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耽美同人 > 九零沪上发家日常 > 第64章 拉锯 机械厂这次募集资金确实不算顺利……

第64章 拉锯 机械厂这次募集资金确实不算顺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机械厂这次募集资金确实不算顺利。
    虽然通知贴出来后, 谢厂长为了表态,第一时间拿出了五万认购股票。而在他之后,厂里领导各有表态,多的拿四五万, 少的拿两三万。
    再就是研究转产的工程师和技术员, 这段时间已经被新厂长折服, 都对机械厂的未来很有信心, 各自都拿了几万出来认购股票。
    还有已经回到工作岗位的职工,也或多或少拿了点钱出来。
    但领导和工程师技术员终究是少数,而已经回到工作岗位的职工, 一个因为机械厂组织复工时, 会优先考虑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职工,二个他们没那么有信心, 所以能拿出两三千认购股票的都不多, 大多数只认购了几百甚至几十股股票。
    总之发售内部职工股第一阶段结束,厂里募集到的资金总额不到五十万,远远低于厂里领导的预期。
    得知这结果, 会议室里坐着的几名高层领导脸色都不太好看,谢厂长本人看上去倒是很平静,只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询问罗丽娟:“参与认购的基层职工有多少?”
    收钱是财务的工作,汇报这件事自然落到了担任财务科长的罗丽娟身上,她看一眼手里的统计资料,报了个数。
    听到罗丽娟报出的人数, 几名副厂长忍不住问:“确定只有这么多职工参与认购?”
    “这也太少了,是不是统计错误?”
    见他们质疑财务工作准确性,罗丽娟说:“资金和人数对得上,参与认购的基层职工确实只有这么多, 何况……”
    看出罗丽娟的欲言又止,谢厂长说:“讲。”
    罗丽娟抿唇道:“据我所知,厂里职工参与认购的意愿确实不强烈。”
    说不强烈都是委婉的,厂里不少职工根本避之如蛇蝎,在他们看来,花钱认购股票跟把钱扔水里没差别。
    嗯,他们现在的想法,和去年厂里强制用认购证抵工资时差不多。
    听出罗丽娟的言下之意,谢厂长问:“知道他们认购意愿不强烈的原因吗?”
    还能是什么原因,当然是怕亏钱。
    但这话不好当着谢厂长的面说出口,大家为什么担心亏钱?归根究底还是不信任谢厂长有带领机械厂重铸荣光的能力。
    是人都不乐意听人说自己没能力。
    虽然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罗丽娟知道谢超不是那种听不得逆耳忠言的人,但她在机械厂的数次风波中保全自己,靠的是明哲保身。
    她斟酌着说道:“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
    谢厂长没有为难罗丽娟,转头去问其他领导知不知道这件事。
    说不知道当然是假的,谢厂长刚来,办事又雷厉风行,没人敢到他面前乱说,消息不通很正常。
    何况他也未必什么都不知道。
    厂里其他领导,新调来的也就算了,不一定都住在机械厂家属院里。但那些在机械厂干了许多年的领导,就算没人敢到他们面前说,通过家属也能知道不少消息。
    面对谢厂长的询问,他们不好像罗丽娟那样含糊过去,你一句我一句,陆续把厂里职工的想法都说了。
    谢厂长听后面色不变,只平静地询问大家有什么解决办法。
    会议室里领导各抒己见,有人提议给厂里职工做思想工作,增强他们对机械厂改制转产成功的信心;也有人提议如果内部募集不到足够的资金,他们或许可以对外发售股票?
    谢厂长听后,对第一种办法表示肯定,让人记录下来并实施。
    第二种办法听起来好像可行,但问题不少,一是对外发售股票不可能绕过相关部门,资料提交上去等审核,再到股票发售,耗时一两个月都算快的。
    机械厂等不了那么久。
    二是内部职工都对机械厂的未来没有信心,外面的人又有多少愿意买机械厂股票的?
    所以谢厂长听后只说考虑,又问大家还有没有其他想法。
    有人犹豫过后说:“也许,我们可以给各部门领导制定任务,让他们去组织手下职工参与认购。”
    这话一出,整个会议室都安静了。
    坐在角落的财务科几人脸色都不太好,陈玲侧过头凑到叶薇耳边,压低声音抱怨说:“我就知道会有人提这种建议,把任务分派给部门领导,跟直接发通知,强制我们参与认购有什么区别?”
    叶薇想了想说:“区别在于直接发通知大家都骂厂长副厂长,分派任务大家更多是对部门领导有意见?”
