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黛玉怀孕, 这对于陈景书来说确实是个惊喜。 不过惊喜嘛, 当然是先惊后喜。 因此陈景书听到这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惊呆。 他愣了好久才对紫鹃问道:“你确定是黛玉怀孕了?” 紫鹃噗嗤一笑:“大爷说什么呢,除了奶奶, 还能有谁怀孕。” 陈景书:“……” 哦, 确实是这样。 陈景书慢了不止半拍反应过来之后,便立刻对紫鹃问道:“那玉儿怎么样?请大夫来看过了没有?大夫怎么说?” 这反应才对嘛…… 紫鹃这么想着,回答道:“已经请大夫来看过了,大夫说夫人和孩子都好,孩子如今也才不到两个月, 只是夫人底子弱了些,这些年虽然用心调养过, 已无大碍,但到底要比寻常人小心些才好。” 陈景书连连点头:“对对对, 是要小心一些, 她的身体最重要。” 紫鹃只当陈景书第一次当爹,所以才一副欢喜到发傻的样子。 陈景书又问:“玉儿现在如何了?” 紫鹃道:“奶奶正歇着呢, 大爷要不要去看看?” 这当然是要的。 陈景书进去的时候黛玉正捧着一卷书,斜靠在榻上含笑看着他:“回来了?” 陈景书见她精神很好的样子, 终于松了口气:“你现在觉得怎么样?” 黛玉道:“什么怎么样?” 陈景书比划的了一下肚子的位置:“就……这个。” 黛玉摇摇头:“倒是没什么感觉。” 于是第一次当父母又没有长辈指导的两个小天真一本正经的开始讨论关于孩子的问题。 陈景书倒是还好, 在最初的惊讶过后, 他很快就是满心单纯的喜悦之情。 倒是黛玉的心情有些复杂。 有种……终于有孩子了的感觉。 虽然之前陈景书和吴氏都与她说过这事, 但到底这个问题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完全当做不存在的。 有些时候, 就算是黛玉也不免产生一种‘因为我身体不好所以才不敢要孩子’的感觉。 她当然知道这种想法不对, 或者说包括陈景书在内, 并没有人这么想。 如今总算是松了口气。 陈景书却道:“我还是头一回见你这么高兴的样子呢。” 黛玉抿唇笑道:“难道我平日里就不高兴了?” 应该说自从成婚之后,黛玉很少会觉得不高兴。 她和陈景书之间当然不是完全顺风顺水的,也不能说成婚三年多两人之间一切事情都是完全一致的,但回想起来,遇上事情却多数是陈景书会主动退让。 他或许有不高兴的时候,但却从来不因一时意气说出伤人的话来,每当两人意见不一致,陈景书总是先冷静下来,认真分析,寻求解决方法的那个人。 相比之下,黛玉倒是觉得自己比起成婚之前还要更任性了一些。 早年在贾府少不得被人说几句林姑娘小性之类的话,那会儿觉得人家不懂她,她也懒得与那些人争辩解释,现在倒是觉得,就是这样又如何了,有人宠她爱她的时候才能小性呀。 想起陈景书平日里总爱装乖卖娇的样子,黛玉哄孩子似的伸手摸摸他的头,问道:“难道你不高兴?” 出乎黛玉的预料,陈景书居然真的鼓起脸:“不高兴。” 黛玉惊讶道:“我见你方才还高兴呢,不要胡闹。” 陈景书委屈道:“因为我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 他眼巴巴的看着黛玉:“你知道怀孕之后这么高兴,那我以后怎么办?他还没出生尚且如此,等他出生,我岂不是要红颜未老恩先断?我不依!” 黛玉:“……” 她觉得陈景书的出息真的是越来越大了。 这么想着,还是顺口哄道:“必定不会的,陈大爷风姿秀雅,世上哪有更好的?” 说完这话,自己却忍不住先笑了出来。 陈景书还是一本正经的愁眉苦脸:“不能这么说的,旁人比不过我,这个就一定能,我已经是当世难得了,若再加上一个仙女似的媳妇,嗨呀,这怎么比得上!” 黛玉无奈,问道:“那你要如何?” 陈景书道:“你亲我一口证明给我看!” 说完,嘟着嘴巴闭着眼睛,一副等亲亲的样子。 黛玉深深地叹了口气,满心无奈:“……好。” 总觉得,等以后孩子真的出生,她不仅要哄着小的,还得哄着大的。 很辛苦呢。 陈景书开始在工部逐渐组建起新的缮营造物司,并逐渐走上正轨的时候,吴玉棠的任命也终于下来了。 正六品户部主事。 不算很大的官,但确实是个很不错的职位。 