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被人暗算
甬道的方向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来回跑了一圈,接着是一道压低的慌乱女音:“有没有人?”
“没有,或许是我们听错了。”声音低闷而带些尖刻。
“还是快走吧,今天人多,被有心之人混了进来就麻烦了。”还是那个女音,风荷已经能听出来这是世子妃的声音了,只是比平时更多了一份妖娆。
男子的话很是猥琐:“宝贝儿,我好不容易摆脱那个母夜叉来与你欢会,你就这般走了,太没良心了。”
女子似乎考虑了一段时间,随即轻声说着,风荷听不太清,隐约听到什么晚上、吃醉了之类的。那男子好似笑了,继而传来一声清脆的吧唧声,然后就是两个人的脚步越行越远,直到没了踪影。
听到最后的时候,不止风荷,沉烟的脸也是热辣辣的,仿佛她们偷窥了别人的什么秘密事一样,她们绝对是被迫偷窥的啊。
风荷缓缓舒出一口气,刚想回头说话,心中却是发紧,因为她此刻的姿势暧昧至极,她的背完全贴在一个男子身上,几乎整个人压在人家胸前,而她还被人抱在怀里。一瞬间,她就反应过来,暗暗在男子手上捏了一把,男子吃痛,立时放开了她,她忙往前一步,脱离那个男子的怀抱。
这一切,发生的很快。沉烟之前一直只顾注意着紧张的形势,没有太多关注两人的处境,此刻倒是发现了异样,不过转眼间她就明白刚才可能发生了什么事,但她只做不知。
没有半点意外的,风荷转身看见韩穆溪尴尬地立在地上,面上升腾起绯红的云霞,两只手讪讪地没地方放。他很想说是一时情急,却开不了口,这种事只会越描越黑。他生得很好看,温润中有英气,儒雅中有不羁,一袭宝蓝色的长袍将他的气质衬托得恰到好处,而慌乱的眼神,涨红的脸蛋又显出了他稚嫩的一面。
风荷亦是有几分难堪的,她怎么觉得是她占了人家男孩儿的便宜呢,瞧把人家羞成这样。她脑海中忽然闪过杭天曜的身影,和他那堪比城墙的厚脸皮。
韩穆溪低头酝酿了半天,总算平稳了呼吸,想说一两句话缓解气氛的时候,敏锐地感觉到了外边琐碎慢腾腾的脚步声,他当即大惊,给风荷两人做了一个手势。二话不说将风荷拉到自己身后,他轻轻探出小半个头,想要看看外面的情景。
假山是东西向的,环绕着假山有一大片的竹林芭蕉林,他们所在的地方应该是在假山以北的芭蕉林里,芭蕉林外围还有一大圈密密的竹林。透过竹林的空隙,往西能看到之前那条甬道,往东却是一条两旁植满了一人多高小树的鹅卵石羊肠小道,小道旁有一个篱笆围起来的花圃,再就是远处模糊的院墙了。
脚步声渐渐近了,韩穆溪侧耳细听,好似是从花圃那边传来的。花圃里种着的都是石榴、丁香、玉兰等树,能起到一定遮挡人影的效果。
这时,风荷与沉烟特听到了,不由更急。倘若被人发现她们与一个男子呆在这样隐秘的场所,那有嘴也说不清了,她们只能连呼吸都刻意压抑了一下。
花圃里居然走出来两个人,都是锦衣华服的男子,表情略带不满。韩穆溪一眼就认出其中一个是恭亲王的庶子,另一个却没有印象。他弯身低下头去,怕被人发现他们。
两人没有很快离开,而是在鹅卵石小道上逗留了一番,听脚步声也是故意放轻了,说明两人可能是偷偷进来的。
一人小声而焦虑地说道:“怎么人还没来?不是说有个大美人会经过这里吗,爷等了这么久,连个人影都没有,会不会刚才我们没注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不可能,爷我一直仔细听着,就没有人经过这条小道,前面那条甬道上倒是传来过声音。要是敢骗老子,老子非让他没有好日子过。”听声音,风荷认为应该是个满脸横肉的猥琐男子,她的心忽地扑通扑通跳了起来。他们是在等人,还是个女子?
