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耽美同人 > 九零沪上发家日常 > 第96章 陈霁云 夏利刚驶过桥面,便急刹停住,……

第96章 陈霁云 夏利刚驶过桥面,便急刹停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夏利刚驶过桥面, 便急刹停住,一个人影绕车脚步匆匆走到河边,却见刚才看到像是要往水里栽的人,上半身虽然出去了, 但右手紧紧抱着河道护栏。
    这模样, 不像是要求死, 而像是在找东西。
    虽然这么做有点危险, 但看他身形是个成年男人,应该知道什么危险什么不危险,她贸然过去劝人, 没准会被认为多事。
    叶薇同情心有限, 看清楚状况后就想转身离开。
    但正准备转身,一阵风吹过来, 带来了丝丝酒气。
    叶薇循着风的方向望去, 就见扒着栏杆的人影,抬脚准备跨过栏杆。这人要是清醒的,她肯定不管, 但酒气能被风吹过来,显然喝了不少。
    为了避免第二天听说有人跳河而死,叶薇抬高声音喊道:“先生。”
    听到声音,一只脚已经跨过河道栏杆的人影抬起头。
    路边虽然有灯,但树木茂密,他所处的位置有些昏暗, 五官不怎么看得清。只能看到头发略有些凌乱,额前碎发丝丝缕缕垂落,隐约遮住眉眼。
    不过人没有叶薇想象中醉得厉害,声音不高不低地应了一声:“嗯?”
    叶薇往前, 也走到河道栏杆前,在离他有五六步的地方站定,低头瞄了下流动的河水,问道:“你有东西掉进河里了?”
    他保持着刚才的动作,学着叶薇往河道看了眼,点头:“易拉罐掉了。”
    之前叶薇不知道他找什么,没太注意漂浮在河面上的易拉罐,这会顺着望去,隐约看出是装啤酒的罐子。
    以为面前的人还没有喝够,便说:“如果你还想喝酒,去超市再买一瓶就好了,何必跟掉进河水的酒瓶较劲?”
    而且这易拉罐能飘上来,里面肯定已经空了,就算他费劲把易拉罐捞上来,也只能扔掉,何必费这功夫?
    却没想到这人摇头说:“掉下去不好,要扔掉。”
    叶薇愣住,虽然这几年沪市在搞文明建设,但一般人清醒的时候能记住不往地上扔垃圾就不错了。
    这人喝醉了,还执着于把掉进河里的易拉罐捞起来扔掉,一时不知道是该说他呆还是讲文明。
    但叶薇没有太纠结这个问题,不管这人是什么原因非要把易拉罐捞起来,他喝醉了是事实,留他一个人在这里较劲到最后,没准易拉罐没有捞起来,他人也跟着掉下去了。
    一个喝醉的人掉下河,能不能活下来都是问题。
    她也不打算帮他捞易拉罐,一是没有工具,二是她没有很信任这人,万一他是装醉,万一他有同伙,她把后背交给他,多危险啊。
    因此,叶薇口头劝道:“你有这个意识很好,但你现在喝醉了,人不是很清醒,而且没有打捞工具,这么空手捞,说不定易拉罐没有捞起来,你人先掉下去了。”
    可能是喝醉了脑子转得比较慢,他好一会才问:“那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你现在从栏杆上下来,先回家,等明天酒醒了,如果还愿意,你就带着工具来把这个易拉罐打捞起来。”如果醒了以后你没这份心就算了。
    叶薇想了想,没把后半句话说出口,“总之,你现在的状态,我不建议你做这么危险的事。”
    青年又思考了近两分钟,才点头说:“你说得对。”
    说完,搭在栏杆上的半条腿抬起,到底是醉了,过程中他踉跄了一下,但好在手没离开栏杆,好悬稳住了身体。
    彻底站定,他看着叶薇说:“那我回家了?”
    “你知道怎么走吗?”
    “我……”他前后左右看了一圈,不怎么说得上来。
    叶薇并不意外,虽然这人和她说话时表现很正常,更没有发酒疯,看起来像没怎么醉。但他能干出徒手捞易拉罐这件事,就不像是没醉的。
    送佛送到西,叶薇问道:“你还记得自己住哪里吗?”