何况比起那些在京中苦等多年都不见有个职位空缺的,吴玉棠能补上这位子也算运气好关系好了。 众人自然又恭喜了一番,吴玉棠只道全靠朋友相助,若无带草社其他社友,断不能有他今日的。 倒是除了吴玉棠,带草社的另一位今日也是好日子。 说的就是沈纯。 陈景书离开东宫之后,太子左庶子的职位交给谁来担当也成了不少人关心的事情。 说实话,这官职不大,但架不住与太子的关系亲密呀。 再说了,大家之前看着陈景书与太子那完全可以用蜜里调油,如胶似漆之类的词来形容的关系,要说没人动心思,怎么可能呢。 太子是国之储君。 谁不想做下一个陈景书? 于是在有资格担任这个职务的人选里头,可谓是爆发了一场大战,大家打破了头都想要得到这个职位。 翰林院中就更是如此。 谁都知道翰林院是最有前途也最没前途的地方。 有前途是这里离皇帝近,是个磨砺自己锻炼学习的好地方,何况能做高官的,早年多数出身翰林院,因此若说哪天点了个官职,从此一飞冲天的事情,在翰林院里可真的不少见。 但要说没前途,也确实没前途。 有前途的都是能从翰林院走出去的,若是一辈子留在翰林院不能出头,那可就是十分悲催的人生了。 再说了,每次科举之后,翰林院总要补充不少人,若是连着许多年都熬不出头,往后就更不可能了呀。 而太子左庶子这个职位,翰林院本身是很有优势的。 因此为了这事,这段时间翰林院里乱七八糟的事情可出了不少。 至于说沈纯…… 嗯,这就是个美好的故事了。 话说因为几个翰林闹得不成样子,皇帝干脆跟赵载桓说,让赵载桓自己处理这事,到时候看中了哪个就报个名字,他只负责下旨好了。 这是个敏感的事情。 赵载桓最开始也觉得这事需要小心斟酌,最后决定自己亲自去一趟翰林院。 结果就在他去翰林院的那天,那几位左庶子候选人又闹起来了。 文人嘛,闹起来也不会是泼妇骂街的,甚至表面上他们都不是在争夺官职,而是因为一句经义而争论起来。 赵载桓去飞时候,一群人正争的不可开交,翰林院里也有不少其他人在跟着看热闹。 只有沈纯。 那位和陈景书同科的探花郎沈纯,他偷偷摸摸的躲在一边的角落里,趁人不注意,打开自己带的食盒,然后……吃了起来。 刚好看见这一幕的赵载桓:“……” 最后,赵载桓二话不说走过去问:“那个正在吃鸡的,你叫什么名字?” 沈纯一脸懵逼的抬起头,满脸都是‘卧槽被发现了’的无措:“我叫……回太子殿下,臣沈纯。” 赵载桓哦了一声:“那行,孤的左庶子就选你了。” 于是,一个美好的故事就这么开始了。 当然,连带着的是,沈纯这位假装透明了许多年的探花郎终于有了热度。 ——那个因为在翰林院里吃鸡被太子殿下看上的男人! 沈纯都快哭了。 他想过很多种扬名的方式,但万万没想到自己最后居然是这样扬名的。 等过了一段时间,好不容易大家重新把话题挪回南海的战事上,皇帝却又找太子询问换了新的左庶子之后,太子近日有何长进这种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赵载桓还真的认真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道:“要说最大的长进么……大概是东宫的伙食水平近日大有长进。” 皇帝:“……” 那长进的是厨子! 看着一脸无辜的皇太子,皇帝只觉得心累。 最后他摆摆手:“行,你先回去。” 也没话可说了。 只是等赵载桓告退刚要出门,皇帝又突然开口:“虽说陈景书调去了工部,但他毕竟曾是你的老师,以后也要多走动,不要疏远了。” 赵载桓兴高采烈的应是。 于是当天晚上陈景书就看到了精神满满,甚至看起来还圆润了一些的太子殿下:“殿下怎么来了?” 赵载桓道:“许久不见,我对陈卿甚为想念,就来啦。” 陈景书挑眉:“那之前怎么不来?” 呃…… 赵载桓有些心虚:“……因为你走的时候给的习题我还没写完,不敢来。” “原来如此,”陈景书又问:“那今日怎么敢来了?” 赵载桓道:“今日是父皇让我来的!” 那可是皇命呢! 说着,把皇帝的话给陈景书重复了一遍,显得自己底气很足的样子。 陈景书听罢点点头:“其实殿下不必如此,以后想来也都可以常来。” 赵载桓顿时十分感动。 陈景书不管他,继续道:“只是以后来的时候,可以顺路把习题册也带上。” 赵载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