先前说话的人再次道:“究竟是哪家的美人儿啊,居然引得你冒险进来,我听人说前边那院子就是她们世子妃的,可别被发现了。”
另一个人冷冷哼了一声,满不在乎地道:“被发现又怎么,他们还能把爷我关起来不成,顶多是去我父王面前告一状。告诉你也无妨,这美人可是我死对头的女人。杭天曜,你敢打我,就别怪我不念咱们的亲戚情分,哈哈,给你戴了绿帽子你还蒙在鼓里呢。”
风荷听得浑身掉了一地鸡皮疙瘩,愣愣地与沉烟、韩穆溪对视一眼,想来他们是听懂了。居然打的是她的主意,她方才还以为是有人故意将她引到这里来,看了不该看的东西被灭口,是一招借刀杀人之计,原来不是。她就说嘛,谁有那么大本事查到世子妃会在这个时候这个地点恰好与人偷情,而她就恰好看见了,这个局可不是那么容易就布下的。
她甚至还以为是世子妃自导自演的一出戏呢,目的就是借他人之手除去她。可是怎么想都不可能,世子妃会傻到自爆丑闻来达到目的的嘛,倘若事情不成反而被人要挟岂不是糟了,她有心杀风荷法子多了去,没必要用这样危险的计谋。
唉,没想到这根本就是另有他谋。
有人故意把她引到这里,实际上埋了一个很大的陷阱给她,只要被人抓住她与别的男子在一处,不管有没有发生什么,她的闺誉都已经坏了,她能不能继续呆在王府还是个未知数,更别说其他事了。她表示感谢世子妃,要不是她和人在此处偷情,吸引了她的注意力,或许她就真的落在了那人手里。
这般想着,瞥眼看到面色不大好看的韩穆溪,风荷很有些羞愧,她应该感激的是小侯爷吧,而绝不是什么世子妃,她差点还送了命呢。小侯爷真是她的福星呢,每次都能在关键时刻救了她,是个好孩子。
外面继续传来一人惊讶至极的声音:“什么,是杭天曜他夫人,不行啊,杭家可不是好惹的,尤其是杭天曜,仗着有个皇后的姑妈谁都不怕呢。”
另一人不悦地打断了他的话:“怕什么,他有皇后姑妈,我还有皇帝堂哥呢。都是皇亲国戚,谁比谁还高贵不成。我就算玩了他的女人,他又能怎样,你想啊,这样丢脸的事,他夫人会告诉他嘛,肯定是头一个要隐瞒的。何况,听人说,他那小妻子长得国色天香呢,在京城里那是数得上的。”
“当真?只是这里人来人往的,不大好办事啊。”
“这个我自有安排,你不消多虑。前边有个小院,是世子的地方,咱们就去他哪里,这个时候定没有人会去。”他得意地笑着。
不说风荷,韩穆溪却是气得咬牙切齿了,若不是顾忌这时候出去会影响风荷的闺誉,他早把人狠狠揍上一顿了。恭亲王不成器的儿子,也敢肖想她,他真是活腻了,这件事先记下了。
沉烟被吓得脸色煞白,她一想到如果她们冒冒失失地穿过了假山,经过那个花圃边上,说不定这时候就出大事了。少夫人虽然绝顶聪明,可遇到两个动粗的大男人,她们要脱身就麻烦了,尤其不能引人前去,不然那些屎盆子扣下来,少夫人就被毁了。
风荷只是略略一想,就知其中一人是上次被杭天曜狠狠打了一顿的恭亲王之子,估计是心里不忿报仇来了。好啊,好了伤疤就忘了疼,这一次你既然有胆来打我的主意,可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反正恭亲王儿子多了去了,多一个不嫌多少一个也不没什么大不了,你就当去地底下给你爹超度吧。
那两人又等了一会,还是没见人来,越发着急起来,左右踱着步。
远处的院子那边传来不小的动静,似乎很多人出来的样子,脚步声很嘈。两人怕被人发现,无奈只得暂时溜了出去,等待着其他机会。
风荷长长吁出一口气,这实在是太惊险了,往后她可不能大意了,一定要小心行事,只是不知是谁想陷害她。这个先不管了,脱了身再说吧。
她终于对韩穆溪笑了笑,谢道:“这都是小侯爷第二次救我了,风荷无以为报。”话一出口,她就有点后悔,她应该以杭天曜的妻子来自称的,更不该随意将自己的名字露给外男,都是方才太过紧张疏忽了。
韩穆溪脸上倒是露出了欢喜的笑容,他早就知道她的闺名了,但听她自己说出来就是另一回事了,是不是表示她不把他当外人了?他忙道:“不必多礼,我也是恰巧经过这里。”话音未落,他的心揪悬了起来,这里是王府内院,他一个外男进来这里,她会不会把他看成那种人?
