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拜祖师
第二百零一章拜祖师
从这一天起王越就住在苏明秋的武馆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每天除了花费大量的时间阅读相关的唐国古籍之外剩下的时间几乎就都在和苏明秋探讨武术和格斗。期间茱莉亚带着安妮也过来看了一次但随即不久安妮就被一个电话急匆匆的叫走了临走时除了嘱咐王越什么都不要担心要好好养伤之外从此后就再也没有露过面。
一周以后苏明秋最后一次行针结束王越胸口上的那五点朱砂指印终于消失不见一切似乎都回到了原点。
所不同的是王越在内伤初步痊愈之后虽然还要静养一周不能过度发力但却不妨碍日常的练习。苏明秋便也履行承诺开始把苏氏武馆的入门拳法“**拳”教授给让他慢慢演练借以活动气血。
而东方的武道与西方格斗之间的区别也在练习之初就很快的呈现出来。按照苏明秋的要求是要他在揣摩拳法时一招一式的加以理解并最终要和他这些天记忆的经脉图谱相互联系起来。
所谓触类旁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个道理也并不仅仅只适用于格斗和武术中。东方的武道涵盖范围之广远远超出武术本身的范围据说练到一定地步后讲究的就是“世间万物皆入拳理”不论是一草一木风雨雷电还是为人处世坐卧行走对高手而言都能和自己的拳法联系起来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丰富自身如同顿悟。
好在王越的资质也是不错很快就克服了这两种格斗体系之间的演练冲突加上有苏明秋一直在身边指点时不时还下场陪着王越喂招以身为引带着他练习王越在一天后就很快掌握到了这套拳法的几分精髓。再练起起来时整个人便没了一点儿生硬起手迈步动静相合只看招式上的变化自如就如同是练了七八年的老手一样丝毫看不出他是用西方格斗术打的底子。
而且**拳虽然比较简单只是苏氏武馆入门的基础但王越通过练习也从这套拳法中感受到了一些苏门拳法中最为鲜明的特点。那就是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脚间的配合。
苏家的这套“**拳”和铁十字军的秘传十字手练习的目的其实差不多最后都是要把身体各部分的力整合在一起形成一股绳似的合力。只不过十字手是以全身上下的肌肉为主而**拳练得却是肩胯膝肘以及手脚处的关节和韧带主次之间完全相反。
不过也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练习使得王越眼界大开对身体肌肉和关节的理解程度又加深了不少同样也在他的面前推开了一扇具有无限可能的大门。
武术需要交流尤其是不同体系间的武术和格斗更需要这样。差异越大就说明双方之间可以学习的东西越多各自能够提升的空间就越大。那种只靠一套拳法墨守成规几百年守着老祖宗的传统永远不知变通且敝帚自珍的人是绝不可能超越前辈取得更大的成就的。
所以同样的王越在练习**拳的时候苏明秋也在他的身上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他虽然是东方武道的大师级高手但论到到自身肌肉的控制却远不如王越而王越经过剑器青莲改版后的铁十字军基础格斗术里有几种特有的发力技巧对苏明秋的启发也很大。
而且铁十字军的个都是对于练习者身体素质的增强有着几乎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在东方武术各家流派中也是很少见的。
接下里的几天两人相互切磋交换所得王越除了把十字手拿出来之外还把阿道夫先生练功笔记中记录的一些感悟讲出来和苏明秋一起探讨。同样苏明秋也在指点王越练习**拳时逐步深入慢慢的把这套拳法最核心的“内三合”功夫也教给了王越。
苏家的“**拳”外三合指的就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是所有入门弟子都要练习的基础拳法是属于和王越的格斗术差不多的“外家功夫”。而“内三合”的部分就涉及到一部分精神和意念的锻炼讲究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就是完全属于内家功夫的范围了。
