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侯府之约
天边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这是今年春天头一场雨,下透了才好呢。青石的砖面因了雨水的浸润油油的,大树下有刚冒头的小草,碧绿碧绿的,分外可爱。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过两天园里的桃花的花骨朵就该慢慢绽放了,柳树的芽儿嫩黄嫩黄的,配在一起娇艳又鲜亮。
一袭藕荷色白边绣玉兰的披风裹在风荷身上,她站在廊下含笑看着丫鬟们嬉闹,一个冬天把这些小丫头们都拘坏了。
下人房里,落霞与锦屏相对而坐,恹恹地望着外面的雨景。
“姐姐,你倒是说句话呀,难不成咱们真这样当一个粗使丫鬟一辈子?少夫人惹恼了少爷,少爷都有近一个月没有留宿这里了,便宜了银屏那个蹄子,在茜纱阁许是日日能见到少爷呢,她又是个狐媚性子,还不知哪一日就到了咱们头上去呢。以她的心气,到时候不知要怎生磨搓我们俩呢。我是个没用的,不得少夫人待见,与银屏那蹄子关系不是很好,这样一辈子也罢了。姐姐岂能比我,原先在老太太房里之时,银屏见了姐姐都是要称一声姐姐的,如今你看她,姨娘还没有争上,见了姐姐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我替姐姐屈得慌。姐姐针线好,会伺候人,何必这样埋没了呢,也该少夫人跟前挣点脸面回来,家里的婶子听了也欢喜欢喜啊。”
落霞说话时的利落劲与见到杭天曜之时的柔媚温软完全是两个人般,一张俏脸上布满了不忿,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锦屏扫过她身上,粉黛不施衣衫素旧,自从四少爷不肯回房之后,落霞打扮的心肠就没了,整日活也不干干巴巴望着外头。这回子说着银屏的坏话,可她最近去银屏那里走动得极为频繁,每日都要寻点由头过去一番,看来是银屏想要独占恩宠不愿分一杯羹,才惹恼了落霞吧。
垂头想到家中老父母,还在老太太手底下干活呢,她的心就没来由的缩起来。她原是不想跟着少夫人陪嫁来的,后来发现少夫人待人和善,对她们几个老太太那里来的也并不特别防备,觉得这么着也不错。只是,她虽愚钝,老太太那点心思还是看得透透的,老太太岂是白白把她们给的少夫人。银屏、落霞二人生得好些,定是冲着少爷去的;自己长相平庸,干活还算勤快,估计是奔着少夫人去了。
所以,她不敢太张扬,不敢表现得过好,引起少夫人的关注。如果能这么默默地终老在王府或是将来能平平安安配个小厮,她就心满意足了,她就怕不但自己没有好结果,还要连累了家中的爹娘。
她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少夫人带我们不差,月银、赏赐都是与大家一样的,我觉得挺好。”
落霞被她气得一个倒仰,自己费了半天唇舌,这个不争气的锦屏就这么一句话,她都不能换个新鲜的词啊。落霞不过是想撺掇着锦屏去银屏那里为她说上几句话,自己与银屏一向不和,而锦屏与那贱蹄子却是从小一处长大的,情分颇好。她跺了跺脚,咬牙骂道:“姐姐,你忒不争气了,妹妹对你真是失望至极。”
然后,她特意做出哀怨的样子来,一摇一摆地掀了帘子出去,锦屏知道她定是去茜纱阁了。
院门外一个小丫鬟风风火火闯了进来,都等不及温婆子进来通报,一眼瞧见风荷立在廊下,一面跑着一面喊道:“少夫人,柔姨娘不太好,少夫人快去看看吧。”
风荷大惊,也顾不得责备她不守规矩,急急问道:“怎么回事?你说清楚点。”
小丫头只穿了一件夹袄,打了一把油纸伞,在雨中冻得有些瑟瑟发抖,哭丧着脸回道:“近几日,柔姨娘时常孕吐,少夫人请了太医来看,都说是正常的,好生调养着就好。今儿一早起来,略吃了一点粥,就吐了个精光,方才居然,居然晕过去了。”
