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紫鹃(4)
喝茶闲话的时候还好,等到了用晚饭的时候, 黛玉可就真的无话可说了——好在林陈氏吃饭的时候也一丝不苟地遵循着“食不言”的规矩, 两人默然无语地对坐着吃过一顿饭, 虽然略有些没滋没味,却也没让黛玉露出在交际上的不足来。 之后的几天, 黛玉和林陈氏也一直没有机会深谈——只偶尔在林如海屋里见上一面,林陈氏身为寡妇,林如海纵然病重, 她也不好时常过去探望。而她住的客院, 黛玉也不方便日日过去走动, 只偶尔遣柳五儿或是雪雁过去代为请安,聊表心意。 宗房二房一家人所居的客院, 是一座二进小院, 母子二人一前一后地住着, 倒也便宜。他们又和贾琏暂居的院子比邻, 据说近来林家宗房的林五爷倒是和这位荣国府的琏二爷颇有了几分交情。 这些,都是柳五儿跟着林家的管家娘子魏大娘去拜见林如海的时候, 从魏大娘口中得知的。魏大娘对贾琏评价一般, 但是对这位林五爷, 确实称赞连连,“是个灵醒人,虽然中了进士, 还是二甲传胪,待人接物还是非常谦和, 一点没有傲气——却不是没有傲骨,面对着荣国府的琏二爷,也不曾跌了咱们林家的气度,咱们家老爷对五爷也是称赞有加,只见了一面,就说林五爷未来必是有一番大作为的!” 柳五儿抿着唇微笑着跟在魏大娘身边,心里却不住地琢磨林如海让魏大娘把自己叫过去的缘由——还是避着黛玉把自己叫出来的,也不知是为了什么事。 黛玉的院子和前院隔着一段距离,却也不至于走上半个时辰,魏大娘纵然健谈,又心疼黛玉,有心拉扯柳五儿一把——在她看来,紫鹃这丫鬟虽然是从贾家跟过来的,但是为人能干灵醒有良心,教好了,日后若能长长久久地服侍黛玉一辈子,那肯定是一个大助力——可惜,再长的一段路也总有个尽头,直到走到林如海起居的院子里,魏大娘终究也没有说明白林如海把她叫过去,到底是有什么事。 前院里服侍的人虽然不多,却都是林如海的心腹,到了这个院子里,无论是柳五儿还是魏大娘,都不敢再多说了。 现在是白天,堂屋门口就守着两个面容老实的小厮,柳五儿跟着魏大娘走上台阶,里间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隐约有谈话声透过那道缝隙传出来,断断续续,中气也有些不足,像是林如海的声音,“老嫂子,我就这么一个女儿,若是去了,可不知道该把这女儿托付给谁——原本想托付给岳家,但是现在听来,我这岳家,近年来行事也是越发没有章法了。咳咳……我生怕,把玉儿托付过去,倒是害了她一辈子。” 他似是喘了两声,才又继续道:“为着我这女儿,我也是顾不得礼数了,非得当面求老嫂子答应我,好歹照看下玉儿,给她寻一户好人家,不用大富大贵——嫁妆一应都是现成的,只要能平平安安……” 紧接着,又传来林陈氏的责怪,“你说的这叫什么话,黛玉也算是我的侄女,我难道还能看着她受罪,或是舍不得帮她置办一份嫁妆?” 站在主子屋外偷听里面的谈话,原本是一件犯忌讳的事,特别是柳五儿——亦或说紫鹃,还算不上林家的下人,她在这府里的身份,原本就带着几分尴尬,只是刚刚谈话内容涉及到黛玉的终身,她一时听住了,就忘了避讳。 可是听着听着,回过未来,难免一个激灵,去看守在门口的两个小厮,还有魏大娘。他们三人像是早就商量好了似的,没有一个人提醒她,也没有一个人出声朝里边通报消息,竟像是特意留出一个空档,就为了让她能听见这几句话似的。 再想到特意留出的那一道窗缝……柳五儿忍不住背脊一凉,继而露出一个客气地微笑,朝魏大娘点了点头。 魏大娘满意地一勾唇角,很快就收敛了笑意,使了个眼色,两个小厮中的一个就折身进去通报去了。 