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九九年 接到陈玲电话当晚,叶薇从报纸……
接到陈玲电话当晚, 叶薇从报纸上看到了周荣被捅这件事的报道。
虽然凶手捅完人后立刻跑了,但因为有目击证人,且信德电器保卫科有他的个人信息,所以抓捕过程很顺利。
隔天晚上, 就有报纸刊登了凶手落网的消息。
随着凶手落网, 周荣家属也在大院里扎起了灵棚。
灵棚扎起来前, 大院里也有人嘀咕, 觉得周荣的房子早卖了,而不管是周荣前妻徐姐,还是他弟弟都有自己的房子, 所以这丧事不应该在他们大院办。
本身出现命案就影响大院房价, 再在大院里办丧事,多不吉利啊!
但支持这一言论的人虽然不少, 可觉得不让人在大院治丧太冷漠的人也挺多。
再怎么说周荣也是厂里的老职工, 而他们住的大院是厂里的家属院,何况房子虽然卖了,但周荣出事前一直在大院里租房。
现在人死了就要把人赶走, 不太合适。
而且说起来,他们大院也不是没出过命案,当初吴老头还是在六十八号楼出的事,灵棚也是在六十八号楼下面空地搭起来的,也没见那栋楼的房子卖不上价啊!
别说那栋楼,就是早年分给吴家的那两间屋现在的房主, 要是愿意卖房,出去嚷一声,也会有人争抢着要买。
吴家可不止出了一个死于非命的吴老头,他们家两个儿子, 一个因为失手杀了亲爹已经被枪毙,一个因为给赌场当打手被判无期,这辈子也不知道有没有被放出来的机会。
吴家这样的风水,房子都能按正常价卖出去,周荣都不是死在大院里面,他们怕什么啊!
再加上厂里领导没有明确反对,周荣葬礼在大院办这件事就定了。
而他的葬礼,办得还算隆重。
虽然离婚前徐姐和周荣已经到了两看相厌的地步,但多年夫妻,总归是有点感情的。而且人死如烟灭,周荣活着的时候再不好,如今死了,徐姐心里的怨气也淡了。
就算不考虑夫妻多年的情谊,只看孩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她也不至于潦草去办周荣的葬礼。
而条件,自然是允许的。
徐姐和周荣离婚,带着孩子搬去沪东后,考虑到上班交通不便,心一横把工作给辞了。并找娘家兄弟姐妹借了笔钱,在小区租了个门面,开了家小卖部。
小卖部规模不大,也很辛苦,需要一天到晚守着,但生意不错,收入也挺可观。拿出一笔钱给周荣治丧,对她来说并不难。
何况周荣还留下了一笔很可观的遗产,七七八八加起来也有四五十万,
葬礼办得再隆重,花费也不过几千上万,徐姐自然不会抠搜。
为此,大院里不少人都夸徐姐有格局,能给前夫办这么隆重的葬礼。
毕竟她儿子女儿是第一季承认,就算她敷衍了事,周荣留下的钱肯定还是进她的口袋,她要记仇随便办葬礼,外人说嘴再多也影响不了什么。
但周荣弟弟并不满意,每天一来就挑刺,话里话外说她对周荣有怨气,哪怕得了这么一大笔钱,依然舍不得给他办葬礼。
还在侄子侄女面前说她没准有外心,让他们把周荣留下的遗产捏在手里,不然以后她再婚,钱被谁得了去不好说。
虽然儿子女儿没被挑拨,但徐姐仍气得够呛,也为了跟他斗气,到周荣出殡那天,直接在大院球场摆了几十桌流水席。
请的宾客也不止周荣的亲朋好友,还有信德电器的全体职工,甚至连叶薇这个已经辞职好几年的同事,都收到了邀请电话。
叶薇没有去参加葬礼,倒不是还记着往年的隔阂,而是觉得已经好几年没来往,实在没有这个必要去。
但她让陈玲帮忙带了份礼金,算是尽了心意。
而周荣葬礼过后,叶薇陆陆续续从陈玲口中,又听说了些之前在打官司的大院住户的消息。
虽然他们很爱钱,但同时也惜命,见周荣打官司要回了股票,可还没享受几天就死了,不少原本想把官司打到底的人,想法都有了改变,开始考虑和买家坐下好好谈谈。
至于那些买家,虽然有些人刚得知周荣死讯时觉得解气,但等凶手被判枪毙的报道出来,他们发热的头脑也冷了下来。
最终大多数人,都以现有股价收益一人一半为条件,和对方达成了和解,然后撤诉。
……
随着信德电器内部职工因为股票而起的纠纷接连落下帷幕,时间也悄然来到了九九年一月。
进入九九年,民营企业上市突然成了热门话题。
其实早在九二年,股市刚兴盛时,就有民营企业上市。但直到九七年以前,上市民营企业依然屈指可数。
直到九七年前后,国家放松了对民营企业借壳上市的管控,上市的民营企业才渐渐多了起来。
于是一些公司发展得好的民营企业负责人,陆续动了心思,同时一些外资投行也渐渐活跃了起来。
其实早在九四年,高盛就在首都和沪市开设了代表处。[1]
到九五年,建设银行又和摩根士丹利合资成立了投行,开始承担大型国企改制、股票承销等业务。[2]
但因为政策限制,这些投行无法直接开展A股承销等核心业务[3],他们在国内市场也相对低调。
虽然到今年,他们依然受到政策限制,但敏锐的人已经嗅到了上市民营企业日渐增多,这一变化背后意味着什么。
所以这些外资投行,已经开始寻找合作对象。
宝贝星球去年虽然因为洪灾损失不小,但并未伤筋动骨,而且洪灾过去后,公司生意恢复得很快。
这样的企业,自然会被那些投行的人注意到。
元旦过后,中外投行的人开始频频联系叶薇,试探她是否有上市的意向。
叶薇当然有这个意向,只是以前离上市很远的时候,她巴不得这天早点到来。可如今机会近在眼前,她却谨慎了起来。
她忍不住问自己,现在上市真的合适吗?