    他说了个地方,是附近的一个小区。
    叶薇记下小区名字,说道:“你等会。”
    往外走了两步,怕这人又回去跟易拉罐较劲,又停下脚步说:“你跟我来。”
    “哦。”
    这次他的回答倒是很迅速,跟在叶薇身后往外走。
    叶薇走到车边拉开车门,弯腰从副驾驶座上拿出手包,再从里面取出大哥大,正准备拨号到计程车公司,正好看到一辆富康开过来,赶紧招手拦住。
    富康停下来,叶薇转身准备喊人,但刚张口就卡住了,她并不知道对方姓名。
    不过下一秒,她就知道了。
    当然不是这人突兀地来了个自我介绍,而是弹幕说的:
    【咦?这不是陈霁云吗?他和女主也这么早就认识了?】
    【我说女主为什么突然冲下车去救人,她是不是突破重重夜色,看到了他身上的才华,知道他以后会成为科技大佬,打算提前跟他套近乎?】
    【额,前面的说得也太邪乎了,女主又不是火眼精金,还突破夜色看到陈霁云身上的才华,想多了吧】
    ……
    看到最后一条弹幕,叶薇深有同感,她不是火眼精金,才华又不是可具象化的东西,在救人之前,她确实不知道救的会是什么未来大佬。
    而且说实话,叶薇上下打量着从暗处走出来的青年。
    他看上去年纪不是很大,可能在二十五到三十之间,长相也不差,五官谈不上精致,但很标准,气质温润。
    但有刚才的交流,叶薇觉得他身上的气质更像是呆。
    实在不像是一个能成为大佬的人。
    果然是人不可貌相。
    虽然知道眼前这人以后会成为大佬,但叶薇不打算改变原计划,装作仍不知道他姓甚名谁,喊了声“先生”,招呼他过马路,再把人塞进计程车后座。
    关上门,叶薇又往前走了一步,拉开副驾驶的门,对司机说了个地址,问道:“到那里多少钱?”
    司机一听地址,脸色就不太好:“这么点路,让他自己走回去不就好了?还要我送,浪费我时间。”
    “主要是他喝醉了,前面又是河,让他自己回去怕是要出事,您就当是发发善心,送人一程吧。”叶薇说着从钱夹里抽出一张百元大钞,递过去说,“这是车费,不用找了,麻烦您把人送到后,把人送进小区,或者小区有门卫的话,请对方把人送到家。”
    听前半句时,司机脸色更差,想这人要是吐他车里怎么办?但看到钱,再听叶薇说不用找,他脸色缓和下来。
    他开的富康起步价是十三块,每公里加一块五,一百块他至少要跑一个半小时,而且还必须不间断地有客。
    而后座青年住处离这里不到两公里,不堵车十分钟就能到,正常车费不超过十六块,而车外这人愿意给一百,今晚可真是撞大运了。
    再从后视镜看一眼老老实实坐在后座的陈霁云,司机毫不犹豫,摆手一脸勉强道:“好了好了,看在你态度好的份上,我今天发发善心。”
    叶薇应声,后退一步站到路边,看着司机将车开走,才横穿马路走到另一边,拉开车门上车。
    坐到车上,叶薇才发现弹幕又出现了:
    【女主人真好,救了人还叫车把人送回去,难怪后面陈霁云愿意接受她的投资,也算好人有好报了】
    【陈霁云会接受叶薇的投资,也不单单因为这件事吧?在当时,叶薇开的条件确实最好】
    【其实我觉得陈霁云的运气更好,喝醉酒都能碰到天使投资人,简直绝了】
    【说陈霁云运气好的算了吧,他能成为大佬分明是靠的实力,九五年年初这会,他跟人合伙开的公司,刚因为开发的软件盗版严重濒临倒闭,这要是运气好,那这世上就没有运气不好的人】
    【我倒是觉得这两个人算互相成就了,叶薇投资的时候,陈霁云做出来的游戏已经小有名气,不缺投资人。但如果投资他的不是叶薇,面对其他人的指手画脚,他能不能有后来的发展也不好说】
    ……
    看着弹幕,叶薇陷入沉思。
    其实她叫车把人送回去,并不单纯是因为好心,也有弹幕说陈霁云以后会成为科技大佬的因素存在。
    虽然她目前的生意和科技圈没什么交集,但以后会怎么样,谁也说不准,能多认识一个未来会成为大佬的人,对她来说不是坏事。
    要是没有今晚的偶遇,她可能不会费心思去做什么,但人都救了,自然要送佛送到西。
    虽然今晚他们没有互通姓名,沪市也很大,短时间内他们未必会碰到。但如果他真能发财,以后他们总有机会见面。
    至于他明天睡醒后,会不会忘记今晚发生的事,也不在叶薇担忧的范围内。
    她又不是没嘴巴,万一以后真有需要对方帮忙的,她大可以直接说出今晚发生的事。对方愿意帮忙最好,不愿意就当车费白花了。
    反正一百块,对如今的她来说只是一笔小钱,能借此结个善缘,叶薇认为这是值得的。
    但不管怎么样,在做这个打算的时候,她其实没想过以后会和陈霁云有多少交集,更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他公司的天使投资人。
    天使投资人是什么意思,叶薇是懂得的。
    说得简单点,就是用各自有资金对初创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人,而这个概念,在这时候并不那么广为人知。
    一是大多数普通人很难接触这些,二是天使投资人不是真的天使,他们投资企业,最终目的还是想变现。
    而股权变现的最好途径,是上市。
    但改开至今还没二十年,上市更是近几年才有的,虽然没有明文规定民营企业不能上市,可这时候企业上市是需要指标的,而上市指标会向国有企业倾斜。
    问有没有民营企业上市成功?
