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暗流涌动 平静之下,暗流早已涌动,叶……
叶薇昨晚十一点多才睡, 早上又七点多醒,摆摊结束回到家什么都不想干,回屋倒头就睡。
午饭是叶兵做的,吃完叶薇回屋拿出记账本。
虽然她没有专业学过会计, 但干了好几年财务工作, 哪怕刚开始做生意, 也习惯把账记得清清楚楚的。
这样的出入库记账本, 她买了两本,一本记录童装,一本记录玩具, 这会她拿出来的是前者。
之前进货的时候, 她因为一岁以下婴儿的尺码太多,而八岁以上孩子的进货成本更高, 她担心生意做不起来货物积压, 所以只进了一到八岁六个尺码的衣服。
但事实证明童装还是好卖的,而且昨晚有好几个人因为没有尺码放弃了购买,她想也许可以补充一些之前没进的尺码, 以便拓展客户群体。
此外,虽然每年都有人生孩子,理论上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数量差不多,但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什么,昨晚卖得最好的是四到六岁孩子的衣服。
其中男款童装又比女款童装卖得好,这点倒是好理解, 虽然计划生育实行至今已经超过十年,而沪市在政策方面卡得很严,八二年后结婚的夫妻大多只生了一胎。
但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延续几千年,哪怕政策限制只能生一个孩子, 舍得给儿子孙子花钱的也始终比给女儿孙女花钱的多。
因为叶薇单款单尺码进货不多,所以昨晚卖得好的款,四到六岁的码好些断了货,现在也需要补货。
确定需要补哪些款和尺码,叶薇拿起电话,给远在深市的批发店老板打了电话。
能把生意做起来的一般记性都不会太差,何况叶薇进货到现在过去不到十天时间,批发店的老板自然记得她。
得知她现在就要补货,对方有些惊讶。
虽然叶薇上次进的货不多,但从业这么多年,她见多了进一次货就没下文的,而且这种通常不是立刻换批发商了,更大可能是货进回去卖不出去,生意砸了。
也有生意虽然能做,但初期谈不上好,几十上百件衣服卖一两个月的。
别觉得这么点衣服卖一两个月会亏,服装利润高,像沪市这样的大城市,进货价翻倍卖都很正常,就算是物价低廉的小县城,一件衣服赚三五块也不算多。
一百件衣服卖出去,哪怕是小县城也能赚三五百,够生活了。初期慢慢熬,后来路子打开,生意就好做了。
至于那些生意已经做起来的客户,心里早有数,不会频繁补货。
所以像叶薇这样十天不到,就打电话要补货的客户实在不多。
虽然她眼光确实不错,当时选的款都挺好,但能把生意做起来,可不是衣服质量好就可以的。
再想到叶薇来谈进货时侃侃而谈的模样,批发老板想,这人没准真是个做生意的苗子,要是成长起来,说不定会成为她的大客户。
于是电话里的声音瞬间扬了起来:“当然没有问题!您把款式尺码和需要的颜色数量报给我,我这边最迟明天就可以安排发货。”
“我想再进……”
叶薇报的不止之前没进或者已经卖断码的货,其他款式尺码也斟酌着补了些,只是数量没那么多。
另外她想起之前看过觉得不错,但价位有点高的两款外套,询问有没有货。得到肯定答案后,也适当进了些新货。