是,上市的好处很多,比如能带来巨大的现金流,像信德电器,如果不是上市募集到了足够的资金,更新设备扩大生产,短短几年时间,它肯定达不到现在的规模。
上市还能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截止到今年,A股上市公司也不到一千家。这些公司有的原本只在地方上有些知名度,上市后多的不说,股民至少都能听说,甚至可能去了解。
这些年,国内股民数量越来越多了。
而且上市公司听着就比普通公司更有牌面,尤其是民营企业,成功上市的凤毛麟角,所以出去谈合作的时候,上市的民营企业会比普通企业更有竞争力。
但上市后她手里的股权必然会被稀释,她倒不是非要百分之百控股,可增加其他股东,日后她在做决定的时候,必然要考虑其他人的意见。
虽然只要有足够的股权,就算意见相左,她也可以自己做主。但这样容易导致内讧,对公司发展并不利。
所以从这方面来看,叶薇和陈霁云其实是一类人,他们都对公司有很强的控制欲,且难以接受其他投资人对他们的决定指手画脚。
另外,上市公司的股价很容易受到大环境影响,大环境好的时候自然一切都好,但大环境差了,股价下跌可能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虽然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成立至今,没有出现因为破产而退市的企业,但经营出现问题再叠加股价下跌,导致重组或者被并购的案例不是没有。
而且那些企业能有重组和并购的机会,都是因为它们是国有企业,宝贝星球是私营企业,有没有这机会不好说。
就算有,重组和并购后的宝贝星球也不是她的了。
这么想不是因为叶薇对宝贝星球的未来没有信心,而是她觉得上市这件事,需要慎之又慎。
尤其是接受外部投资,更要谨慎选择,毕竟那些投资人都在商海沉浮多年,真发生矛盾,她未必能斗得过他们。
更重要的是,宝贝星球现金流充裕,足以支撑现在的扩张。她没必要为了募集更多资金,而在时机还没到的时候仓促上市。
所以面对这些试探,叶薇都糊弄了过去,后面甚至直接以工作忙为由,推掉了类似会面。
虽然工作忙是为推掉会面找的理由,但这并不算假话,每年临近春节叶薇都挺忙的。
本来按照年初的计划,今年春节能好一些。
因为前两年春节前后她忙得不可开交,和《宝贝星球》系列动画播出有很大关系,而按照年初的计划,《宝贝星球3》至少要到四五月份才能播出。
但《宝贝星球》系列的制作费加上后续的购片费用,为制作公司带来了充裕的资金。
再加上《宝贝星球2》的播出,让他们在行业内变得炙手可热起来,不仅有公司想学宝贝星球,让他们制作品牌动画片,还有好几家电视台表示,不论他们后面制作的动画片是什么,他们都愿意采购。
所以去年,制作公司考虑过后,决定升级制作动画片的设备,同时大量招人,将公司规模扩大了一倍不止。
虽然扩大规模后,制作公司开始制作其他动画片,但《宝贝星球》系列动画片仍是他们公司的主打作品,所以制作公司依然很重视这部动画片,往制作组安排了不少新招的员工。
这些员工虽然是新入职的,但不代表他们没有经验。
改开后受到民营企业冲击,日子越来越难过的国有企业遍布各行各业,动画制作行业也不例外。
像沪市美术电影制片厂,今年日子就很不好过。
但像沪美厂这样的单位受到冲击的原因,和其他行业不太一样。
其他行业受到冲击主要在商品销售上,因为种种原因,他们生产出来的商品打不过同类型的民营企业,导致订单日渐减少,厂子效益越来越差,最终难以为继。
艺术创作行业则不同,像制作动画电影的原画师,往往越老越吃香,而像沪美厂这样的老牌美术电影制片厂,人才储备很充足。
所以他们制作出来的动画片,依然很有市场。
但俗话说得好,“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沪美厂因为是国营厂,在工资这一块没有那么灵活。
虽然资深的原画师或者导演,月工资也有一两千,但如果跳出去,他们能拿到更多钱。尤其是那些有代表作的导演,如果有胆量,完全可以自己拉投资组建班底,以后自己当老板。
