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杨征明 “当然是不买!‘宁要沪西一张……
“当然是不买!‘宁要沪西一张床, 不要沪东一套房’你们懂不懂?”
“算了吧!这都是多少年前的话了,再说了,这里的浦西指的是黄浦徐汇这样的中心区,跟你住杨树区的有什么关系?”
“我是住杨树区, 可那房子是白给我的?要是白给我, 甚至让我拿现在的房子去换, 我也能答应, 可它不是啊!两千二一个平方,我去哪里买房不好?去浦东?”
“浦东现在发展了……”
“再发展它也还是浦东!人都没有几个,花十几万去那里买房, 不是脑子瓦特了吗?”
“没错没错, 我看这两兄弟不是好东西,登的这什么寻人启事, 也是为了继续坑我们的钱!”
“不管你们怎么想, 我肯定是不会为了几千块的首付抵扣,去那里买房的。”
听到“几千块的首付抵扣”这几个字,有人眼睛微闪, 他们可不止卖了一份认购证,一份认购证就能抵扣五千,他们卖的认购证加起来,至少能抵两三万。
按照五十平的房子算,总房款减去抵扣首付,一套两居室就只需要八万多, 算下来每平只需要一千六百多。
而家属院里,一个二十平左右的单间都要两万多,算下来每平也要一千出头,比较起来, 这什么明浩房地产开发的楼盘也没有贵多少。
那楼盘各户还有独立的卫生间、厨房,如果能住进去,可比住在大院里,每天为了抢水龙头和厕所吵架强多了。
至于地理位置,信德电器所在的杨树区发展虽然早,但近年发展停滞,也不怎么受上面重视。
沪东以前虽然是乡下,但今年国家在大力发展沪东,投入了不少钱,以后哪个区会发展得更好,真不好说。
唯一麻烦的点在于他们都在信德电器上班,如果搬到沪东去住,来回不太方便。
只卖了五六份认购证的人都这么想,卖了十来份认购证的就更倾向于买房了,因为他们只需要再出五六万,就能买到两居室的商品房。
但见大家都说不买,这些心动的人犹豫过后,要么选择沉默,要么跟风附和说不买,直到周日放假,一群人在公交站、轮渡上碰面,才发觉没一个老实的。
类似的事,机械厂股份制改造时也发生过。
和那次一样,脸皮薄的看到熟人就低下了头,脸皮厚的则特别理直气壮地问:“你们前几天不还说这是坑人的吗?怎么今天都来了?”
被质问的人性子也不软,直接反问:“你当时不也说肯定不上当?今天怎么也来了?”
一句话,问得人哑口无言。
是啊,为什么来,别人不清楚,他们难道还不清楚吗?
就很尴尬。
一路尴尬着到了目的地,在外面时他们不觉得,进了售楼部才发现里面人可真多啊!
一群人你看我我看你,都在用眼神问:“现在沪东房子这么好卖了吗?”
倒也没那么好卖,售楼部里的人大半都是和他们一样,冲着认购证抵扣首付款来的,几人得知后,脸上都露出了了然的表情,然后准备找工作人员咨询情况。137zw.com
咨询的内容,主要是身份要怎么核实,认购证是不是真能按照每份五千的价格抵扣首付,以及贷款买房每月要还多少房贷。
但来咨询的人多,工作人员少,他们一时半会挤不进去,只好围一圈等着。
等了没一会,他们就听到有个柜台传来愤怒的声音:“你说没有就没有?那我还说我去年就是被你们公司老板坑了认购证呢!拿着个破本子查来查去,我看你们老板就是舍不得钱不想认!大家都散了吧,这家公司在报纸上登的寻人启事就是忽悠人的!”
听到这话,售楼部里不少排了许久队的人脸色骤变:“怎么这样啊!我大老远过来的!”
“舍不得钱你们就别在报纸上登寻人启事,把我们骗过来又说我们不符合条件,这不是骗人吗?”
“没错,我还以为你们公司老板和其他黑心投机者不一样,原来都是一路货色!”
虽然工作人员努力想要安抚大家的情绪,但大家依然越说越气愤,有人见形势不妙,赶紧去后面办公室找人。
很快,一个年轻男人从连通后面的走廊走入售楼部。
看清对方长相的瞬间,信德电器的这些职工中有人激动道:“就是他!我的认购证就是卖给他了!”
她旁边的人跟着附和:“我的也是卖给他了!”