风荷当然想到了这一点,但她对韩穆溪的人品还是还是信任的,而且这是别人的私事,她也不会过问,也就笑道:“虽说如此,小侯爷救了我是事实,改日一定登门拜谢。”她不能名正言顺地上门谢他,不代表不能以杭天曜的名义去。
而韩穆溪似乎并没有听清她的话,反而垂眸与她解释道:“是世子带我进来的,说有样东西要给我看,谁知走到半路前头有人把他叫了去,他让我去他书房等,就看到了你们。”
他的话使风荷怔了怔,她并没有问,韩穆溪干嘛给她说起这个,但不能不应道:“不管是巧合还是什么,我都会永远感念小侯爷的恩情。”
恩情?他一点都不喜欢这两个字,平白把他们的距离推远了。可是,他们的距离本就遥远得似天边的星辰,甚至比那还远。韩穆溪的心中忽然升起一股悲凉,一种强烈的惆怅,有些人、有些事,即便是梦中想起,也是奢求。
虽然只见过短短的几面,但他发现她的眉眼、她的身段、她的声音,他都是那么的熟悉,好似在眼前出现了无数次,更好似朝夕相处一般,连父母亲人,他都没有这种感觉。
他隐隐知道,自己错了,错得很离谱。他的轨道偏离了,他很想问问还能不能回到从前,可他又不舍,几个瞬间的画面把他的心填得满满的,一旦抽离就会空虚得不能自已,他一直不是这样的,为何会变成这样?
风荷看见韩穆溪迷茫惆怅的眼神,不自觉的心软,软得能滴出水来,她很想伸出手来,但是理智阻止了她。她强笑道:“我这边还有急事,能不能请小侯爷帮忙掩护我出去?”
她的低语唤醒了韩穆溪,他很快点头应道:“自然没问题,如果有人问起你去了哪里,你想好对策了吗?”他不想唤她世嫂,那一声世嫂里有他不能遏制的酸楚。
“天气这么热,我急着赶过来,中了一点暑气,心头闷得不行,沉烟只得扶着我在树荫下站了一小会。”她浅笑吟吟,眼里水光流转。
韩穆溪听到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声,他用了十分的努力,才把自己的目光从她身上移开,语调颤栗:“嗯,再有个亲眼见看的就好了。”他顿了顿,又道:“这是我的令牌,沿着甬道一直走有个小抱厦,我的丫鬟在那里等,该怎么说你应该知道,离这里不远,你认识路吗?”
沉烟回想了一番进来时的路径,点头应是:“没问题,我见过那个小抱厦,我不会让人发现的,少夫人,你要小心。”
风荷自然清楚韩穆溪的好意,有外人作证总比自己人说来有用,而且去喊自己的丫鬟,要到二门那边丫鬟歇脚的院子,那里人太多,沉烟一去就会被发现。还不如按照韩穆溪的方法,又快又安全。
韩穆溪仔细看清了外边,对沉烟点点头,沉烟小心翼翼地钻了出去,拔脚就往前跑。她都是走在路最边上的,有树木能挡一挡,而且今日丫鬟们都忙,只要不遇到杭家自己人,应该没人会发现她的异样。
芭蕉林里,寂静的一片,树叶落地的声音都能听见。茂密的竹林挡住了大半的光线,有细碎的影子投射下来,明晃晃的,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
风荷看着自己的绣鞋,她还是第一次有这么尴尬的时候。面对杭天曜,她常能应付自如,难有这样无措的时候。
“我。”异口同声说出这个字,却是一齐笑了。
“你笑什么?”韩穆溪恍然,原来他可以这么自如地与她说话,这种感觉真好。
风荷抿嘴,轻轻踢着脚下的一块小石块:“我笑小侯爷就好比传说中的英雄好汉,总在危急关头挺身救人。”
韩穆溪腼腆地摸了摸自己的头,第一次有人夸他像个英雄好汉,旁人夸他说的都是翩翩佳公子,相比起来,他更喜欢当英雄,他亦是有抱负的。他的性格,并不适合生在贵族之家,更应该生在中等人家,看书、种花、打柴、喂鸟,偶尔出去行走江湖,潇洒人生。而他,不行,他必须履行身上的义务,对家族、对父母、对妹妹。
