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一箭三雕 要想解决第七百货当前的困境……
要想解决第七百货当前的困境, 增加客流量,首先就要搞清楚,它为什么生意不好。
都说国营百货没落是因为大环境不好,但叶薇不这么觉得。
是, 改开后私营小卖部确实遍地开花, 进了九十年代后, 个人开百货商场都不算稀奇事, 竞争大了,国营百货难做是很正常的事。
可沪市这么多家百货公司,也不是个个都和第七百货一样在苟延残喘。
像第一百货, 生意就非常红火。
当然, 第一百货能屹立不倒,和它是建国后的第一家国营百货零售企业, 名气大, 以及位于沪市中心区的中心脱不开干系。
但第七百货也是辉煌过的啊,工业区的商业街客流量虽然赶不上南京路,但杨树区在沪市位置不算很偏, 而且街上生意好的店铺不少,怎么第七百货客流量就那么差呢?
叶薇觉得,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
高鹏这个人,说他没有想法和行动力肯定苛刻了,要真这样, 他不可能想到把柜台改成店铺,收租贴补营收的决定,更不可能将它落实下来。
但在国营单位呆久了的人,都有一个通病, 那就是做什么都喜欢留有余地,导致事情办得不够利落,太保守了。
如果是她决定把柜台改成店铺,她肯定不会像高鹏一样,这改一点,那改一点,导致第七百货的柜台显得七零八落,店铺又东一间西一间。
如果柜台必须保留,她可能只会隔出一块地方,专门摆第七百货的柜台,然后其他的全部隔成商铺出租。
然后,她会给予入驻商家一定免租优惠,并在报纸上刊登相关消息,争取吸引到知名品牌入驻。
现在可不比十几年前,当时物资匮乏,有些东西能买到就不错了,根本不挑品牌。
哦不对,也不是完全不挑,像自行车,大家会更倾向于买飞鸽凤凰,手表大家倾向于买梅花表一样。还有衣服,沪市这样的大城市服装厂生产的,在其他城市就比本地服装厂生产的品牌效应更强。
高鹏为了增加收入,在挑选入驻店铺时根本没有门槛,这就导致入驻店铺别说名气,有的老板以前根本没有做过生意。
没做过生意,就没有老顾客,只能指望第七百货的客流,但第七百货客流量大的话,根本不会走到将柜台改造成商铺出租这一步。
于是店铺入驻后没有生意,老板很快破产,退租,高鹏为了补上这部分收入,在选择入驻店铺时更加来者不拒,然后入驻店铺资质更差,形成恶性循环。
不仅店铺资质差,种类也五花八门。
其实像第七百货这种面积不大的商场,在选择入驻商铺的时候,最好是选择同一类型的,比如都卖服装,或者都卖特产。
同类型店铺多了,更方便吸引到准确的客户群体,像新村夜市定位就很清晰,所以客流不断。
又或者什么类型的店铺都有,足够全面,也能吸引不少客流,有些人逛街可能就是这样,没有特别目标,什么都想看看。
而第七百货,着实有点两边不靠。
但这问题并不好解决,改造不用说,第七百货已经改了大半,推倒重来需要不少钱,而第七百货没有那么多资金。
调整店铺类型更不容易,这些已经入驻的店铺老板都是和第七百货签了合同的,把人赶走光违约金就是一大笔钱,第七百货出不起。
而且店铺空置下来后,短时间内能不能租出去也是个问题。
再加上忠言逆耳,这番话要是全说出来,等于把高鹏这几年的努力全否定了,再心大的人听了,心里也会不高兴。
叶薇答应帮高鹏出主意是为了减租金,而不是想得罪人,当然不会上来就说掏心窝子的话。
斟酌过后,她略过了这一点,重点说商品种类和员工的服务态度。
论商品的大类,第七百货有的不少,小到针头线脑,大到家用电器,应有尽有。但在大类基础上细分到每款商品的品牌,种类就不是很多了。
而且第七百货的很多商品,都是本地国营厂生产的。
其中名气大销量好的当然有,像大白兔奶糖,梅林罐头,金星牌的电视机,但更多的,是和机械厂这样难以为继下去的国营厂生产的商品。
这很正常,在计划经济时代,百货公司就承担着销售国营厂产品的任务。
虽然改开后经济体制渐渐转变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但这本身就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所以在大多数国营的百货商店里,国营厂生产的商品依然占大头。
而且国营单位是个很讲关系的地方,同类型产品卖什么不卖什么,并不完全看销量决定,有时候还要看哪个供应商的关系更硬。
类似的问题,第一百货当然也有。
但第一百货经营状况好,能同一商品可以采购多个品牌的货。甚至因为他们在供销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供应商为了上货架,先供货,卖出再结款项的要求也愿意答应。
所以第一百货虽然也需要承销那些卖得不太好的商品,但因为品牌齐全,顾客逛后总能选购到心仪的产品,客流自然越来越多。
第七百货没有那个条件,滞销商品占了大半货架,剩下畅销的,其他私营国营的商店百货都能买到。
甚至人家进货价还低一些,卖得也便宜些,第七百货拿什么吸引顾客?
