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第一百八十六章 事辞

第一百八十六章 事辞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度过了这个格外漫长的不眠之夜据说期间有好几股叛党混进城来寻机作乱却大都被抢先一步惊觉起来官军所擒杀。只留下彻夜奔走的喧闹嘈杂和几处逐渐被熄灭的火光。

    反正凭执已经拿到手了收拾启程马上回去不在这里多待了这我手下大多数人的心声只是有时候计划跟不上变化。

    “什么还不能走”

    天明之后我向着已经获得全城官军的临时最高指挥权的高宠拜别却得到了这个噩耗。

    “如今全城大索宴上又出了那些事情每一分人手都是要紧的”

    忙了一夜的他有些倦容的耐心对我道

    “让你们多盘恒一段却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

    “更和况你们现在已经是军中的话题了。”

    他表情变得有些玩味

    “你们一来就诱出了叛军的主力”

    “你又恰逢岂会及时察觉叛党奸细庆功宴上毒害阴谋多少挽救了些回来”

    “以至于现今军中上下人人都在说你们难以言说的运道啊”

    “无论于公于私少不得还需借你部的运道和名声一用安定一下人心再说”

    “啥”

    我彻底无语了这也行难道就是帮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最好写照么

    “经制久经行伍断然不会相信这些虚无缥缈之事把”

    “可信可不信尔“

    他笑了起来露出某种亲切的态度

    “虽然这一夜的经历让人委实不好过但我本心而言还是颇为感激你的本事以及给我带来的机缘”

    我恍然大悟因为安远州之变来的仓促并没有建立天南讨逆军那样统一明确的指挥体系而是以战地最高职衔者为总协调和指挥。

    经过昨天那件事后在场职衔最高的几位上官都因为饮酒过多而出现各种并发症状而短时内无法视事于是临时的权宜指挥权就流转到了这位客军级别最高的高宠手中。

    相信以他的手腕和城府不会不好好利用这个机会让自己获得实质上的利益和好处的。比如把这个“机宜权受”的头衔变得更加实至名归。

    “那经制又希望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对方如此推心入腹我也没法装傻到底或是无动于衷。

    “我部没名没分且能力有限实在担待不起什么重任的唯力所能及尔”

    “凡事好说这些都不是问题”

    他似乎就在等我这句话

    “其实我打算委派你部专门监守粮台或是武库重地之一”

    “毕竟你部方从天南直接差遣而来与地方上毫无牵扯受到军中的于扰和擎制也少更加可靠”

    他话锋一转变得严肃起来。

    “当然若能够替我暗中留意查访一些可疑情迹那就更好了”

    “我一直怀疑军中有人与叛党暗通曲款才至屡屡尾大不掉剿而不力

    “经此昨夜事后我可以愈加确定而且不在少数”

    “却没想到连唯一支持官军的诺藩当主身边人也难以幸免”

    “然而我只是初掌全权军中尚有不服者手中能够调遣的几只力量又各有牵扯”

    “明白了”

    话说到了这一步我已经没有办法推脱。

    “自当尽力而为”

    于是我出来之后就多了一个”寄借火器都知、后军行粮院兼武库监押“的新头衔和相应新制的牌印这已经是我兼领的第六个临时头衔了。

    于是我们在一片忧喜参半的情绪中开始大车小车的更换驻地从城郊的临时兵营直接搬到了位于内城的前兵仗厅现今沿用的战地武库的所在从某种程度上说我还真是和辎重库房颇有缘分的。

    这是一个占地和容积都颇广的建筑群落我们连带夫役、辅助人员和车马牲口在内两三千人驻扎进去丝毫不显得拥挤。

    而且为了方便管理和监造旁边就是五金局和甲器署虽然所属匠人和工役不是逃散就是被军队征发走但是留下来的各种工具、设备和场所虽然被抄的乱七八糟还算是大致完好。

    安远州以前侯藩马氏为首的叛乱各藩在裹挟着大量人口弃城而走的时候将没法带走的钱库和物料库都放了一把火烧起来也就是这里因为相对不这么重要反而得以保存下来。

    这种布局和设置主要还是因为某种当地历史渊源丹戎大洲自古以来就以富产矿物著称其历史可以上溯到扶南国的统治时期进贡给南海都督府的日常大项里就包括大宗的精炼矿产

    其中以相当高产的锡沙和红铜锭最为著称因此丹戎大洲南部和对岸的柔佛洲也是国朝流通最多的青小钱所需的主要铸料来源。因此国朝在安远州设置了好几处钱监和相应的铸印分局。

    其次就是铁当地具有多处已于开采浅层铁矿其中包括含量成分不同的赤铁山和褐铁山甚至还有伴生磁石出产再加上半岛南端和东邻的天南还产优质煤

    而这些产地想但部分就位于安远州境内。

    因此当地各种铁山矿冶相当发达同样也设立了隶属于军器监的分坊以就近调拨输供西海道诸战事所需第一路前来武装捉拿马扩的官军在州城被围攻覆没后连带州成立的储备在内至少有十数万件各色兵器因此失去控制流入地方武装了那些叛藩。

