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深市要卖认购证 七月发生了四件大事,……
七月发生了四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机械厂的假期从四五月份的一周三四天,增加到了一周五六天。
没错,刚进七月, 这周才上两天班的一线工人就又放假了, 而且这次是从周三一直放到周日。
通知出来后, 绝大多数人一脸忧虑, 脸上再无前两个月放假时的高兴。
出现这样变化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前面刚说过的,前两个月一周才放三四天假, 进了七月后却一放就是五天。
照这趋势下去, 再过两个月他们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开工了?
众所周知,单位效益好的时候别说放假, 是经常需要加班的。相应的, 假期越多的单位往往效益越差,而开不了工的单位,那基本是要在倒闭边缘徘徊了。
虽然大家早几个月就知道机械厂快不行了, 可真到这一天,他们心里还是挺难受的。
明明去年还好好的,机械厂怎么突然就到穷途末路了呢?
过去的辉煌,难道真的再也回不去了吗?
辉煌?
机械厂有过辉煌吗?
答案当然是有,只是机械厂的上一次辉煌,都要追溯到刚改开那年了。
当时机械厂的领导班子牙一咬, 斥资购买了一条当时最新的生产线回来。
换了生产线后,机械厂立刻成了香饽饽,那些下游产业的国营厂,个个争着抢着想要机械厂生产出来的产品。
可谁能想到, 那次会成为机械厂最后的余晖。
改开后世界变得太快了。
好像一不留神,机械厂新生产线生产出来的零件,突然就成了落后产品。
沪市因为是经济中心,改开后国营的、私营的各类工厂很快百花齐放,竞争非常激烈,所以产品更新换代一直很快。
随之而来的,是他们对产品配件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当时已经落后的机械厂生产线,生产不出来这样高规格的配件。
所以等机械厂领导回过神,就发现他们生产出来的东西在沪市卖不动了。
好在,虽然在沪市不好卖,他们还可以扩大范围,去其他城市寻找合作对象。
改开后沪市因为地理位置优势,又比较受政策扶持,发展速度一直很快。但内地许多城市没有这个条件,发展要慢不少,机械厂生产出来的东西在沪市已经落后,可放到内地城市,就算不是先进行列,也是比较畅销的。
但这么一来,势必会增加许多运输成本,而且沪市因为发展比较快,人工相对来说比较贵,这就导致产品价格下不去。
机械厂的领导为了活下去,很快制定了薄利多销的路线。
刚开始,这条路线是行得通的,但这几年物价涨得太快了。
物价涨了,原材料肯定要跟着涨,人工相应的也要涨,渐渐的,机械厂再度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
产品价格涨了,合作方肯定会更愿意和其他物美价廉的供应商合作,可要是不涨,成交一笔订单,机械厂就要亏一笔钱。
机械厂的领导没办法,只能一边适当降价,一边找材料供应商压价,争取做到收支平衡。
同时,机械厂领导也在想办法更新设备。
生产线肯定是换不起的,太贵了,如果机械厂处于全盛时期,咬咬牙凑一凑,再找银行贷部分款项,总能买一套。
可机械厂已经连续在活不下去的边缘徘徊好几年,拿不出首付,就算贷款也凑不够那个钱,更新部分设备已经是极限。
但仅更新设备只能延缓死亡,而无法彻底自救。
如果说之前厂里上四休三的时候,大家还能糊弄自己会好起来的,那么在假期进一步增加后的现在,大家不得不承认——
机械厂真的快撑不下去了。
他们这些在机械厂工作了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职工,也是真的快要失业了。
大家不像之前那么高兴的第二个原因,是牛市变熊市了。
因为认购证的原因,股市红火的时候,机械厂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炒股的。
看财务科三人就知道了,虽然陈玲和孙淑兰在延中实业这只股票上折戟,亏了一千多,但同时买延中实业的周荣却小赚了上百块。
更不用说认购证中签后发行上市的那些新股,大家就算没有卖在高点,跟股票发行价比起来,大家也是躺着赚。
所以四月份假期刚开始增多那会,大家虽然知道机械厂效益不好,但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机械厂不行了他们就专职炒股呗。
反正股票都在涨,买哪只都有赚头,要是运气好,手里股票一天的涨幅就能顶他们辛辛苦苦上班一个月的工资,有脑子都知道怎么选。
五月二十六号后,股市形势急转直下,大家开始傻眼。
当然,机械厂炒股的人多,股市下行后,也不是所有人都亏了,除了叶薇,厂里还有几个抛得早赚了几万十几万的。
但和挣钱的人比起来,亏的人更多。
也就是机械厂的这些职工运气好,年前厂里强制他们用工资抵了认购证,前脚股票亏钱,后脚认购证就涨起来了,一出一进,手里还能落下一点钱,而不必像许多股民那样倾家荡产,甚至欠一屁股债。
总之经过这次股票大跌,大院里不少人都怕了,同时也认清了自己不是炒股的料,就又在乎起了工作。
亏损不大的还好说,股市再萎靡不振,有认购证在手,炒炒新股也能赚不少,比纯上班强。
那些亏到卖认购证抵债的,就不怎么敢轻易下场了,虽然他们也可以用市价买入新股,但谁能保证他们买入股票后,股价会涨而不是跌?