    陈玲闻言看向提议的人,对方确实是副厂长。
    而中层领导脑子都不差,叶薇说的区别,他们都能想得到,当即有人跳出来表示反对:“我认为这么做不妥,职工们认购意愿不强是因为他们对厂子的未来发展没有信心,不解决这个问题,逼迫职工们认购只会让他们更反感这件事,说不定会聚众闹事。”
    其他中层领导赶紧附和:“对啊,在厂长您的带领下,基层职工们对厂子好不容易有了信心,现在这么搞,厂长您之前做的所有努力说不定都要打水漂了。”
    另一名副厂长也说:“老肖的提议,确实不太妥当。”
    肖副厂长刚开始只是试探着提议,听跟自己别苗头的副厂长这么说,不高兴道:“你觉得我提出的办法不妥当,你倒是提出更妥当的解决办法啊?”
    另一名副厂长说:“我认为老肖的提议,不失为一个办法,自愿认购的结果你们都看到了,一星期过去,才筹集不到五十万资金,就算按照前面的提议,挨个去给职工做思想工作,不采取措施,效果可能也不会好。”
    肖副厂长说道:“没错,你们觉得强迫职工认购不合适,但你们想想去年,厂里用认购证抵扣工资,大家反对得是不是更厉害?但结果怎么样你们都看到了,现在大家说起这件事,心里都无比庆幸。我知道,任务安排下去,职工们会不高兴,但只要厂子发展得好,终有一天,他们会感激我们现在的强硬。”
    什么?你说厂子发展不好,职工提起这件事会咒骂他们?
    要是筹集不到足够的租金,厂子只会死得更快,到那时候,就算他们不强迫大家认购股票,职工们提起他们这些领导肯定也没有好话。
    反正都要挨骂,不如赌一把。
    听到肖副厂长这番话,不少中立派领导态度有所偏移,反正主意不是他们提的,事也不用他们去办,就算职工有意见,也骂不到他们头上。
    何况肖副厂长的提议虽然招骂,但确实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只是谢厂长会不会同意这办法,是个问题。
    毕竟不管谁提议,谁办事,作为机械厂一把手的谢超都会是舆论中心,相应的,如果职工们有意见,被骂最狠的肯定是他。
    果然,直到会议结束,他都没有表态,这个办法也被按了下来。
    接下来几天,各部门领导开始找职工谈话,希望能让他们对厂子的发展生出信心,但收效甚微。
    三天过去,花钱认购股票的职工虽然翻了一倍,但基数太少,翻一倍也没多少人参与认购。
    而且这些人也不是真心想认购股票,更多的是被领导烦得没办法了。
    也是看之前参与认购的人没有被找,又听到了些许风声,想着与其拖到领导给他们下任务,不如自觉点认购些许份额。
    他们拨着算盘想,我都花钱认购了,后面总不能再强制我认购更多股票吧?
    而他们拿出来认购股票的钱,多的就两三百,少的只有几十块,全部人加起来也就认购了几万股。
    看到这情形,改制筹备小组中,倾向于制定任务的领导越来越多。
    虽然就算是在筹备小组的会议上,大家也没有明确说过,这笔资金对机械厂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可都是小组成员了,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
    而筹备小组的成员,基本都参与了认购。
    像叶薇这样的基层职工认购数量还不多,都只有两三千。
    嗯,虽然叶薇想认购的数量远比五万更多,但她认为这件事不能操之过急。
    虽然叶薇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况下,预支工资囤一百份认购证这件事已经过去一年,但这时间实在不算长。
    这次机械厂发售内部职工股的消息出来,大院里来找叶薇打听的人不少。
    虽然这些人没有到她说什么就信什么的程度,但叶薇相信,如果她直接拿出五万认购份额,他们就算不是很有信心,也多少会拿出点钱认购股票。
    所以她斟酌过后,对每一个来询问她看法的人都说,她对对机械厂的未来很有信心,也劝大家认购一些股票。然后说到做到,不用领导催,就自觉认购了两千股。
    人是很复杂的,同样是认购股票,其他人认购两千股,他们会相信这人是真相信机械厂未来会更好,但叶薇认购两千股,他们第一反应是,她肯定是被领导逼的。
    原因很简单,叶薇太有钱了。
    虽然在大家的认知里,叶薇预支工资买的认购证没有卖在高位,而是拿来自己炒股了,但根据流传最广的估算,自己炒股一百份认购证盈利也在五十万左右。
