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耽美同人 > 九零沪上发家日常 > 第37章 到深市 从沪市到羊城,坐特快火车要三……

第37章 到深市 从沪市到羊城,坐特快火车要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从沪市到羊城, 坐特快火车要三十六个小时。
    叶薇几人五号深夜上的车,七号中午才到。而下车后还不能休息,得抓紧时间排队买去深市的火车票。
    羊城距离深市不远,坐火车只需要一个小时。
    但现在去深市的人太多了, 火车站的售票窗口全都排起了长队, 没两三个小时根本排不到他们。而就算排到了, 买到的班次也不知道会排到什么时候。
    到这会, 大家都庆幸来时坐的是软卧了。
    虽然硬卧车厢晚上也能睡觉,但一个隔间能住六个人,而软卧则只有四张床, 空间相对宽敞。
    他们五个人分了两个车厢, 昨晚睡得都还不错。
    此外因为车厢人少,水池和厕所也相对干净些, 几人早上都正常洗漱过, 还接水到厕所简单擦拭了下身体,换了身干净衣服。
    同是从沪市来的人,他们下车后的精神状态明显比坐硬座硬卧的人强得多。
    所以他们虽然知道叶薇一样是第一次出省, 但下车后几人隐隐开始以她为首,到了售票大厅,陈玲问:“小叶,我们现在直接排队买票还是?”
    “陈姐你和孙姐周哥在这里排队吧,分开排,哪个队伍快在哪里买, ”叶薇想了想说,“我和江明去外面转一转,看有没有饭馆,先弄点吃的。我记得刚才从出站口过来, 有人说能坐小巴去深市,待会顺便去打听下情况,看哪种途经更好。”
    陈、周、丁三人点头:“行。”
    说定以后,五人分开行动,叶薇和张江明一起逆着人流往外走。
    出了售票厅,外面是相对空旷的广场,广场两边有一些店铺,两人往右边走去,发现店铺数量不多,一家小卖部,剩下三家分别是卖烧腊、肠粉粿条以及一家快餐店。
    叶薇先去三家卖吃食的店铺,看里面都有什么,有数后又去了小卖部,拿五瓶冰水,再拿五根雪糕,回去候车厅找陈玲等人。
    看到雪糕,陈玲三人如获至宝,立刻打开,边吃边问:“外面怎么样?有卖吃的吗?”
    “有。”叶薇将三家店铺的情况都说了,并大概说了下价格和份量,询问他们吃什么。
    陈玲毫不犹豫说:“我们好不容易来一趟粤省,当然要吃本地特色,那家烧腊味道怎么样?有没有烧鹅饭?”
    叶薇说有,但味道怎么样她不敢确定,毕竟没吃过。
    陈玲听后便确定要烧鹅饭,周荣和丁保卫怕烧腊吃不饱,选了快餐。
    确定三人想吃什么,叶薇和张江明又回去,两人各要一份烧腊,快速吃完再去给三人买饭。
    等把饭送进售票厅,两人又去找人打听私人小巴的事。
    小巴价格不便宜,坐火车到深市票价不过几块钱,但坐小巴要二十五,这还只是人的价格。如果带了大件行李,还需要另付十二块的行李费用。
    而且羊城到深市的路没有完全修好,坐小巴车程要比坐火车长三个半小时。
    更重要的是,明眼人都知道现在蜂拥去深市的都是些什么人,所以不用细打听,就能知道他们是肥羊。
    如果司机是本份跑车的还好说,万一碰上个准备把他们当肥羊宰的,谁知道对方会把他们载到哪里。
    所以打听清楚后,叶薇先去广场旁边的报亭,买了一份详细的粤省地图,再回售票厅,挤到前排询问现在最早去深市的票是什么时候。
    等打听清楚,叶薇才去找陈玲三人说明情况。
    丁保卫第一反应是票价太贵了,陈玲听后担心坐小巴不安全,周荣则皱眉说:“明天晚上才有车,时间是不是太赶了?”