还是上班好,虽然赚不到大钱,但至少能保本。
可等他们收回炒股的精力,将目光转到单位里,一个个都傻眼了。
他们的工作好像也快保不住了啊!
……
第二件事则是改开后一年一度的盛事,没错,就是要高考了。
因为停工的只有一线工人,厂办,尤其是财务科的还得继续上班,所以一号这天来单位的人,个个如丧考妣。
离上班铃声响起已经过了半小时,但财务科几人迟迟没有进入工作状态,大家也没怎么闲聊,只一个劲地叹气。
突然,陈玲想起什么问:“对了小叶,你弟弟是不是今年参加高考?”
孙、周两人闻声抬头,前者看了下日历问:“高考是七号吧?那不是没几天了?”
叶薇点头说:“对,他今年参加高考?”
孙淑兰叠声问:“他考场出来了吗?被安排到了哪个学校?离家远不远?”
虽然她大女儿才刚上高中,但她送过孩子去中考,自觉在办公室里算是有经验的,以过来人的身份说道,“小叶我跟你说啊,这高考可是人生大事,不能马虎,之前我囡囡中考,考场安排到了五角场那一块,远的嘞。为了让她能休息好,我特意给她在考场附近招待所开了一间房,最后成绩出来,我囡囡果然发挥超常,比平时多考了十几分呢!”
周荣觉得太夸张,说道:“不至于吧?我当初高考都是自己坐车去考场,每天早出晚归,也不耽误休息啊。”
“现在跟以前怎么比?你不想想这几年路上多了多少车,让孩子自己坐车去考试,堵车了怎么办?而且考试中午只有两三个小时的休息时间,离得远根本没法来回跑,我给囡囡在考场附近开一间房,免了奔波不说,她中午还能眯一会,睡眠足了,下午考试的状态就好,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我觉得孙姐说的有道理。”陈玲儿子虽然离中考还有好几年,但这不耽误她把孙淑兰的话记下来,并询问道,“孙姐你还有其他经验吗?”
“当然有,考试期间不但要让孩子休息好,还要让她吃好,这里的吃好可不是给他吃大鱼大肉,而是荤素要均衡,最重要的是干净,不能让孩子吃坏肚子……”
孙淑兰边说,陈玲边记,期间还几次让叶薇也记下来,免得叶兵考试时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别说,孙淑兰说的这些经验,叶薇之前确实不知道。
她高考那会她爸虽然活着,但男人嘛,性格糙,想不到这些细节。而且她运气不错,考场就在本校,不需要坐车来回,住在家里,吃在食堂,不需要考虑这么多。
但这次叶兵分到的考场有点远,早晚还好说,中午肯定不好来回奔波。
所以听完孙淑兰这一肚子送考经验后,叶薇抽空去叶兵考场附近转了转,然后在学校附近一家酒店订了两间不临街的房间。
至于像孙淑兰一样在招待所一天三顿,变着花样给女儿做饭的经验,叶薇就不打算参考了。
倒不是因为她做饭不好吃,虽然叶薇炒菜不怎么好吃,但叶芳厨艺还是不错的,又已经放暑假,让她给叶兵做几天饭,她肯定乐意。
叶薇是觉得太折腾了,反正她订的星级酒店里开了好几家餐厅,湘菜粤菜本帮菜都很齐全,食物味道和卫生方面也不用太担心,都是有标准的。
叶薇在几家饭店试过味道后,在那家本帮菜定了三天餐,倒不是因为这家餐厅最好吃,而是想着它家更符合本地人口味,不用担心叶兵吃不惯没胃口。
搞定住宿和伙食,七月六号下午,叶薇带着叶兵叶芳一起出发去酒店。
到了酒店,站在楼下,叶兵叶芳张大嘴巴看了好一会,扭头问叶薇:“姐,我们真的要在这里住三天吗?”
