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接敌
老子打了胜仗敲了一大笔回来还没好好风光摆显一下后方的重要据点就被人给抄了。
我真心是一肚子疑问或者说很想骂声直娘贼什么的
好歹是两个满编的主力营外加刘延庆部撤下来的数千人出外野战什么的不好说凭借留下的物资和装备固城自守应该绰绰有余了把
这么会打到丢掉据点和辎重轻装跑了出来。
但是按照崔邦弼和杨再兴的说辞正所谓祸起萧墙堡垒都是在内部被攻破的云云这次也不相远去。
由于他们重点防患的是来自曹州方面的追击部队但没想到这一次的敌人却是从东面和南面两路杀过来的
虽然南面一路偏师被留守巨野县辅军大队挡住并且据城成功击退之杀获各千。
但因为东面的布防相对薄弱一些像宿城、平陆数县都只有一些负责维持当地的戒哨部队因此这些据点很快都纷纷丢掉一下子就被打到了郓城城下。
又担心郓州当地的散兵和夫役中因为北军卷土重来而出现了不稳的迹象因此专门派人监控之但没想到问题出在了刘延庆那边。
“都是某家的错”
满眼血丝的刘延庆瓮声接口道
因为在收拢陆续逃回来的后锋部的过程中不免夹杂在其中的北军奸细。
因为他的部队是在淮北当地补充过的因此不乏淮上口音混迹其中一时有些不查结果激战到紧要关头在城中放火作乱让北军在城墙的水门方向乘机摸开了一个缺口。
然后这个缺口最终变成了守城防线逐步溃决的导火索待到北军连开两门局势就不可挽回了。
新军左厢的火器部队再怎么牛逼却也没法在数倍围攻的近身巷战中反败为胜只能节节抵抗且战且走的弃城突围出来。
然后这些败退出来的人马沿着大野泽的西岸一路南下试图汇合巨野县的部队再作打算却与出现在巨野县的另一路北军迎头撞上再次打了一战
两营为首的将士长期未得休息已经身心俱疲还是没法站稳脚跟不得不且战且退的折退南下向徐州方向靠拢。
事后清点人数发现杨再兴第四营因为是冷兵为主的传统部队转化过来的更擅近战缠斗一些因此这次走出来七成沿途收拢一下居然还有八成人手;崔邦弼的第三营就差了许多能够继续保持的建制最后收拢起来就只有五成多一点了。
而协同的三只辅军大队也就成建制的跑出来一只而那些战斗力和组织度更差一点的散兵团真的就成了“散兵”被冲散分割在城中或死或降只有七八个残缺补全的小团自发跟着着辅军大队从另一个城门突出来然后路上又跑散和掉队了一些。
而这些跑出来有没有掉队的散兵居然倒有大半都是本地招募的郓州人
不过稍稍询问了理由之后也就释然了他们只是害怕北军卷土重来的清算和追究才不得不跟着跑出来的。
毕竟这些人之前还是地方团练的时候就参与了驱逐了河东军的内讧又投靠了新军左厢打了好几战不知道沾了多少北军的血算是再无回头路了。
因此与我本部汇合的这些人马除了随身的火器装具之外其他都辎重都不得不放火烧掉或是毁弃了。
“来的正好”
我对着他们斩钉截铁的道。
“怎么退下来就怎么在打过去好了”
巨野县战斗过后的痕迹还未消失成群结队的北军士兵正在废墟上仔细的打扫战场同时搜寻着什么。
“这便是那些伪朝新军所用的火器么”
威远军统制怀化置制李处温仔细端详着一只战场遗落的长铳。因为败走南军的刻意破坏具体落到他们手中还能保存完好的火铳委实不多。
他也自有郑重其事的理由因为南渡数万大军就有近半人马便是败亡在使用这种武器的军队手中。
无论是对于渡河的河北行台军序或是北国朝廷来说损失这三只堪称长镇边要的主力军序后果和影响远比想象的更大。
一方面因为他们是在堂堂正战中被击败乃至歼灭的而不是处于敌人的奇谋诡计或是在埋伏和突袭当中被优势甚大的敌人所击破的。这也多少打破了南朝军马普遍孱弱不耐溺战的一贯宣传和印象。
另一方面在争端不停的北地各种损兵折将并不算意外甚至是一种较常便饭从某种程度上说底层的兵员乃是最不值钱的事物了。
反正满地都是吃不饱活不下去的人每年饥而无食起来作乱又被镇压和收编的不知凡几已然成了一种定期的常态。只消能打战从贼到兵再从兵散为贼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实在不行只消派亲兵下乡一趟就能用绳子穿着一串串的新兵回来。就算是良莠不齐也无妨只消将他们驱赶上阵能够回来的自然是合格的兵员。
而有过多阵经验的老兵无疑就是相对的金贵一些的事物也是任何一位将领重整旗鼓东山再起的基本班底和依仗但只要有所利益和代价也不是不可以损失的起。
但是久经沙场军官和将领就不一样了作为北朝以兵强马壮论地位的政治生态除非是国朝的中外军编制否则在地方序列上还是容不下多少尸餐素位或是光靠裙带关系混日子的庸碌之辈的。
二项平海军这样老字号军序和主力劲旅的任何一个军将都是用尸山血海的优胜劣汰给浸泡出来的宝贵财富。就这么一战折损掉就算是都统制张叔夜也不似口头上表现的那么轻松的。
因此对于这只新军左厢所属也格外重视起来这次出其不意拿下一城自然要好生端详琢磨一番了。
只可惜因为与平海军的某种渊源外加上因为颇具人望的都虞侯周兴文为流弹击伤重而不治的复仇心态而令本部将士对溃败城中的残敌泄愤式的大加屠戮。
因此待到他亲自带队制止在数量有限的俘获中居然没有多少有份量的职介和身份的人来满足李处温的拷逼内情需要。
“除却前端可装尖刃且做短矛突刺格战之外”
这是李处温让人摆弄了半天之后最后得出的结论
“与国朝所用的大多式样别无大异啊”
说实话他感触更甚的是这些南兵在身处不利巷战中持铳肉搏的彪悍顽强。可以说除了形体稍逊之外其他方面已经不逊色与北国一线的战兵了。
“居然能将神彪军打的大败亏输我看还是因人成事尔”
说到这里他将手中的长铳交给亲兵。
“既然是小张使君的吩咐那就将这些战地所获和俘虏都移给”
“报”
这时候一名虞侯进来禀告道。
“左旗营发现了败走的敌踪正在接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