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第三百三十四章 许昌

第三百三十四章 许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便是许昌古城么果然是宏伟异常啊”

    我站在高耸绵连大河环抱的城墙之前很有些横刀立马范儿举鞭遥指道。

    作为河南冲要许州的首府史上曾为三国时曹魏的故都魏文帝曹丕以“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的典故自此沿袭至今。

    因为地处望要关冲的腹地之要许昌故城历来同样是群雄逐鹿兵家必争之地史上多次易手和被焚掠而这次也轮到我来争一争了。

    既然要玩战术迂回得先完成声东击西欺敌的佯动让对方摸不着头脑而不敢轻举妄动才是其中包括让我麾下的普通士兵相信我们是要来尝试打下许昌城进一步威逼洛都的。

    因此按照无数次做过的一般攻城的营地和各种器材被像模像样的构建和准备起来。

    炮团也将准备好的木制“大炮”像模像样的推到了阵前按照练习过无数次的操条就近垒砌起炮垒来。

    “将军却是妄自菲薄了”

    一个声音在身边我道。

    “将军连挫河南、河东、都亟三道兵马转战数州而无一合之敌”

    “已经名动一时了”

    “我辈所负微薄之学也闻名前来附冀前程”

    我不可置否的笑了笑

    对他们来说我们也就是毁坏家园乡祉的侵略者破坏生活日常的外来人才是居然还有本地有所名望的士人来投奔这是吃多了猪油蒙了心么。

    然后我才知道在北朝的治下一切资源都重点向军队倾注的先军之策奉行兵强马壮才是根本的情况下就算是地方上的士人也不见得好过反而有些羡慕南朝的文风鼎盛了。

    而这些跑来投奔的人他们严格说是前士人也就是在地方的纷争之中举家成族都被北朝麾下的兵马给灰灰了的苦大仇深之辈因此在南军“光复”了扶沟之后就迫不及待的冒出来各种投献王师。

    我想了想还是让人把他们送到前沿军行司哪里去相信对于帅司的大人来说还是多少有点象征意义的。

    毕竟这么一群不知道哪个旮旯里钻出来的遗老遗少式的人物放在我这里反而是鸡肋和烫手山芋私自聚揽人望什么的还不是我这个层次可以玩得起的说不定里面还夹杂着北朝的死间什么的。

    只有眼前的这个被我留了下来一方面因为他足够年轻比起那些上年纪的人在日常中更不容易藏住城府和细节。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的名字他叫赵鼎出自颍川名门望族的赵氏子弟曾经做过豫西转运判官的主簿。

    而我记得在另一个时空同样名字和背景出身的人却是北宋的进士出身然后做了南宋的宰相婉约词派的领头人也是继岳武穆之后被赵构君臣坑死的主战派代表人物。

    而在这个时空他的家族被卷进洛都之变先是被各种乱兵屠戮然后又被北朝派来镇压的兵马大掠一番最后只余下他这么个死剩种跑出来结果发现家乡的最后一点渊源也被人连根拔起了。

    就如北朝常见的弱肉强食法则一般赵氏彻底失势族灭的消息传开田庄宅邸祖产祭田都被当地的豪强给勾结驻军给瓜分殆尽连自幼定下亲事的世交之家也一边暗中收留款待有加一边偷偷报官把他交出去撇清关系。

    所以

    作为熟悉地方的土著和带路党他表现的还是恰如其分的很符合一个满心悲愤和仇怨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那些北朝军将和权要付出代价的复仇者形象。

    当然这也不排除各种巨大的付出和牺牲只为了更深入的取信于人和更大的目标与图谋。所以我干脆把他带在身边既是方便监视管控也方便传递一些错误的情报和动向。

    突然城中吹起了一阵鼓号声守军居然主动出城迎战了?

