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大明武夫 > 第九百九十八章 徐州五学堂

第九百九十八章 徐州五学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清江浦是天下间财货集中的枢纽最近又被这清江大市托举得更上一层楼虽然上面有赵字营云山行压迫可大家着实身家膨胀各自发财豪商们凑出来的财货物资当真是一笔大数目这风声传出连那些次一等次二等的商人们都是闻风而动他们想的更多这笔犒劳贺礼是不是代表着以后什么资格自家不出以后是不是会被排挤?有这个想法清江浦地面上凡是有身家的人物都决定出钱出粮凑贺礼。

    现如今因为赵字营掐住了各处的咽喉甚至还掐住了各处的供应清江浦这边动作扬州那边也跟着动作那些盐路上仰仗赵进的需要赵进供应煤铁粮食的也都是按照清江浦那边的规制纷纷凑齐而扬州冯家这等赵字营的附庸更是下了重本至于更远处的江南也就是松江余家鼓足了劲不愿意落后其他人一点。

    一艘艘大船沿着运河北上然后又通过黄河来到徐州各种各样的物资被源源不断的车马装运一路送到何家庄各处如果不是赵字营和云山行习惯处理这么大的人流物流何家庄这次肯定又要拥挤不堪这还是那两千多各家子弟被送到庄园里的结果。

    六月十五前后也不是什么节日可徐州何家庄一代比节日还要热闹清江浦和扬州做这等豪奢场面经验丰富来到这边不光带了财货贺礼还有清江浦和扬州最好的几个戏班子直接就在何家庄这边搭起戏台每日里唱戏不停。

    盐商们坐地收钱习惯了来到之后每日里瞧新鲜看热闹买点来自口外塞外的特产买些好马壮牛打听着赵字营有没有山东的女人和孩童可卖而清江浦这些商人发家有不少靠的就是经营他们来到这边一方面是讨好奉承另一方面也是看看有没有商机这徐州的集市和盐市上现在来自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甚至陕西和草原上的商人都有不少很多还是身家豪富的巨商代表南商北商碰面又都是财力雄厚之辈不知道有多少发财的机会很多清江浦的商户来之前就有这样的打算他们都是直接带着掌柜伙计和货样过来就在这边谈起了生意。场面当真是热火朝天。

    何家庄这边的兴盛热闹也引动了四里八乡的人过来凑热闹每日里有不花钱的大戏可以看看这也是难得的。

    这般景象让王兆靖、如惠和周学智几人连同从隅头镇那边赶过来的孙甲和耿满仓他们这些云山行相关的的主持人物都是开始考虑举办类似的活动徐州这里是水陆交汇的天下枢纽南北分界之处南北各省的商人找一个汇聚碰面的地方这边是最方便的来到之后可以彼此互通有无可以贸易往来。

    徐州这边毕竟没有水网支撑陆路交通成本不低所以清江大市那样的常设市场就不必了每年搞一次一月半月的聚会则是最好到时候云山行可以出面主持也可以入场参与不管怎么算都是日进斗金的好生意。

    这想法报到赵进那边去的时候赵进只说了一句“这不是广徐交会吗?”这句看似无心的言语却把名字定下来了。

    不管来给赵字营恭贺送礼的还是过来投奔求联系求前程还是单纯来这边看热闹的大家都注意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徐州新建了几所学堂这学堂包吃包住不收取任何花费但学成之后必须要为赵字营的方方面面做事。

    开始时候大家都以为这是胡搞学堂私塾都是传授圣贤书的地方那些人学出来之后除了去参加科举求功名之外还能有什么别的用处这学堂说出去好听岂不是给朝廷官府那边送人赵字营精明了这么久这次怎么变傻了。

    等深入了解之后才知道和预想的不一样徐州商务学堂徐州工务学堂徐州农务学堂徐州洋务学堂和徐州武馆一共五所有去问过打听过的回来之后都是满脸迷茫糊涂弄不懂赵字营到底要做什么因为这和正规的私塾官学完全不是一回事。

    三字经、千字文这类东西也是学的不过只是用作启蒙识字这几所学堂教人识字这倒是学堂本色不过那武馆居然也要学识字就让大家觉得有些古怪了识字之外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的东西则是一概不交徐州武馆就不必说了其他几处学的东西也和科举没有一点关联。