    明天八号,九号早上认购证就要发售了,虽然理论上来说时间来得及,但凡事就怕有意外。
    叶薇也觉得赶,便对周荣说:“我也比较倾向于坐小巴,但就怕司机路上宰客,所以打算多问几个人。”
    对着陈玲,叶薇说的话意思差不多,面对丁保卫时则道:“现在时间就是金钱,我们早点去深市,说不定能占个位置买到票,晚了说不定这一路的开销都要打水漂。”
    丁保卫一听便咬牙说:“就这样吧,卧铺票钱都花了,不差这一点。”
    得到三人同意,叶薇和张江明又去了小卖部,之前在那里买东西的时候,她通过旁敲侧击得知老板老家在深市周边。
    因为去年买了辆运货的面包车,所以这两年逢年过节都是开车回去,对路线很熟。
    到了小卖部,叶薇买了两包烟,其中一包打开抽出一根递给老板,张江明见了非常有眼色地拿出打火机,给他点燃,并说出了他们现在遇到的难题,询问老板能不能帮他们指指路。
    张江明说完,叶薇将拆开的烟推到老板面前,笑着说:“麻烦您了。”
    小卖部是私人的,店老板自然不缺这一包烟,但他看两人态度不错,再想到自己早年来羊城闯荡的经历,便也愿意搭把手。
    对着地图,店老板仔细说了如果坐小巴车,应该走哪条路线,其中又会经过哪些城市或者指向牌。
    说完以后,还跟两人简单介绍了下火车站外面拉客的那些人,哪些更守信,哪些喜欢宰人,半道上临时涨车费。
    也有些人他以前没见过,统一回答说不认识不知道。
    出了小卖部,叶薇照着店老板介绍的特征,不论守信的还是喜欢宰人的一一问过去。
    张江明很不解:“那老板都说他们喜欢宰客了,你怎么还问他们?你不信他说的话?”
    问完又觉得不太对,如果叶薇不信,为什么她会有意无意地,忽略那些店老板说没见过的人?
    “他的店开在这里不缺生意,肯定不会跟那些不法分子勾结,所以他的话基本能信,他没有见过的人,可能有想借着东风多赚一点钱的,但肯定会有人想浑水摸鱼,我们没办法分辨,”
    叶薇解释说,“而他见过的人,有些可能是他道听途说,也有的可能和他关系不错,或者很不好,人都是有偏向的,所以他的话可以信,但不能全听,总之多问一问没坏吹。”
    “那你觉得谁靠谱?”
    叶薇没有回答,等回到售票厅,她也没有直接去找陈玲他们,而是陆续走到几伙陌生人面前,问他们想不想早点到深市。
    等几人防备地看向她,便拿出证件用沪市话说:“我也是沪市人,你们应该都打听过了,明晚之前到深市的车票已经售罄,前面排队的人都拿着一摞边防证,等排到我们,说不定后天的车票都没有了。小巴车票价虽然高,但不用等,怕不安全的,我们也可以多找几个沪市来的坐同一辆车,到时候真有问题,我们人多势众不用怕,你们说对不对?”
    虽然那几伙人之前不认识叶薇,但听到熟悉的沪语,心里的警惕瞬间去了三分,再听叶薇说她是机械厂的职工,几伙人看她更亲热了。
    最终,叶薇问的人基本都同意了一起坐小巴去深市的事。
    等说服他们,转身去告诉陈玲几人这个消息时,张江明问:“你怎么知道他们是沪市人?”
    叶薇回答说:“他们跟我们坐的同一班车,有些上车前我们碰到过,有些是下车碰到的。”
    张江明听得更纳闷了:“有吗?”他怎么不记得见过他们?