有人却脸色不太好,说道:“我们这些人谁不是把认购证卖给他了?但现在我们知道没有用,得他们认!你没听刚才那人说的,卖没卖认购证都他们公司的人说了算,我们卖的那些认购证,到底能不能抵扣还不一定呢!”
有人面露迟疑:“不至于吧?他都在报纸上登寻人启事了。”
前面那人说:“谁知道他们登寻人启事是真的为了找我们,还是为了打广告?”
“什么目的,看看就知道了。”
几人闻言,都朝男人望去。
他个子很高,去北方可能不怎么显眼,但沪市是中部城市,身高能上一米七五就算不错了,而他至少有一米八。
再加上他一身黑色西装,头发往后梳成背头,露出宽阔的额头,眉毛浓黑飞斜,眼睛长而不细,鼻梁又高又挺,这样的相貌气质,走到哪都是人群的中心。
而到了这样的场合,大家不用问,也知道这是老板,何况其中不少人看他觉得很眼熟。
男人,也就是杨征明,出现后径直走到柜台后面,低声询问工作人员发生了什么事。
了解清楚后,他看向刚才大声嚷嚷的男人,问道:“你确定你的认购证是卖给了我们?”
虽然男人去年的确卖掉了认购证,但不是卖给了杨征明和王浩,而是其他的投机者。这一点,看到报纸的时候他就已经认识到了。
只是他心里仍抱有期待,想也许收购他认购证的投机者没有报真实姓名。
又想私下买卖认购证,和认购证中签炒股不一样,后者只需要拿着中签联去证券公司登记购买,而前者卖的是整份认购证。
这些投机者收购了几百上千份认购证,他们怎么可能记得每一个将认购证卖给他们的人姓甚名谁?
就算收购他认购证的不是他们,说不定他也可以浑水摸鱼,骗到首付抵扣?
又因为杨征明出现后,男人身后的议论声没有停过,所以他知道了眼前的人就是杨、王兄弟中的一个。
也就是说,他可能是明浩房地产的老板。
男人冷笑说:“如果不是把认购证卖给了你们,我今天会出现在这里?”
杨征明已经从工作人员口中得知男人的信息,拿起桌上摊开的本子翻了翻,说道:“但这上面没有你的信息。”
“谁知道你这本子从哪来的,”男人一脸不耐烦,“认购证抵扣到底是真是假你给句话,少给我扯什么乱七八糟的借口说查不到我的信息。”
杨征明合上笔记本,竖着举起问:“你没有见过这笔记本?”
男人想也不想说:“你的笔记本,我怎么可能见过?”
杨征明说:“既然没有见过,你的认购证肯定不是卖给了我。”
男人心里咯噔一声,想自己难道忘了什么?但又听到身后有人悄声问:“为什么他会这么说?我的认购证就是卖给了他啊,但我真不记得自己见过这个笔记本。”
“我也不太懂……”
“他登的那则寻人启事,不会真的只是为了打广告,其实不打算出钱吧?”
“不会吧?我刚才看到有人通过了审核,得到抵扣额度了啊?”
“谁知道那些人是不是托?”
听到这里男人松了口气,面上却做出愤怒的表情:“你想言而无信就直说,不用扯这些借口!我就不信了,今天来的这些人都见过你这个笔记本!难道你敢说这些人的认购证都不是卖给你了?”
“其他人的认购证是不是卖给我,我不敢确定,但你肯定没有卖给我。”
杨征明打开笔记本,将其举高,在大家的理智被愤怒吞没前说:“卖认购证给我的人,就算不认识笔记本的封面,肯定也记得他们在这个本子上登记过个人信息,而你,显然不知道这件事。”
听到这话,男人身后的人纷纷恍然大悟:“对对,我记得卖认购证时候登记过信息,我还签过字呢!”
“我也想起来了,刚才光顾着看笔记本封面,忘了这件事。”
“对啊,他怎么像是完全不知道这件事?不会真搞错了,以为自己把认购证卖给了杨老板,其实卖的是别人吧?”
听着身后几人的马后炮,男人气得吐血,心想你们这些卖了认购证的刚才都没想起这件事,我想不起来有什么问题?
男人这么想,也这么说出口了:“刚才不记得这个笔记本的可不止我一个人,你凭什么用这个理由断定我的认购证不是卖给了你们?”
“上面没有你的登记信息。”
“谁知道你们是不是把我的那一页撕了?”男人大声问,“再说时间过去快两年,你们拿出个笔记本就说是我们当时登记用的,我们怎么能确定这个笔记本是不是真的?万一你们不想出那么多钱,只摘录了部分人的信息到这个本子上,那我们这些实实在在把认购证卖给你的人不是只能吃哑巴亏?”