至于员工的服务态度,其实近几年大多数国营百货的售货员,都渐渐有了服务意识,面对顾客时态度比以前好了很多。
但这个好了很多,仅针对七八十年代售货员敢打骂顾客而言,和私营百货的售货员依然没法比。
看看宝贝星球和第七百货柜台售货员,面对顾客时的态度就知道了。
宝贝星球的售货员在面对顾客时会面带笑容,不管能不能成交,在顾客有需求时都会积极给他们推荐款式,并帮助搭配。
第七百货柜台的售货员,在面对顾客时笑不笑要看心情,顾客问多几句就不耐烦,更有甚者会直接对客户说“不买别问”。
顾客又不是受虐狂,以前去哪都一样,受气也就忍了,可现在人私营店铺售货员接待时如春风化雨,怎么可能上赶着来找罪受。
久而久之,人自然就少了。
听完叶薇的分析,高鹏赞同点头:“这两年我一直在跟大家强调微笑服务,但都不怎么奏效。”
叶薇心想光靠嘴巴强调当然没有用,她店里的员工为什么能把顾客当成上帝?还不是因为销售额和他们工资有直接关系?
第七百货的售货员拿的是死工资,销售额高还是低到手的钱没什么差别,他们当然懒得搭理顾客?
叶薇试探着问:“高经理,您考虑过在第七百货实行提成制度吗?”
提成制度并不新鲜,现在私营的带销售性质的工作,工资基本都是底薪加提成。这种制度的好处也显而易见,高鹏自然考虑过,但是……
他叹了口气说:“两年前我就提过,但员工们意见很大。”
第七百货成立至今已有三四十年,售货员很多都是老职工,工龄长,相应的工资也不低,他们什么都不干,每月工资都有三四百。
如果实行提成制度,底薪肯定不能定这么高,那样工资开支太大。
但降底薪,大家又不愿意,因为他们本来什么都不用干,每个月都能拿三四百。底薪降了后,他们可能累死累活才能挣到这么多钱。
还是前面的原因,高鹏这个人有想法,但是做事又喜欢留余地,做不到力排众议,见大家都反对,就选择了放弃。
叶薇能理解那些员工为什么反对,老话说人往高处走,他们干了几十年不说涨工资,还要降底薪,他们当然不高兴。
而高鹏也不可能答应不降工资只涨提成,因为这样改革成功,第七百货像宝贝星球一样客似云来还好,要是生意并没有好多少,但多了提成开支,第七百货的生存压力会更大。
叶薇问道:“能不能设限制呢?比如单人业绩破几万才有提成?”
高鹏无奈道:“搞过,但他们觉得要求太高,提成太少,效果不大,到现在,相关制度规定形同虚设。”
高鹏倒是考虑过把要求定第一点,提成定高一点,但第七百货售货员基础工资高,要求低提成高可能会亏更多钱。
“那直接按照销售额发奖金呢?”
高鹏目光微凝:“你的意思是?”