    叶薇没回,直接去跟陈玲他们说明情况。
    得知有老乡一起坐车,三人自然是求之不得,于是叶薇带着几伙人推选出的领头人,去找之前聊过觉得比较靠谱的几个司机谈。
    其中两个司机听后面露犹豫,以车上已经有部分乘客,坐不下这么多人为由拒绝载他们。一个问他们有多少大件行李,得知不多后也拒绝了,最后只有一个司机愿意载他们去深市,但不肯降票价。
    叶薇早有准备,没有说什么。
    跟她一起过来的有两个人很有意见,指着小卖部老板说不认识的生面孔,提出再问一问其他人。
    叶薇分享了自己得到的情报,并说带他们去见的几名司机,都是她筛选过后觉得相对靠谱的。如果他们想坐生面孔的车,他们只能就此分道扬镳。
    几人听后觉得还是安全为上,再加上已经花了这么多钱,不差这十几二十块的,回去和朋友商量过后,便同意了坐这名司机的车去深市。
    虽然陈玲几人昨天休息得不错,但羊城实在太热了,售票厅人又多,哪怕大门敞开着,里面也不怎么透气。
    所以上车后,几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他们几人如此,那些坐硬座甚至无座从沪市来的人,上车后更是放松不已,车还没开出火车站前面这条街道,就一个个地闭上眼睛睡着了。
    他们心大敢睡觉,叶薇却不敢睡,睁眼坐在车门旁边的位置上,望着外面的景色不停和售票员聊天,每次经过不确定的路口或者指示牌,都要拿出地图确认一下。
    好在这个司机确实还算靠谱,没有坐地起价,也没有故意把车开到其他路上。
    四个半小时后,小巴顺利到达深市。
    ……
    深市范围很大,但因为这几天来深市的人都是为了认购证,所以往来接送客人的司机们早已有默契,直接把人送到了位于罗湖的证券交易所附近。
    而小巴车进市区后经过的好几家银行,门口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和叶薇他们一起坐车来深市的人中,大多已经醒过来,其中有人看到这场景疑惑问:“银行门口排队的这些人是在干什么?银行最近有什么活动吗?”
    听到这话,售票员笑了一声,还没开口,和问话的人一起的便反应了过来,瞪大眼睛问:“难道……他们都是排队买认购证的?”
    车厢里立刻响起议论声,有人自我安慰:“不可能吧?认购证九号才开始发售,今天才七号,早着呢!”
    但更多人觉得这猜测八成是真的,表情严峻道:“如果现在就排起了这么长的队伍,我们还能买得到认购证吗?”
    陈玲几人对视一眼,脸色也一个比一个难看。
    他们自以为来得算早的,结果到了深市一看,才发现有人比他们更早。如果像前面说话的人猜测的那样,他们千里迢迢过来,会不会是白费功夫?
    叶薇则因为提前看到了字幕,并不意外队伍已经排起来,观察片刻后问:“我看到那些队伍中有只放了马扎没有人的,是什么意思?”
    “那个啊,你放一个马扎,人就不用守在那里了,别人会自动往后排。”售票员回答完说,“你观察得倒是挺仔细。”
    叶薇笑笑,没有吭声。
    车上其他人闻言脸色都好了些,他们这两天没怎么合眼,要是再去排队守一天两夜,身体恐怕要撑不住。得知有替代的办法,自然松了口气。
    说话间,交易所到了。
    和排着长队的银行、证券公司营业部比起来,深市证券交易所外面可以说门可罗雀。
    想想也正常,已经是傍晚,交易所早就下班了,股民自然早已回家。再加上这里不卖认购证,那些投机客都不会来这里排队,交易所外面自然没什么人。
    小巴车停下,车上乘客陆续下车。
    此时太阳已经落山,但晚霞还未褪去,天边橘色由深变浅,分外瑰丽。
    但从车上下来的人无心欣赏这样的美景,他们都惦记着来时看到的景象,一心只想早点买到马扎去占个位置,再找间招待所好好休息一晚。
    陈玲几人也这么想,但叶薇却说不着急,站在路边四周看了看,让周陈三人在原地等一会,才带着张江明走向一间开在路边的报亭。
    报亭除了报纸书籍,也卖饮料零食和冰棒雪糕,叶薇靠在冰柜前,拿起摆放在最显眼位置上的《深市商报》。
    《商报》今日的头版头条是人民银行、市公安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等机关单位发布的《一九九二年新股认购证抽签表发售公告》,其中列出了全是三百零三个销售点的详细地址。[1]
    拿着报纸大概看了会,叶薇伸手打开冰柜,从里面拿出五根雪糕,笑着问里面正在看港城来的八卦杂志的老板娘问:“你好,请问这些一共多少钱?”