普通的动画制作人员也一样,他们在沪美厂也许只能拿到八百一千,但跳出去只要肯干,月入一两千不是问题。
因此改开后,沪美厂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人才流失。
而流失的人才多了,难免导致制作出来的作品不如以前的,影响到厂子效益,出现资金短缺问题。资金少了,福利待遇又难免变差,继而加大人才流失速度,形成恶性循环。
到了近年,像沪美厂这样的行业标杆日子都不好过,其他代表作没有那么多的美术电影制片厂,自然更加难熬,其中不少更是已经濒临倒闭。
《宝贝星球》系列动画的制作公司,去年就网罗到了不少离开美术厂的资深人才。
这些人入职后,基本熟悉一段时间设备,就能开始工作。
于是,原定三四月份才能制作好的《宝贝星球3》,提前了几个月完成制作。
而洪灾结束后,宝贝星球下面门店中,位于非受灾地区的门店还好说,生意恢复得很快。但开在受灾地区的门店,直到年底,生意都比上半年差不少。
就这,还是优惠活动起效果后才有的,要是没有活动,这些门店的生意恐怕会更萎靡不振。
受此影响,今年公司的整体营收要比预期低不少
洪水是天灾,带来的损失无法避免,所以拿到财务报表的叶薇没有太丧气。
但新的一年来临,叶薇还是希望能有个开门红,一是想着多少能弥补去年洪灾带来的损失;二是喜气多少能冲淡洪灾过后的萎靡不振,给公司上下员工吃颗定心丸。
而《宝贝星球3》,是叶薇认为能带来开门红的契机。
和第一季一样,《宝贝星球2》播出后,购买二轮三轮播放权的电视台很多。而大多数电视台,都会选择两季连放,这样故事比较完整。
《宝贝星球》两季加起来一共六十集,就算每天两集,一个电视台至少也能播一个月。而国内光省级电视台都不止十二家,每家省级电视台也不止一个频道。
虽然不是所有电视台都买了《宝贝星球》的播放权,但购买多个频道的播放权费用在计算时,并不是简单粗暴地用购片费用乘以数量,会有一定的优惠,所以大多数电视台购买版权时,都会约定可在旗下多个频道播出。
所以平均算下来,去年每个月,可能都有五六个,甚至更多频道播放《宝贝星球》系列动画。
如果是成年人,看到这样狂轰滥炸似的排播,可能会心生疲劳,甚至逆反。
但小朋友可以选择观看的动画片数量不多,在看电视这方面,他们比成年人更长情,所以排播虽然密集,带来的差评却不多,同时又很能刷存在感,提高知名度。
简而言之,如今的《宝贝星球》系列动画,绝对是中小学生群体中最火,国民度也最高的几部动画之一。
有国民度在,就算《宝贝星球3》的质量比不上前两集,靠吃老本收视率都不会差。
而叶薇看过成片,确定第三季的质量不输前两季,所以她相信,有前两集积攒的国民度在,第三季的成绩不会差。
叶薇相信,《宝贝星球3》播出后,肯定能带动周边销量增长。
所以确定第三季的制作能提前完成后,叶薇赶紧联系了几家聊得不错的电视台,跟他们进行最终的谈判。
几家进入最终谈判的电视台给的价格都不错。
这是必然的,《宝贝星球》前两季的收视率都很不错,且已经有了固定观众,第三季质量只要别太拉胯,成绩肯定不差,争抢的电视台自然多。
在这种情况下,各电视台开出的都是他们能给到的最高价格,所以电视台的报价多少,和电视台的实力成正比。
电视台的实力,则和电视台的平均收视率有关,所以初步筛选叶薇不需要考虑别的,看钱就够了。
叶薇要求延续第二季周播四集的模式,这些电视台也都没有意见。
《宝贝星球2》播出前,沪市电视台只把它的排播当成新的尝试,做好了改回去的准备。但动画片播出后,平均收视率比在央视播的第一季都高,所以接档动画片排播时,台里领导决定延续周播模式。
接档动画片收视率比《宝贝星球2》差不少,但它的购片费也没那么高,而且收视跟过去一年的平均水平差不多。
所以两部动画片播完,周播四集的模式就初步定了下来。
其他电视台见这种模式可行,纷纷开始学习,有觉得效果不好把播出模式改回去的,但更多电视台选择了增加周播剧场。
连央视也不例外。
《宝贝星球3》是热门动画片,电视台领导自然愿意多播一段时间,所以这也不是问题。
叶薇的第三个要求是在寒假档播出。
对于这一点,其他电视台的相关负责人答应得很痛快,他们也盼着寒假档能出个爆款。