这都五个月了,胎象应该早就安稳了才对啊,为何柔姨娘会这般不正常?风荷来不及细想,看到沉烟几个已经打了伞出来,扶着她们的手穿着绣鞋就往外快走,一路吩咐丫鬟去请太医。
不管这个孩子是不是杭天曜的,外人都当是杭天曜的,若在他不在的时候出了什么事,自己有理也说不清,何况太妃可是盼着呢。虽然大婚当日诊出柔姨娘怀有身孕,太妃心中不大痛快,毕竟这是打脸的事,让人与新媳妇怎生交代。为了风荷的面子,太妃待柔姨娘一直不冷不热的,没有过多关心,但如果孩子出事了,太妃必然是心疼的,不定会怨自己。尤其是王妃,柔姨娘可是她的人呢。
茜纱阁里有些混乱,丫鬟们跑进跑出却不知为了什么,端姨娘和纯姨娘都在柔姨娘房里,柔姨娘躺在床上,闭着眼睛,脸色发白,样子不大好。
“不要围着你们姨娘,除了宝帘,其他丫鬟都在外面听候,把窗子打开透透气,端姨娘、纯姨娘,你们先在隔壁坐坐,想来太医很快就要到了。”风荷一进屋,就看见几个丫头围着柔姨娘,忙打发了她们。
端姨娘和纯姨娘向来听话,闻言都行礼退下,一会太医过来她们本就不适合留在这里。
宝帘吓得小脸白白的,脸上都是泪痕,如果柔姨娘的孩子出了什么事,她是第一个逃不掉干系的。
风荷略略扫视了屋子一眼,装饰不算华丽但绝对香艳,明面上没有看到任何违例的东西,这个柔姨娘倒是心机不少,以杭天曜对她的宠爱,违例的东西应该赏了不少才是,她倒会藏拙。屋子里有淡淡的幽香,不像胭脂水粉的香味,像是花香,风荷抬头瞄了一眼,窗台上摆着两盆快谢了的花。
风荷虽爱养花,但仅限于荷花、兰花、水仙、玉兰、桂花几样寻常的,都是香气清淡或者高雅的,对其他太过艳丽或太香的花都不太喜欢。
“那是家里暖房种的吗?好似没有见过。”难道是杭天曜从外头买来的,开得这样好。
宝帘以为风荷责怪她们没有拿去孝敬,连忙解释起来:“去年底的时候,有一个外放的官员进京时孝敬了不少咱们北边少见的花卉来,王妃说年轻人都爱花儿朵儿的,就做主赏赐给了几位夫人姨娘们。少夫人那里好像是两盆剑兰。因为我们姨娘有了身子,房里不能熏香,又素来爱这些,王妃就把这两盆极香的花送了来。这两日已经开败了,还是有淡淡的香味。”
风荷听了,也没有多想,就问起柔姨娘怎生就不好了。
“或许是姨娘的身子弱些,现在身子重了太过疲劳,最近一直呕吐,少夫人请来的几个太医都说是无妨。今儿早起只吃了一点燕窝粥,回头就吐了,姨娘面色不太好看,没想到直接晕了过去,其他的奴婢都不知道啊。”说着,宝帘的腿肚子又开始打颤,伺候不力这个罪名是铁定的了。人家都说头三个月吐,这柔姨娘怎么越来越不省事呢。
与小丫头说的一样,还是等太医看了再说吧,自己又不是大夫。
恰好此时,太医匆匆赶了过来,微凉的天气里都带了些汗。风荷让宝帘给柔姨娘收拾好了,自己才退到了外边。来的是太医院新来的年轻太医,低着头不敢看,请了脉,不由摇头,心脉有点急促,但其余的一切正常,身子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好端端的怎么就会晕了?
他诊了左手又换右手,无奈地摇头,叹息着出来。风荷隔了屏风询问:“杨太医,孩子和母体怎么样?”
“不好说啊。母体心脉急促,婴儿必受影响,只是晚生才疏学浅,看不出究竟,贵府还是另请高明吧。”杭家,他惹不起,出了差错不说他的官帽,性命都难保,还不如推了。
风荷更是惊异不已,太医不肯诊病?如果没有什么大问题,太医必不会这般,那样对他的医术有碍,她微微惊呼道:“是不是哪里不对,杨太医直说无妨。”
杨太医世代学医,好不容易混到了太医院,也是有不错医术的,常在王公府邸走动,只得说道:“正是因为什么都正常,晚生才不敢说。孕期内心脉略快些也是有的,照理说五个月的身子应该是最稳定的时候,不该发生这样的情况。小生斗胆问一句,孕妇近来都吃了些什么?”