    答案当然是有,九二年在深交所上市的深华源A,就是民营企业。
    可股市发展到今天,上市企业数量已经增长到两百多家,而成功上市的民营企业,至今只有两家。
    由此可见,民营企业上市有多难。
    上市难,就等于变现困难,所以这个时期,国内天使投资人并不多。
    叶薇更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家民营公司的天使投资人。
    她不认为她投资陈霁云的公司,是因为钱多到没处花,而且弹幕也说了,当时想投资陈霁云的人不少。
    所以叶薇认为,在她决定投资陈霁云时,他的公司很可能有上市的苗头。
    能上市,可以变现,才会有人争相投资。
    而现在能上市的民营企业凤毛麟角,陈霁云的公司有上市苗头,要么成长为这凤毛麟角之一,要么,近几年国内会放松民营企业上市。
    叶薇倾向于是后者,虽然这几年的股市政策一时松一时紧,但总体趋势是在慢慢放开,她相信,放松民营企业上市是必然。
    甚至她怀疑,未来宝贝星球也上市了。
    只是弹幕没有人提,所以她并不确定放松民营企业大规模上市要到什么时候,可能是几年后,也可能是十几年。
    因为不确定,她很少思考这类问题,直到今晚看到这些弹幕。
    虽然这些弹幕并没有提到这些,甚至没说陈霁云的公司会上市,但透露出的信息,结合起来,叶薇觉得这个时间可能不会太久。
    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陈霁云大器晚成的可能性。
    又或者,上面并没有给民营企业上市开口子,陈霁云公司有机会上市,是因为发展得非常好。
    但不管是哪种可能,在叶薇看来都是好消息,会成为赚钱的机遇。
    随着弹幕消失,视线不再被阻挡,叶薇脚踩油门,驱车离开。
    ……
    随着第一批货物完成出库,童装厂也算是上了轨道。
    虽然叶薇开童装厂,是为了降低宝贝星球的进货成本,厂子也是以宝贝星球的名义投资的,但它并不是宝贝星球的分部门,而算是分公司,两者财务也是分开核算的。
    所以宝贝星球要让童装厂生产服装,也要走正常的下单流程,先签合同再打款,而款项算作服装厂的收入。
    但毕竟是自家公司,童装厂给宝贝星球的价格比代加工便宜不少。
    也因为价格便宜,所以童装厂的利润并不高,尤其是算上建厂投入,童装厂生产一件衣服的成本,其实比找代加工要高。
    但账不能这么算。
    童装厂的设备虽然大多是二手的,但未来几年只要没有大规模的更新换代,现有机器用上六七年甚至八、九年都不是问题。
    按十年折旧算,成本能降下不少。
    至于其他的建厂开支,同样能分摊能折扣,总之厂子开的时间越久,生产成本就能越低。
    所以童装厂目前虽然处于亏损状态,但王瑞琴心里并不慌,因为只要有宝贝星球在,厂子就不会缺订单。
    而只要有订单,厂子就能一直开下去,盈利也是迟早的事。
    事实也的确如此,童装厂的第一批货物刚出库,宝贝星球的第二笔订单就来了,而且这次的订单金额更大。
    王瑞珍知道,这只是开始,随着宝贝星球发展越来越好,未来的订单会越来越多。
    为了能尽早跟上生产,所以厂子刚上轨道,王瑞珍就让人在报纸上贴了招工启事。
    童装厂很缺人。
    虽然年初买设备的时候,童装厂和第二制衣厂达成了合作,由后者组织下岗员工入职童装厂。
    可童装厂不仅是私营企业,当时还刚成立,哪怕背靠宝贝星球,看好的人也不多。所以但凡有办法,那批下岗的工人都不会选择童装厂。
    原本王瑞珍和叶薇打算步子迈大一些,干脆将招工数量提高到了一百五十人,但最后实际招到的熟练工不到一百。
    因为从第二制衣厂买到的设备也差不多是一百台,宝贝星球下的第一笔订单,生产任务并不重,再加上厂里各方面没有上轨道,所以这些人入职后,童装厂只排了一个班次。
    但生意好的服装厂,基本都是日夜开工,一天至少要排两个班次。
    而且随着订单量加大,在机器设备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增加班次是必然的。所以厂子上轨道后,王瑞珍就把招工这事提上了日程。
    几个月过去,童装厂招工的难度下降不少。
    不提别的,去第二制衣厂门口摆个摊,肯定能招到不少人。
    因为卖掉那批设备到现在,第二制衣厂已经陆续组织了三批员工下岗,前两批人数还不多,一次一百五,一次一百左右,但这第三次,动员下岗的员工数量超过了三百。
    也就是说,上半年才过去一半,第二制衣厂就动员了超过五百人下岗,人数占全体职工数量近四分之一了。
    当然,第二制衣厂也不是只动员下岗,也想了不少办法安置员工。
    第一批是和宝贝星球合作,把大多数人安排到了童装厂,第二批是找上级领导哭诉,塞了几十个人到沪市其他国营单位。
    但到人最多的第三批,第二制衣厂的领导实在没办法了。只能让大家自寻出路。
    可大家能有什么出路?