央视的负责人则有些犹豫,因为他们寒假档排播的几部动画片,都是台里比较看好的,而且那些动画片的制作方都有点门路,不是很好调。
但得知其他电视台都愿意把《宝贝星球3》安排到寒假档,而错过《宝贝星球2》也让他知道,叶薇不是那些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制作公司负责人。
不答应她的条件,她是真敢放弃央视。
这也就算了,偏偏离开央视,她投资制作的动画片还能火。
想到过去一年时间里,央视没出一部收视率比《宝贝星球2》高的动画片,堂堂央视,竟然被地方台压了下去。
负责谈判事宜的人犹豫了。
回去协调一番,最终也同意了叶薇的要求。
央视的负责人同意了,叶薇却没有立刻松口,而是将他的回复告诉了其他几个电视台相关负责人。
同等条件下,选央视还是地方台,结果显而易见。
地方台想争取《宝贝星球2》的播放权,其他条件争不过,就只能提价。
但为了表示诚意,各电视台报的本身就是高价,所以除了比较有钱的沪市电视台,其他电视台的涨价幅度都不大。
于是,叶薇直接PASS掉其他电视台,拿着沪市电视台的新报价继续和央视的负责人谈。
央视虽然有钱,但留给傍晚档动画片的预算并不多,所以知道沪市电视台的最新报价后头疼不已。
同时心里也有点怀疑叶薇是在驴自己,一部动画片而已,沪市电视台至于花这么多钱吗?
派人打听一番,虽然没得到具体报价,但央视的相关负责人确定了,沪市电视台确实人傻钱多。
只是人家可以这么不计后果,他却不行,又不想放弃这部动画片的播出权,只好和叶薇打感情牌,说第一季是他们央视播的巴拉巴拉。
但打感情牌没有用,《宝贝星球2》可是在沪市电视台播的,而且宝贝星球是沪市企业,感情上天然更亲近沪市电视台。
增加预算,还是放弃《宝贝星球2》的播出权,这是一个问题。
央视负责人犹豫时,叶薇提出了个解决办法,那就是给宝贝星球一个上春晚的机会,她就同意把播放权卖给央视。
央视那边负责人听了连忙拒绝,无数企业愿意为了在春晚露脸一掷千金,台里不可能为了一部动画片的播出权,而将露脸机会卖给宝贝星球。
就算叶薇愿意出赞助费,或者直接拿动画片播出权置换,都不太可能。
要知道,春晚可是全国人民都关注的节目,台里给宝贝星球开了这个先例,普通观众可能因为不了解没什么反应,但没能争取到机会的那些广告商肯定有意见。
这事一旦传开,很容易影响到央视的威信。
何况想上央视的动画片很多,他们不是只有《宝贝星球3》一个选择,再加上台里领导没有那么看重傍晚档,所以他们不可能为了一部动画片破坏规矩。
他个人倒是很想买下《宝贝星球3》的播放权,但他只是个小领导,春晚总导演都不一定认识他,他实在是无能为力。
他苦笑着对叶薇说,如果她想让品牌在春晚露脸,应该走正规流程,提前申请,而不是在这时候临时抱佛脚。
叶薇心想她怎么没走正规流程?这不是被以行业不符合春晚调性给刷下来了吗?
说实话,但凡负责春晚招商工作的人给出的理由是,赞助费不够、公司规模小了或者品牌知名度不够等理由,叶薇都能理解。
但调性?
这是个什么东西?
宝贝星球怎么就调性不符了?
不过叶薇也知道,负责招商的人没必要刻意针对宝贝星球,没有通过审核,大概率还是宝贝星球没有竞争过其他赞助商。
所以虽然失望,但叶薇也接受了这结果,更没有想过走歪门邪道,把宝贝星球送上春晚舞台。
她解释说:“您误会了,我不是想走后门上春晚,我是希望能通过你们电视台,为今年上春晚的小演员提供服装,或者成年演员穿着打扮可以带玩偶也可以。如果演员本人有意向,我也可以和他们谈后续的代言合作,我记得春晚服装大部分都是演员自己准备的,他们自己联系品牌合作,应该不违反规定吧?”
如果叶薇一开始就这么说,对方可能会觉得她事多,但有了前面的误会,对方直接开始思考事情的可行性。
琢磨过后,他觉得这事不难,就算报上去,领导估计也不会反对。
但他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假装为难,然后墨迹好一会,才松口说上报领导再给答复。
结果毫无意外,上面领导同意了叶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