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天倾6
“齐列放”
站在队列前出位置的客营副将种师中抹开面上被流矢刮到的血痕高举起手中缠着丝带的短戟大声吼道。
随着指向的号令声巍然肃立的队列里顿时震响此起彼伏的连绵铳击构成了铺天盖地的弹雨一波又一波交替着浇淋在那些奔走突进的散乱游骑队列中
正所谓“弹丸共炮子齐飞刀矛与铳炮共天际一色”
就像是呼啸在风声中的无形巨镰不停的击中掀倒奔走的身影收割走人和马匹的生命又将他们驱赶和逼迫的在战场中不由自主的狂奔乱窜根本不敢稍作停留片刻。
而在这种气势被夺的情况下就算是那些奋力从马上奔射出来的箭矢反击也变得稀疏绵软无力而缺少该有的准头。偶然有一些落在列阵的人群里也只能造成十位数的零头伤亡。
而在他们的身后则是更多的列阵无数个长短冷兵和火器构成的密集列队的小方阵又组成了不怎么规整而交替行进的大方阵。
就像是一大块一大块缓缓游动在原野上的厚重铁毡与磨盘将那些像是嗅到血腥味的蚊蝇一般而蜂聚过来而无孔不入的胡马游骑给拍碎绞烂在近侧之间。
在洁白无垠的河洛雪原之中一路留下的大片人马尸体和不断蔓延的血色之路缓慢而坚决的逼近着河阳桥的方向。
梁山派来的特使神机子朱武因为某种特殊的缘故也被安排在在某辆移动大车的高台上得以仔细打量着大军的队列和变阵。
却是觉得脑子已经乱成一团麻而有些严重不够用了因为这明显不是他所知的任何一种阵型和战法却是自成体系与奇巧奥妙。
这些南朝新军的铳器看起来与传统的弓弩在使用原理和射程差别不是太大甚至在小团体战斗时也有所不如
但是一亦上了规模之后就仿若脱胎换骨了一般依仗着基本的数层线列和中空方阵就发挥出比传统的箭阵和弩列更加强大的集群杀伤优势和效用来。
起码弓弩俱以将士力臂所发而力臂尽则不能再战相比之下铳军所费的不过是列队面敌的胆气和心魄以及取用子药的些许气力而已。就算是瘦弱之辈加以操训丨亦可胜长乃至上肢健全的伤残者亦可原地发铳击敌。
而铳发数十之后仍断无气尽力竭之虞反倒是因为操使娴熟放开手脚而益加准直正所谓后发而至绵连不绝
再加上刀兵、铳列之中尚内置有炮队跟随可以伺机轰击和压制那些及远的敌兵以打断打乱敌军冲击的势头。近身更要承受列中掷弹兵投射的火油爆弹然后才有长短兵器具列的战兵接战厮杀。此间之时已经足以铳兵攒射多轮
而在侧翼的另一些方阵之内则掩藏着正好以暇的骑兵队未接战时他们就牵马步行大队之中以减少消耗和节约马力。
一亦得到相应号令则沿着各个方阵之间让出来的短暂甬道小跑着转向和加速而对那些贸然突入之敌视情况予以迎头痛击迂回侧击或是背击化整为零的骚扰牵制乃至长出追击那些败亡之敌。
稍落下风或是情况不利之下则可以在铳射的掩护下就近退入步队方阵的内圈之中获得休整之后再来打算。其中的种种战术素养和配合虽然还有诸多略显粗糙和生硬之处但是应用起来已经算是相对娴熟了
因此一旦结阵完毕也只能用守若磐石攻若山崩来具体形容了。
只是如此战阵间的消耗也是极大因此需要重兵保护的大队辎重车辆随行才能保证基本的战斗效率但这些辎重大车也不是普通的车辆而是轮轴车板都是经过额外加固的产物。
虽然有所牺牲负载和容量但是也提供了某种遮挡远程箭石的屏护一旦就地具列联结就是一处现成的简易车阵即可行军立营亦提供战地休整。
只要有相应的木工和少量物料备件就可就地坚持很长一段时间。
因此唯一可攻的弱点就是拉车负重所用的马匹畜力因此它们在容易收到攻击的空旷地形下都被攻击行进的队形给严密的逐段保护在中空的内里。
除非强行击溃外围的屏护才有机会伤害和威胁到里面的辎重和骡马但是这个耽搁的时间却足够附近的友军方阵进行援护或是包抄、截断式的战术机变了。
作为酷爱兵书军典的过往他已经忍不住见猎心喜的在脑中如此推演着如何对抗这些火器方阵的手段和方略却发现大多数情形之下还是无法可想或是没有过多取巧的机会。