他望着风荷明亮的双眸,暗暗感慨着要不是他生在贵族之家,也许他根本就不会认识她,他笑道:“我笑你,哪儿招来那么多仇人。”
风荷微仰起头,飞扬的眉毛像是会说话,她嫣然笑着,别有风情。
满满的幸福感铺天盖地而来,韩穆溪终于确定了自己的心情。其实,只要有她,即使没有花花草草,没有山山水水,他依然欢喜,欢喜地想要把她抱住,旋转。
时间只有这么短的一刻,沉烟就带了韩穆溪的丫头匆匆来了,两人不再迟疑,快速闪了出来。
风荷笑着向韩穆溪挥挥手,扶了沉烟与另一个丫鬟的手冲世子妃的院子走去,她还要面对接下来的一切。
世子妃的院里,已经聚集了一大堆人,世子妃、魏王妃、辅国公夫人都到了,回廊下站着几十个丫鬟媳妇,含秋也在里边。
她一直焦急地望着院门口,看到风荷进来,差点就要惊呼出声,几步冲了过来,轻声哽咽道:“少夫人,你去哪儿了,吓死我了。”
“没事,别怕,怎么样了?”风荷轻轻拍了拍含秋的手,面容疲倦而有些发白,这是她在树林里站得久了,没有被阳光照到而显得特别白。
含秋一面扶着她往里走,一面回禀道:“奴婢很快就找见了娘娘,娘娘一听,带了五小姐匆忙赶过来,命人去请了太医。随后,辅国公夫人也来了,世子妃娘娘差不多同时到的,现在太医正在里边。”
风荷压低声音问道:“你们是从哪个门进来的?”
“前门啊。”含秋不解地回道。
风荷点点头,没再说什么,进了屋。
王妃与辅国公夫人对面坐着,世子妃可能是在里间,她忙行礼:“母妃,媳妇来晚了,五弟妹如何了?”
她低着头,用眼角的余光扫着两边两位贵妇,王妃焦急而三分埋怨地看了她一眼,辅国公夫人看到她的时候好似有点惊讶,随即就恢复了忧心忡忡的表情。
“你不是先得到消息的吗?怎么这个时候来,可是路上遇到什么事了?”王妃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缓些。
风荷故意歪了歪身子,抚了抚额角,很是自责地说道:“媳妇一听,就吓了一跳,吩咐了含秋去找母妃之后,就往这边赶。谁知走到半路,那个领路的小丫鬟崴了脚,走不了。路上又寻不见一个王府的丫鬟,媳妇与沉烟不认识路,只能依着那小丫鬟的指点大致走过来。但怎么走都不对,心里越发急了,可能是走得又快又多,中了暑气,心头闷得不行。只得在路边的树荫下站了一会,想寻个人领我们过来。后来看见这位姑娘,是永昌侯府的,说她认识路,才和沉烟合力将媳妇送到了这里。”她说着,中间还重重喘了几口气。
王妃一听,倒有些不好意思,再瞧她的气色,确实有些虚白,忙道:“快别站着了,坐下吧,一会太医看完了你五弟妹让他也给你把把脉。”
风荷勉强笑着谢过了王妃,坐在王妃下首。
而她再次撞到了辅国公夫人看过来带些探究的目光,心弦发紧。
太医出来了,嬷嬷回说是因为蒋氏身子有些虚,受不得长时间久坐晒太阳,吃点解暑的汤药就好。
王妃松了一口气,又命人留下太医,让他给风荷把把脉。结果与蒋氏说的差不多,没什么大碍。
蒋氏看见王妃与自己母亲进去,歉意地欠了欠身,说道:“都是我不好,累得母妃与母亲担心。我原说什么事,只是身上懒懒的,心口有些难受,估计是中午吃得多了。偏偏这几个小丫鬟不省事,非要当件大事去回禀,倒害得母妃与母亲操了半日心,大日头底下赶过来。”
她的气色还好,说话也不吃力,王妃与辅国公夫人这才笑了:“说的什么孩子话,身子不舒服自然要请太医,若是耽搁出什么事反而不行。左右我们也是在那里枯坐着,不如这里清静些呢。”
世子妃带着几个丫鬟进来了,一人手里捧着一个红漆雕花托盘,里边几碗酸梅汤。她笑道:“这是我一早就命人做的,放在水井里晾着,母亲、王妃娘娘,还有四少夫人都尝尝,去去暑气。三妹妹一会吃药,先不敢给她吃了。”