最后算下来,叶薇这次要进的有三百件衣服,对服装厂来说,她可能依然算不上大客户,但对批发商来说,这已经不是小订单。
所以不用叶薇问,批发老板就主动调低了每款衣服的进货价。
但服装成本高,就算老板主动降价,三百件衣服进货价至少也要四五千。她们又分隔两地,认识的时间也不长,不管是先付钱还是先发货两人都难安心,所以要先签合同。
签合同有两种方式,一是互相邮寄合同,虽然现在货运已经很方便,但一来一回也要差不多一周时间,二是通过传真机传输合同,相互签字再邮寄纸质合同。
为了节省时间,叶薇选择了后者,挂掉电话便出门去了邮电局。
批发店里有传真机,合同也有模版,叶薇到地方后给对方去了个电话,对方很快将填好的标准版合同传过来。
因为算是小本生意,合同并不长,条款也比较简单,没有特别的陷阱,所以叶薇看完后就签了字。
合同约定发货前付一半款项,但这天是周日,银行不开门,为了表明信任,对方直接安排了发货。
反正物流要走两三天,如果明天收不到钱,她有足够的时间打电话将货物截回。
下午忙完这些事,到点吃过晚饭,继续去夜市摆摊。
因为昨天搞了活动,今天不少消息慢半拍的人来打听情况。
只是来的人虽然多,但购买的寥寥无几,再加上有的尺码已经断货,今天童装的销量跟昨天比起来可以说是断崖式下降。
但昨天销量高,再断崖今天的销量也上了两位数,比叶薇预料中要好不少。
玩具情况也差不多,弹珠倒是卖得不错,但超过一块的玩具销量都下跌了,销量还不如上午在公园摆摊。
但她今晚运气不错,碰上了大户,她摊位上最贵的两款玩具,对方一样要了一个。人还不讲价,叶薇说多少是多少,光这两个玩具,叶薇就赚了二十五块。
最后算下来,她今晚利润在两百左右,加上白天摆摊赚的,一天下来赚了两百三四,比预想中高不少。
……
隔天叶兵要去雪糕厂辞职,叶薇一个人去的公园摆摊,昨天表达出购买意向的三个人,有两个人来给了钱。
再加上其他听说消息的家长加入,这天上午叶薇收入果然翻倍了。
忙到十点左右收摊回去,叶薇没跟昨天一样倒头就睡,带着钱出门去了银行,按照合同上的账号信息将款项转过去。
忙完回到家,叶兵也回来了,他已经辞职,并拿到了这个月的工资。加上这两天拿到的工资,他的个人存款已经突破五百,回来后不免有些膨胀,说要请叶薇吃饭。
看他那嘚瑟的样,叶薇觉得有点好笑,但没有拒绝,说道:“那我要吃好的。”
叶兵毫不犹豫:“没问题,饭馆随便姐你挑!”
叶薇看看时间,想叶芳也快放学了,说道:“那我们先去接芳芳,中午在外面吃,你请客。”
姐弟俩说定,收拾收拾就出了门。
将要到饭点,楼梯另一边的两家的女主人都在走廊炒菜,看到他们要出门,丁爱丽好奇问:“马上要吃饭了,你们这是准备去哪?”
叶薇回答说:“我们出去吃。”
丁爱丽愣了下问:“下馆子啊?”
“对。”
说完姐弟俩就下了楼,丁爱丽却久久没有转过头,直到隔壁孙红提醒:“你再不把菜盛起来要糊了!”
丁爱丽终于回过神,赶忙把火关掉,却没动锅里的菜,只若有所思地对孙红说:“听大院里的人说,小叶这几天生意很红火。”
都一个大院住着,丁爱丽知道的事,孙红不至于没听说过,将菜装盘放到一边,两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说:“我也听说了,好像光我们大院的人就去买了三十多件衣服,但有人说她活动做得大,看着生意不错,其实没赚什么钱。”
丁爱丽转头去瞥孙红:“你信这话?”
