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耽美同人 > 九零沪上发家日常 > 第23章 延中实业or飞乐股份 交易所要试取消……

第23章 延中实业or飞乐股份 交易所要试取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连号认购证今日最新价格每份五十二, 连号认购证每份七十五!”
    “不连号认购证今日最新价格每份六十五,连号认购证每份八十七!”
    “不连号认购证今日最新价格每份七十九,连号认购证每份一百零一!”
    ……
    自从那些投机者出现在机械厂大院门口,就有人每天早上定时定点给大家通报当日认购证的最新价格。
    而随着认购证价格几连涨, 机械厂就像是一锅烧开的水, 逐渐沸腾起来。
    如今财务科的人每天到办公室第一件事都不是泡茶看报纸了, 改成了算账, 即按照当日市价,他们手里的认购证能赚多少钱?
    陈玲、孙淑兰和周荣都在机械厂干了十年以上,工资比叶薇多不少, 每人都抵了六张认购证。所以按照不连号认购证价格算, 到今天他们每人赚了两百九十四块。
    但他们和隔壁两个科室前后领的认购证,而且根据陈玲打听到的消息, 隔壁两个科室目前没有人卖认购证。
    所以如果他们要卖认购证, 可以和隔壁两个科室商量好,这样的话可以按照连号认购证的价格出手。
    而以连号认购证的价格算,到今天他们每人挣了四百二十六块。
    虽然三人都没打算现在卖, 但每天这么算完,个个神清气爽,上班都更有动力了。
    尤其是孙淑兰,年前厂里通知用认购证抵工资,说她觉得天塌了那是一点都不夸张。
    毕竟她不像陈玲和周荣,另一半在其他单位且工资发放正常, 就算厂里拖欠三个月工资,他们也能撑下去。
    她丈夫也是机械厂的职工,工资都是一起发的,过去三个月他们用的一直是存款, 虽然没到弹尽粮绝的程度,但手里那点钱也撑不了多久。
    谁想过完年刚来上班,厂里强迫他们买的认购证就几连涨,才几天功夫,她就赚到了一个多月的工资。
    要是再算上她丈夫手里认购证的盈利,三个月工资这就到手了。
    虽然她和丈夫加起来被拖欠了六个月工资,但有这笔钱在,心里至少有了底,不至于像之前一样那么恐慌。
    跟他们三个人比起来,面对认购证价格持续上涨,叶薇表现得就很淡定了。毕竟她早知道认购证能涨到五千左右,现在这点涨幅只能说洒洒水。
    而且她还有资金短缺的问题急需解决,哪里高兴得起来。
    认购证截止销售前,叶薇就了解到了中签后买股票的相关规定。
    刚开始因为对股市不了解,叶薇看到字幕说发行的股票面值都是10块,就以为发行价也是这么多。
    不止她,大院里没炒过股的人基本都是这么想的。
    后面知道的多了,她才知道股票面值和发行价不是一个概念,一般来说,发行价会比面值高一些,具体高多少,要看公司的规模效益等各方面的情况。
    而且中签后股票购买时间是有限制的,超过时间没有买,中签得到的名额自动作废,所以她必须准备足够的资金,以便中签后能直接投入股市。