不少人被这话挑拨,嗡嗡嗡又讨论起来。
杨征明倒是很淡定,说道:“确实不能让大家持哑巴亏,这样。”他侧过头喊了声销售部负责人的名字,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说,“你去找台座机,打110……”
他话没说完,男人脸色就变了,抬高声音问:“你打110干什么?”
“我空口白牙说笔记本是真的,一页都没有删,你肯定不能信,但一万块不是小事,谁吃亏都不能甘心。”
杨征明看着男人说:“我想不如直接报警,公安能人多,肯定有办法证明我这笔记本是不是最近伪造的,我听说有的专家可以通过字迹判断是不是同一个人,现场肯定有人真是我的客户,到时候请他们签个名,专家一对比,就什么都知道了。”
男人脸色更加难看,却仍强撑着说:“万一你们把我那一页撕掉了呢!”
“这更简单,”杨征明将笔记本打开给大家看,同时说道,“笔记本上有页码,页数有没有少,一查就能知道。”
离得近的人看到边角页码,纷纷点头:“确实有。”
消息传到后面,大家渐渐安静下来。
杨征明看在眼里,再次对身边人说:“去报——”
话没说完,男人便大声喊道:“等等!”
杨征明声音顿住,朝男人看过来。
“上面虽然没有我的信息,但这不代表我的认购证没有卖给你们,”男人说着话音一转,“但不过一万块钱,你们不肯承认就算了,这房子我也不买了!”
说完,男人转身就想走。
杨征明见了,赶紧让人拦住他,男人被迫停住脚步,转身大声嚷嚷道:“你们干什么!这是打算强买强卖?”
“你记错了卖认购证的对象,查不到信息没有折扣不想买房,我能理解。你看完房子觉得不好,改变主意放弃购买,我也没有意见。可你明知道记错了,心虚要走却泼我一盆脏水,我不能接受。”
杨征明从柜台后面走出来,说道:“我很有理由怀疑,你是竞争对手派来搞坏我们公司名声的,所以公安同志来之前,我不能放你走。”再次示意手下人去打电话。
男人只是想浑水摸鱼占点便宜,走之前给杨征明泼脏水,也主要是不想丢脸,逞一逞口头威风。
哪想到杨征明态度这么强硬,心里彻底慌了,连忙老实交代内心想法,又解释自己真不是他什么竞争对手派来的,希望他能放自己一马。
听着男人的交代,围观群众中真把认购证卖给杨征明的自然气愤不已。
虽然明面上看,男人这么做损害的是明浩房地产的利益,跟他们没有关系。
但如果他撒泼耍赖成功,逼得明浩房地产不得不给他抵扣额度,清楚他是冒牌货的杨征明心里肯定不高兴,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再次发生,说不定干脆会放弃回馈他们这些真正卖过认购证给他的人。
所以实际上,男人这么做损害的,其实是他们的利益。
至于围观群众中和男人一样,打着浑水摸鱼的主意的人,看到这发展脸色也都不是很好,这个姓杨的……不好搞啊!
虽然有句话叫得饶人处且饶人,但有些时候,杀鸡儆猴很有必要。
杨征明没有心软,依旧让人报了警。
不远就有派出所,公安同志来得很快,因为男人已经全部交代,所以公安来了后没有人提出想看笔迹鉴定。
当然,这也不是他们想看就能看的。
公安系统内虽然有能做笔迹鉴定的专家,但这种人才不是随便哪个派出所都有的,想做鉴定得层层打申请。
杨征明没有提,他们了解清楚情况后直接把男人带走了。
到了派出所,男人交代得更快。
案子不复杂,就是怎么处理不好办,虽然这事牵扯到的金额有一万,但一万的抵扣额度和现金还是有区别的,他这实在算不上诈骗,最多拘留几天,连案底都不会留。
但那人听后表情仍跟天塌了一样,他是有正经工作的,要是被拘留,就算不留案底,消息传出去厂里肯定也会开除他。
他就是想占个便宜,怎么就到坐牢的地步了?