“宝贝星球设置了先进员工奖,销售岗不同品类,每个月销售额最高的售货员可以得到一定额度的奖金。”
叶薇思索着说:“第七百货内部也可以设置类似奖项,可以多选几个人,比如三个,第一名设置一到两百的奖金,第二名七八十,第三名三五十。对第七百货来说,一个月两三百的奖金支出不多,但对员工个人来说……”
叶薇话没说完,高鹏便欣喜接话:“对个人来说,几十上百的奖金诱惑不小,肯定会有不少售货员为了奖金提高服务意识。”
“没错。”叶薇点头说。
“这办法好,晚点我开会跟大家商量一下具体操作。”
高鹏边说,边唰唰在笔记本上记下叶薇提供的办法,等他写完,话题很快过渡到增加商品种类上。
在这方面,高鹏也做过努力。
因为第七百货资金不足,这几年,高鹏一直在争取和那些生产热门商品的国营厂,以代销的方式合作。
代销说白了,就是国营厂先供货,百货公司卖出去再结款,第一百货和不少供货方的合作方式就是代销。
但都是代销,第七百货和第一百货又不一样,后者是知名品牌抢着合作,所以就算是代销方式赚的也不少。
第七百货则是求人的那一个,所以给的条件非常优惠,相应的就算货卖出去也赚不了多少钱。
而且真正的热门商品,都会优先供货给第一百货这种生意好,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合作,有足够资金付货款的商家,轮到第七百货的,都是不那么热门的。
像金星牌的电视机,产量最低也最抢手的二十一英寸彩电,肯定是优先供给第一百货,送到第七百货的都是十四英寸的小彩电。
此外有的厂家还很硬气,提要求说上了他们的货,就不能上竞争对手的。第七百货没有第一百货硬气,只能捏着鼻子答应。
叶薇听后说:“其实想增加商品种类,不是非要在知名品牌下功夫,选些小厂生产,但是物美价廉的商品也不错,而且工厂规模小,第七百货和他们谈判的时候更有话语权。”
高鹏闻言一愣,他上位后一直盯着大品牌,确实没怎么在意过小厂生产的商品。
其实这两年也陆续有小厂希望能上第七百货的货架,但这事高鹏都是交给采购部门去处理,回想起来,这两年上货架的小厂商品似乎不多?
高鹏说起自己的发现,语气听着有些不解。
叶薇却稍一琢磨就明白了,第七百货的采购和售货员一样,也拿的是死工资,所以吃回扣的现象很严重。
叶薇说道:“我刚才提到的奖金制度,其实也适用于采购部门,谁谈回来代销商品销量最高,谁就能拿奖金。或者产品上柜台后,采购能拿到前几个月销售额的提点,他们肯定会想尽办法联系更多厂家,谈下更多好的商品。”
高鹏不傻,听叶薇这么一说,就想明白了其中原因,叹气道:“是我当局者迷了,你给的建议,我会好好考虑。”
商量完这两点,高鹏又问叶薇:“你觉得第七百货在经营上,还有没有其他问题?”
问题当然有,但都是细枝末节,也不像这两个问题一样亟待解决,否则就算她出主意把顾客吸引来了也很难留住。
当然,入驻店铺的规划也很重要,但这一点没把握好轻重容易得罪人,现在叶薇不打算提。
她想了想说:“暂时就这些,把这些问题解决,对稳定客流肯定有帮助。”
听叶薇说稳定客流,高鹏心思一动:“增加客流方面,你有什么想法?”
“想增加客流,肯定要利用第七百货的优势。”
虽然是第七百货的总经理,但高鹏在心里想了一圈,没找出优势来,问道:“你认为第七百货的优势是?”
叶薇说道:“第七百货安装了空调。”
高鹏恍然这确实是一个优势,就因为这空调,去年夏天第七百货的客流量都增加了不少。但是因为售货员服务态度一般,所以营业额并没有好太多。
而且这两年,沪市成规模且生意好的百货商场,基本都安装了空调,所以高鹏才会把它漏掉。
听完高鹏的话,叶薇说道:“所以啊,只有空调还不够,我们要加强它的优势。”
“怎么加强?”
“在二楼和三楼腾出一部分地方,改造成纳凉区。”
“纳凉区?”
叶薇解释说:“就是安装一些座位,供顾客们休息。”
命名纳凉区,是不想高鹏多想。
宝贝星球虽然占了商场一楼快一半,但总的来说面积并不大,客流量大的时候家长在里面根本没地方下脚。
而宝贝星球虽然有纳凉区,但面积并不大,工作日接待量少的时候都不够坐,更不用说节假日。
家长们带孩子是出来玩的,结果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心里当然有意见。
叶薇一直在想办法,正好高鹏主动找她,想让她帮忙想办法增加客流,她就打上了一箭三雕的主意。
从本心来说,叶薇更想在一楼改造纳凉区,但那样目的性太强,万一高鹏回过味来,可能会后悔同意答应减免租金。
反正第七百货面积不大,二三楼下来也方便,家长们应该能满意。
当然,面对高鹏,叶薇摆出了一副一心为第七百货打算的模样:“安装了空调的公共场所很多,和免费场所比起来,第七百货是商场,不占优势。和那些生意好的百货商场比起来,第七百货商品没那么丰富,还是不占优势。”
高鹏只觉得叶薇这话说到了自己心坎,点头道:“确实。”
“但是生意好的百货商场,布局都非常紧凑,进去基本没有坐的地方,如果第七百货有,这是不是就有优势了?”