他们倒不是被酒店的装修给镇住了,虽然他们长这么大,确实没有去过特别豪华的地方。但没见过猪肉总见过猪跑,生在沪市这座大城市里,两人还是见过些许世面的。
但见跟住是有区别的。
虽然他们知道近几个月认购证价格涨得很快,他们大姐赚了不少钱,但因为生活变化不大,两人对此感触不深。
叶芳还好说,叶兵表情忐忑起来:“其实学校安排了大巴车,我和同学们一起坐车来考场也可以的,真没必要花这个钱。”
要是住在这里能发挥好考上大学也就算了,要是花这么多钱他还考砸了,多浪费啊!
真是压力山大。
见叶兵耷拉着脑袋,叶薇拍了他肩膀一下说:“还没开始考试,你能不能有点志气?我订这间酒店不是为了给你压力,只是希望你能有个好的休息环境,别的你更不用担心,我们家现在有钱了,住得起这酒店。”
叶兵心大,听叶薇这么说放心了。
接下来三天吃好喝好睡好,到了考场不说发挥如有神助,但状态确实不错,好几道平时觉得棘手的题目都做得挺顺利。
别人考完恨不得睡上三天三夜,他对着报纸估完分,就直接去找工作了。
他高中毕业了,可以打工挣钱了!
……
第三件事则还跟认购证有关,七月二十五号,认购证第三次摇号抽签。
和第二次抽签比起来,参与这次抽签的公司少了很多,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所以抽签结果出来,中签率不出意外地降到了11.6%。
受抽签结果的影响,认购证价格稍有下跌,但幅度不大,毕竟第二次抽签的中签率摆在那里。
而且一个多月过去,参与第二次抽签的新股有不少已经上市。
虽然和前六只上市的股票比起来,这些新股上市后表现只能说一般,也没能把股市拉起来,但只要能中签以发行价买股票,每股赚个一两百还是很容易的。
所以到了七月底,认购证依然是人人争抢的存在。
……
第四件大事,还是和认购证有关,但不是沪市的认购证,而是深市的认购证。
没错,深市也要发行认购证了。
虽然深市起步晚,但作为经济特区,它的发展速度比沪市都快,短短十几年就从小渔村变成了经济强市。
而在这十几年里,深市也涌现出了不少规模大的企业,这些企业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也陆续开始发行股票。
就像沪市有老八股,深市也有老五股。
也因为这样,今年以前两地发行股票面临的困境是一样的。所以在有了沪市发行认购证的成功经验后,深市也决定发行一次认购证。
消息传出来后,全国的投机者都开始奔向深市,沪市这些尝过认购证甜头的,自然不会例外。
甚至在沪市,不止投机者们意动,普通人中心动的也不少。
这天叶薇刚进办公室,就听陈玲问:“小叶,你听说了吗?”
叶薇坐下来问:“听说什么?”
“深市要发行认购证了啊,”陈玲说着拿起桌上一份报纸,翻到经济板块指着头条对叶薇说,“就新闻上说的,下个月九号和十号,深市要发行五百万份认购证。昨天晚上的新闻,今天早上就传遍了,我刚才去拿报纸的时候,听到宣传科的老侯喊人一起去深市呢。”
“去深市?”孙淑兰面露惊讶,“深市可是在粤省,过去一趟费时费力费钱不说,还要办边防证,那证可不好办下来。”
周荣想法不同:“我们厂一个月上不了几天班,还用担心没时间?费钱更不用说,只要能买到认购证,中签炒股多少钱都赚回来了,至于边防证……那么多去深市进货的能办下来,就说明办这证没那么难……”
听出周荣的话音,陈玲问:“老周你不会也想去深市吧?”
周荣没有回答,只问:“能赚钱你不想去?”