    而她手里有六百份认购证,虽然不知道第一次抽签能中多少,但字幕说全面总共能发行五十多支新股,而发行股票数量超过五千万,再对比认购证销量,想也知道中签率不会太低。
    单靠杨倩和张江明同意借的那几千块,很大概率不够买股票,所以在股票发行前,她必须想办法弄到更多资金。
    她也已经为此付诸行动,过完年银行一开门,她就带着准备好的资料去办了信用卡以及房产抵押贷款,但结果都不算好。
    信用卡办理过程还算顺利,但因为她能存的只有发小借给她的那几千,所以能批下来的额度不高。
    而且信用卡审批速度很慢,三月中能下来就很不错了,而认购证第一次抽签在三月二号,事件来不及。
    房产抵押就更不顺利了,因为叶家的房子是机械厂的,她没有房产证,所以资料初审都没有过。
    她想用房子抵押到资金,只能去找非正规的金融机构。但这样的非正规机构,基本都是高利贷,负责人基本都跟那些藏在社会黑暗面的团体有关系。
    找他们借钱,说不定通过认购证赚的钱还不够还利息的。
    所以叶薇忙活一圈,发现自己还是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在抽签开始前卖掉部分认购证,二是找街坊邻居借钱。
    前者问题在于抽签前,认购证价格能不能涨到五千左右……不说五千,能涨到四千她都愿意卖几张,就怕到时认购证价格连一千都涨不到,卖了血亏。
    后者问题在于,大院里的邻居基本都知道她爸去世后,厂里发了一万多抚恤金,而在他们看来,她只买了一百份认购证,手里的钱应该够中签后买股票。
    这时候她出面找人借钱,有可能会暴露她不止囤了一百张认购证的事。财帛动人心,叶薇没法保证猜出这一点后,大院里的邻居都不动歪心思。
    当然,她说钱都存定期了不想取出来损失利息,也许能稍微遮掩一下,但效果不太好说。
    所以从一开始,叶薇就把这两个办法当成后备方案,结果现在其他的路都被堵死,摆在她面前的似乎只剩下这两个选择。
    心里愁着,叶薇就没怎么参与其他三人的闲聊,只机械地翻着报纸发呆。
    突然,她翻报纸的动作一顿,虚虚落在报纸上的目光渐渐凝住。
    盯着财经板块的新闻头条来回看了三遍,叶薇心思微动,抬头佯装不经意问:“你们看到新闻了吗?这个月十八号,交易所要试取消延中实业和飞乐股份的涨跌幅限制了。”
    因为认购证,现在财务科的人都挺关注股市新闻,太深入的不懂,但老八股都是知道的,一听这两个企业名字,陈玲转过头问:“什么意思?”
    周荣抢着回答说:“我知道,除了上市当天,沪深两地的交易所都对股票的涨跌幅有限制,每天好像是百分之几?”
    叶薇浏览着报道说:“对,沪市交易所刚成立时,涨跌幅限制是百分之五,九零年十二月有两次调整,第一次调整到了百分之一,第二次调整为百分之零点五,去年四月又调整为百分之一。”
    “你们这百分之一百分之零点五的,都是什么意思啊?”孙淑兰是财务科几人中,对股市了解最少的,这会听得云里雾里。
    陈玲了解的虽然不比她多多少,但脑子更灵活,算账也特别快,说道:“这么说吧,假如你手里有一支价格为一百的股票,涨跌幅限制为百分之一,就代表你这支股票每天不管是涨还是跌,都不能超过一块钱,明白了吗?”
    “明白了。”孙淑兰点头,又问,“那你们觉得取消涨跌幅限制是好事吗?”