宝帘闻言,得到风荷的暗示,就细细回想起来,把柔姨娘日常食用之物都说了一遍。
太医越发蹙眉,杭家是百年望族,有经验的嬷嬷多了去,吃食上没有任何问题,他再次说道:“晚生看来,或许是时令改变,或许是孕妇心里紧张,身子的确没有问题,调理得极好,想必这回应该醒了。”
风荷没有办法,请他开了个调养的方子,命人赏了送出去,又叫人去外边请几个积年的老大夫来。
直闹到午错时分,依然没有一点进展,都说无妨。有几个连方子都不肯开。而柔姨娘早在太医离去之时就醒了。
宝帘把太医和大夫的话一五一十与她回明了,她也觉得可能是最近思虑太过的原因,便没有多心。
风荷嘱咐丫鬟好生伺候,自己携了方子去给太妃请安。太妃听后,也没当回事,还说可能是时令问题,小五媳妇最近也一直有些孕吐之症。
随后几天,柔姨娘的身子反好了些,孕吐之症都轻了,风荷渐渐放心。
第二日,就是赴永昌侯府之约的日子了。昨儿下了一日雨,到晚间才止住,今儿却是春阳和煦,春风柔和,是个赏花游春的好日子。
太妃兴致颇好,说自己闷了几个月,正想走动走动,说了也去,如此大家更是高兴。
太妃王妃之外,杭莹是必去的,余下就是风荷、贺氏带了女儿丹姐儿、二房的六少夫人袁氏、五房夫人带了女儿杭萏,一干人等浩浩荡荡去永昌侯府。一路上百姓看见,都说到底是世交老亲,关系就是好。
永昌侯府是当年一块分封的几个侯府中名声最响的,若不是这些年魏平侯府起来了,他们仍是一枝独秀。尤其他们府上规矩森严,最守礼节法度,子弟都说尽心教育的。传到这代永昌侯身上,更是爱才惜才的人,家中子弟学问都不错,旁支里有几个中了进士举人的。侯夫人是娶的江南望族苏家的女儿,端庄执礼又不懦弱,把个侯府打理得井井有条。
侯爷嫡出二女一子,长女当年许给杭四之后就没了,次女今年十五岁,也是要进宫选秀的,儿子韩穆溪是长子。另外一个庶女十三,一个庶子十六,都未婚配。
如果不是因为杭家出了一个皇后,杭莹也是极有可能参加选秀的,但她姑姑已是皇后了,杭家不能太出风头。
韩穆溪今年十八,未曾许亲,这里边是有一段缘由的,关系着侯府唯一的一件不顺心之事。
老侯夫人健在,出身锦乡伯司徒家,司徒家这些年子孙没有得力的,伯爷是老侯夫人弟弟,只爱炼丹修道,把家中之事慢慢荒废了。如今在朝中顶多是个中等人家,子孙又不肯上进,仗着祖上积攒下的功名混日子而已,已经进不了京城一等贵族圈了。能说得上话的亲戚就一个永昌侯府,是以这些年往来很密切,企图靠牢了。
锦乡伯有个孙女,芳华之年,因她是前妻所生,很不得继室母亲待见,一年倒有一半时间被老侯夫人接来养活。老侯夫人对她与亲孙女无异,又因她在家中委屈可怜,反而愈添了爱惜之情,一心要把她留在自己身边,许给孙子韩穆溪,欲图侯府能多多照应她娘家。
但一来锦乡伯府已经没落了,二来侯爷对伯府没什么好感,若不是碍着母亲早与他们少了往来,自己儿子这般出息,正是有大作为的时候,怎么能受未来岳家拖累呢。侯夫人也不是很满意这个儿媳妇,觉得身子娇弱有命薄之相,难不成让儿子娶个大佛来供着。
是以,一边拿定了主意要娶,一边就是不肯松口,以至于韩穆溪的婚事便一拖再拖,到了十八尚未许亲。好在他声名在外,常有那人家来探口风,不担心。