    徐州商务学堂教授的经商买卖、店铺运营的学问从伙计待客、账房算账、掌柜管理一直到进货出货等等等等都会传授授业的老师也都是徐州和清江浦经验丰富的商人掌柜这次来到徐州道贺的清江浦豪商们已经收到了约请或者让他们讲课或者请他们手下得力之人传授。

    开始大家都觉得为难心想各家发财都有各家的门道这些秘诀如果传授出去那自家还吃什么可赵字营开口谁也不敢不答应更有人想到这是不是赵字营吞并大家的借口不过很快就是疑虑消散原来赵字营就是让他们讲述那些通用的学问和规矩人人都会无非是从前是带学徒现在是讲课。

    这倒是让大家很来兴趣商人再怎么豪奢显赫毕竟是士农工商最下一等心里总有些隐约的自卑现在居然也有传道解惑的机会也有人称呼老师和夫子有人觉得好玩有人觉得体面何况赵字营也不是让他们天天在这边只是一个月来讲一次而已大家自然愿意。

    徐州工务学堂则是学习各门手艺从挖煤打铁到木匠篾匠皮匠甚至养马喂牛套车这些都是要学在大明这工匠也是贱业有门手艺固然可以傍身养家不过大伙更多的是看到那些好似奴隶的匠户谁也不愿意来学这个而且这工务学堂上讲课的都是些老师傅打铁伐木造船之类的可能是老的于不动了来这边带徒弟学这个出来也是做活而且还听说这工务学堂内就是各种作坊在这里面还是要边学边于活的这让大伙暗地里犯嘀咕心想这进爷还真是石头里都要榨油的性子难道还要借这个赚钱吗?

    至于这徐州农务学堂就更让人不屑大家学东西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光宗耀祖或者活得舒服点能有一分出路谁还会在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好不容易要学难道还要学这个辛苦吗?不过打听打听不出什么在本地有关系的反倒是听到了些传闻比如说徐州和邳州不少吏目人家让自家子弟来学有些和赵字营亲近的大户也要送子弟来学。

    外人不知道的是这徐州农务学堂的确传授耕种的法子何时播种、何时开垦何时浇水施肥农田里的所有把式这边都是要讲的传授这些的有口舌便给的老农也有精通农事的地主还有管理庄子的庄头可除此之外这农务学堂还传授怎么收取赋税怎么核定田亩怎么管理庄户等等细务过来传授这些的则是徐州一州四县的六房老吏他们经验丰富懂得各种实务用他们来讲这些最合适不过。

    如果知道这些聪明人都能想到这可不仅是培养种地的庄稼把式还在培养如何治理管理的法子这不就是大明官吏所做的事情吗?怪不得那些人送孩子过来听着好笑可以后前程搞不好是最大的想想赵字营遍布各处的田庄和产业那都是这农务学堂子弟将来的去处。

    什么商务、工务、农务之类的名号听到名字好歹能猜到做什么的可这洋务就让人糊涂了不过这里面却是不瞒人的这洋务学堂内学得是造船操船水上往来还有这江河洋面上的生意听说还要学番邦的鬼话大家暗地里议论这赵字营的心思还真是大黄河运河这么大的局面还不满足还要想着海上的勾当那海上风险那么大稍有波折就是船毁人亡就不说这个漕运和江河上又岂是好混的早就有各方势力分润贸然进入肯定要有凶险而且这洋务学堂讲课的人都是些经验丰富的水手还有些海商过来这些人的底细大家也是清楚那都是和海盗表里一体不于净的送子弟来学这个岂不是自寻歪路吗?

    徐州武馆就不必说了这里肯定是赵字营吸取人才的地方现在这家丁、团练、学丁、巡丁、义勇那么多舞刀弄枪的私兵团练总得要学真本事总得要用人管着想要进赵字营效命总得先熟悉赵字营的规矩而且这徐州武馆的教头老师不是那些威名赫赫的武师就是那些经验丰富的闲居武将甚至赵字营各团各队的首领也要过来讲课这里面才有真正的前程在。

    距离六百票的加更还有七票咱们一起加油

    感谢“用户寒夜、用户可乐、元亨利贞、风中龙王、书友9513”几位老友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谢谢大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