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穿越架空 > 大明武夫 > 第一百六十八章 漕上

第一百六十八章 漕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么一来二去的酒放在店铺里除了被那天老钱昏头买去一坛就那么堆着没人管左右库房也大放在那里不碍事。

    时间久了也没什么人在意只有几个好事的伙计私下议论说大少爷在徐州整日舞枪弄棒的也担心二少爷和三少爷这边把产业都接过去所以故意显得自己做生意。

    到了晚上隅头镇的酒楼青楼赌坊灯火通明热闹非凡而这种主做批量生意的货栈商行却已经下了门板打烊休息。

    伙计们吃饱了饭在前面整理柜台摆放货物忽听到外面有人拍门在这边倒是不用担心有什么盗匪伙计们只是诧异的过去开门。

    打开门却看到是漕运千总和漕丁打扮的两个人那两个人开门见山的问道:“你这里的汉井名酒还有没有了?”

    “汉井名酒”这名字说出来伙计们都是愣了下才反应过来一名伙计点头说有另一名却飞奔到里面找东家出来。

    这徐雷货栈孙大雷的父亲孙甲是掌柜东家一肩挑孙大雷的父亲走出来听说有人要买汉井名酒也是在那里愣了愣当他看到那吴千总和狗鱼的时候又是愣了愣。

    在骆马湖这边做生意的商人自然知道漕运上这批人的能量他们名为军将官兵实际上却是占有便利的商队而且这些人走南闯北商业上的嗅觉极为灵敏他们想要买的东西肯定能够赚钱。

    心里想表面却客客气气的说道:“二位客官汉井名酒小店还有几坛不过进价很贵每斤就要六十文这几日价钱涨了已经是七十文一斤不过客官若是给银子的话二十斤一坛价钱可以一两二钱。”

    这就是生意人的机变反应了这几坛酒对孙家的货栈来说无足轻重卖出去与否并不重要但孙甲想要借这个提价来试试对方的态度。

    “都拿出来雇辆车送到南码头去这就给你银子”那千总答应的干脆利索边上的狗鱼倒是抢了句:“听说你这酒能先尝后买?我们总爷也要尝了才肯买?”

    听到这个孙甲一愣当时自己儿子孙大雷送酒过来还让人捎话说可以先尝后买他只当是个笑话价钱定的这么高还先尝后买这到底会不会做生意实在是小孩子胡闹。

    可现在听到孙甲突然觉得这东西有道理这么贵的价钱如果不先尝后买怎么放得下心。

    酒坛被搬来打开泥封那狗鱼也是老酒客知道搅和搅和然后用酒提伸下去打一坛坛尝下来那千总于脆利索的拍了银子出来。

    “掌柜的这酒你们从那里买的我还想买更多些。”那吴千总大大咧咧的说道。

    孙甲笑了声用很诚恳的表情说道:“不瞒客官说这酒在隅头镇上只有小店一家发卖而且产量不多如果客官想要下次会多备些货。”

    地上的几坛酒已经被全部封好外面也有伙计跑去雇车吴千总笑着抱拳说道:“那就劳烦掌柜的了。”

    在大车雇来之前少不得奉上茶水坐在一起闲聊几句吴千总变着法打听着汉井名酒到底从那里买的孙甲笑着客套却一句实话也不说

    双方这么支吾了几句那边大车雇来两个人这才告辞出门前那吴千总犹豫了下从怀里摸出一个金锞子说道:“这是一两先给掌柜的做个订金下次若有货来先给兄弟这边留着。”

    孙甲也一愣伸手接过金锞子一捏一掂脸上的笑意马上浓厚几分笑着说道:“请客官放心下次您来的时候肯定有酒了。”

    双方客气一番那吴千总拐过街角看着大车上的几坛酒犹豫了下开口说道:“狗鱼你不用跟船走了等下回去拿十两盘缠留在这隅头镇好好找找我就不信只有这一家有酒如果只有他一家有的话你盯着看看到底在那里进货的”

    狗鱼愣了下随即眉开眼笑的答应这寒冷天气走船极为辛苦半路上如果耽搁了还赶不上回家过年留在隅头镇这繁华地方盘缠给的也足吃喝玩乐怎么不好。

    那边店门关上孙甲手里惦着那小小金锞子那边吴千总一走他立刻把金锞子用牙咬了咬真是金子。

    “老张你明早就回徐州问问大雷这酒怎么买来的先买个二十坛回来。”孙甲吩咐说道。

    说了两句孙甲沉吟下又说道:“和大雷讲最好要咱们家独家发卖价钱好说。”