这次,得到杭家的暗示,侯夫人与侯爷一商议,都觉得是门好姻缘,先前长女之亡只是巧合罢了,现在那个四少夫人不是一直好好的吗,何来因为杭天曜的原因呢。两人当即定下计较,请王妃过来落实了再去提亲,顺便让两个孩子相看相看。二人都是爱子之人,只怕韩穆溪他日有一点不满,有心让他自己看了,才好办事,索性借了赏花之名请杭家女眷都来。
老侯夫人先时不清楚,一听气得半死,大骂不孝子,又不能把此事传出去,就打着主意坏了赏花之约。这不,前几天才送了回去的侄孙女,今儿赶紧接了过来,而且要在杭家面前做出一副韩穆溪与司徒小姐已然定下鸳盟的情形,让杭家主动拒婚。
侯夫人总不能挡着老夫人去接人,只在心中气苦,埋怨老夫人年纪大了,还只念着娘家不管亲孙子的前程。
这边厢,杭家众人一到,理应老侯夫人亲自带着女眷接出去的,但她推说有点头晕没去,侯夫人满面通红的一个人出去迎接,还得强自欢笑。
太妃一下轿,没见到老侯夫人,就有些不大爽快,王妃脸色亦是变了一变。
侯夫人忙笑着迎上去行礼解释:“太妃娘娘好,王妃娘娘好。老夫人原高高兴兴地等着亲家过来,还说要亲自来迎接,谁知刚才可能是起得急了,有些发晕,却怠慢了娘娘。”侯爷堂妹是五夫人,亲家这声不算叫错。
太妃闻言,也没疑心,笑着道:“行的什么礼,都是一家子亲戚。老夫人年纪大了,身子自然没有年轻时轻便,咱们两家还兴这套不成?”王妃亦是笑着称是。
侯夫人长吁了一口气,招呼着大家往里走,又害怕老夫人一会会不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若她☆ 宝 书 网 のWww.b a o s h u 7 . c o m ★真那样,自己做媳妇的不给她好脸色也怪不得自己了。这关系到儿子前程幸福,侯夫人是绝不会手软的,她可是苏曼罗的堂族姑姑。
不等大家进正厅,老夫人就做出一副匆匆起身迎上来的样子,杭家是王府、国舅之家,侯府惹不起,这点明白老夫人还是有的。可惜在娘家之事上太固执了。原也是老夫人母亲去得早,自己这个长姐对弟弟疼爱万分,时至今日都丢不开手。
太妃眼尖地看到扶着老夫人迎上来的两个女孩儿做主子打扮,其中一个是侯府次女,她是见过的,另一个却有些眼生,便有几分疑虑浮上心头。
风荷是第一次来,给老侯夫人都见了标准礼,老侯夫人显见得是不大待见,想想自己乖巧懂事的大孙女,看看眼前这个丫头,就觉得是她挤走了自己大孙女。
反是侯夫人好一点,女儿命薄,与人家女儿什么关系,那时候这丫头还不到十岁呢,多问了风荷几句。没想到发现风荷说话讨喜,行事稳妥,心中就有几分喜欢,只当是看到了自己大女儿,跟太妃王妃连连称赞了几句。
侯府次女闺名唤作韩穆雪,一对柳叶眉,眼睛又大又亮,偶尔会偷偷瞟风荷一眼,想来是想起自己姐姐,有点小小心结,每次一撞见风荷的目光就赶紧偏过头去。瓜子脸,皮肤是健康的透着淡粉色,一头乌发黑亮逼人,可能是因为她姐姐去得早,颇得侯爷夫人宠爱,但并不骄矜,略有些大小姐气派,还算好相处。
她与杭莹杭萏是从前就认识的,很快说到了一处去,倒把那个时常来的司徒小姐冷落在一旁。
众人见了面,吃了茶,侯夫人就笑道:“亏了昨儿那一场好雨,把我们园子里一半的桃花催开了,咱们是现在过去赏花呢还是再歇歇?”