    听到声音老板娘才将抬起头,快速算出价格,期间撇到叶薇手里拿着的报纸,随意问道:“从内地来的?”
    叶薇拿出钱,表情意外问:“您看得出来?”
    老板娘边找零边说:“看你拿的报纸就知道了,为了抽签表来的吧?”
    来深市的路上,叶薇就已经从售票员口中得知,深市这次发行的不叫认购证,而是抽签表。
    两者功能差不多,只是表现形式不同,此外认购证有四联,可以重复中签,但抽签表只能中一次。
    叶薇笑着捧了老板娘一句,又试探着问:“大姐您在这里开店,应该能知道很多我们这些外地人不知道的消息吧?”
    老板娘表情自得:“那是当然!”
    “那您知道哪里的销售点排队的人会少一些吗?”
    “我……”老板娘正想回答,突然反应过来,“我是知道哪里人少,但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叶薇没回答,只问:“您这里有马扎卖吗?”
    “有,”老板娘脸上露出一丝笑,转身从里面拿了两个马扎说,“不是我跟你吹,我们店里卖的马扎比那些二三十的都好,你们买了肯定亏不了。”
    叶薇不知信没信,说道:“马扎多少钱?”
    老板娘说:“十五。”
    张江明瞪大眼:“这么贵?在沪市,这东西最多五块钱。”
    “沪市虽然是大城市,但我们深市现在发展可一点都不差,马扎十几块钱,毛毛雨啦!”
    十五块的马扎当然不是毛毛雨,深市工资再高,大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平时马扎可卖不到这个价。
    但最近不是特殊情况吗?全城马扎都在涨价,她卖贵点怎么了?
    老板娘咳嗽一声说,“你们买了马扎,我告诉你们哪里排队的人少。”
    张江明说:“我怎么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
    “我开门做生意的好吧?店就在这里,你们去看了不是这情况,可以回来找我嘛,”老板娘觉得张江明不太会说话,便看向叶薇说,“靓女,你怎么想?”
    “看在大姐喊我靓女的份上,我买两个马扎。”
    叶薇掏出钱递给老板娘,后者立刻将面前两个马扎交给她,并说了几个地名,又道:“但我也是白天听人讲的,现在消息已经传开,人会不会多起来我也不确定,不过这几个地方比较偏,如果人都多,那你们更不用指望其他地方,尤其是这一片,人最多啊!”
    张江明没忍住嘀咕:“这说了跟没说有什么区别?”
    叶薇倒并不失望,问道:“交易所附近有自由市场吗?交易股票的那种。”
    老板娘听了张江明的话正心虚着,闻言立刻点头说有,告诉叶薇在哪后又说:“你如果没找到,尽管再来找我,我这个人做生意讲诚信的,到时候我带你过去。”
    叶薇笑着道谢,和张江明一起出去后将雪糕分给陈玲三人,并说了从老板娘口中打听到的消息。
    陈玲不由夸赞道:“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灵光,要是没有你,我们肯定直接去刚才路上看到的银行排队了,哪想得到先找人打听哪里人少。”
    周荣附和着点头:“没错,如果不是小叶你跟我们早点出发,再拖几天,我们过来说不定要赶不上趟。”
    丁保卫则问:“我们现在怎么办?直接去你打听到的这几个地方去看吗?”