    第一批看不上宝贝星球童装厂的人,好些到现在还没正式工作呢。除非家里有关系,能帮忙介绍。
    但话又说回来了,这些人家里要是有关系,又怎么会进到下岗名单里?
    所以到现在,第二制衣厂的待业下岗职工已经增长到了三百多人。
    而童装厂在这期间已经发了两次工资,第一次因为大家只上了几天班,拿到的钱不多。但第二个月,大家拿到的是全部工资。
    童装厂是私营厂,所以不像国营厂一样底薪高,但只能拿少量奖金,它的工资是计件的,做的越多拿的越多。
    第一批员工,工资最高的拿了开一千,其他只要肯干的,工资也基本都有五六百。
    这些人下岗后,本来就觉得自己是被厂子抛弃了,又和那些还在厂里工作的人住一起,心里都憋着一股气。拿到工资,自然要回去好好炫耀一番。
    童装厂工资高的消息一传开,不止那些第一批下岗,但没看上童装厂而在家待业至今的后悔了,好些没下岗的都动了心思。
    童装厂现在去摆摊招人,别说一百,两三百人都能招满。
    但王瑞珍觉得那些人之前看不上童装厂,现在她还到第二制衣厂门口摆摊招人,有点太热脸贴冷屁股了。
    童装厂招不到人这么干就算了,但现实是童装厂今非昔比,现在想托关系进厂的可不少。
    而在王瑞珍看来,虽然有宝贝星球在,童装厂不会缺少订单,但她不能完全依靠总公司。
    现在看,宝贝星球的发展势头很好,但商场瞬息万变,谁也无法保证它一直能发展得这么好。
    所以王瑞珍认为,宝贝星球的订单可以成为童装厂的发展重心,但不能成为它业务的全部。
    至少,她要让大家知道童装厂,这样哪天宝贝星球不行了,童装厂才可以立刻承接其他公司订单,然后活下去。
    而想做到这一点,寂寂无名是不行的,至少得要让人知道童装厂的存在。
    王瑞珍认为这是一个机会,所以不打算把招聘局限于第二制衣厂内部,而让人在沪市本地的报纸上,买了个豆腐块大小的版面,登了一则招工启事。
    想通过这么小的版面一夜成名自然是不可能的,但这时候通过报纸找工作的人不少,这则招工启事登出去后并非毫无水花。
    至少,不少业内人士都因此知道沪市多了一家童装厂,且这家童装厂和宝贝星球同名,不知是不是同一个老板。
    以及,招工启事登出去后,童装厂门口排了半个月长队,而这些排队的人,都是来应聘的。
    来的可不只有第二制衣厂的下岗职工,因为招工启事上标的工资上限有四位数,所以不少国营制衣厂的正式工都来应聘了。
    而其中,就包括了第三制衣厂的职工。
    前几个月为了第二制衣厂的设备跟郑厂长对上后,王瑞珍很快就搬出了第三制衣厂家属院。
    虽然住得远了,且她这段时间一心忙工作,但也听说过一些第三制衣厂的情况。
    因为年前盲目涨价,近半年第三制衣厂失去了不少大客户,虽然后面价格又降了下来,但他们这么反复无常,客户哪敢把订单交给他们?
    所以过完年后,第三制衣厂的情况可以说每况愈下。为了赚钱,现在郑厂长已经不择手段。
    据来应聘的职工透露,他让人照着宝贝星球的新款夏装做了一批童装,批发卖给了沪市的童装零售商家。
    得知这消息,王瑞珍赶紧联系叶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