几人都道很是,慢慢吃了酸梅汤,酸酸甜甜的,倒也提神。
风荷并没有特意去看她,只是心里暗暗感叹,这面上竟是一点都看不出来,就这份镇定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难怪能嫁入皇家呢。顺亲王与儿媳妇,这可不是件小事啊,一定要好好把握了,需要时也许还能有点用呢。幸好刚才没有闹破,不然这样的猛料就失去了价值,风荷坏心眼地想着。
等到日头偏西了,外头没有那么热了,杭家一行人才打道回府。
太妃听说今日之事后,还道:“早知这样,就不该叫你们去了,宁愿清清静静呆在家里的好。”
“可不是这样,媳妇心里正后悔着呢。”王妃微笑着。
太妃怜惜几个女孩儿累了,打发她们回房歇息,命晚饭后不用来请安,自己只留了王妃说话。
“怎么样?有没有合意的?”其实京城就这些子弟,都在太妃心中,她还真挑不出一个满意的来。
王妃亦是为难地摇头:“不是出身不好,就是人品不好,怕是难了。”
太妃听得唏嘘,她虽然疼爱杭四,但其他几个孙子孙女都是杭家的子嗣,她是都喜欢的,尤其杭莹乖巧可爱,不想委屈了她。镇国公儿子人品还行,但不上进,一味的孩子气;永安侯儿子体弱多病;承平公主的次子不错,但公主为人不好相处;和亲王的次子太软弱;颐亲王的三子太要强,连长兄的风头都要抢。
现在看来,韩穆溪是最好的人选,无奈坏在一个女人身上。满打满算,竟不能为杭莹挑出一个合适的人来。实在不行,只能从今科进士中探访了,但这些进士的门第多半不会好到哪儿去,权贵之家的子弟都是走恩封的,不走科举之路。
不是太妃看不起书生,而是门第摆在那里,你让一个中下等的人家把个郡主娶回去怎么办,拿什么供养她?对了,老四媳妇她娘家哥哥中了探花,现在去了六部学习,也是前程远大的,但他是庶出,父亲只有二品,若是一品就好了,拼着低嫁也行。
看太妃的脸色,王妃越加愁眉苦脸起来,女儿十四了,耽误不起啊。
太妃想了半晌,摇头叹息道:“咱们再细心访察吧,只要人品好,家世差一点没关系,实心实意待五丫头就好。”
“媳妇也是这么想的,媳妇就这么一个女儿,只要能把她风风光光嫁了,多陪送点体己也是愿意的。”王妃这话是真心的,儿子以后有王府,不怕没银子花,唯有一个女儿,迟早是别人家的。
太妃摆手道:“先不说这个了,老三的呢,有没有哪家愿意让女儿为小的?”杭莹的事还能缓上一缓,这个却是当务之急,虽说是二房,但以后老三院里的事都要交给她,而且不是那种没有希望扶正的妾室。依太妃的想法,倘若老三媳妇没了,再娶个继室来反而不好,宁愿眼下就纳个妾室回来,许她扶正之位,不怕她不用心照料老三院里的事。
不然,一个妾室,现在即使勉强掌理院中之事,以后若是娶了继室,那怎么办,两个人不可能不为着权力相争起来。与其那时候让人看笑话,还不如歇了娶继室的心。
王妃自然是满心赞成这个主意的,要是给老三再娶回来一个门第不错的继室,就是给自己堵心来了,纳个妾室,再贵能贵到哪里去。她终于有了笑颜:“这个,媳妇倒是看中了几家的姑娘,工部侍郎莫家有个庶女,才德兼备,打小养在他们夫人名下,是个大方知礼的孩子,听他们夫人的口吻,做小也不是不行;鸿胪寺卿有个嫡女,先前许的人家没了,也愿意当二房;还有轻车都尉李家的嫡女,他们夫人是继室,只想攀了高枝。”
太妃一点也不奇怪,一般只有庶女才肯做小,嫡女愿意当小的,定是有原因的。这几家的姑娘,她耳闻过一二,还要细细打探一番,至少人品要好,不然丹姐儿慎哥儿的日子就苦了。
她道:“既如此,再差人去打听打听人家姑娘的品行,也不用管是嫡还是庶,人好模样好就行。最好能在年内纳进门,老三院子里不能没个女的操持。”
