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归亡19
徐州前节度牙城
“从城中所获已经足矣”
作为我私属的幕僚长兼临时粮台督导的第五平正为我们们解说道
“所需车马器具业已齐备八成左右”
“将士们的士气与状态也得到相应恢复”
参事杜士仪
“下一步当何去何从”
“当然是离开徐州这通达蘅冲的四战之地”
第一营正将风卷旗顿时接口道。
“难不成是要南下渡淮”
第四正将杨再兴疑惑道
“也不妥以淮河之险已然挡不住这些胡马了”
第二正将张立铮反对道
“以大队行军的归程必然是更加艰难。”
“据拷问的消息称之前突围的帅司人马就是被啸聚而来的胡马半渡而击河中浮桥”
负责外围侦闻的标兵团都尉穆隆亦曰
“损失颇重断后的兵马十不存一几座浮桥也未能烧掉而为敌所得”
“因此为今之计就只能继续东进”
我扫视了他们一轮后归结道
“我打算引兵退往更利于守御的青州、海州一代。
姚平仲为首的虞侯已经重新展开一张府库里找到的区域地图在几个要点演示性的比划起来。
“以便我军获得凭险之利”
“那里尚有足够的户口和田土”
我顿了顿道
“以及沿海交通之便凡是以利于本军安然度过这个冬日为先”
“如果可能的话徐州本地的民户也尽量随我们迁过去好了”
参议陆务观沉思之后有些谨慎的对我补充建议道
“反正物资有余的情形下让他们能搬多少就搬走多少”
“可以列入考虑但不得影响本军进度为底线”
我点头道
“城中的一切车马和器具都要充分利用起来”
辛稼轩也建言道
“不过除了柴炭所需城中的房屋建筑就不要烧了给人留个想念和日后归还的机会”
“好吧”
“也善”
“即是如此”
“我等自然全力支持将主的判定”
余下列席的诸人也纷纷表态到。
“这一路行来多赖各位齐心戳力了。”
我最终总结道。
“还行继续同舟共济传出一片更大的天地和机缘来”
“愿武功昌隆国运永祚”
“武功昌隆”
“国运永祚”
他们齐声应和道。
随后关于军议中追加的城民迁徙决议我忽然想到了新入手的本地人士蔡元长。
他虽然有些难以置信的被我的身份给惊得的失去平衡跌坐在地上但最终还是接受了某种现实成为了我麾下一名赞记低级幕僚。
“据说你在这徐州当地已经生活了多年”
我再次召见他的时候如此开门见山的道
“想必对个中情形也是极为熟稔了”
“不敢妄言其他不过却是如此”
他看起来还是颇有自信。
“如今正好有相应的事宜交付给你”
我点头道
“还请将主吩咐”
他已经顺势改口了称谓。
“但尽力尔”
“很好元镇”
我叫了另一个人名却是更早投奔我幕下的赵鼎徐然走了进来对我颇为矜持的点了点头。
“此后你与元长便是这善后处置勾当的协力人了”
“具体情况直接向我负责”
“所需一应人员和物资可以找陆参议协调”
这是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另一名河南许州人赵鼎一起组成一个临时性的善后处置小组想办法拿出一个最基本概要的腹案来。
根本目的是以较少的代价和付出让这徐州城里剩余的这近十万百姓其中大多数人自愿随我军撤离到到青州一带去。
作为我预期经营和攻略的方向我同样需要大量的外来人口作为可支配的力量。作为给予的支援现存十多只散兵团和若于各夫役营都将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去。
这也是一种考验包括具体事务的处理能力和地方人际关系的运用。
毕竟以本军的数万带甲在光靠暴力手段的话迁走这些人是不成问题的。但是沿途的逃亡和由此产生的各种怨恨和反弹对我们来说就有些吃力不讨好也得不偿失了。
因此这一次策划将决定着究竟是仅仅做个供养起来有需要才当作场面和摆设的帮闲人物还是在这个初具雏形的体系中更进一步委以要任的有用之人就看他们的表现和发挥了。
于是在这一项项的准备和布置展开下去后就是正所谓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在又过了外松内紧的五天时间之后在最外围的游哨报告重新发现少许胡马游骑远远窥探的踪迹同时所谓的东风也终于吹了过来。
作为我在战前安排下来的某种备用方案和预期的退路之一先行一步带着一只偏师前往青州境内探查的总教习兼马步都监韩良臣也终于有所回报了。
具体内容分为一式两份公开的一份只有数个字“前道廊清速来”
而私下的一份则要详细的多却是韩良臣带了这五百多名武装到牙齿的快骑进入青州境内的遭遇和情形。