    “当然是好事!延中实业和飞乐股份都是老八股,上市后表现一直很强劲,尤其是飞乐股份,上个月更是突破了千元大关。[1]”周荣激动说道,“如果是其他股票开放限制,我可能不敢买,但飞乐股份肯定要入手。”
    “还入手,你买得起吗?”陈玲泼冷水说,“你刚才都说飞乐股份都突破千元大关了,一股就要你三个月工资,你有这么多钱投进去?再说它股价都这么高了,开放限制后是涨是跌谁知道。”
    从叶薇手里拿过新闻,看得正起劲的周荣听到这话,瞬间蔫巴了下来。
    陈玲这话虽然不怎么客气,但确实有道理,他们都是普通职工,哪怕工龄比叶薇长十几年,月工资也不过三百五上下,三个月不吃不喝也就能攒出买飞乐股份一支股票的钱。
    虽然过去飞乐股份的表现很强劲,但突破千元大关后,它能不能继续涨是个问题,而且就算能涨,他把存款都砸进去估计也赚不了多少钱。
    可要是亏了,他砸进去的存款能不能拿回一半都是问题。
    被泼冷水的不止周荣,还有孙淑兰,要是以前,不,就算是一周前,她听了周荣的话后可能都会觉得他疯了。
    她初中毕业就进了机械厂,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在她心里,金饭碗银饭碗都不如手里的铁饭碗。所以就算去年厂里三个月没发工资,她都没有考虑过停薪留职下海去做生意。
    做生意虽然没有国营厂正式工稳定,但比炒股可强多了,她连做生意都不愿意,何况是拿钱炒股。
    所以科室里其他人都因为认购证,这段时间格外关注股市的消息,她却从未在意过,刚才大家聊起来,只有她一问三不知。
    但这几天看着认购证一涨再涨,孙淑兰的心境发生了些许变化,刚才听到周荣那些话,她也忍不住头昏脑热。
    可陈玲这盆冷水泼下来,再想想家里存款都买不到飞乐股份两支股,她不由叹气,正想开口说算了,余光却看到了叶薇。
    想到大家都不看好认购证时,只有她预支工资都要买,孙淑兰心思一动问:“小叶,你觉得飞乐股份能买吗?”
    叶薇这段时间虽然恶补了不少股票方面的知识,但也是个门外汉,她到现在都没开户呢,哪知道能不能入场?
    边佯装思考,边抬眼看向虚空,那里果然出现了字幕:
    【当然能买,根据查到的资料,开放涨跌幅限制当天飞乐股份涨幅达到了46.56%,到五月份更是冲到了3550的高价!】[2]
    【能买是能买,但心态不好真不建议入手飞乐股份,中间起起伏伏跟过山车一样,大多数人熬不到它价格冲高的时候】
    【没错,女主科室里的同事都是普通人,没有炒股经验还没有钱,买飞乐股份很有可能钱没赚到背一身债,得不偿失,还是买延中实业比较好】
    【对对对,根据查到的资料,开放涨跌幅限制当天,延中实业股价涨幅高达70.27%,三天涨到两百,十天涨到三百,到三月中旬更是冲高到了三百八十块,简直可怕!】[3]
    【延中实业涨幅大但跌得也快,涨过三百八后跌得像泄洪,一旦错过卖出的时机,啧啧啧】
    【但反过来说,现在入手,及时卖出还是能大赚一笔的,不知道女主会不会入手】
    【女主想入手也没有钱吧?我记得她所有存款都拿来买认购证了,弟弟妹妹的学费都是找朋友借的钱?】
    【啊啊啊看到女主错过这么好的赚钱机会,我好难受】
    【没事,就算女主在十七号收盘前买入延中实业,并在三月十二号最高价时卖出,以她手头的存款最多也就赚四五万,但全部拿来买认购证,可以赚两三百万】
    【好了,别说了,再说我要嫉妒了】
    虽然根据字幕内容,十八号开放涨跌幅限制的两支股票,不论买哪支都能大赚一笔,但为了不引起字幕的怀疑,她不可能盯着他们入手和抛出股票。
    而没有她的盯梢,她就无法保证孙淑兰三人能在高点抛售股票,一旦他们错过时机,可能会倾家荡产。
    如果她没有引导他们做决定,他们炒股倾家荡产也跟她没关系,但如果他们听完她的建议后亏钱,保不准会怨上她。
    因此考虑过后,叶薇说道:“我没有炒过股票,对这两只股票的了解也不如周哥多,所以我可能给不了太好的建议,只能说如果你们有钱,也确定自己能承受得住股价下跌的损失,你们可以考虑入手,但如果承受不住……”