陈玲沉默了,倒是孙淑兰看过报道内容后迟疑道:“深市这次发行的认购证可不便宜,一份要一百块呢。”
周荣不以为然道:“一份认购证能赚三五千,一百一份算什么?”
“可它发行数量也多啊,足足五百万份呢,年前我们市发行的认购证才卖了两百万份,深市的中签率应该会低不少吧。”
周荣又说:“计划发行五百万份,不代表最后能卖五百万,我记得年前市里发行认购证,计划发行数量好像也是这么多?”
“年前市里发行认购证销量不好,是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它能赚钱,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这次深市发行认购证,抢购的人肯定不少。”
陈玲说着话音一转,“但年前发行的认购证才进行三次抽签,中签率就有百分之七十多了,最后总的中签率至少能有百分之八、九十。如果深市发行的股票数量也有这么多,就算销量翻一倍,中签率也能有百分之三四十。”
“没错。”周荣连忙附和,“买一百份认购证只需要一万块,如果能中三四十份,一份认购证能赚三五千,扣掉买认购证的成本,和去深市的开销,至少也能赚十几万。”
陈玲点头,又迟疑道:“但是我看新闻上面说,深市发行的认购证,每张身份证限购十份……”
周荣却觉得这不是问题:“身份证好说,谁家没有亲朋好友,我们又不是去干坏事,找人借来用一段时间就行了,大不了拿钱租,肯定能弄到足够多的身份证。”
陈玲想想觉得也是,但正要点头,又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道:“但我们一个人拿十几张身份证,能买上百份认购证吗?”
“不能我们就合伙呗,多找几个人,一起排队买连号的,”周荣思索着说,“多跑几个销售点,办法总比困难多。”
听两人你一句我一句把情况分析得明明白白,孙淑兰动心了,但想到叶薇一直没表态,问道:“小叶,你想去深市吗?”
“我啊?”
叶薇指着自己,她还没想好。
只听陈玲和周荣两人说的,去深市买认购证这件事好像大有可为,但她总觉得事情不会这么容易。
中签率比沪市认购证低还好说,如果中签的认购证一份能赚三四千,哪怕中签率只有百分之三十,拿钱买一百份认购证也能赚十几万。
但有了单份认购证最高涨到一万块的例子在前,叶薇觉得这次深市发行认购证,各销售点肯定是人山人海。
周荣说可以这个销售点买到认购证,就去下个销售点接着排队,叶薇却觉得他想得太简单了。
是,也可能存在只限身份证,却不限个人购买数量的存在,但这么多投机者涌入深市,更大的可能是他们一份认购证都买不到。
而虚空中出现的字幕,也证实了叶薇的想法。
【女主同事想得太简单了,根据我查到的资料,当时新闻出来后,全国约有一百多万人带了三百多万张身份证涌入深市,很多人提前三天去排队,他们这么过去,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概率更大】[1]
【不止人多,当时贪腐还很严重,不仅有内部系统截留认购证,还有的销售点直接暗箱操作,把认购证卖给了关系户,甚至是高价炒卖,没点关系根本抢不到】[2]
【虽然难抢,中签率也不高,只有百分之十,但是能抢到还是很赚的】
【确实,深市的认购证和沪市不太一样,沪市中签一份只能买三五十股,深市是一千股起步,就算每股面值一元,也能抵面值十元的一百股了】
【没错,当时一股差不多能涨十块,中签的认购证平均每份获利在一万左右】
……
中签率百分之十,中签认购证单份获利一万左右,一百份认购证的获利就是十万左右,比他们估算的要少几万。
但跟留在沪市上班的收入来说,去深市抢认购证能获得的收入也算暴利了。
问题在于,去了深市后他们能不能抢到认购证。
现在已经七月底,而认购证八月九号开售,十几天的时间,边防证能不能下来也是个问题。
就算边防证顺利下来了,等她一路辗转到深市,估计也就刚好赶上认购证开售。而深市本地有百万人口,再加上从全国各地涌去的投机者……
所以就算有字幕给的提示,她这么直奔深市也没有任何优势,还是得顶着烈日去排队。
运气好,也许能排到她买到不超过数量限制的认购证。但要是运气不好,销售点存在贪腐,说不定熬了几十个小时,只能等来一句轻飘飘的“认购证已经售罄”。
又或者,她直接去买被炒高的认购证?
叶薇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