“媳妇知道,媳妇一定尽快叫人去打探清楚了来回给母妃。若是快的话,入秋就能行事了。”她是恨不得快点将人纳进门呢,不然她总是不安心,生怕贺氏还有机会回来。
“嗯,你拿主意就好。不过,你也别只顾着老三,小五那边,你也该留点心了。”太妃不轻不重地说着,眼睛专注地看着案几上的莲花。
王妃先是一愣,继而反应过来,就有些吃惊,惊呼一声:“小五他媳妇刚没了孩子,咱们这样,亲家那边怕是有话要说。”辅国公手中还有实权,而且还有世子妃盯着呢,不到万不得已,王妃还不想得罪了他们,他们是小五日后最大的助力之一啊。
太妃当然明白她的心思,轻轻哼了一声,冷冷道:“谁家子弟没有三妻四妾的,小五成亲一年多了,咱们也没往他们房里放人,难道这样还不够?咱们便是给他放几个房里人,他们能说什么?岳父母还能管到女婿房里去了?世上没有这样的理。你瞧瞧,谁家姑娘进门前不是已经有一两个暖房的了,咱们顾着蒋家的面子,把先前的人都打发了。你是做母亲的人了,也要想想小五啊,他这个年纪,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小五他媳妇不能伺候,难道你忍心让小五睡空房?若为小五他媳妇伤心,万没有这样的理,咱们家可容不得这样的妒妇,你瞧老四房里,还有五个姨娘呢,老四他媳妇几时路过一句不乐意的话了。大不了,咱们也不给名分,放个通房总行吧,也算顾全了蒋家的面子。子嗣一事,倒不用急,没有嫡子,生再多庶子都不顶用,他们蒋家想使手段尽管使,小五还年轻,不急。便是人选,也能由他们自己安排,那样总放心了吧。”
说实话,太妃对蒋家不大满意,更对王妃不满。你一个当婆婆的,当王妃的,怕自己的媳妇或亲家,说出去丢得可是庄郡王府的脸面。想要获得他们的助力也不是这么个法的,他们还能为了这样的事不支持女儿女婿,反而支持外人?说来说去,都是王妃想得不透彻。
王妃之前只顾着蒋家那边,忽略了自己儿子,这听太妃一说,恍然发觉,认为太妃说得有理,不由点头赞道:“还是母妃想得通透,就照母妃说的办。”
这晚上,杭天曜没有回来,风荷独寝。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左思右想。
月底的日子,天边没有月亮,星星很亮,照得夜空发出迷人的深蓝色。晚风吹拂着窗纱,留下绵绵的沙沙声,灯被调得很暗,橘红的光晕温馨怡人。
杏子红的薄被子被照得特别细美,风荷侧了身,支着头细细回想着今天发生的一起。蒋氏身子不适,所以丫鬟去请她,事实证明丫鬟没有说谎,或是说是没有全部说谎。而蒋氏那边,口称不严重,是丫鬟们害怕去叫人的,那么有可能就是丫鬟之前受人叮嘱过了,只要蒋氏有一点不对劲,就以担心她为由去请人。
所以,这才是第一步,如果一切不是蒋氏刻意安排的,那只有一个解释,就是有人事先收买了蒋氏身边的丫鬟,不管是杭家自己带去的还是世子妃安排的丫鬟。蒋氏的可能性不大,她最近伤心,又因五少爷房里的事发愁,应该没心情算计风荷。
而除她之外,能支使得动两边丫鬟的还有几个人,世子妃那是不用说的,王妃应该也可以,辅国公夫人不是没有可能。以她们的身份,只要稍稍给丫鬟提一句,丫鬟一定把蒋氏的身体当做重中之重,一有不对就去回禀。
那么关键就在去叫自己的丫鬟身上了,她穿着王府服饰,在平地上走路扭了脚,给自己指的路不是大家都走的前门,而是引到了威胁中去。她的可疑是不用说了,可惜她在王府内院,她有什么法子能到王府内院去打听一个丫鬟呢,而且那个丫鬟很有可能被人杀人灭口。
最后的突破口就是恭亲王那个庶子了,他是听了谁的消息,是谁指点他去那里等自己的?
