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意想不到的
王友山经常教育自己的儿子和人交往要不卑不亢不要自矜身份也不要妄自菲薄对朋友要堂堂正正如果总是讨好反而会让人瞧不起。
自从认识赵进以来王兆靖发现自己总是夸奖对方这“能者无所不能”就不知道说了多少次这么下去会不会被人看轻。
但王兆靖有时候也不得不苦笑自嘲真不是吹捧讨好而是真的能者无所不能做酒坊这件事他从一开始就不看好甚至还私下串联伙伴们要给赵进凑钱救场没想到真就酿出了连自己父亲这等见多识广出入过大场面的人都夸赞的好酒好酒不愁卖但赵进这一系列的举动却让酒好卖了无数倍。
明明看着赵进的法子是有钱不赚比如说限购和拿号结果这一措施实行出来外面的顾客反而趋之若鹜更加哄抬了热度。
而且难得的是在这样热火的行情下赵进依旧冷静想的是长远想的是怎么卖得更多王兆靖设身处地的想过如果换成自己看到这酒这么多人疯抢名头这么大肯定会准备将这酒做成上等名酒可赵进却一直坚持那种做大路货的概念仔细分析判断这种理念才是正确的。
这样的谋划怎么能不说是“点石成金”。
出身军户捕快刽子手的儿子从小习武却懂得很多天文地理、格物致知的知识道理懂得生意而且好像还偷偷的看过很多书这样的人物怎么不能说是“能者无所不能”。
中秋过去日子似乎过得快了不少没热几天的徐州人迅速感觉到了凉意大家都开始加衣服了。
飘香酒坊的第二口和第三口蒸锅也开始出酒了还有三口蒸锅在建造过程中汉井名酒的价钱主动降到了五十文一斤大家纷纷感叹赵进的仁义却没什么人记得这酒刚卖的时候是三十五文一斤。
但增加两口蒸锅产量翻了两倍稍多因为大家技术熟练了些可本来底子就不大多了两倍每天也就多了三十坛酒而已结果价钱又缓缓的回升到七十文上下。
赚的不少花出去的同样多飘香酒坊把附近几块地方都买了下来将房屋宅院推平重建好在酒坊位于城南地皮便宜的很而且原来是酒坊的地方周围也没什么人家这个倒是简单。
然后赵进又和城内粮行下了定金通过董冰峰这边和徐州卫的人也打好了招呼酒坊耗用高粱的量越来越大如果断货可就是个大麻烦粮行那边自然是收粮卖粮的而徐州卫这边则是有粮可卖的大地主。
指挥使和千户们占有卫所的屯田驱使军户耕种每年都能收上来大量的粮食但如今是秋天粮贱钱贵春天又反过来卫所里的这些头面人物不愁吃穿却总是在卖钱的时候吃亏赵进这下定金大量订货虽说价钱不高但胜在量大彼此都觉得很合算。
赵进开了这酒坊得利的不光是董家这边烧锅蒸酒需要柴禾燃料徐州城内没什么烧的需要买柴禾煤炭来这时陈晃家的炭场就接到了大生意他们家本来就有相应的渠道彼此两利正是方便。
石满强家里打造各种器械工具如今徐州城内城外的工匠作坊谁不知道城南石大爷门路广生意多大家想要接活都要好好去讨好这位。
吉香那边也不含糊吉家已经把货场和酒坊的后勤饭食包了下来每日里操持几百人的伙食这进进出出的也是好大生意和场面吉香父亲想法不少看到赵进坚持给手下伙计们吃肉他索性在南门附近弄了个猪场自己养猪之所以做这个生意倒不是因为肉能卖钱而是喂猪的酒糟便宜上下一算利润当真不低。
酒坊的伙计扩充到八十多人还有六个从前在酒坊做过有手艺的师傅里面人多了外面的人也不少有些人看起来就是生面孔根本不是城内的闲汉有事没事的想朝里面混如果不是守卫家丁看的严他们还就真进去了。
为了防备这些人也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外面的消息刘勇手里的人越来越多除却十几个核心得用的也有不少只是拿钱打听消息的这么下来刘勇也算是管着百余号人的角色。
有这样的场面在城南已经是一号人物了不知何时城南混混泼皮对刘勇的称呼经历了几个变化从小勇变成了勇哥现在已经是勇爷了。