因为免费还有空调的场所不多,且和第七百货不是一个赛道,所以叶薇忽略掉了它,直接把第七百货和其他百货商场作对比。
高鹏也一样,琢磨片刻说:“有道理。”
“而且生意好的百货商场,管理人员大多不怎么喜欢没有购买意向的居民去蹭空调,如果这时候我们专门改造纳凉区,表示欢迎广大市民来纳凉,是不是很能凸显格局?”
高鹏犹豫说道:“话是这么说,但如果来的人都是为了蹭空调,对提高营业额帮助不大吧?”
去年第七百货就是客流量增加了,但营业额没有高多少。
叶薇心想就第七百货售货员的工作态度,营业额能高才怪,但面上没有不耐烦,说道:“我始终觉得,有人气,这生意才能起来,否则费再多心思也没有用。”
说话的同时,叶薇也在观察高鹏的表情,见他听进去了,继续说:“而且今年和去年不一样,今年你是三管齐下,商品种类多了,售货员服务态度好了,人再一多,生意能差到哪里去?”
“你说的有道理,只是……”
“只是什么?”
高鹏皱着眉说:“夏天开空调,本身开支就大,改造纳凉区又是一笔钱,如果能吸引到比去年更多的人还好,如果不能……”
百货公司生意越差,账上流动资金就越少,想改变就越难,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但论起来,第七百货现在的处境其实没有机械厂那么差,如果高鹏是谢超那样敢于破釜沉舟的人,带领第七百货起死回生并不难。
可话说回来,如果高鹏是这种人,第七百货也不会越来越差。
叶薇并不讨厌高鹏的瞻前顾后,因为他越犹豫,她从中得利的机会就越大,她开口说道:“想吸引到更多人,我有个想法,也许能试一试。”
“什么想法?”
“第七百货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将部分柜台改造成纳凉区,欢迎广大市民前来纳凉,您觉得这个议题,有新闻价值吗?”
高鹏的回答毫不犹豫:“有!这可太有新闻价值了!”
不止高鹏这么觉得,弹幕也讨论了起来:
【哇塞!女主这办法不错啊!】
【确实,在百货商场改造纳凉区,在当时算是新颖的,还能拔高说是为社会民生做贡献,电视台说不定真会感兴趣】
【但我觉得这办法女主完全可以在自己店铺用,反正宝贝星球也有空调,还能跟遛娃结合起来,告诉高鹏他也太占便宜了】
……
弹幕上的讨论,高鹏丝毫不知,因为激动,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转动起来,边转边说:“沪市夏天炎热,纳凉方式一直都是夏天的热议话题,这个纳凉区改造成功,这种关系到民生的新闻,沪市电视台的早晚新闻节目肯定愿意报道。正好,我有同学在电视台工作,我待会就打电话联系他。”
看,这就是叶薇将办法说出来,而不在自己店铺使用的主要原因。
沪市这么大,电视台却只有一个,哪怕分了很多频道,专门报道民生相关话题的节目也不多,节目组根本不缺话题。
纳凉遛娃虽然是不错的议题,但新闻这么多,电视台为什么要报道你?
别说电视新闻,就算是报纸新闻,叶薇想上也不容易。
因为上新闻等于免费打广告,不管是电视台还是报社,没有足够强硬的关系,他们都不会轻易为他人做嫁衣。
高鹏工作多年,又是百货公司的总经理——虽然第七百货现在落寞了,但毕竟是国营单位,他的人脉肯定广。
这不,叶薇刚提出办法,他就从人脉圈中扒拉出了在电视台工作的同学。
而这,也是叶薇想要单位进修名额的主要原因,她认识的人太少,其中更没多少可用的人脉,以至于有了好点子也只能干叹气。
把办法告诉高鹏,还有一个原因是宝贝星球是私营企业,不像第七百货上面有人且话题足。
这件事要是成了,不仅可以往为社会民生做贡献方面拔高,也可以树立成国营企业寻求出路的典型案例。
两个话题叠加,不怕电视台不感兴趣。
再一个,如果第七百货能成功登上新闻,且客流增加,位于一楼临街的宝贝星球肯定能跟着沾光。
之前都是宝贝星球给第七百货引流,以后也该让它吸一吸第七百货的血了。
而且要是真能上新闻,节目组来了肯定不会只拍纳凉区,第七百货其他店铺都门可罗雀,唯一拿得出手的商铺是宝贝星球。
到那时候,还用担心宝贝星球没有露脸的机会?
而这,也是一箭三雕中的第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