联系起来,风荷清楚眼下要把调查的重心放在恭亲王庶子与那个丫鬟身上,但她无人可用,确实,她居然没有能去打听的人手。她不由想到,若是杭天曜在就好了,他一定可以想办法去查探的,他不在,自己还是束手束脚啊。
这般想着,竟然沉沉睡去,估计是这一天太累了。
早上醒来,天气很好,又是一个艳阳天。
从太妃那边请安回来,叶嬷嬷居然在屋子里等她。最近几日,店铺马上要开业,叶嬷嬷亦是忙得没时间进来,来了就是有事回禀。
风荷笑着与叶嬷嬷打了一个招呼:“嬷嬷来了,先坐坐,我梳洗一下。”这么一圈走下来,身上有些发热,丫鬟打了水来,她净了面,重新理了妆,方才坐下来吃了一口茶。
“嬷嬷这么早就过来,用早饭了吗?”
“用了,有事来回给少夫人呢,怕晚了少夫人太忙,就早些过来。”她的神情不似平常,有些着急的样子,又扫了一眼底下伺候的丫鬟们。
风荷会意,摆手挥退了以后,放下茶盏笑问道:“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门没有关,看到沉烟与云暮两人坐在回廊栏杆上说话,叶嬷嬷才放了心,从袖中掏出一封信,顿了顿没有马上递给风荷,压低了声音道:“今儿天没亮,一位年轻的公子来敲我们家的门,他自称是永昌侯府小侯爷,认识少夫人,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告诉少夫人。但他不能进府,所以写了这么一封信,让嬷嬷送来给你,还说事关重要,一定要小心。嬷嬷觉得此事严重,有些不大信他,又怕耽误了少夫人的事,勉强收了他的信。他看嬷嬷怀疑的样子,就把这个玉佩给了我,说少夫人一看便知。”叶嬷嬷一面说着,一面从怀里袖出荷包,打开掏出一枚美玉来,上面刻了一字“韩”。
风荷握在掌心,细细看着,她确实看见韩穆溪身上一直佩着一块竹节样的玉佩来,玉质极好,不是寻常市面上能见到的货色,这块就是了。
他有信给自己,而且相当重要,难道是为了昨天的事?
风荷忙接了信在手,展开快速拜读了一遍。她已经可以确定这是韩穆溪送来的了,不是因为她认识韩穆溪的字迹,而是信尾写了一句话:我笑你,哪儿招来那么多仇人?这是她昨天与韩穆溪单独一处时他说的话,别人不可能听去,更不可能利用。
这个人,待自己这般好?字迹还没有动手,他先把事情给查清楚了。
给自己引路的丫鬟,因为扭伤了脚被送回了家里,晚上就发起了高热,至今人事未醒。那是世子妃院里伺候的三等小丫头,得了上面大丫鬟的令去寻人。恭亲王的庶子,却是接到了一封密信才起了歹意,送信的只是一个寻常伺候茶水的小丫鬟,因为昨天不小心打碎了一套非常珍贵的茶具,被顺亲王妃一怒之下打死了。
写信之人,一定不会傻到留下自己的名讳,但字里行间不可能看不出一点破绽,那封信已经到了韩穆溪手中,他承诺会想办法破解的。
这个人,是早就谋算好了这一切,不然不可能下手这么快,一下子就把大半的证人给害了。
韩穆溪叮嘱风荷千万不要轻举妄动,一定要等他的消息。
风荷无奈地笑了,她不听他的,就是不领他的好意;听他的,这算什么,他们非亲非故,他只是凑巧救了自己,没必要牵扯进去。她欠韩穆溪的人情,越来越多了,也不知有没有还的那一日。
叶嬷嬷没有看过信,也不知昨天发生的一切,但察言观色就知少夫人有事,欲问却不好问,少夫人一向自有主张,不说就最好不要问。其实,她只担心那个什么小侯爷与少夫人的关系,这样的信件不能落入别人的手中啊,不然对少夫人就是致命的打击。