当即痛哭流涕起来,哭着哭着看到跟来派出所的杨征明,赶紧给他跪下,求他放过自己。
杨征明虽然想杀鸡儆猴,但没打算真把人送进看守所,何况就算走正常程序,这人也关不了几天,见他痛哭流涕,就痛快签了和解书。
回到售楼部,杨征明第一时间将结果告诉手下工作人员,重点强调公安本来要拘留那人,再似是而非说拘留可能会留案底,他见对方下跪求饶才算了。
很快,消息通过工作人员,传入了外面看过或听说过前面热闹的顾客口中。
问心无愧的,注重点大多在最后半句上,感慨明浩房地产的老板果然是个好人;动了歪心思的,则基本只听进去了前半句,怕自己也被拘留,赶紧找借口跑了。
销售部负责人注意到,赶紧去后面告诉杨征明这消息:“杨总,您刚才让我注意的那些人果然都找借口走了。”
杨征明表情并不意外,点头说:“你继续盯着,有情况及时告诉我。”
“是。”
销售部负责人连忙应下,又喊了声王总,和王浩打过招呼才退出去。
办公室里只剩下兄弟两个,王浩便畅所欲言道:“明哥你就是太心软,要是我处理这件事,高低得让他在看守所待几天。”
杨征明说道:“让他进看守所待几天容易,但如果他因此丢了工作,出来后会不会破罐子破摔,持续来找茬是个问题。反之这次放过他,我们得了好名声,他为了工作,以后也不敢再做这种事,不是两全其美?”
王浩没有反驳杨征明的话,但表情明显不赞同,只摇着头说:“这几天售楼部看着热闹,实际上一看账本,全是冲着认购证抵扣来的,今天更可笑,来了个浑水摸鱼的,这么下去,我们忙活这一年是亏是赚都不好说。”
杨征明闻言,手上动作微顿。
用认购证抵首付款是他的决定,而他会想到这个办法,和叶薇有点关系。
因为每次送叶薇回去,她都只让他送到路口,所以他知道,机械厂大院的住户仍对去年的事耿耿于怀。
当然,这很正常,换位思考,如果他是大院住户,每次提起这件事可能也会忍不住咒骂。
他也知道,叶薇没想过让他解决这件事。
因为那些人只是她的邻居,她并没有太在意他们的个人倾向,而她迟早是要从机械厂大院走出来的,这些事并不会成为他们之间的阻碍。
毕,他们当初做的事,不管是从法律还是道德层面来说,都没有任何问题。
他们没有通过欺骗的手段收购认购证,甚至给的价钱在当时还算公道,那些人会卖认购证,说白了,本质上还是不相信这东西价格能涨起来。
他们咒骂杨征明等人,说到底,都是因为认购证涨得太高,他们后悔了。
他们不想责怪自己,就只能说杨征明等人不地道。
可做生意哪有什么地道不地道,能不能抓住机遇,看个人本事罢了。
道理是这样没错,但杨征明想和叶薇在一起,心里就始终想解决这个问题。
但怎么解决,是个问题。
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把他收购认购证赚到的钱还给大院住户,但每份认购证给多少钱才够呢?
你说一份认购证平均获利五千左右?我还说认购证最高涨到一万多呢!
是,就算按照一万多算,两三百万他筹一筹,也能拿得出来,但有句话叫人心不足蛇吞象,一旦他低头,就可能面临对方永无止尽的索取。
总会有人觉得,如果当时他们没有卖掉认购证,肯定能赚到更多钱。
如果他错了,为了赎罪,被索取也就罢了,可他做错了吗?
他认为自己没有。
所以这办法看似简单,实际上后患无穷,是下下策。
可除了下下策,似乎也没有其他的好办法,于是局面一直这样僵到了今年的八月份。
八月,沪市再次发行认购证。
因为这是沪市第二次发行认购证,所以消息出来后引起了很大讨论,等到抽签结果出来,讨论度就更高了。
而这时,杨征明正在为楼盘销售发愁。
他们开发的这个楼盘,是从其他开发商手里接过来的,对方原本资金雄厚,所以这个楼盘地段很好,最初也是准备走高端路线。
但他拿到地刚围起来,就收到了赌场的电话,说他儿子欠了上亿赌债,让他拿钱赎人。
因为儿子去的不是去年北被端的那种地下赌场,赌场不但在澳城,还合法合规,所以这笔赌债赖不掉。
收到消息他心里当然愤怒,可他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再气愤也只能拿钱赎人。
只是他虽然有钱,也做不到轻松筹出上亿现金的程度,只好将手里值钱的资产全部出掉。但生意场上雪中送炭的事不多,落井下石却不少。
他儿子欠了上亿赌债的消息传开后,他那些朋友、对手都想方设法压价吞掉他手里的资产。
杨征明没有落井下石,开了个两方都能接受的价格,捡漏了这个楼盘。
又因为沪东虽然在搞开发,但这边真正发展起来还有几年,他们不像前开发商资金雄厚,盖好房子可以等上三五年,需要尽快回拢资金。
接手楼盘后,他们再三考虑,决定放弃高端路线。但他们接手的这小区在开发中心区域,地皮成本在这里,也不适合走低端路线,所以最终定位中端偏上。
可这时候每平两千多都能在沪西买房,他们定价每平两千二,其实有点高,所以房子开始销售后,卖得并不好。
杨征明也在报纸上打过广告,但说实话,现在的房产开发商,谁不在报纸上打广告?