    这些出城列阵的军队褐袍短衫黑色璞头他们手持的武器也充满了某种特色细长的是铳粗短的是管口手炮红黑色的旗帜上绘制的是一只长耳彪首。

    似曾相识的装备和行头一下子激起了我的些许回忆我曾经在洛都之变中见过类似的存在并且用好些个因为无力救治而伤重死在手里的同伴鲜血给留下了足够深刻的印象。

    神彪军?居然是一只北朝的火器部队?

    这支特殊的军伍据说是当年承光帝用俘获的南朝军匠、工役加上西国大夏的外援而效法南朝的神机军故例一手建立起来的老部队不但远可以击铳杀敌近亦可投火破阵。

    难道是吃多了我这只铳军的苦头之后打算尝试以火器对付火器

    这支部队还是没有任何的变化所持长短不一的铳手和背着藤箱的投掷手是这只人马的主要成分他们在城墙的掩护下完成了基本的列阵后两翼开始向前延伸变成一个向外包围的鹤翼阵。

    随即我也传下命令片刻之后骑在马上的风卷旗带着第一营所属列队出阵应战。

    于是乎两只旗号服色不同的火器部队像模像样的整队列阵然后对举着火铳缓步向前相互靠近在高处俯瞰之下明显可以看出同样的迎敌面敌阵的厚度却是我军的数倍。

    但这似乎不能影响出战的第一营的士气和决心或者说他们所能看靠的也就是正面视野中的敌人而已。

    在大概一百步的距离内却是第一营的横队率先停下脚步击发了一片浓厚的烟尘起来对方的列阵惊讶了下也不由纷纷停住脚步连带前后行进的阵形都有些波伏散乱起来

    然后却是在军官的领头喝骂和鼓舞下几乎是大声的嘲笑起来按照风中送来他们喊话的隐约意思

    似乎在嘲笑我们这些南蛮子的无胆和怯弱嘲笑我们被惊吓的过早击发似乎不相信在这个距离我们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杀伤。