孙红没有立刻吭声,沉默了近半分钟才说:“她卖的衣服,价格确实便宜。”
机械厂家属院做生意的虽然不多,但也不是只有叶薇一个人,其中有做的不错已经在外面买房的,可更多走的是薄利多销路线,收入比上班可能高点,却也高得很有限。、
而便宜,通常意味着利润薄。
孙红觉得她的生意没准也是这个路线,看着花团锦簇,实际上赚的都是辛苦钱。
丁爱丽却不这么想,说道:“前天她出门摆摊,你应该看到了,货物装了半车斗,晚上他们姐弟回来,你没出来,但我看到了,货只有他们出门时的一半。”
衣服再怎么薄利多销,一件三五毛是能赚的,卖一百件就是三五十块。她们是机械厂的正式工,工资摊下来一天也就十块出头,叶薇一晚上挣的都赶上她们三五天工资了。
孙红还真不知道叶薇一晚上卖出了这么多货,但想到光大院住户就买了三十多件衣服,就不觉得稀奇了。
她说道:“她昨天好像卖的不多。”
“但昨天没活动,货都是原价出的,如果前天是不亏,昨天她卖一件衣服至少能挣十块钱,一天卖三五件衣服,收入不差多少。”
丁爱丽往楼下看一眼,叶薇姐弟已经走了,但她仍望着前一栋房子的拐角,轻声说道:“而且你想,之前小叶通过认购证赚了这么多钱,也没出去下过几次馆子,这才摆了几天摊,花钱就大手大脚起来了。”
孙红说:“按照你说的,她之前赚的那些钱不也够花这么花,跟摆摊有什么关系?”
“这怎么能一样,认购证赚钱是偶然,是天降横财,没有能耐散漫花钱,这财肯定守不住。”丁爱丽说道,“小叶不是那种没有成算的人,她敢这么大手大脚,肯定是找到赚钱的路子了。”
孙红琢磨着叶薇的性格,觉得丁爱丽说的话有道理,感叹道:“小叶这孩子确实有本事。”
“是啊,有本事。”丁爱丽低声呢喃道,“所以她选的路子,肯定能赚钱。”
两家一起住了十几年,丁爱丽什么性格,孙红自然清楚,很快意识到了她话里的意思,瞪大眼睛问:“你该不会想学小叶卖童装和玩具吧?”
心思被直接说出来,丁爱丽脸上有点挂不住,反问:“你不想学?”
“我……”
孙红确实没想过,但没等她回答,丁爱丽便抢着说:“我只是想学小叶的成功经验,又不是跟她抢生意,沪市这么大,大不了我进了货去其他地方摆摊。而且你以为只有我一个人有想法?小叶生意红火,大院里谁看了不眼热?”
丁爱丽转过身,将菜从锅里铲出装盘,同时嘀咕说:“等着吧,接下来一段时间,进童装和玩具卖的人肯定不少。我还知道学人不好,没打算在附近摆摊,其他人就不一定有这自觉了。”
说完,不再理会孙红,端着炒好的菜推门进屋。
……
丁爱丽和孙红聊起来时叶薇姐弟已经走远,因为没有听到她们聊天的内容,所以不知道她已经想好要学叶薇卖童装和玩具。
但就算知道,叶薇也不会太在意,倒不是相信她有自觉会去其他地方摆摊,而是清楚做生意没有那么简单。
她的生意好,除了因为刚开业就搞活动,还因为她眼光不错,选的童装受老一辈喜欢的同时又不土,其他人想学她卖童装,却不一定有这个眼光。
当然丁爱丽之流也可以选择照抄她的款,但这过程是需要时间的。
她脑子没问题,不可能明知道别人要学她,还告诉别人是从哪进的货。丁爱丽想抄她,需要先去深市,再一个个服装厂聚集区去找。
从沪市到深市,一天不歇光来回都要三天时间,运气好,也许她三四天能找到同款,运气不好十天半个月都正常。
而且找到同款,不代表她能以和叶薇一样的价格拿到货,而且她和叶薇之前去深市不同,现在去完全是为了进货,这期间的支出全部要算进成本里。
平摊下来,每件衣服的成本肯定会比叶薇直接联系发货要高,如果真要在她旁边摆摊,打价格战她可不怕。
再说九月初叶薇还要去一趟深市,到时候会再选一些新的款式,抄款的人不一定追得上她。等他们再奔波去深市,回来天就要冷了,冬装上市,他们进的货说不定要砸手里。
玩具也一样,那些人前脚学她买小玩具,后脚她定做的蹦蹦床就要到了,如果蹦床生意能起来,她三个项目吸引到的人群可以互相引流,不是那些总慢半拍的人能比的。
起不来则另说,她脑袋长在脖子上,总能想出办法。
总之,大院会有人跟风卖童装和玩具,基本在叶薇的意料之中,她心里也有应对的办法。
也因为这样,叶薇收到消息得知货到了,和叶兵一起叫三轮车去火车站把货运回来,进大院时那些动了心思的都闻风而动,过来旁敲侧击她的进货渠道时,她脸上表情毫不意外。
但她也没有惯着那些觉得一个大院住着,她应该无条件分享进货渠道的人,似笑非笑道:“郑阿姨葱油面做得好,凭着这手艺连锁店都开起来了,您怎么不让她把葱油面的秘方公布出来?”