    何况叶薇后来又去深市买了两百五十份抽签表,虽然深市认购证的盈利没有那么多,但两百多份,一二十万肯定能赚到。
    再加上她夜市生意越发红火,现在都招两个员工了,一个月说不定能赚上万。
    如果她自认是机械厂家属院的首富,肯定不会有人反对。
    别说两千,两万对她来说都不算大数目。
    有句话叫“论迹不论心”,所以叶薇嘴上再把机械厂的未来说得天花乱坠,在她认购两千股员工股的消息传出来的那一瞬间,大院住户就认定她不看好机械厂的未来了。
    所以从某个层面来说,机械厂内部职工股销售如此惨淡,其实有叶薇的手笔在。
    叶薇对此并不感到心虚,机械厂缺的资金,她有,也愿意投进来,所以厂子不会因为她的故意为之而筹不到资金倒闭。
    至于她的加入,可能会导致厂里领导放弃制定认购任务,继而导致机械厂很多职工无法像去年认购证一样,发一笔横财,她就更不会觉得羞愧了。
    首先,没有她的加入,厂里领导也未必真的会制定任务,强迫大家认购。
    其次,虽然去年厂里成功强制职工用认购证抵过半个月工资,但半个月工资多的也就两三百块,而这次厂里却打算逼大家认购五千块的员工股。
    去年沪市平均工资才三百多,四千块,是绝大多数人一年的工资。
    在拿出四千认购股票,和辞职去找其他工作之间,如果是去年,机械厂经营刚遇到困境的时候,大家可能会犹豫。
    但一年过去,大家想法已经变了,今年机械厂的职工明显不像去年那样排斥下海做生意,或者去私营厂工作。
    这种情况下逼大家做选择,叶薇相信大多数职工会倾向于辞职。
    所以说,不管叶薇有没有横插这一脚,结果可能都是一样的。甚至有了她的介入后,原本不看好机械厂未来发展的人,可能会改变主意参与认购。
    因为按照弹幕的意思,这次机械厂实打实地募集到了五百万资金。
    十天过去连五十万资金都募集不到的机械厂,却奇迹般地在时间截止前募集到了五百万……
    虽然这么说有点厚脸皮,但叶薇确实认为她很有可能是那个变故。
    话说回来,叶薇的计划没有人知道,所以筹备小组的这些领导都很愁,毕竟他们不像基层干事只认购了两三千股股票。
    小组里随便一个中层领导,认购数量都在一万以上,像副厂长、总经理这级别的领导,最少都认购了三四万。
    他们工资虽然不低,但三四万也要存好几年,哪怕去年发了笔横财,拿出这么多钱投进机械厂也够肉疼的。
    而他们舍得拿出这个钱,也是因为机械厂窟窿看着不少,但这次转产生产出来的电饭煲质量确实不错。
    电饭煲刚生产出来想送到各大百货商场,都需要他们打电话托关系,如今才几个月,百货商场就主动打电话来预定了。
    后续厂里准备生产的电风扇和电冰箱利润更高,如果都能这么顺利,机械厂起死回生指日可待。
    谁也没想到,机械厂会倒在起步阶段。
    好吧,事情还没有糟糕糟糕到那地步,就算筹集不到足够的资金,再想想办法,机械厂也不是不能活。
    但是,如果他们没有投入那么多钱,他们或许还能冷静看待问题,可现实是他们中甚至有些人把全部存款都砸进去了。
    万一机械厂就这么倒了,他们工作这么多年攒的钱就都没了。
    又一次小组会议,有人再提制定认购任务的事,而且这次提议的不是肖副厂长,而是其他领导。
    在他提出这个办法后,会议室里没像上次那样起争端,其他领导要么开口表示同意,要么点头表示没意见。
    很快,除了基层干事,会议室里只剩下厂长没有点头。
    【等等,这发展,跟我想象中不太一样啊?如果机械厂真搞强制认购,还能有份额留给女主?】
    【就算有份额,有认购限制,女主最多也就能买五万股吧?】
    【谢超怎么还不表态?他到底在想什么?】
    【好紧张……】
    ……
    紧张的不止弹幕背后的人,叶薇也攥紧了双手,否则她真怕自己忍不住,举手表示只要厂里放开认购限制,她愿意认购两百万股。
    虽然她现在举手,厂里这些已经开始琢磨歪门邪道的领导八成会同意,但这会显出她的急切,让她陷入被动。
    所以就算她迟早要跳出来认购,合适的时机也绝对不是现在。
    会议室里不知安静了多久,在厂里领导逐渐躁动,希望谢厂长能表态时,他开口了:“如果制定任务,你们认为平摊到个人头上应该是多少?”
    没有人说话。
    谢厂长问:“四千?还是四百?”
    “四百……是不是太少了?”有领导迟疑问。
    谢厂长又问:“那你觉得,制定四千的任务,员工们是更愿意花钱,还是辞职?”