“我们家也种了不少,但这个时候还没开,夫人是怎生料理的,这么早就开了?”王妃深知太妃的身份不能太过客套,便自己撑起局面来。
“也不该就这么着,咱们家的那几颗品种是前些年从外地运来的,据说会比北边一般的桃树先开花,初时不大信,后来果真就早了半个多月,不然也不敢请两位娘娘赏脸。”这些是侯夫人娘家江南的品种,经过园里懂的人料理,虽没有南边生得好,这个时候也是很难得了。
太妃放下茶盅,对老侯夫人笑道:“我年轻时也爱个花儿朵儿的,如今年纪大了就不爱走动,每日与孙子孙女孙媳妇们一块说笑解闷。听媳妇她提起贵府上的桃花开了,很有些不信,特特来看的。”
老侯夫人不好太过冷淡,亦是热情招待:“既这么着,咱们先去园子里赏了花,回头就在园子里摆上几桌酒,大家乐呵一天。”
于是,一行人起身。主子丫鬟好几十人,由侯夫人在前领路。
侯夫人出身名门望族,日常生活很是讲究,把个园子打理得精巧雅致,有江南气韵,大家都赞不错。桃花确实开了,都是红色粉红色的,衬着绿油油的柳树叶、草地,颇有一番天然野趣。
太妃等人并不是真心来赏花的,不过看了一小会,侯夫人就说在亭子里摆了酒,请过去歇脚。
这是个三座相连的亭子,很大,一边做临时的小厨房,烧个茶炖个点心什么的,另外两间就是酒席之所了。长一辈的坐在一处,年轻一辈的就坐在隔壁,大家方便说话。
老夫人对司徒小姐看得眼珠子一般,无论走到哪里都扶着她的手,时不时夸上几句:“我这个侄孙女,别看与我隔着辈分,最是贴心,什么想不到的都给我想到了。我常跟人说啊,若能得她长久陪在我身边,那就好了。”
听了这话,太妃与王妃对视了一眼,来了这段时间,二人都看出了点眉目,每次侯夫人叫了杭莹说话或是赞她几句,老侯夫人就会拉出司徒小姐把话头转到了她身上。她们都是一辈子在公侯女眷堆里混的,旁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猜出对方心意,何况是老侯夫人这么明白的暗示,两人心中生了些许不快。
不过瞧侯夫人尴尬的表情,也知她没有这个意思,不过杭莹是庄郡王府郡主,犯不着受这个气,难不成还由得你们挑挑拣拣了。如果不是实在看好韩穆溪这个好苗子,太妃与王妃早就拂袖而去了。
侯夫人很是不满老夫人,很快接过话道:“母亲疼爱侄女儿是正理,不过侄女儿年纪大了,表弟表弟妹那里定是有数的,而且母亲这么疼爱侄女儿,她便是出了门子也会常来孝顺母亲的,母亲说是不是?”
老夫人被她气得有些噎住,说不是就是指嫣儿以后不孝顺自己,说是就是承认了自己不能在嫣儿的终身大事上做主。她从来都是个庄重的老妇人,这些绕弯子的话不大会说,只能做没听见。
司徒嫣听懂了却不得不假装听不懂,她早就明白了此行用意。她与韩穆溪打小认识,对这个京城人口中的翩翩佳公子芳心暗许,不然也不会愿意常常过来奉承着老夫人。侯爷侯夫人的心意她略略探听了几分,知道他们看不上自己的家世,未尝不恼,但有老夫人给她做主,她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不过在得知杭家的意思之下,她紧张起来,杭家比自己,那是天壤地别了,尤其杭家郡主在京城的名气不错,如果他们肯把女儿嫁给表哥,自己的机会就渺茫了。所以,她今儿是做了十二分的准备的。
其他的小姐都在隔壁说笑,偏老夫人一味拉着她不放她过去,侯夫人继续道:“母亲,嫣儿怕是想去与姐妹们说笑,咱们拘着她作甚,让她也去松快松快。”
老夫人无法,放了司徒嫣。
不知是不是之前安排好的,韩穆溪来给太妃娘娘王妃娘娘请安,还说是父亲交代他好生替母亲照料客人的。
“晚辈见过太妃娘娘,王妃娘娘。”宝蓝底团花的长袍穿在他身上,自有一股别人比不了的儒雅飘逸气质,加上他谈吐有致,很得太妃与王妃的心。要不是老侯夫人的态度,这绝对是门好亲事。
“快起来,呦,长这么高了,这通身的气派,到底是大家子出来的。”太妃笑眯眯地抬手示意他起身,越看越是满意。