“李爷爷会修自行车,在附近开了家修车铺,这几年日子越过越好,家里冰箱彩电都齐了,肯定也赚钱,您又怎么不让他教您修车?”
大院里这些下海做生意的,发大财的并不多,但家里条件明显变好的有好几个。叶薇一一举例,然后说:“你们不要求他们公布秘方,免费教授手艺,却理所当然地让我把进货渠道说出来,为什么?不就是因为觉得我年纪轻,好欺负吗?”
叶兵站到叶薇面前,瞪着面前这些大爷大妈说:“谁敢欺负我姐,我跟他拼命!”
叶兵刚上高中时个子不高,一米六出头,但近两年蹿得很快,现在已经有一米七七,在沪市这样的中部地区算是高的。
高考后他又进雪糕厂干了一个多月,身体结实不少,看着已经像个成年人了。
之前他总是站在叶薇身后,大家就不觉得,这会他站出来握起拳头,那些倚老卖老的人表情都踌躇起来。
其实论起来,叶薇在少年宫学过武术,比叶兵还要能打些。但这些人习惯了轻视女孩子,看到她个子瘦高,就觉得她好欺负。
面对表情凶狠的叶兵,几人干笑着说:“看你说的,大家都是邻居,怎么可能故意欺负人,我们就是随口问一句,你不想说就算了。”
这话叶薇当然不信,但她没有拆穿,只语气淡淡问:“我们可以回去了吗?”
几人赶忙让开路,让叶薇姐弟拖着车离开。
回到家,两人分几次把货运上去。
忙活一上午,两人都有些口渴,叶薇倒了两杯水,递给叶兵一杯,然后仰头吨吨吨灌起水。
叶兵却只喝了一口,便思索着问:“姐,那些人追问进货渠道,是想跟我们抢生意吗?”
叶薇喝完一杯水,又倒一杯,这次没有急着喝,回答说道:“有这个可能。”
叶兵又问:“那他们现在放弃追问进货渠道了,是不是放弃了这件事?”
“当然不是,他们放弃追问,是因为知道从我们口中问不到结果。”
那次深市行,她和张江明是一起回来的,他们脸皮再厚,在明知道自己打什么主意的情况下,也不太可能想也不想就来找她问进货渠道。
而她早就叮嘱过张江明保密的事,那些人来找她前,肯定先找张江明打听过但没有结果。兴许还找陈玲几人问过,但他们只知道她是从深市进的货,具体位置未知。
他们没办法,才会联手来逼问她,无果后可能有人会放弃,但肯定有人会继续寻找进货渠道。
至于他们最后是进不同的货,还是直接照抄她,暂时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确定。
叶薇说道:“等着吧,要不了多久,我们大院肯定会有人南下去深市。”
叶兵急了,连忙问:“那我们怎么办?要不要防着点?”