    然后当地的河流上游还产金沙和矿金以及一些铅、锌、硼砂、云母等伴生矿物出产除了主要的官办矿冶之外当地的大小藩领亦有不少以矿业致富者因此颇有身家和储积并且多少拥有一只熟悉山林的私人武装。

    再加上他们现今还拥有自备武装或者输入武器的渠道因此一旦反乱起来就演变成与官军纠缠不休的长期拉锯的局面。

    但不管怎么样这种环境和条件对于有手工和研发癖好的我来说就是一个现成的试验场和大型工房而且器材和原料都是现成的

    作为庆功宴上中毒事件带来的余波和后续还在持续的震荡着。除了宴会下毒最直接的责任人诺藩当主被监禁待罪身边所有人等都被拿下逐一拷问深挖内情之外。

    军中的追查还在继续至少牵涉三只部队六七个下属机构数十个责任人等被牵扯出来官军内部的问题看起来比想象的严重前期积累下来各种缺额和弊情也发现了了不少因此让高高缺席了一大票将领军官的官军中充斥着一种风声鹤唳的味道

    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那位颇有进取心的高经制乘势剪除异己抓权专断的手段和策划。因为私下流传的发酵出来的不安和焦虑甚至有整火的官兵在执勤时突然脱离之首集体逃亡。

    然后没走出多远就被执法的虞侯都和宪军队给抓捕回来领头者斩首示众余下皆编入苦役服刑。然后相关责任人等自队正、团官、营头本军别将和都尉及相应官佐、武吏在内十数人被降职活免任另用。

    其行事大刀阔斧的手段激烈却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若是这时叛军大举来袭他们或许就会发现所要面对的已经是人心浮动战斗力大减而孱弱不堪的官军只可惜的是那些叛党似乎在前番的战事受创过重。

    因此除了一些州境内的边远山地村邑有小股出没的踪迹和传闻外就在没有什么像样的举动了。

    但不管这么样那位新上位的经制大人给于我的条件和承诺不打折扣实现的很于脆。

    作为诚意和条件几乎在入驻的第二天就给我调拨过来一千多名从官军各部收罗聚拢起来的铳手多少都是随军几年经验的老手稍加训练和调整几乎就可以派上用场的。

    此外还有便宜从事的手令从理论上说兵备库藏历涉及火器的一应物料随我自取自用只要留下明细出入备案即可如有需要指派调用随军匠人也有相应的优先权。

    然后我苏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陆续收集到的两千多只各种式样的火铳进行就地改造主要改造的重点部分就是击发装置以提高适用性和设计效率这一点我们已经轻车熟路了燧石、簧片都是从广府直接带来的

    然后是管径和护木的调整。这些军制产品虽然样式不一样新旧有别但是胜在管径比较统一。只要通过军中的五金工和木工的稍微翻新调整就能继续使用下去。

    这也让事先配比定装弹药的工作也变得简单省事许多只要按照特定几个模子添量的简单工作就算是没受过训练的辅助人员也能完成。

    至于那些淘汰下来数百只口径不同意的铳只我也没有浪费留着作为新兵训练之用。还有一些锈蚀损坏不可用的则将其锯断截短留下比较完好部分另行改制成手铳之类的短发火器。

    接着是刺刀战术的对抗实验主要是通过团体的对战摸索出简单实用的刺刀格斗技巧这一点杨再兴那群前义从却是给我了一个小小惊喜其中有几位是荆州人曾经拜在当地著名武师周嵩的门下。

    这位周嵩号称铁臂神枪在当地军中很有些名声他开馆收徒的主要是步战中的枪矛斗术和技巧其中也包括虽然长矛和步槊比起上刺刀的长铳来说颇有些差异和不顺手。

    但是其中戳刺挡格的简单原理却是共通的我的要求也不高不需太多的花巧和技艺只要简单明了易学上手的几个到十几个杀敌动作能够相互配合组成连贯的拼刺组合达到见面几合分生死的效果就好。

    在此期间我最大的成果反倒是用帐篷布设计了一款为铳兵专门定制的行军背包。内里有弹性的布隔和衬里可以方便的套装承载从口粮药物到毯服等各种压缩困扎后随身物品还有缝上装载各种工具和小零碎的外置口袋和挂带、套件。甚至可以通过布套把火铳横背在行囊上以解放出手脚活动的位置来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