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在河北6
冀州扈城一直高歌猛进的游击军终于再次遇到了敢于主动迎战的之敌他们浩浩荡荡的列阵蜿蜒在漳水下游的原野之中。
因此前出的先手团在绝对劣势之下只是略作试探攻击之后就打了几轮排射徐然退了回来以道路两侧为基线就地开始掘壕立阵
就见当面的敌阵却是像受了什么鼓舞一般顿时全力掩杀过来。于是当我的本队人马加速赶到的时候前部和左翼的人马已经陷入交战之中。
漫天飞舞的箭矢滚动如潜雷的铳击排射声混杂着迎面对阵无数刀兵交错的厮杀声中。一波又一波的敌人被打退、溃散又有新的轮换上来。
缺少统一指挥和无序居然成了对方的短暂优势了于是我决定投入新的实验兵器来打破这个暂时的僵局。
我可没有更多时间拖延在这里然后与滚雪球一般汇聚而来的敌人拖入某种亢长拉锯的阵地战。
因此孔吉吉带领着一班人在阵前炮制了好一阵之后。
只听得腾腾数条飞扬而起的烟柱拉出斜斜的抛物线呼啸的掠过空中不紧不慢的落入远出敌阵来不及四避躲闪的人群中顿时炸出一片烟尘和惨叫声来。
“还是偏了一些”
亲眼看着实际的杀伤效果我不免还是叹了口气。
这就是为“飞火雷”的康格里夫火箭的缩水版据说是数百年前那位穿越者前辈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宝贵遗产之一。
也是南朝重器神机军中重要打击力量的标准配备虽然当初与火器相关的大多数的科技树和基础理论经过长期的动乱和轶失都有意见残缺不全了。
但是南朝依靠庞大国力和工艺上的投入将这种武器配套的细节和缺失给强行补足而走出另一条实用化的路子来。
比如铁皮胶壳的密封工艺瓷粉摩擦式拉发引信精研配比的发射药灌注式燃烧弹头和特殊配置的精火油都是可以借鉴的现成基础。
只是受限于工艺和材料成本或者说某些人为垄断的因素一直未有大规模在军中普及而只是作为神机军的专属武器。来自执行战地远程压制的任务。
而自从我在安远州私下从神机军的仓储里获得一批样品后也私自进行了拆解和分析在不可复原的损毁了几十件成品之后总算有所获得。
原本一只需要马背上负载的大长粗被缩减成一个士兵就可以背负起来行军的半身高而且弹体和药头是可以拆分式的虽然只是这些细节上的变化。
背后是精密工艺上的辛苦付出和成倍增加的困难以及相对于原型翻倍的成本因此这次只带了了一百多枚作为战地试验的成品。
这次这些短发火箭被带过河北来作为炮射火力之外的延伸和补充。
虽然从准头和散步率上都还有些差强人意只能靠活动式导轨设定的曲率来完成模糊半径内的概率打击。
但至少用来打城垒一类的固定目标或是轰击大规模列阵的纵深还是有相当效果的。
因为数量太少实际造成的杀伤效果有限更多情况下是一种震慑和威胁。
比如掩护和配合前冲的掷弹兵序列远近一起压制和驱逐躲在城垒里的守军。
或是迫使敌军密集结阵的防线被打散和驱离然后辅以火铳队密集排射深度杀伤彻底打乱或撕开战线为前驱战兵队的突入厮杀创造契机。
我如此构思着却浑然发现就在我走神的这一会在本阵集结的掷弹兵冲击下敌阵最厚实的部分已经被成功的打穿成两截了。
酣战其中的将士们以个团队为单位组成一个个远近搭配的中空方阵以火铳和刀矛相互掩护和支撑着像是一个巨大的千斤顶一般正在缓缓的将开裂的敌阵大部向着两侧努力驱杀出去。
而掷弹兵朝着人群密集处所投掷爆炸物激起的烟尘则构成了某种遮断敌阵的幕墙。
虽然还不知道是什么理由在支持着他们继续战斗但显然我的麾下仅仅投入了六成的军力战局就已经开始明朗了。
这时候突然远方的号角嗡鸣黑压压的烟尘喧嚣而至却是敌方还有后手我不由眯起眼睛。
同样的时间数里外
都督河北行台诸事的张邦昌却在信都城头望眼欲穿等待着鏖战的方向流水一般送下来的最新消息
他收缩了兵力之后原本只是抱着某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心态只想固城自保待敌久攻不下或是暴掠而去再且做些补救措施以证明自己苦战却敌的事迹。
不过就像是老天格外开眼一般在得到了一只西北路南下生力军的支援后他就很快从某种低潮和抑郁中又转到了另一个有些亢奋的极端迫切的想和来犯之敌好好打一战再说。
这样不管结果日和无论是追击还是退守河北各地的丧师失土都有可以自辩的因由了他毕竟是张氏一族大摄的子侄在具体究竟是力有未逮还是坐敌避战的罪责上还是有所差异的。
因此他再度拿出难得魄力和决心来慷慨从现有的人马和装备之中武装和加强了那只南下的生力军编出三个军的规模来。
用最笨也是最费力的方法在漳河一线冲要布满了烽燧和营盘就地警戒来犯之敌。一点触击而全线扰动。
然后就像是运气再次站在了他的判断力这边被他赌对了方向果然迎面撞上了来犯南军的大部然后就是不断的应前方之要将兵力和辎重追加过去
当他开始思虑一亦击退这只“满万不可敌”之后如何的向洛都呈情上表才是最合适的只觉得胸中满是珠玑各种运筹帷幄词章之时。
突然远处传来几声刺耳的震响顿时将他满肚子的构思和绸缪搅成一团子浆糊不由骂了声该死。随即又反应过来这场动静太不寻常了。
“报都督”
一名跌跌撞撞的虞侯上气不接下气的跑过来道
“有贼军混在输送的民夫中用火器袭击了东门”
“城外驻留各营已经是哗然大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