带着这种思想和情绪回去再各自部队里发挥维持某种异论相搅的作用而不至于变成某个人得以独断专行的一言堂还是不成问题的。

    一切虽然有所磕磕绊绊的但总体还在按照几步的步骤向前推动和实行着。

    美中不足的是派往南下的信使仍旧是没有任何结果。

    游荡在中原大地上的那些胡马儿虽然已经无力威胁我偏安的青州这一隅甚至被打的心有余悸而连徐州城都不敢占据。

    但是对于我派出去的传信小队就没有这种运气和机会了。他们不是渡过淮水后遇敌失踪就是折损人手之后无功而还。

    广府上城的灵璧候府也成了

    身为此间的主人正在极力的游说着几个特邀而来的访客。

    因为这些人同时代表了军工世家浙东财阀、老牌勋贵乃至军器、将作两大部门等各方领域的代表人物。

    同样是在北伐之中拥有足够利益和关碍的存在。”只要他没法回来就算是背后的颜府龙雀园或是宁陈氏那里”

    “缺少了这个交汇关键节点都难以名正言顺的联手起来做点什么。“

    “毕竟是归隐退养之人就算犹有余力也要估计国朝在位诸公的想法啊。”

    “唯有那个陈蕙仙稍稍麻烦一些若是她不管不顾的强出头宁陈两族也不好坐视啊。”

    “放心大内已经有人答应替我们拖住她了反正只消令人无暇分身一阵子就足矣。”

    “而只要下手的快做成既成事实就算他有命归来只怕也难以自辩和挽回了。”

    “他的府上可是把持那条北上海路的巨大利益以及黑市中数目巨大的北货来源”

    “难道就甘心只是分润那点加价转售之利不想亲自将进项的源头抓在手中么”

    “一个待罪的帅臣已经出头质证了有了找个由头和开端素有旧怨或是暗中觊觎的那些人还不一窝蜂的咬上去。”

    “只怕你们还在犹疑过往就已经什么都分得不到连带本来的渠道和事物都未必能够继续保全了。”

    “如今的罗氏宅中空有偌大的基业却只有一群名不正言不顺的女人孩子在操持着日常而已”

    “若是待到外洲的罗藩本家闻讯出手宣称有所处置的话”

    “只怕我等行事就再没法这么轻易了”

    最后这一句话终于打动了他们粗粗相约了条件和事略之后就散去各做布置行事。

    “一群各怀鬼胎之辈只怕相互搅扰算计的更多”

    然后幕后旁听了许久的人慢慢走了出来冷笑道。

    “就这么轻易的把好处都让出去了么”

    灵璧候这才缓声请示道

    “此辈的眼界也不过是为王前驱而已”

    那人摆摆手道。”这些许产业和进益尚不在余眼中“

    “让余更在意的可是那能够生财殖业的人和技术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