“放心,我有成算,”叶薇喝下杯里最后一口水,起身说,“先把货点了吧。”
“好。”
……
对着进货本点完货,确定没有问题,叶薇出门去银行汇款,然后回来给批发老板打了个电话,告知已经收货,款项也汇过去了。
她有这自觉,对方自然高兴,笑着祝贺叶薇生意兴隆,并答应有新款会给她打电话。
忙了一上午,吃完中饭叶薇哪都没去,在家一觉睡到四点多,再收拾收拾就出门去摆摊了。
这两天因为断码渐多,童装销量又有所下降,一天也就卖出五六件衣服。
但意向客户不少,只是苦于断码才没有下单,叶薇跟他们说了今明两天到货,傍晚姐弟刚到夜市,就有意向客户过来了。
没到六点,姐弟两个就忙了起来,一直到六点五十左右才抽出时间去买吃的。
叶兵去买炒粉时,叶薇点了点货,再将收到的钱数清楚,发现才一个小时功夫,他们就卖出了十五件衣服。
其中大半衣服都是之前意向客户购买的,小半是附近住户经过夜市,看到他们摊子这么热闹过来挑选的。
而其中销量最高的是之前断码的爆款,新进的两款外套也卖的不错,各出了两件。
童装利润高,基本都是翻倍赚,就算是最基础的款,一件衣服也能超过十块钱。何况她这一小时基础款只卖了两件,其他款式利润更高。
就算加上物流成本,这十五件衣服的利润也有两百二,快赶上她摆摊第二天的全天收入了。
但账不能这么算,今天能开门红,主要是因为前两天卖得太少。而过了今天的小高峰,后面几天怕是难有今天这样好的销量。
叶薇盘算完,叶兵端着炒好的粉回来了,见她盯着账本,随口问道:“卖了多少件衣服?”
“十五。”
“不错啊。”叶兵坐到马扎上,边吃边说。
“是还行。”
吃完炒粉,叶薇将纸碗递给叶兵,让他扔到外面的垃圾桶里。
叶兵出去是一个人,回来身边却跟了个寸头,走到摊位没等叶兵介绍,便主动向叶薇伸出手说:“您是叶姐吧?老听小兵说起您!”
叶薇疑惑看向叶兵,他解释说:“他叫陈建,我在雪糕厂的同事,我去倒垃圾的时候正好碰到他了。”
虽然叶薇没见过叶兵那些同事,但因为之前租过他们的身份证,所以她知道的人不少。这几天他们摆摊,也总有他的同事来捧场,她看在叶兵的面子上都给了折扣。
可眼前这个人,叶薇确实没见过。
但这并不奇怪,雪糕厂正式工临时工加起来近百人,她只租了五十张身份证,兴许陈建就是剩下那几十人中的一个。
叶薇伸手跟他握了握,说道:“你好,小兵之前上班多亏你们照顾了。”
“谈不上照顾,小兵性格好,又肯干活,在我们单位很受欢迎呢。”陈建笑呵呵地说,“我这几天听好几个人说他在这里摆摊,心说也来照顾一下生意,来之前我还有些担心找不到人,没想到刚过来就碰见小兵了。”
叶薇惊讶问:“您是特意来照顾生意的?”
“也不算特意照顾,”陈建摆手,“主要也是听大家说你们卖的童装价格便宜,质量还很好,正好我侄子快过生,我来买几件当礼物。”
说完,陈建就走进了摊位,翻看过衣服对叶薇说:“我不太会挑衣服,您能不能帮我看下哪个款式好看?”
没等叶薇应声,叶兵便开口说道:“我来帮你选吧,这款外套是今天新进的货,才一个小时就卖出了两件,还有这两款,都是卖得很好的……”
见叶兵已经介绍起来,陈建只好收回目光,去看他拿出的几款衣服,边点头边说:“这几款确实不错……但我嫂子管孩子特别严,我给侄子买衣服,最好挑她喜欢的,所以能不能请叶姐您再帮我们参谋参谋,你们都是女同志,眼光没准差不多。”
“我……”
叶兵话没说完,叶薇就走了过来,询问陈建侄子多大年纪,身高多少,皮肤白还是黑,确定后说道:“小兵刚才拿出的这件新款外套就很合适,裤子可以搭这条黑的,看起来比较酷帅,但我不认识你嫂子,只能给个参考,她到底会不会喜欢,我不敢确定。”
“她肯定喜欢。”陈建肯定道,“就这一身吧,多少钱?”
