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倒V结束
他回到王府行营中, 刚坐下。几个大臣进来了, 那几个老将, 他连看都没有看, 只是喝着李绩递过来的安神茶。揉揉额头有些乏了。 “昏君!” 王举治军严明,才保得嘉州门户至今尚存, 爱兵如子让他手下死士众多。他是知道的,可是那些人忠将不忠君, 对于君王来说, 是绝对的威胁。 “放肆, 辱骂君王之罪可不是小罪。” 李绩能看透他的心思,或者只参透一点, 而他们都是匹夫之勇, 如何能知晓这天子心思。 “李副军你且让开,我们要好好与他谈谈这笔帐。”李绩悍言,这些庸夫啊。太过忠贞于将领, 恐怕这才是害了王将军之举。 “懋功你退下。” 他吞了口茶,轻言挥手道。 “可是, 皇上。”李绩不放心, 毕竟这些老臣都是经过百战的, 若做出些逾矩之事,少年难敌众人。 “退下。”他放声叹了口气,李绩只好退下了。 “昏君,你瞧瞧你做了些什么事?自打登基以来,前些年还好, 清理患党,勤于政事。本以为肃朝可有挽救了,可是之后呢?你又做了什么,一个女子将你蒙蔽过了头。不上朝,不问政事,所有事情都交由外人打理,朝中**,党派争斗。外州官员囤积势力你可知道?可曾问过管过,现在好了知道有患了。御驾亲征,为的不就是收权,焦躁罔送将士性命你还做过什么?如今擒获南诏公主本可以将此次战事平息,可你呢?一句话便把人放了,可有理由告知?弃黎民百姓天下安危于不顾,你算得哪门子皇帝?不是昏君又是什么?” 那些人说了一大痛,连哄带骂的,将他从登基到至今的昏庸说了个遍。 他闷不做声,依旧平静的很。这些是实话,是众人都看得到的实情。可是他们难道又不是被眼前事物所蒙蔽? “可骂完了?”他放下茶杯,面不改色心不跳。 “昏君,昏君,你这是要亡国啊!” 少年的不在意,惹得众人怒火冲天。 “亡国?”他深邃的看了他们一眼,随后摇摇头,“恐怕要让你们失望了。” … 众人不知道他是何意,只是依旧怒指着。他是天子,被这样指着难免有些不舒服。 “你做的,难道不是亡国之举,又是什么。” 他无心在于这几个头脑简单的人纠缠,耳根子都听烦了。 “来人,几位将军年纪有些大了,好生搀扶着回去。” 听到命令的士卒可没有好生的,而是强横的架着他们退下了。 李绩在门外,里头众人骂主的声音太大,他替他们捏了一把汗。“诸位将军,你们也太放肆了,这可是死罪啊。” “我骂的就是他,昏庸至极,这是要误国,亡国,将祖先的基业葬送啊。” “皇上若真的昏庸,你们几人还能好好的站在这里?” 李绩一句话,说中了要害,忠言逆耳。这句话不错,可是天子就是天子,纵使不喜欢阿谀奉承,但是这样辱骂能忍下的有几人? “可今日南诏公主之事,如何说得过去?” 李绩摸着那苍白的长须,“我想,皇上他自有用意。” “罢了罢了,再做苦战一番,为将军报仇也好,总好过让仇人逍遥法外的好。” 几人虽无头脑,也知战事吃紧,与其君臣猜疑,死于自己人之手,还不如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好。 马车赶到南诏的军营外,被南诏士卒围住。 “何人?” “南老弟,你这可说不过去?虽然公主在肃朝小儿手里,但是咱们若是破了这城,占了这国不是一样可以救得你的女儿?”三诏闻迅,果然是先发制人,集四诏的兵马围困在南诏与施浪诏四周,让南逻进退两难。 “对啊,南逻你这样背信弃义叫我们如何办,如何对自己国家的子民交代?” “还是难不成你一国想与六国为敌?” “你们…这是哪里的话,我南诏从未有此想法,只不过你们也知道婉儿对南国的重要,是万万不能有任何闪失啊,如今我也只能这么办了。” “你是决心要如此?” 南诏不敢在接话,左右为难,施浪诏王施望千虽之前一直都与南诏站在一起,但是眼下情势,他只能中立。 “你…南逻你可想好了,区区一个南国想在南方孤立吗?” 南逻心一横,欲要开口… “报,公主…公主殿下回来了。” “什么?”顿时,南逻大喜,天佑南诏。 “何人?” 南逻下了马车,“辛苦你了。”她下车对车夫温柔一笑。 “公主…公主,是公主,公主回来了。” 南婉的失踪让军心涣散,她被肃朝所擒,更加让南诏士卒所担忧。 “快去禀报大王。” “公主你可算回来了?”原先几个侍女听闻后哭哭啼啼跑来诉苦。 她们本来是要被杖毙,后来因将领求情,南逻念她们服侍公主多年于是只抽了几下鞭子作罢。 “怎么?” “公主以后不要这样一声不吭就走了,我们…”那几个侍女委屈着。 她瞧出了个大概,又将情况问了个遍。大概的解到了自己不见的这几天,南诏军的一些事情。 “婉儿。”南逻老泪纵横,他那宝贝女儿终于是平安无事的回来了。 “父王…”见到南夜时南夜苍老了几分,父女相拥,南逻潸然泪下,就在前不久南憷即将被处斩,抱着必死的心态彻底放弃了,可现在自己还好好的在这里与自己的父亲相拥,而这一切都是那个人冒着天下之大不讳而放的自己,她心中感慨万千。 “怎么回来的?”南逻有些疑惑。 “说来话长,但是这…”南婉满含泪水的望了望四周,南逻意识到这里其他五诏首领还在,不方便说话。 “哈哈,南老弟这下可好了,婉儿回来了可以不用撤兵了?” 南婉听见不撤兵,那么就是要攻城了,皱了皱眉头。 南逻现在没有心思搭理他们,女儿回来了他高兴的很。 “这事容后再议,各位先请回。” 几个头领见南夜这样犹豫不决有些恼怒了,但毕竟这是在南诏的王帐内。 “希望南老弟不要让我们失望。” 其他闲杂人都走了后,南婉将事情的大概经过讲了一遍,南婉听着是心如刀割,一想到她受了那非人的苦,气不打一处来,他何时让女儿受过如此的苦? “孤的好女儿,让你受苦了。” “父王也不用担忧,本就是我贪玩,若不是他,我可能就真的再也见不到父王了。” 谈话间,她总是有意无意提及那人对她的恩情。 “你无事便好。” “父王,他放了我。他的手下臣民一定都会反对的,这样的话婉儿心里过意不去。”她恳求着,恳求南逻做些什么。 “是啊,天底下没有那个皇帝会如此做。” “父王…能不能请你撤兵…” 撤兵二字一出,南逻高兴之情全无,刚刚王帐内五诏逼南的情况,已经让南逻站在风口浪尖上,若这时南婉已经回来,他在撤兵,就说不过去了。 “可有撤兵的理由?” “肃朝是大国,与他作对真的有胜的把握?” “可孤,更不愿意与其他几国对立…”肃朝虽是大国,却远在中原,与南诏相隔实在太远,五诏可就在南诏周围。 “五诏也不会讲信义,父王不是不知道,和吐蕃,肃朝,两边交都好。” “即便这样,也不能如此草率退兵,除非你能有更好的退兵理由。”他的女儿聪慧,比他更甚,这一点他欣慰,退兵他也想,只是现在退兵实在不明智。 “好,这是父王说的,我一定会找出最好的撤兵理由。” 夜袭六诏,让他们恼羞成怒,兵临城下,战争即将打响,嘉州迫在眉睫,因为相差悬殊,只要战争的号角响起,嘉州城破。 一日后… “前线密报。” “拿来。” 那眼线都是白段派的,自然第一时间知道的都是白段,他打开一看,愣住了,随后赶往宫中。 “娘娘,你看。”白段递过信纸,白沐雪也是一愣。 “为什么会放了她?又为什么让她住在自己寝宫亲自照顾她这么多天?” 她那无骨的小手攒着信紧紧的,有些吃醋,不满,以及失落。 只因信上写的是。 斩首之际,皇上快马相救,因其信物便知为南诏公主,救于内宫,伤而昏迷,焦急抢救,甚是担忧,一连三日皆亲自照看,不让旁人亲近,后不顾众人反对将其放走,众将骂之昏,以为色,观南国之颜,甚丽。 “皇上他,到底是怎么想的?”白段难解其中的意思,看上去的举动确实昏庸,可是白段总觉得还有别的原因。 “谁知道呢,她怎么想的。”她似乎有些累了,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李绩进来,他吐了口气,喝了口茶,才缓缓道:“终于走了,耳根清净了。” 李绩站在那里不言不语,皇帝此举。他,猜不透。 少年看出了他的疑惑,为之一笑。“卿可知,朕为何会不顾众怒放了她?” 李绩当然会回答不知。 他又笑了笑,“今年嘉州的海棠开得真的好,卿不觉得吗?” 李绩愕然,回首看了看庭院里那火红的海棠,说得他有些糊涂了。 “这与海棠有何关系?” “她喜爱这海棠,又怎么会让它焚于战火之中。” 李绩这才明白,这少年的深思熟虑。 “圣上就这样相信她有这个能力,或者她会这样做?” “这个朕不知。” 李绩微楞,他不知,不知还敢如此笃定? 他对李绩突然的呆愣,笑道:“孙子兵法《谋攻篇》曾言: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随后他又补充道:“马谡给诸葛亮南伐时曾提过:用兵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李绩这才明白,此少年于先帝简直太像了,先帝善用人心,而他比先帝更善用人心。 “她只是个女子。” 他眼睛转了转又对李绩道:“但她不是普通女子。” 嘉州微风,院中海棠摇曳,花香四溢,君臣顾而笑。 作者有话要说: 南婉是这战至关重要的人。 另外说一下。 本书于下周一入V 也就是后天,所以明天断更一天。 入V当天(斜眼笑) 作者君可是勤快的人,一万怎么够看,三万如何? 现在还在考虑是一天三万还是,连发三天,一天一万。 然后作者君用生命保证,万字里双女二正式出场,而且绝对不会坑。 毕竟我用了很久的时间刻画双女二的。 可能会倒V,所以看到这里的小可爱一定要记住了,看过了的不要重复购买。 至于是一万还是三万,就看各位的意见啦。请放肆评论~ 我不知道V后还会有多少人看,作者君今年刚刚高中毕业,步入大学的学生,第一本书…我知道文笔可能很渣,有所欠缺…但我会努力下去的,写出更好的文。 感谢各位小天使的支持。 存稿君:“我已经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