韩穆溪心中闪过轻微的犹疑,太妃对他好像很是热情,他暗中瞟了自己母亲一眼,发现母亲笑得比平时欢快,他的犹疑更深了。
王妃让丫鬟奉上见面礼,问道:“哥儿今年是十七还是十八了?”她一面与侯夫人说话,一面又觑了韩穆溪一眼。
侯夫人忙道:“这打过了年就十八了,我这做母亲的难免要为他着急了。”
“咳咳”两声,老夫人打断了侯夫人的话,侯夫人急急伺候她吃了一盏茶顺顺气,她才招手对韩穆溪道:“你父亲叫你回来的?都是小姐夫人们,也没什么用得着你的地方呢。”
韩穆溪走到她近前,弯身回道:“父亲说,理应他亲自来拜见两位娘娘的,只因衙门里实在脱不开身,就叫儿子回来帮着母亲,顺便给娘娘磕头。”
“这方是正理,咱们两家又是通家之好,你这几位妹妹都是见过的,不必拘泥那起子俗礼。你妹妹们还说刚才没看够,正好你陪着一起去,也好有个照应,下人不至于怠慢了。”侯夫人对老夫人的不满越发严重了,索性说话直接了些,她一向恭敬孝顺,倒把她当软柿子捏了,连她儿子的婚事都得为了那个不争气的舅舅家牺牲了不成。
韩穆溪恭恭敬敬地应了一声是,侯夫人就张罗着唤了几位小姐过来,让韩穆溪与她们见了礼,太妃王妃自然不会出言反对。
司徒嫣、杭萏与韩穆溪是见过的,杭莹还是多年前年幼之时见过一面了,二人对面行了礼。杭莹不敢抬头去看外男,面上薄薄一层绯红,光是那个高大的身影就叫她有几分羞怯了,不过祖母母妃都不说话,她当然要依照礼节行事,不能堕了杭家的体面。
丹姐儿还是个孩子,一听有花看就高兴得很,哪里管得着大人们之间的波涛汹涌。
韩穆溪是个细致敏感的人,他相信自己的直觉没错,父母是故意让他来见几位小姐的,而其中只有杭莹是比较陌生,难道是?他有些不敢想,眼神却不自觉地往风荷那边扫了扫,落入眼底的是一抹绯色的裙摆。他进屋之后,就知她坐在太妃身后,但没敢多看,胸口却有一样东西热辣辣的,那是上次他救了风荷之后,回去在自己怀里发现的。他估计是风荷摔在他身上之后,发簪上的珠花掉落了一粒,他鬼使神差就收了起来,没有给任何人看。
很快,下人们就簇拥着几个小主子去赏花,老夫人不死心,又嘱咐了韩穆溪一句:“你表妹身子骨弱,你用心照看,别叫吹了风。”
“孙儿明白,何况还有这么多丫鬟在呢。”他怔了一怔,祖母的心思他不用想都能猜到,但对这个柔弱的表妹他没有一点男女之情,更不想祖母的话引起了别人的误会。
看着年轻人走了,几个夫人才重新有说有笑起来。如果没有婚事这间店,老夫人是非常愿意与杭家交好的,那对她儿子孙子甚至是她娘家弟弟侄子们都有益。不过,她还是不愿意接受杭莹,杭莹出身高贵,以后怕是个难伺候的主,老夫人觉得自己这辈子最窝囊的就是儿子娶了那么个媳妇,弄得她手中没有一点权力,还不是因为媳妇娘家来头大吗?
五夫人与侯夫人这个堂嫂关系不错,对于杭家与韩家结亲,她是看好的,对她没有坏处。
三少夫人贺氏寡言少语惯了,只是兢兢业业伺候着王妃,仿佛根本不知太妃王妃的心思,也不知自己娘家的心思。
风荷觉得侯夫人是个挺容易相处的人,既有大家夫人的气度,又有江南世家的精致,还不缺后院女人的手腕,难怪能把侯府治理得这么好。如果杭莹有这么一个婆婆,日子颇为好过,至少后院不易生事,唯一不妙的就是老夫人了。这个老夫人与自己董家那老太太倒有那么几分相似,都喜欢用娘家女孩儿来在夫家站稳脚跟,也不想想自己多大年纪了,还操这些心干嘛。
王妃有些不放心杭莹,贺氏挂念着丹姐儿,但她不敢说走,风荷想了想,与其坐在那里听唇枪舌战,不如起来走动一番,顺便看看那几位娇小姐们都可好。便道:“祖母,我看那桃花真的很美,想再去看看,可以吗?”她笑着摇了摇太妃的胳膊,又对王妃点了点头,两人马上同意了。
太妃还拍了她肩膀一记,道:“我怎么竟忘了,你与她们一般年纪,哪里坐得下来,去吧,顺便看看你几位妹妹。”
侯夫人忙道:“叫几个丫鬟领路吧。“
“多谢夫人。”风荷笑着谢了。
一路过去,先经过了一片杜鹃花圃,接着是一个粉墙黛瓦的小院,然后竟有一个全用竹子建的小楼,雅致得紧。