除非是抱有压倒性的优势之下不顾牺牲和伤亡的强行正面突破全力击溃其中一部而籍以撬动全局。
否则大多数在平原、河川的地形上传统的上袭扰、奇兵和计谋手段都很难动摇他们的阵脚和次序而且代价不菲甚至是得不偿失。
现在这些游击与战阵之外的胡马儿集群们就正在犯着如是的错误和偏执。他们像是灯火吸聚而来的飞蛾一般的被行进的大队军阵所牵引着而陷入缺少合力的盲动攻击中。
虽然看起来数量极多但是骑兵本身需要足够的驰骋空间来蓄势又被战阵本身分散在多个点面上难以在某处行成有效的合力和足够的集中优势以承受和抵挡远程的投射。
然后就在反复的阵线冲击和驰骋奔走的过程中被一点点放血和消磨着直到彻底丧失斗志和力量而不得不颓然退出战场。
这一路过来大军已经缴获或者收捡了至少二十多面各种部帐遗弃的战幡和大愫。其中的各色图腾造型从狼头、貂尾、隼冠到羊头骨牛角都有。
但是各种有些凌乱的攻击之势却是一直没有停歇过他们一**的连人带马被打翻在地又一**的奔涌着攻过来没完没了的像是在考验和消磨着攻击行进中军阵的意志和耐力。
因此
一些有经验的部伍甚至会在阵前短暂的微调成斜面来正对那些努力抱团相互掩护突进的敌人以提高每一次排击密度和持久性。
别要小看这细微的变化和呼吸间多出的短短片刻在一个扇形的接战面很可能就是新增数十上百的额外伤亡和更进一步的士气压制削弱。
更进一步的则会邻近的列阵频次相配合尽量打出交叉面的杀伤扩展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针对性集火。比如一只足足数百人的胡骑队不小心陷入至少三个列阵横面的交叉射程之后
霎那间交替的排击火力把他们打的人仰马翻几乎像是被淹没在了自己身体里喷涌出来的血水之中仅有正中依靠层叠尸体遮挡的一小撮人马才得以暂且幸免却又头也不回失魂落魄的相继被击倒在奔逃之路上。
而更加经验老道的士官和老兵甚至会尝试预判敌军奔走突进的轨迹而进行某种提前量性质的射击以造成更多的命中和杀伤。
这种事情看起来颇为奥妙但其实远离也很简单只是日常足够的射击偏移训练和足够的战阵磨砺再加上军中的归结和经验推广。
这难道就是“满万不可敌”的真相和由来么朱武再次满心复杂的想到。
“这是抵角阵?”
朱武突然脸色微微一变对着身边的人解释道
“库莫奚人最多用的战法”
“这是翼击阵乃是白山鞍羯的擅长”
“这甲马中掩的悬冲战法却是黄头室韦林中部的特色”
“推车冲阵这是铁勒人的故智当年被李卫公还烧的不够么”
“浪奔战术乌罗护人也来了?”
当然了对我来说游牧骑兵基础战术还是万变不离其宗的那么几下子:
无非就是及远以骑射扰乱和牵制战阵辅以挑拨引诱激怒的手段用四只脚的机动性拖垮两只脚待到对手列阵疲惫露出破绽和间隙再飞驰近身以轻骑突击一点点蚕食分割的狼群战术。
然后再根据各自部族出身的地域物产装备情况和生产生活习惯衍生出更多独有的战术细节变化来。
这是冷兵器时代的环境和条件下在适宜骑兵活动的平原地区可说百试不爽的老牌战术了。不过可惜他们这次遇到的是我麾下战地持久性和杀伤力都不同往常跨越了大概半个时代的高度火器化部队
就变成了某种被提前的时代碰撞和战场试练了特别是对我来说这更像是日后深入草原作战的某种预演和
“报先头标兵团已然夺回上清宫营址”
一名飞驰而近的讯兵高声喊道
“正在清剿残余检点剩余物资还请本队靠拢就地稍作休整”
“准”
我丢出一只令箭道。
“本阵自我中军旗为中轴变阵偏转东北”
“各营交替布阵掩护”
“猎骑营教导队亲直团待机反击”
“第一、第四辅军大队掩护其余的散兵团先行入营就地修复营址防要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