    然后就像是某种慢动作的延迟骑在马上的军将突然一头栽了下来。高倍的咫尺镜里可以看到他身上似乎同时爆出了好几团血花。

    紧接着对方的队列像是被割草一般的隔三差五的翻倒了下来像是却是我军的火铳直接在射程和精度上教会他们什么叫做上风和优势。

    对方也似被这个结果所惊骇了一般不约而同的纷纷举起铳器迫不及待的击发起来顿时各种深浅不一的烟雾在双方阵前升腾而起一时间遮掩了各自的队形。

    但是很快差距就就体现出来而对方的装填效率未免有些繁琐且迟缓居然还是用线香和火绳居多于是乎这种对射很快就变成了后期遂发枪对初期火绳枪某种跨时代差上的全面压制。

    第一营阵前的空地上各种泥土和碎石喷溅翻飞而回馈回去的飞射弹丸咻咻如雨让不断倒下前排的敌阵就像是不断被剥开的洋葱一般一点点的坦露出来。

    很多人几乎是抓着尚未装填好的铳器带着悲愤莫名或是难以置信的表情被击中身体歪斜的靠在同伴身上软软的倒了下去。

    这种持续杀伤直倾彻了敌阵前三四排人将左翼的横队几乎打烂溃逃只后才被从神彪军后队赶上来的另一只手持阔刀大盾的军队给抢先挡在身前。

    然后在这些刀盾兵的掩护下这些神彪军的铳手才重整了队形以刀盾手为遮掩徐然像我军阵势逼迫过来。

    虽然屡屡那些手持厚木大盾的前排屡屡被击穿击倒却是颇为坚决而义无反顾的尾随着他们神彪军的旗帜也缓缓靠上前来

    这就是北兵的对策和战术么用这些刀盾手掩护神彪军逼近再击射以取得更好的杀伤比。我不免有些失望的感

    如果乌龟流的盾甲阵能够这么容易就取得压倒性优势的话那罗马人也不用被各种东方民族吊打而痛定思痛搞起了军事改革了。

    果然风卷旗下令列阵的第一营开始放缓射击频率和密度以三队轮流交替着稍稍后退敌军见势也加快了行进速度几乎变成了小跑步伐的冲刺

    然后他们几乎不约而同的一片踉跄好多人几乎是一头扑倒在地面上却是是遇到了第一营列队时留下的小陷坑

    陷坑不是很深就是那种脚踩进去刚好陷住脚踝的程度只需辅兵用专用的工具快挖几下就行但足以这些手持重物的刀盾兵失去平衡或是扭伤脚踝顺便打乱他们努力保持的前排盾列。

    然后是堆成乱石的土地雷在密集的人群中炸响的时候砂土碎石和人类的残肢断体一起飞起来的场面蔚为壮观。虽然只有十数发却令这些密集相簇的刀盾兵不由自主发散了开来

    但是刀盾兵散开的阵线仍有人应用的继续前进于是乎他们突出的前端也似乎追上了第一营的尾尘。

    这时候一贯甚没有存在感的矛手在铳兵退过他们身边时就像条件反射一般纷纷举起了连片的长矛。

    以十步为一个进发点吼声吐气聚精会神使出全力进行短促突刺的反向冲击。

    霎那间噼里啪啦的脆响摧折声一些矛头直接嵌入折断在厚木大盾之上但是更多的长矛直接刺穿或是顶翻了大盾及其后面的人

    哪怕是那些折断尖头的矛杆也没有停下而是去势再变的带着新鲜的断茬直接滑向刀盾兵下盘的间隙继续戳在那些缺少防护的小腿和脚面。将他们纷纷绊倒或是刺伤而失去进一步的行动能力。

    仅仅一个照面刀盾手们浪伏一般的冲阵就被捅的百孔千疮当矛兵们纷纷放开手中矛杆用防身的细剑完成一波近身刺杀之后

    身后蓄势待发的白兵们也越过了矛手侧身让出的间隙而扑进敌军的阵线中以斧锤开路刀剑跟进大肆挥砍起来。

    他们就像是一波高过一波的三叠浪一般将那些刀盾手构成的弧线搅得稀烂隐约露出跟进在背后的铳手来。

    这时候又是一阵喇叭响他们几乎是齐刷刷的伏身下去以刀剑为标杆放低身体然后就听的身后成片的火铳暴鸣声。

    越过他们头顶的的呼啸声中密集而灼热的弹丸再次横扫了残存的刀盾手后又降临到那些北朝铳手的身上声先夺人的打到成片。

    而对方的后队也终于击发反击了但是因为紧张或是匆忙补给瞄准或是制式不一的缘故哪怕就在二三十步之内面对之敌所造成的伤亡也不过寥寥数十人而已其中还有相当部分是被流弹所波及的矛手或是白兵。

    就像是骤临的暴风骤雨一般抵近距离的密集弹幕几乎血肉横飞的横扫了这些神彪军铳手的队伍将他们驱赶着打散开来。

    此后的战场节奏就是被我方所控制一边倒。徐徐列队逼近的铳队不断地将对面之敌驱赶着后退不已。

    当敌军试图相互掩护停脚下来装弹对射反击的时候白兵和矛手构成的战队就会从两翼齐出侧击这些缺少近战掩护的神彪军。

    反而杀伤和威胁更大的是那些手炮队只是这玩意装填实在太慢了打完一发就基本陷入任人宰割的境地。

    因而哪怕这些北朝铳手深陷困境和劣势也依旧表现出某种老牌部队方才具有的惯于溺战奋斗不止的英勇和坚韧但是也难得脱逃大败覆亡的命运。

    因为他们落后的不仅仅是理念和训练而是需要面对装备和战术思想都远胜数筹的新概念军队。

    最后出战的数千人仅有数百残余在城中派出的一只骑兵援应下仓皇而遁如城墙发射的床弩保护下之外其余全部被留在了战场上。

    不久之后被打的百孔千疮的神彪军锦绣大旗就被呈献到了我的面前首战告捷真是一个良好的开头我很有些自得的想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