风荷不由住了脚看,阁楼不大,只有一明两暗三间小小屋子,上面一层只有一间,剩下的是个敞开的楼台,夏日里月夜下品茶赏月是个好地方。周围几株两人合抱的参天大树,能把烈日遮得严严实实,确是个纳凉的好去处,亏得想得出来。
领路的小丫头是个灵巧的,侯夫人手下得用的,一见风荷的样子就知她喜欢,笑着解说起来:“这是前两年我们少爷跟着夫人去南边舅舅家走亲戚,看到那边成片成片的竹林,就突发奇想用来盖了这么个小楼。起初大家都觉得平常,不过别致些,后来才发现里边的大好处呢。”
“哦,什么好处?”风荷抿嘴笑着,看来是个崇拜韩穆溪的丫头,提起少爷来小脸上亮亮的。
“少夫人有所不知,这几棵大树把阳光都挡住了,夏天不晒,加上是竹子盖的,尤其凉快,夏日里进去荫荫的,一下子就畅快起来。而且小楼后边从湖里引来了一带活水,垒了太湖石,一放水的时候瀑布一般潺潺而下,能听到水流打在石头上的叮咚声。用我们少爷的话说,一听到那样的水声所有的烦恼都消了。”小丫头说得更加起劲,这里外人轻易不能进来,难得有个人这么欣赏少爷的法子,她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个韩穆溪倒是好兴致好意境。看来,他遗传了母亲的性子,比起北方豪门大族的王孙公子来,他更像江南才名满天下的风流才子。
风荷照着丫头的指点绕到后头去看了看,足足垒了两人高的太湖石。中间一条小缝隙,用来放水的。开了一个一丈方的小池塘,周围一圈太湖石,形状各异。左边两颗芭蕉,还没有冒出新叶来。
风荷可以想象,夏天住在这里是何等样的一件享受,真如世外高人一般了,可惜韩穆溪勉强能在纷纷扰扰的京城寻一处容身之所,而自己连这么个地方都没有。她唯有苦笑,这样的清闲安逸又能维持多久呢?
小丫鬟看着风荷的表情,以为她觉得一般般,连忙指着小池塘道:“少夫人,池塘里种了一枝莲花,每到夏季的时候叶子清圆,配着粉红的莲花,煞是好看。奴婢常闻得少爷站在这里吟着什么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只觉得好听,又不知是何意思?”
自己似乎与韩穆溪挺有缘的,上次蒙他救命,现在发现他与自己有挺多共同的爱好,而且他也爱这句词,风荷摇头,暗笑自己也多愁善感起来了。
看着小丫头苦恼的样子,风荷轻笑道:“这里挺好,亏得你们少爷能想来。咱们走吧,回头叫你们少爷看到心疼呢。”
“嘻嘻,少爷很大方的。”小丫头摸了摸自己的头,咧嘴而笑。心里想着,少爷从来不吝惜财物,丫鬟们看上的,他随手就给了,书除外。
往前不远就是桃林了,风荷几人到了那里,却不见人影,满心不解。
恰好遇到自西北边来的一个小丫头,问了才知,司徒小姐说湖边有个临水榭,沿着湖岸开了不少的探春花,引了众人去那里玩。
风荷一听,心下有点不安,那个司徒小姐几次看着韩穆溪的眼神傻子都能读懂了,如果她清楚杭家今日过来的用意,会不会做出什么举动呢。别看司徒小姐生得娇娇气气文文弱弱的,风荷一看到她就没来由得联想到了凌秀身上去,不得不防啊。
她没了观赏园子的心情,让丫头们赶紧领路去湖边临水榭,要是杭莹出了点什么事,这麻烦就大了。
事情没有出乎她预料,的确出事了;但也出乎了风荷的意料,出事的不是杭莹而是司徒小姐。
就在距离临水榭不到五十步距离的地方,风荷听到了嘈杂纷乱的叫嚷声,她不及多想,提起裙子匆匆往前走。临得近了,隐约听到有丫鬟喊着:“小姐,快救小姐。”
“司徒小姐落水了。”喊声此起彼伏。
风荷疾步走过去,韩穆溪已经救了司徒嫣上来,不过司徒嫣全身湿透,头发上、衣衫上都滴着水,衣服紧紧贴在身上,曲线毕露。韩穆溪只有靴子沾了水,他虽然救人心急,但一把人救上来扔给丫鬟,就急急背过身去,看到未出阁小姐这副情况,他一不小心得对人家负责呢。
他的视线对上风荷的视线,愣了半刻,慌乱低下头,耳根后爬上一团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