叶薇报了价格,又说看在叶兵的面子上,可以给他打九折。陈建笑着应好,手伸进口袋摸出钱递过来。
那是张百元大钞。
叶薇接过钱找零,并让叶兵打包衣服给陈建,后者拿到钱和衣服,笑着说:“我回去后一定跟街坊邻居好好宣传你们的生意,给你们多介绍几个顾客。”
“那多谢了。”叶薇说完,让叶兵去送人。
夜市不长,叶兵送完人很快回来了,只是脸色不太好看。想起刚才的许多细节,叶薇疑惑问:“你跟陈建关系不好?”
“不算不好,就是……”叶兵表情纠结,思考了好一会措辞才说,“我觉得他这个人有点怪。”
叶薇想起陈建好像是有点热情过火,而且似乎格外关注她。
但格外关注对她来说不算稀奇,她长得漂亮,从小到大都很受欢迎。
虽然父亲去世后,厂里那些过去对她有点意思的,都或被迫,或主动跟她拉开了距离,但出去玩的时候,经常有不知道她家庭情况的年轻人请她喝东西。
只是她为了安全考虑,从来不碰陌生人买的东西,又因为家庭负担比较重,不想浪费时间去谈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才会将那些好感拒之门外,单身到现在。
叶薇注意到,陈建看到她时眼睛亮了一下,所以她惯性把他的格外关注当成了对她有意思。
但叶薇知道,叶兵说陈建怪,肯定不是因为他今晚的表现,而在于同事期间的相处。
而今天之前,她没有见过陈建。
所以,她觉得陈建眼睛一亮是因为对她有意思,很有可能自作多情了。
有点尴尬。
但想到她没把话说出口,叶薇淡定下来,问道:“他哪里奇怪?”
“他比我晚半个月进厂,一来就跟我套近乎。”
刚开始叶兵没有多想,毕竟雪糕厂的工人大多年纪上了三四十,他们年纪差不多,又刚好分到一个车间,陈建喜欢找他说话很正常。
但刚熟悉一点,陈建就旁敲侧击想去他家里玩,他说家里很小,不方便待客。估计见他不高兴,陈建就没再提这事。
可没过多久,陈建就总在他面前说游戏厅有多好玩,还邀请他一起去。
叶兵虽然没去过游戏厅,但不管是学校还是大院,都有沉迷游戏厅的人,还有些玩老虎机输了不少钱。他因为抠门,向来对游戏厅敬谢不敏。
陈建说得多了,叶兵就疏远了他。
叶兵讲述的时候,虚空中出现了讨论的字幕:
【这个陈建……确实有点奇怪啊!】
【卧槽!这人刚才总盯着女主,该不会是打着杀猪盘的主意吧?但凭他这张脸想勾引女主,也太普信了吧!】
【也有可能是想拉叶兵去赌,刚开始玩游戏机,上瘾了就带他上赌桌,老套路了】
【我就说呢,怎么叶薇发财了周围一片风平浪静,还以为九十年代没这种人,感情人早行动起来了】
看着字幕,叶薇心里有点疑惑,杀猪盘是什么?
后面一条字幕说的套路她倒是知道,这几年拆迁多,很多地方前脚拆迁户刚签字,后脚就被拉上赌桌了。
一晚上下来,别说拆迁款,说不定还要背一身债。
所以认购证价格涨起来后,她叮嘱过叶兵叶芳不要相信陌生人。
至于字幕说她周围一片风平浪静,其实是他们没有注意到,这段时间家属院附近陌生人明显多了。
就算她上班只需要过一条马路,也碰到过几次陌生人问路。
还有她摊子摆起来后,经常来买东西,和她日渐熟络起来的顾客,谁能保证他们是真的顾客?
平静之下,暗流早已涌动,叶薇从来不敢放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