别人要么地段好,要么价格便宜,什么都靠不上的也是干了几年的开发商,在沪市甚至全国都有名气,他们拿什么跟人比?
房子已经盖好,地段早就定了,现在想改也没用。价格虽然可以往下降,但直接降等于告诉别人他们的房子没有人买,可能弄巧成拙。
所以最好是从名气上下功夫,那怎么提高名气呢?
当时认购证热度正高,杨征明自然而然地将两者联系起来,想到了用认购证抵扣首付款的主意。
将单份认购证的抵扣额度定位五千,则是考虑到很多人都说去年的认购证,单份获利在五千左右,噱头够足。
而且五千说少不算少,不会被被人诟病小气做戏。说多又不算多,大多数人都只有两三份认购证,以五十平的房子为例,约等于每平降价两三百。
投入当然不小,但噱头足了,讨论度就起来了。
而有了讨论度,就会有知名度,有了知名度,来买房的就不会只有卖给他们认购证的这些人。
人都是从众的,来咨询买房的人一多,他们的这个楼盘就会慢慢热起来。
楼盘热了,房价自然能涨起来,每平两千二,并不是他们这个小区的最高限价,他们还有几百的涨价空间。
虽然去年他们收了一千多份认购证,但其中不少是从李菊萍这样的掮客手里收的,李菊萍已经死了,不可能来找他们,其他人来找他们的概率也不大。
再加上有些一个人卖了十几二十多份认购证,而买房是按照登记姓名来,每人限购一套。还有人会因为资金不足,不想背贷款,选择放弃购买。
所以最终使用认购证抵扣首付卖出的房子,应该不超过三百套,而小区有一千多套房,就算每平只涨两百块,多赚的都够覆盖投入。
是,这种热度持续的时间可能不会太久,但有名气,后续来咨询买房的肯定会比之前多。
而且今年沪东陆续有几栋高层大厦或已经开工,或准备开工,据说明珠电视塔今年就能封顶,不出意外两年内能投入使用。
他相信,几年内沪东这块地一定会热闹起来,到那时候,他们开发的这个小区房价也能涨起来。
之前他等不了,是因为手头资金不足以付贷款和各种工程方的账,但这一批房子卖掉能回拢不少资金。
另外银行会有贷款任务,而国人在财产方面大多比较保守,不太能接受贷款买房。所以这次名号房地产推出的回馈活动,才会仅限于贷款买房客户。
杨征明以此作为条件,和银行谈好了一笔新的贷款。
等这两笔钱到账,他们就再无资金压力,等待楼盘价格涨上来的同时,还能继续去开发新的楼盘,将生意彻底盘活。
因此,虽然杨征明是在琢磨机械厂大院住户,对他的仇视过程中得到启发,才想出在报纸上登寻人启事的主意。
但确定方案时,杨征明考虑的更多是公司利益,如果这办法会损害到公司,他肯定会放弃。
毕竟机械厂大院住户对他的看法,并不会成为他和叶薇之间的阻碍,能解决自然是锦上添花,不能解决也影响不了什么。
而他也是在跟王浩分析过利弊,并得到同意后,才开始着手这件事。
谁想等活动开始,看着房子一套套被定下,账上的钱却没有多多少,王浩渐渐动摇了,怀疑事情能不能像杨征明说的那样发展。
甚至,他当时提出这办法时,真的没有一点私心吗?
杨征明没有说话,只静静地看着王浩,直到他心虚地低下头。
再抬头时,王浩脸上堆起笑容,拍了下嘴巴说:“看我这破嘴,明哥,我刚才只是随口一说,没有别的意思。”
杨征明没有说相信他的话,但也没有说不信,淡淡“嗯”了一声,便低头去看手里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