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战争之后,饥荒之祸
听到这话,李承乾的眼睛登时便亮了。
目不转睛地盯着陈修竹。
陈修竹又继续道:“且这东西比较稳定,不靠近火源时,不会轻易爆炸。”
这下李承乾的心便彻底放到了肚子里,整个人都松了口气。
“如此一来,对付吐蕃便不再是什么难事。”
他望着陈修竹,语气坚定。
“老师放心,徒儿这次绝对不会再受奸人挑唆。”
“军机阁,依旧交给陈修云去管,朕额外还要赏赐他黄金百两,并封他为安定侯。”
陈家人有大才,能用时便该好好用起来才对。
李承乾已经坚定了重用陈家人的心,然而陈修竹却轻笑着摆了摆手。
“修云他志不在朝堂。”
“且这火药的造价极高,一个炸药包便需三十银,要慎用。”
火药在这时,与神兵利器无甚区别。
为了避免造成太大程度的伤亡,唯有大幅度提高火药的价格,如此才能避免一些心事。
三十两!
李承乾瞪大眼睛。
这是打仗还是打银子?
若造价当真如此高昂,恐怕这火药也成不了大唐的依仗。
他咽了咽口水,试探道:“这东西的配方……”
“配方自然会给陛下。”
陈修竹毫不犹豫道:“只是恐来不及用,陈家可先提供五百个给陛下。”
陈修云等人研究出的配方,自然用不了这么高的造价。
陈修竹早都改好了一版。
三十银,都未必能够制造出一个炸药包。
且欲改进,道阻且长。
对此,李承乾自是并无不可,连忙表示既然陈修云不愿入朝为官,那银钱的赏赐便翻倍。
五百个炸药包的银子也会送往陈府。
随后,又问陈修竹道:“老师,您觉得再战吐蕃,派谁去比较合适?”
朝堂中的将才不少,可薛仁贵和刘仁轨二人着实将李承乾搞得有些怕了。
若是再派去个蠢的,头脑发热再干出什么蠢事来。
整个大唐都得跟着遭殃。
陈修竹略思量片刻,开口道:“黑齿常之性格稳重,或可一战。”
.... ...
待到李承乾走了之后,李世民才长叹一声,语气中带着无奈:“他啊,太过于顺遂了,才有了今日之祸。”
他沉默的说道:“朕....是否不应当那么快、那么顺遂的将权柄交给他?”
陈修竹淡笑不语。
苦难自然能够使人成长,但....过多的苦难怕是要将人压死。
苦难从不值得歌颂,值得歌颂的是那些在苦难中的人们。
李世民见陈修竹不语,撇了撇嘴,又说道:“不过,朕这次见到了一个人,一个....修竹你也熟悉的人。”
……
翌日。
黑齿常之奉命出征。
对此,朝中众说纷纭,有人已被吐蕃的勇猛给吓破了胆子。
“要我说,大非川的百姓已经被吐蕃人杀光了,就把大非川给他们算了,又何苦要再打一场。”
“打仗时消耗的,可都是百姓们的血汗。”
“我听闻黑齿常之是陈公所荐,这一仗应该能赢。”
“嬴又如何?瞧如今这形势,一打又得三五年,要烧多少粮草军饷,填进去多少将士的性命,倒不如不打得好!”
然这次,不过三个月,便有捷报传来。
黑齿常之大获全胜,不仅将吐蕃赶出了大唐,甚至直入吐蕃王庭,彻底将吐蕃收入囊中。
且有一传言。
说黑齿常之有一秘密武器,堪称天罚。
一旦使出,便能将一射之地夷为平地,其间无论人口畜生,房屋田舍,都荡然无存。
故此,即便赞聂多布骁勇善战,也拦不了他一点。
“这是怎么回事,莫非这黑齿常之是天命所佑之人?”
“什么天命所佑,说是陈家所佑还差不多,那所谓的天罚便是陈家人研究出的,有那东西在手,就算是一头猪,也能建功立业!”
“既如此,陈氏为何不早些拿出来?”
“那炸药包造价极为昂贵,一小包就需三十两纹银,怎敢轻易动用?况且若非薛仁贵和刘仁轨那两个蠢货,这一战原不需如此费劲。”
黑齿常之还未班师回朝,有关天罚的传说已遍布大唐,
人人都将其传得宛如神仙一怒,雷霆之罚,讲得厉害极了,甚至有人动了心思,想弄些来防身。
只是这炸药包唯有陈家和军机阁能造出来。
想要从这两个地方搞点东西出来,那可比上青天都难!
与此同时,陈家的神秘与可怕更上一层。
原先还有世家比量这陈家,想要依葫芦画瓢,再次书写一次神话。
这下,也彻底歇了心思。
能够制造炸药包,也不缺少制造炸药包的财力。
论及战力,陈家与大唐相比,怕是也不遑多让。
这一战,终是落下了帷幕。
黑齿常之因功晋封燕国公,为此特地备着厚礼,去了一趟梨花小院,聊表谢意。
见罢陈修竹后。
没几日,他便说自己在战场上落下了暗疴,不得不尽心修养。
借此由头交了兵权,只在长安中做一个闲散国公。
李承乾欲册封陈修竹以及陈家众人,可却无一人应下,如此,也只得作罢。
只是待陈修竹愈发恭敬。
无论国事家事,皆要到陈修竹面前絮叨一番。
时间一长,陈修竹不堪其扰。
干脆只让他说于陈政,陈文简二人听,由二人帮着拿主意,也算是对二人的锻炼。
至于李泰……
由于其实在难当大任,李承乾干脆收了他的封地,只让他在长安中做一个闲散王爷。
李泰虽心中千般不愿,却也不得不认命。
… ...
永徽十八年。
大唐发展地越发繁荣昌盛,长安身为大唐的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短短数年,又比原先扩张了一倍。
然关中号称沃野,其土地却狭,所出渐渐不足以给京师。
即便有占城稻,亦难以供给。
四处皆有商贩往长安贩粮,只是路途遥远,加之商人重礼,长安的粮价要比旁处足足贵上三番。
普通百姓即便早出晚归操持生计,也难以果腹。
……
“外头是闹饥荒了不成,这菜肴一日不如一日也就罢了,怎么连胭脂玉田米都没了。”
“让本王吃粳米?本王这辈子都没吃过,咽不下去!”
卫王府,李泰瞧着一桌子的粗茶淡饭,当场便摔了筷子,一脸的恼怒不忿。
李承乾削了他的封地就罢了。
将他身边的人全部都换走也算了,如今竟连日常生活上都开始苛待他。
简直可恶!
如此手段,是把他当后宫的女人磋磨吗?
他还就不相信了,年年都是风调雨顺,这大唐还能闹起饥荒来不成?
这桌子菜端到外面,怕是都要惹人笑话!
耻笑他李承乾苛责幼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