并且这一步的功夫开始真正的涉及到“气”的概念招式之间都需要配合以复杂的呼吸吐纳精神意守练习的难度自然很大。就连王越在苏氏武馆一口气又待了一个星期后每每思及其中的奥妙都觉得意犹未尽总觉得还有很多东西是自己没有挖掘出来的。越是练习就越觉得这套拳法含义隽永
直到有一天苏明秋忽然午后来访不声不响的把王越带到了院子后面的一间房子前面这才转回身面对着王越郑重其事的说了一番话。
“小王经过这半个月的相处你我也算是相交莫逆思虑再三之下我觉得有些东西我也应该和你说个明白了。我虽然开设武馆教授拳法但有些东西在一般情况下却是绝对不会外传的祖师爷当初创下这一脉的功夫历代以来自有规矩所以你要想在我这继续学拳那就必须先拜过祖师爷再说。我虽然不能收你为徒但却可以代我过世的老父收你做个记名的徒弟这样一来也可名正言顺。”
“但如果你不同意那咱们两个之间的缘分也就尽了好在**拳外三合内三合的功夫我都已经教给了你也不算违背诺言。你要能精修此拳以你的功夫十年之后真要能有所觉悟融汇东西将来武术界总也有你一席之地就算最后进阶宗师也不是不可能的。”
苏明秋站在门前的台阶上目光严肃神情庄重说话时的语气也十分坚决显然是已经下了决心要王越做出一个选择来。
东方武术界的规矩一向如此就算是真传的徒弟师傅在传授本事的时候往往也要先留几手绝招不传。怕的就是万一识人不明看错了人等到把功夫全教完了徒弟日后翻脸不认人所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就是这个意思。
而且在唐国的传统思想中天地君亲师乃是五大恩。虽然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这种思想在当下的年轻人中间已经没有什么市场了但在武术界里“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观念却始终根深蒂固。
师傅教徒弟徒弟孝顺师傅这是礼也是义是断然不能违背的理念和规矩。绝不是你花钱到武馆学拳学成后然后就可以随意背弃这种关系的
东方的师傅和西方的老师从这一点上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观念不可同日而语。就算安妮和阿道夫先生之间的那种师生关系也只是比旁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了一些而已并不能做到真正的“事师如父”。真要到了一定的程度有巨大的利益冲突在面临抉择时这种关系其实还是很脆弱的。
读了半个月的唐国古籍王越肚子里硬塞进去一大堆的故国思想和理念他当然也能完全理解苏明秋现在的举动到底是什么意思。
人家的功夫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代人的整理和归纳创新研究最后才形成现在的体系所学不易当然就不会随便教给一个没有关系的人。想要接着在这里练拳学到更高明的拳法那你就要首先被这个体系所认可然后被吸收并融为一体真正切切的成为这个体系中的人。
所到底这其实也和铁十字军筛选学员从预备到正式然后是精英学员核心学员这几个阶段都一样。人家考验你的人品教授你的功夫你就要付出你的忠诚。
“我同意。”见到苏明秋的态度坚决王越当然也不会就这么放弃眼前的这个机会。他根本不是这个世界的人思想和观念里也没有这个世界太多的拘束但最起码的“感恩”却还是有的。
苏明秋教授他拳法虽然一开始只是由于双方的一次交易但后来双方互换武技交流拳法苏明秋便把**拳最核心不外传的功夫全部展示给他只凭这一点就也说明苏明秋对他还是起了某种惜才的心思的。
从最开始的敷衍到后来一步步的接触交流王越完全看得出来苏明秋对他的看重他是真的想要让自己加入进来的。
所以王越也不多说只是郑重的点了点头便认下了双方这层关系。
“好既然如此你就随我进来拜拜祖师爷吧”
仿佛对于王越的回答早有预料了苏明秋除了眼里闪过一抹笑意之外脸上的神色都没什么变化只是转身推开了身后两扇红漆大门一边走一边说道:“我这一脉虽然没有开山立派可传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祖师乃是盛唐时的道士姓李名荃字达观据说未出家时曾在骊山之下受过老母点化所以后来成了正果飞仙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