    在很多领导看来,员工辞职不是坏事,机械厂现在的问题除了外债多,还有人员冗杂。
    改好的生产线就两条,安置百来人已经是上限,直到今天,仍有近千名员工无事可做。
    要是他们不干活不用给开工资也行,但这是国营厂不是私营厂,开不了工是厂子的问题而不是职工的问题。
    开除更是万万不能的,所以就算这些人不干活,厂子也要想办法给他们发基础的生活费,而这笔支出,也是将机械厂拖到现在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他们自己辞职,短时间内机械厂可能会有动荡,但对机械厂的长期发展而言,这是好事。
    虽然知道是好事,但没人敢轻易说出来,因为这事要是定了,他们这些做决定的厂领导肯定要挨骂。
    没准,挨骂都是轻的。
    “上面派我来机械厂,是希望我能带领机械厂的这一千多名职工回到工作岗位上,而不是厂子还没有盘活,先把人给逼走了。”
    谢厂长说完,表态道:“你们刚才的提议,我不同意。”
    这时候国营厂副厂长的数量没有固定标准,效益好的单位,副厂长可能有四五个人,效益不好的可能只有两三人。
    机械厂近几年效益虽然不好,但早年辉煌过,有五个副厂长。而副厂长数量上去了,就很难再降下来,真这么干,不止下面中层干部和基层职工不愿意,上面领导也不会轻易同意。
    之前调查组的人来,机械厂的副厂长被带走了三个,其中一个进去了,两个退了,所以原先的副厂长还剩下两人。
    机械厂濒临倒闭,别说副厂长,就算是厂长也没什么人愿意来当。
    像谢超,会来机械厂当厂长,不仅是因为他学历高履历好,上面领导器重他,认为他能扛起重担。
    事实上,原定的厂长人选不是他,只是对方提前听说了消息,找路子躲了过去,而他,是被推出来的。
    只是认命落到头上后,他没有拒绝而已。
    新上任的三个副厂长,两个在前单位都不是特别出挑的人物,剩下一个则是机械厂原来的总经理张方军。
    和被带走的几个副厂长相比,张方军在工作上还算正直,但能力嘛只能说一般,正常情况下,他是升不上去的。
    但没人愿意来机械厂,又不好把这职位撤掉,就只能矮个子里拔将军了。
    总之,机械厂的这些厂长副厂长,虽然并不都是心甘情愿担任现在职务的,能力也有高有低,但入职后没人混日子。
    也因为大家都一门心思想让厂子起死回生,就算是以前关系不和,现在相处不来的人,都选择了暂时握手言和。
    对谢超年纪轻轻当他们领导这事有意见的当然也有,但没人在这时候跟他别苗头,毕竟厂子都快没了,再窝里斗谁都讨不了好。
    而谢超入职后做的一系列工作,也足够让他们心服口服,要不是这样,他们也不可能拿出老本认购股票。
    但这会,听到谢超拍板说不同意,几人脸色都变了。
    “上次开会我提议你就不表态,让我们安排人去给基层职工做思想工作,现在结果你看到了,三天前,募集资金是不到五十万,现在还是不到五十万,你不同意,缺的资金从哪里来?没有资金,我们拿什么买设备改生产线?没有生产线,职工怎么回到工作岗位,机械厂又怎么起死回生?”
    肖副厂长越说越激动,手“啪啪”拍在会议桌上吼道:“不同意不同意你说得轻松,到时候厂子没盘活,上千职工流离失所,这责任你担得起吗?”
    有肖副厂长带头,其他副厂长也跟着附和起来,虽然说话委婉不少,但意思都差不多,都在指责谢厂长优柔寡断,听得会议室里的基层干事们不敢抬头。
    但也不是所有副厂长都在指责谢超,有人从他神色中看出什么,迟疑问:“厂长,您不同意制定认购任务,是不是因为您想到了更好的办法?”
    肖副厂长闻言冷哼一声:“如果有更好的办法,他早就说了,能拖到现……”话没说完,他就想什么,问道,“难道你打算抵押和土地?”
    机械厂负债虽然高,厂房更是不少被拿去抵押了,但近年沪市地皮房价涨得很快,机械厂占地面积不小,不说生产区,光家属院的地皮就能值不少钱,何况上门还盖了这么多房子。
    所以厂房、家属院和土地价值评估完,加上设备等七七八八的资产,减去负债和抵押后尚未偿还的债务,机械厂的净资产并不少。
    也因为这样,评估后机械厂认缴的出资额才能达到几千万之多。
    但因为厂房基本都被抵押出去了,所以剩余的净资产中,占大头的是土地和家属院的房子。
    家属院肯定不能随便动,就算只是抵押,消息传出去也会掀起轩然大波,所以能继续抵押的只剩下生产区的土地。
    土地值钱,如果能抵押出去,机械厂现在面临的所有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但这不仅是机械厂的财产,更是国有资产,如果抵押后机械厂能起死回生,日后将土地赎回来,一切自然好说。
    可要是失败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他们这些人就算不进去,这辈子的前途也基本到此为止了。
    想到这里,会议室里众人都朝主位望去,等待着新任厂长的回答。
    “我不准备抵押土地。”
    谢超开口,说出的话却和大家想象中不太一样,“我打算取消内部职工股的认购份额限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