包括沿途的城邑分布道路情况等简报但别看他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在这关键时刻却给我做了一件大事出来。
他居然以帅司之名斩杀了不肯配合的当地最大一只南军武装力量拱卫诸军之一的左领军卫中郎将齐得功并且当场镇压和解除了所部四千余人的武装。
具体情况则是由于青州西部多山的地形使然在初期并没有多少胡马儿侵入因此那里反而聚集了好些西面逃散和溃败下来的国朝兵马。其中以退守盘踞在青州与沂州交界穆陵关的左领军卫中郎将齐得功所部最盛。
籍此关要他已经兼并了好些退逃过来残兵败将麾下堪堪达到数千人之众因此见到韩良臣所部之后也照葫芦画瓢的想如法炮制。
死活不肯相信和接受所谓的北面招讨军的号令甚至打算靠人多势众围起来用强结果就有些得意忘形的变成了悲剧。
当他得意洋洋的亲自站出来劝降就被突然爆种起来的韩良臣以数十骑强行突入到身前一刀撂倒玩了个漂亮的斩首。
然后又在一片哗然大变之中以数百骑里外配合着强行压制了关城中近十倍于己的官兵。当然他自承这也和对方人心不齐所部仓促聚合亦是群龙无首才得以冒险成功。
因此短时之内从徐州穿过沂州境内的沂蒙山区抵达青州的道路和门户已经是畅通无阻的对我军敞开来。
广府下关港区在等候了一次又一次挂出来的延迟通告以及那些望眼欲穿的船客们
各种抱怨声中
而在畿内的番禹军港却是迎来大片入港的帆影。这些硕大的海船形制不一但看起来是经过了漫长的航行和风浪船体和甲板上已经变得有些残损斑驳甚至还有点点修补过的痕迹。
在其中最先靠岸的一艘大船放下的踏板前等候多时的钧容直也开始吹拉弹唱的开始奏乐
在海清河晏的鼓乐吹奏声中
已经官拜奋威将军太中大夫东单路副都督实领西孟经制的高宠也在微微叹息中率先走下船帮眯起眼睛看着依旧繁华似景的畿内风光。
此际正当沿海各地木棉花吐蕾抽苞之节各种粉色或是红艳艳星星点点缀满细碎葱葱的枝头漫山遍野的看起来就像是生机勃发的一团团霞云。
却是之前雨热湿瘴的内陆高地风光所不能比拟的。
上一次脱得囹圄离开这里还是数年前的事情了却未免有些物是人非的错觉和感伤了。
来自骠北高原的毒辣阳光和绵绵的雨湿令他的肤色已经向当地军民一般变成某种深深的古铜色除了几处露在外平添狰狞的旧创疤痕外
很难想像这位就是在骠地杀得那些叛乱土蛮和不顺藩部各种人头滚滚而闻风丧胆的“虎烈高”“虎烈大将”
当年作为某种政治妥协和交换的结果他以军中宿将的身份带着一班部曲幕僚一起远配到了正在平叛中的东单路这才发现当地情况远比上报的内容更加严峻的多
这里已经不仅仅是那些边疆那些土蛮部落联合作乱。而是有人打出旧日骠国末代雍羌王后裔的旗号而聚众自立宣称复国。
是为北方高地蒲甘族为首的各只大部皆响应之而各受王号是以东单、西单两路局势顿然糜烂而不可收拾戍边军民武装拓殖团延边商队、并诸种归化人和顺熟部落逃亡不可凡几。
因此高宠一上任就是临危受命代行起实质上的东单路都督之职来然后带兵前出骠北高地的重镇汨罗城。
又是招徕生聚筑垒安民收拢流亡。又从已经渐渐平定的安远、天南各洲陆续找来旧部整备练兵不到半年就重新反攻个外出据要平复了反乱的蒲甘各部。
逐杀首脑全族强分其部帐人口为十数部又抽丁三一为前驱围剿躲入林中的复国叛党仅在三个月后奇袭叛党藏身的骠国陪都位于林中深处尸罗但废城尽歼残党所部九千余口。
他甚至领兵追入伊洛瓦底江中游的沿河谷地与暗中荫蔽收容骠国和扶南余孽的南蒙国兵马狠狠打了一战阵斩王弟而杀获各万中南之地大名鼎鼎的朱波军几乎一战除名。
夺得坐骑大象数十头其余金绳床、银贝、玉骨伞、翡翠屏等财宝珍货无算。
本以为还要再镇压和巩固上几年光景将这条狭长的河谷地变成新拓殖州的拓土之功才有可能被上调回来的他却在准备继续纵兵乘胜拿下沿河谷地最后几处关要的关头接到国中的招还令。
与他一起招还的还有随他征战骠北的七千善战健士和五千娴熟山地的骠子兵。而他麾下的这些人马也只是被国朝招还的海陆兵马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在高宠的身后是更多遮天蔽日的船团从海路陆续而至都是和他一样从各地进击抽调回来的边军和驻屯兵
原本四散海陆各道洲的他们以县、州、府、路、道为逐级集结点最终汇聚到这畿内来。
许多人甚至还没来得及洗去身上的尘烟和血腥味就不得不又风尘仆仆的踏上了归还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