    “不,”叶薇摇头说道,“我们先找地方休息。”
    ……
    因为人太多,几人接连问了几家旅馆和招待所都没有房间,直到天色暗下来,才在几公里外找到一家中等规模的旅馆。
    为了省钱,五个人开了两间房,男女各一间。
    进房间放好东西,叶薇和陈玲去隔壁找人。
    进屋后,叶薇递了一张纸给周荣,说道:“为了节省时间,待会我们分开行动,周哥你和丁哥一起一起,我和陈姐还有张江明一起。”
    周荣和丁保卫挺熟,对此没有意见,叶薇便继续说道,“这上面写了两队各自要去的几个地方,路线我基本打听清楚了,你们到了地方,分别记下队伍大概人数,结束后去附近电话亭,照着上面写的号码给旅馆前台打电话,让他们记下号码,我们也一样,后面的及时给前面的回电话,方便确定去哪里排队。”
    做好安排,几人下楼简单吃了个晚饭,便分开坐车前往目的了。
    深市是改开后才发展起来了,整体面积虽然不小,但市区不大。而这次抽签表仅在市区销售,所以车开不过十来分钟,叶薇三人就到了最近的目的地。
    到地方后,人果然比来时路上看到的少一截。
    之后三人又陆续去了另外几个地方,排队的人又更少一些。
    记下数量,三人去找电话亭,打电话到旅馆前台得知周荣两人已经联系过他们,便循着留下的号码打过去。
    互相报完数后,叶薇三人去找周荣汇合,而汇合点的队伍果然比叶薇三人去的几个地方都短。
    放下马扎坐下,周荣说道:“刚才有人插队,没多久之前放马扎的人来了,两边吵了起来,我们今晚可能得留个人。”
    丁保卫叹气说:“早知道会在这里排队,我们应该住到附近,也方便晚上换班。”
    叶薇说道:“没关系,晚上我和张江明在这里守着,你们天亮来换我们,明天下午我们再换到附近住也一样。”
    丁保卫犹豫问:“会不会太辛苦你们?”
    “我们两个年纪轻嘛,能继续扛的。”
    叶薇说完问张江明行不行,他当然不想承认自己不行,便大手一挥说,“哎呀你们都赶紧回去吧,我和薇薇在这里就行了。”
    周荣三人回去后,叶薇让张江明在这里坐着,自己去附近小吃摊点了一堆烧烤。
    这年头愿意背井离乡来深市讨生活的人头脑都不差,看到这里有人排长队,那些卖小吃烧烤的,连夜把摊子搬到了这里。
    所以漫漫长夜虽然难熬,但并不枯燥,也不用担心挨饿,毕竟这些摊子都开到了凌晨三四点才收。
    于是隔天周荣三人来换班时,就发现叶薇两人虽然眼睛下方略微发青,但精神头都不错,尤其身上一股烧烤味,香得很。
    回到旅馆,叶薇干的第一件事是洗澡,然后躺下一觉睡到中午。
    起来吃完中饭,再退房,将行李寄存在前台,叶薇带着一起循着昨天老板娘说的路线前往自由市场。
    张江明不太明白叶薇为什么要去自由市场,到了后还挨个询问有没有抽签表卖。
    他们刚知道沪市的自由市场时,里面确实有买卖认购证的,但当时认购证已经发售有一段时间。
    而深市的抽签表明天才开卖,他们现在来逛自由市场应该没用……好吧,还真有人说可以代抢,就是不保证能抢到,且抢不抢得到都一样收费,所以叶薇很快略过去问下一个人。
    而在叶薇问了几个人后,有人直接说自己能弄到认购证、
    张江明瞪大眼睛,心想不是吧?深市混迹自由市场的人这么神通广大?连还没发售的东西都能搞来?
    张江明这问题刚出口,那人便表情一肃,说道:“我们当然没这能耐!但我们人多啊,现在深市大大小小各销售点都有我们的人排在前面,所以只要你们开口,要多少张抽签表我们都能搞来,但是吧……”
    说到这里,那人搓了搓手,嘿嘿笑道:“现在谁都知道抽签表能挣钱,僧多肉少,所以我们提出价高者得,你们应该能理解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