王家倒是没有沾光不过王家也不稀罕这些东西王兆靖对酿酒这个生意除了写招牌题目什么的参与下之外其余时间大多在读书。
孙大雷家中就是生意人对这些东西也算家学渊源他在这酒做出来的时候就知道有大钱可以赚自掏腰包买了几坛送到隅头镇去发卖本以为能打开一条销路没想到那边一直没什么消息传回来这让他颇为郁闷。
酒坊扩建工匠和伙计增加看守酒坊的家丁也要增加家丁也扩充到了二百人其实合格的人还有很多但赵进却没有全部招募他知道要保持分寸手里有几百号壮丁而且还配有武器每天大张旗鼓的训练不管怎么说都会让人防备如果做得太过分肯定会被人猜忌。
让旁人觉得奇怪的是赵进如今最要紧的应该是酒坊有这么个日进斗金而且还能和各方挂上关系的聚宝盆就应该全心全意的照看而赵进不管多么忙也要抽出半天时间亲自训练这些家丁。
辛苦还是辛苦不过比第一批来多少轻松些因为第一批的那些家丁已经练出了点样子可以传帮带了。
随着天气变冷汉井名酒的销量增速加快了飘香酒坊门前的水牌上所写的价钱已经涨到八十文一斤依旧供不应求因为每月提供的总量依旧不大而知道的范围越来越多徐州地域一州四县的人都有需求除了州城之外丰县、砀山、萧县、沛县四处已经有定期过来采购的马车。
扩建的酒坊又圈进一个水井不过按照卢向久的说法城内最多也就是再开四口蒸锅如果还要增产就只能去城外寻找地方因为大量的高粱和柴草运进来运输和储存都需要成本更不要说酒粮的晾晒需要很大的空场发酵酒粮的酒窖也需要很大空间冬天还要人工加热这些都需要大地方城南这块再怎么扩张总是有局限的。
而且按照目前这个销售的速度大规模的扩建增产并不盲目现在来买酒的买家们已经懒得品尝了因为这么多天下来每坛酒的口味或许有差别却不会差的太多大家已经相信飘香酒坊能持续的生产出这样的好酒信任之后就是需求的扩大很多店家商家都找到赵进说希望酒坊扩建他们愿意用出银子提前购买的方式来资助。
按照陈宏大概计算如果这些提前出的银钱能够兑现那么修建比目前大一倍的酒坊甚至不用赵进自己出钱。
这是放在眼前的银子不拿白不拿的但赵进却克制住了他心里明白在这徐州城内自己差不多可以保护父母和自家产业离开这座城池恐怕就有麻烦目前还是要谨慎为先。
九月初七这一天赵进刚到商行那边没多久就有一名意想不到的客人来访。
俊朗如玉风度翩翩比王兆靖更像是世家子的中年人不过这人却是个和尚正是先前代表云山寺和赵进讲和的如惠和尚。
现在的货场周围已经围了一圈栅栏很有营地的样子如惠和尚一个人站在门边向内张望在他身后不远处停着一辆马车边上还有两个和尚闲聊。
如惠和尚对赵进的家丁操练很感兴趣别人看着枯燥的东西他津津有味的看了半天赵进开始没有注意到他的存在新来的这些家丁即便有老家丁的传帮带但该分不清左右还是分不清听到口令慌乱的毛病也还是有赵进再怎么沉得住气也是忍不住大声咆哮挥舞着棍子狠狠抽打还是过来传信雷财提醒才发现如惠和尚。
赵进尽管对云山寺上下深恶痛绝却对这个如惠和尚印象还不错因为这位好似名士的如惠和如难、如定那种强豪做派的和尚完全不同。
发现赵进看过来如惠和尚笑着合十为礼远远的打了个招呼。
既然上门拜访双方在之前又已经讲和赵进也不会把对方拒之门外直接将如惠和尚请进了货场的一处独院。
原来货场周围的各处宅院都被买了下来有的充作营房也有专门改建成会客的其实也说不上什么改建只不过将原来的房间整理收拾下。
如惠和尚落座之后有人送来茶具热水赵进自己起身给对方泡茶如惠和尚笑着谢过四下看了看简朴的会客室悠然说道:“赵公子如今名扬徐州偌大身家没想到自奉这么简单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