    后面的话叶薇没说,但几人都能领悟到,孙淑兰想想自家的情况,叹了口气说:“我明白了。”
    周荣虽然有些失望,但也打消了冒险的心思。
    陈玲则因为没有心动过,所以听完叶薇的话后心态最好,笑着说:“我就说嘛,这些新闻我们看看就好,指望炒股赚钱,不如指望认购证多涨一点。”
    想到认购证,孙淑兰和周荣脸上终于有了笑意:“也是。”
    见几人打消主意,叶薇放心了,反正她话已经说到这里,就算后面他们改变主意,不管亏赚都跟她没关系。
    等忙完手头的工作,她便琢磨起了字幕给出的信息。
    飞乐股份上个月刚突破千元大关,而这时候股票涨跌幅限制是百分之一,就算它这段时间一直连涨,到今天股价应该也没有突破一千五。
    而字幕上说,到五月份飞乐股份最高能涨到3550元,如果她现在能投入一万五买入,两个月后至少能赚两万。
    但是,她手头没有一万五,而且她三月二号就要用钱,远水解不了近渴。
    不过字幕又说了,开放涨跌幅限制当天,飞乐股份涨幅达到了46.56%,按照一股一千五算,当天一股就能赚近七百块。
    如果她能筹到钱买十股,一天就能赚七千。
    如果到三月二号以前还能继续涨,她能赚更多,但这个假设充满不确定,得打问号。
    和买入飞乐股份比起来,买延中实业就要稳多了。
    字幕虽然没有明说延中实业十七号的收盘价是多少,但字幕说她手头存款全买延中实业,到三月十二号能赚四五万。
    已知当天延中实业股价三百八,而她买入认购证前手头存款一万五左右,可以推算出十七号延中实业的收盘价不过百。
    也就是说,同样的一万五,在十七号收盘前至少可以买入延中实业一百五十股,放开涨跌幅限制十天后,也就是二十八号它能涨到三百。
    去掉投入,三月二号以前她至少能赚到三万块!
    有了这三万,她资金短缺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问题在于,她要从哪弄到这一万五的初始资金?找张江明和杨倩借?买完认购证后前者手头只剩两千,后者只剩五千,再借她两千给弟妹交学费,就只剩下三千块。
    也就是说,就算他们两个愿意,叶薇从他们手里也最多只能借到五千块。
    另找其他人?
    那情况又回到了原点。
    不过这次叶薇没有发愁太久,下班穿过马路被王浩叫住时,她有了主意。
    ……
    说起来,认购证几连涨对大院住户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但对像王浩这样的投机者而言,情况就不是那么美妙了。
    投机者们刚来机械厂时,大院住户还挺欢迎他们,咨询甚至愿意卖出认购证的人都不少。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没经住诱惑早早卖出认购证的人渐渐发现,他们出手认购证时虽然能得到额外的米面粮油,和跟认购证价格的上涨幅度比起来,他们还是亏了,一个个后悔不迭起来。
    也就是这些投机者和他们交易时是明码标价,没像李菊萍那样忽悠他们,否则他们早闹着让他们还钱了。
    但就算这样,他们心情依然挺不爽,时不时会给他们制造一些麻烦,比如向厂里举报他们,又比如路过的时候啐一口。
    那些没卖认购证的见他们沉不住气的这么后悔,自然将手里的认购证捂得更紧。
    见收不到认购证,没几天,那些投机者摆的摊位就少了一半,而那些仍在摆摊的,人数也从四五个人锐减到了一两个。
    毕竟认购证销售期间,用认购证抵工资或奖金的单位没有几十也有十几,与其全部都在机械厂门口耗时间,不如分散人手多蹲几个家属院。
    各摊位送米面粮油的活动倒是还在,但在疯涨的认购证面前,米面粮油对大院住户已经没什么吸引力。
    所以到了这两天,守在摊位上的人守一整天,也不见得能接待一个潜在客户,慢慢的就都少了刚来时的劲头,看着没精打采的。
    但也有例外,比如王浩,他还跟第一天那样笑脸迎人,看到叶薇就迎上来喊道:“小叶同志,下班啦?我们今天登记即送鸡蛋,有没有兴趣凑个数?”