    老张是这货栈的二掌柜听了之后连忙点头孙甲走了两步突然失笑说道:“一个孩子折腾起来的事情倒让我心急了酒先买十坛回来到时候在咱家开两桌宴席请那些会喝的酒鬼过来尝尝。”

    那老张倒也知道凑趣笑着说道:“东家好谋算若是这酒好喝吃水上这碗饭的就不知道能买多少过去大少爷也是做生意的奇才居然能想得这么周全。”

    听到别人夸奖自己儿子孙甲脸上顿时笑开了花连连摇头说道:“他误打误撞当不得真。”

    谦虚归谦虚脸上连皱纹都笑得不见了。

    在运河边上做生意的人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酒卖的最好烈酒卖的更好或许酒上的利润不大可胜在量大常有只要有人跑船就有人买酒一年到头不停。

    自杭州去往京城这一路船过长江过黄河经过浙江、南直隶、山东和北直隶沿途风光多变颇有些很不错的景色但对于坐船少的人是这样对于整日里在船上的漕丁来说则是枯燥无比了除了这景色枯燥一年大多数时候在河上并不好过春秋冬日走在水上寒风透心刺骨那是实实在在的折磨。

    又是枯燥又是寒冷想要休息好解乏想要暖暖身子这酒就是第一等的要紧东西了。

    漕丁的饷银也被克扣可他们克扣点船上的漕粮替人夹带些货物弄钱容易得很手头也就比别人宽松些买酒的钱从来不缺。

    运河沿岸这些口岸码头上做生意的都知道酒这东西好卖位于漕运枢纽之地的骆马湖隅头镇上的商家更是明白。

    不过有一桩奇怪的事就是漕船上买酒好像有专门的处所偶尔有漕运上的人过来买也不过几斤十斤的散称骆马湖上人多眼杂很快就有人看到专门有船装着酒坛子朝着漕船上运。

    做生意这事是人人都能搀和的就有人想我的酒便宜些是不是也能过去卖?结果漕船上的人根本不理会碰了一鼻子灰这么折腾下来谁都知道有点古怪也就懒得去琢磨了。

    可今天发生在徐雷货栈的事情却让孙甲感觉到不寻常这酒居然能让漕上的头目找上门来了而且还留下一个金锞子做定金虽说着也就是十两银子但也足可以证明对方的热切。

    就算孙甲再不懂酒也能看出来这其中的商机所在而且这酒还是自家儿子弄来的恍恍惚惚记得这酒是个赵家的小子做的当时只觉得小孩子玩闹浪费银钱现在一想自家还真是抓住了一个好机会。

    不过接下来的十几天一直到十月中孙甲才发现这好像不仅仅只是“好”机会几乎每天都有漕上的人员过来询问这酒有没有。

    孙家在骆马湖这边的生意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跟漕上也有些关系稍微聊聊就能知道过来打听的很多漕丁水手都是在北边赶回来的也就是本来要跟船北上的却在半路上折返回来。

    这些漕丁水手也没什么可隐瞒的只是说半路上喝到这酒觉得不错都想回来买些或者路上带着或者贩卖碰到几个相熟的打问敢情都是在吴千总那船上混了几碗酒喝没心思的人喝几口夸句好有算计的喝了酒之后自然能想到这东西能卖大家在河上跑生活做生意的心思都是一等一的。

    这么多人来问销路如何利润如何自然不必说了孙甲最后一丝观望等待的心思都烟消云散可派到徐州的二掌柜老张还没回来少不得又派人过去催促十月中的时候酒回来了可只是拉回来七坛一共才一百四十斤酒

    孙甲看到这几坛酒顿时大怒冲着那老张说道:“才夸那混账几句没想到办事这么不靠谱自家生意还是从他朋友那边拿货就弄出来七坛咱们这边是卖还是喝?”

    张掌柜连忙解释这事情还真怪不到孙大雷身上就这七坛还是孙大雷存在手里没有发出来的。

    原因简单的很那汉井名酒的销售太火爆了十月初已经有四口烧锅同时出酒但没开业前积攒的存货空了所以每天出酒的数量也就是一千斤上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