风荷摘下手指上的宝石戒指,大热天的,再戴上这些东西,更加黏糊糊的了。她笑着对叶嬷嬷点头,示意她放心,又道:“初一店铺就要开业了,一切都顺利吗?那日我不能出去,劳烦嬷嬷一家照应了。”
提起店铺,叶嬷嬷的心里就松快不少,眉眼都笑弯了:“都好得很,少夫人安心等着好消息吧。到时候人来人往的不安全,少夫人去了难免被人冲撞,还是让我们老头子哥儿去闹腾。什么劳烦不劳烦的,恕嬷嬷说句僭越的话,少夫人是我奶大的,跟亲生的一样,少夫人过得好了,比我自己过得好还要高兴。”
她说着,眼里就含了泪,想来是记起从前在董家的日子,有那么一段时间,她真怕小姐会熬不过去,好在小姐比她想象得坚强厉害多了,谁都别想讨到好去。
风荷亦是心酸,她离了董家那个狼窝,掉进了杭家这个虎窟,这日子,要到何时才能结束?却笑着劝叶嬷嬷:“嬷嬷是欢喜坏了吧,等到梧哥儿桐儿都有了出息,你与叶叔叔就能安享晚年了,那时候咱们再把母亲一块接来,一家人好好过日子。”
虽然叶嬷嬷也有那么点盼头,但她从来没想过还有那样的日子,小姐嫁人了,是别人家的人了,怎么还能把夫人接来。若是小门小户还罢了,夫人还能常来常往,偏就是王府,规矩多如牛毛,一个不慎就会给小姐招惹麻烦。所以,她是每日都不忘提醒两个儿子,别看生意做得大了就骄傲起来,他们的体面都是小姐赏的,要知恩图报。
送走叶嬷嬷,风荷又悄悄将韩穆溪的信看了一遍,才叫沉烟拿了香炉过来,她素日都不爱熏香,今儿倒是要熏一熏了。
午后,天边乌压压的,云层铺天盖地而来,大风四起,吹得竹帘帐幔纷纷飞舞,树叶狂摇,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
风荷指挥着丫鬟们收了晒在外面的玫瑰红、桃花、梨花,这都是春天开的时候收的,打算做成胭脂膏子或者馅料、香露。谁知会突然刮起大风,要不是收得快,只怕一多半就吹没了。
大雨倾盆而下,哗啦啦的巨响,风渐渐小了下来,天边也透出了蒙蒙的亮光。不过短短一刻钟时间,院子里的地上就积了一汪汪的小水潭,映着绿油油的树木,青翠鲜活,赏心悦目得很。
大家都站在廊檐下看雨,风荷亦是站在屋檐下,这是今年第一场阵雨。这雨一来,池塘里的荷花应该开得更好了,更有精神,明天就能赏荷了。
院门口突然冲进来一个人,身形高大,行动如风。小丫鬟们没看清是谁,吓得都发出了尖叫声。风荷定睛一看,带了笑,骂道:“还不打了伞去接你们爷,都一个个站着看戏呢,回头小心你么爷打折你们的腿。”
丫鬟们一听,再一瞧,吓得慌了神,忙打了伞奔过去,彼时杭天曜已经冲进了二进院。他也不管那打伞的丫鬟,自己冒着雨奔了过来,一身黑色夏衫像是水里捞起来一般,滴滴答答不停滴着水珠。
头发上、眉梢眼角全湿漉漉的,倒把英俊的面庞衬得更加帅气了几分,一双眸子乌黑发亮,找寻着风荷的身影。
风荷想也没想,用自己衣袖去擦拭着杭天曜满头的水珠,嘴里抱怨道:“这么大的雨,你就不能先在前边躲一躲,或是找把伞,怎么就这样过来了,回头着了凉怎么好?走,快进屋去,打了水来洗一洗,换身干净的衣服。”她一面说着,一面拉了杭天曜的胳膊往屋里走。
杭天曜哈哈笑了起来,院子里都是他爽朗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