    王浩这人挺自来熟,不管跟谁都能聊,而只要跟他聊过天,下次碰面他都能态度亲热地跟你打招呼。
    几次之后,性格再孤僻的人也会跟他熟起来。
    叶薇不算孤僻,但因为王浩盯上过她手里的认购证,所以刚开始她确实没打算跟他打交道。
    但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王浩每次都笑着迎上来,见她不想多说打个招呼就撤,她再理智也有些冷漠不起来。
    一来二去,她也被迫跟他熟悉了起来,多的信息没通,但互相知道了年龄。那之后王浩就不称呼她“您”了,改喊小叶同志,不算严肃,但也谈不上亲昵,分寸维持得刚刚好。
    伸手接过传单,再看一眼围在他们摊位前的大爷大妈,叶薇笑道:“我说怎么其他摊位冷冷清清,围在你们摊位面前的人却这么多,原来是改规则了?”
    “不改不行啊,认购证价格涨太快,别说愿意卖,好些人连咨询都不愿意了。”王浩叹着气说,“我们坐在这里一天都没人问,只好放宽条件了。”
    “但放宽条件后,就算问的人多了,愿意卖的人也不多吧?”事实上,叶薇怀疑围在他们摊位前的这些人都是冲着鸡蛋来的。
    “不多总比挂零好嘛,万一有人登记咨询完改变主意了呢。”王浩笑嘻嘻地说,“小叶同志,你要不要也来登记一下,免费领一斤鸡蛋哦。”
    “都登记哪些信息?”
    王浩立刻说道:“不多不多,填下姓名、住址、手里认购证数量,以及不卖认购证主要有哪些顾虑就行。”
    “那算了,我就算填了资料,也很难成为你们的客户,”叶薇将传单还给王浩说,“就不浪费大家时间了。”
    “别啊!”王浩连忙说,“你就帮我凑个人头,卖不卖认购证都行,而且除了鸡蛋,我们还有其他福利。”
    叶薇好奇了,问:“什么福利?”
    王浩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拉着叶薇绕到了他们摊位左侧后方,指着被大爷大妈盘问身高年龄家庭状况的青年问:“帅吧?”
    说来也巧,虽然王浩兄弟已经在机械厂守了好几天,几乎她每天上下班都能看到王浩,时不时还能聊几句,但她到现在都没见过他哥。
    因为在他们摊位前咨询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王浩还能出来发发传单,他哥却跟钉在了摊位上一样,身边总有一圈人把他团团围住。
    之前叶薇以为会这样,是因为一进鸡蛋比一斤米面价格更贵,且王浩他哥跟他一样舌灿莲花,能把死的说成活的。
    直到现在顺着王浩指的方向,看清层层包围中摊位主人的模样,她才恍然大悟,哦,也许还有个原因是大爷大妈们也更喜欢更帅哥聊天。
    就是这帅哥心情似乎不太好,眉毛拧紧,唇线绷直,似乎正处于爆发的边缘。
    叶薇正琢磨着,就听王浩在耳边怂恿道:“只要你登记,三分钟内,他的身高体重个人信息,你想问什么都行。”
    叶薇惊呆了,心想这兄弟俩为了挣钱也是够拼的啊!
    但还没开口,她就看到包围圈中祖宗十八代都被盘问了一遍的青年转过头,向王浩发来了死亡凝视。而王浩一对上他的目光,就后退一步躲到了她身后,根本不敢直视对方,瞬间了然。
    原来这兄弟俩,拼的是弟,坑的是哥啊。
    虽然不知道他们要信息干什么,但叶薇觉得有这福利在,登记一下也不是不行。不过保险起见,她还是提前问了句::“你们还做其他生意吗?”
    王浩愣了下问:“比如?”
    “私人借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