很快,柳五儿被带进了林如海的卧房——就如同她听到的那样,林陈氏也正在这间屋内,坐在床边的一章太师椅上,屋里只有管家服侍在侧——若不是管家也在,那可就是真的“不顾男女大防”、“犯忌讳”了。 柳五儿不敢多看,老实地跪在地上,给林如海和林陈氏行礼。 她低垂着头,能清楚地感受到林如海和林陈氏的目光同时落在自己身上,半晌,林如海才一边咳嗽一边说道:“老嫂子,这就是我说的那个丫鬟了。她虽然以前是我岳母身边的丫鬟,但是在黛玉身边服侍了两年多,主仆之间很有情分。”他又咳了一声,吩咐柳五儿,“紫鹃,你把上次告诉我的那些话,一字不落地,再和我这位老嫂子说一遍。” 这是…… 柳五儿定了定神,回想了一下自己那日的言辞,尽量完整地复述了一遍。 林陈氏听了之后,却是默然不语,低着头喝了两口茶,才轻叹道:“这也闹得太不像了。”这样的感叹之意不过一闪而过,她很快就扭头看向林如海,问他:“既如此,你又想让我如何帮你呢?” 林如海神色一动,又有了咳意——显然,他也还没有完全想好,到底以何种形式,把黛玉托付给林陈氏。 “族弟啊。”不等林如海想出一个完全的办法,林陈氏就再次开口,“我家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孤儿寡母……当年若不是你帮着,栖儿未必能高中二甲,这个情,我和栖儿一直记在心里,你想把侄女托付给我,我也自当义不容辞。但是,栖儿的差事不能耽搁太久,再过几日,我和栖儿就要启程进京,那时黛玉自然还在你身边服侍,那位贾家的琏二爷……” 贾琏的来意是什么,为什么一直留在江南,而不是把黛玉送回来之后就立时折身返京,他的目的,这里面的道道,林如海和林陈氏都不会想不明白。林栖不能一直留在江南,林陈氏更不可能以寡妇的身份留在林府,等他们一走,万一林如海再有个什么闪失,整个林府,就全然落入贾琏的掌控了——不是林陈氏看不起黛玉或是林家的大管家,只是,一个是体弱多病的小姑娘,一个是下人,纵然再天资聪颖,忠心能干,也比不过国公府的嫡系子弟能量大。 而林如海这一支,和林家宗房关系疏远,也就只和自己这一房有些交情。如果林如海拿定了主意,从此就让黛玉跟着林栖母子,那么…… 林陈氏叹了口气,她也实在是拿不出能够两全的法子,这才一定要林如海现在就拿出主意来。 林如海又何尝不为难?他就这么一个女儿,就算已经能够淡然直面自己的结局,却也总恨不得能够再多照顾女儿几日、多见女儿几面…… “还是……”林如海面上露出明显的挣扎,“若我终有一日去了,还是让黛玉先回岳母家,我听她说过,岳母对她很好,甚至比对老人家自己的嫡亲孙女还要更为宠爱,一应供应都是府里最好的,和表姐妹们也都很融洽……” 林如海带着一丝狼狈地朝林陈氏解释自己的决定,林陈氏也没有再逼他,“既然你觉得这样对黛玉更好,那我自然依你。只是,日后若有变故……”她一边说,一边看了柳五儿一眼。 柳五儿紧紧抿着唇,她一直都不敢抬头,但是只听这些交谈的内容,也能猜出林如海和林陈氏在商量的是什么事,她不得不承认,林如海和林陈氏的话都很有道理,特别是林如海,一心为女儿着想,不仅考虑到了黛玉的终身,还考虑到了她一时一会的快乐。 黛玉在贾家的生活,是快乐的吗? 或许,在她的病还没有那样严重,在某些时候,确实是快乐的。毕竟,贾家不只有宝玉,还有那么多和她年龄相近的伙伴,柳五儿不得不承认,在黛玉丧母丧父之后,湘云、探春等人的陪伴,还有贾母的关心,确实缓解了黛玉的悲戚之情。更何况,贾家还有宝玉—— 林如海伴随着轻咳的声音再次响起,显然,他已经在片刻中思忖出了一个相对稳妥的办法:“我会修书一封,再留下一样信物,若真到了那时候,老嫂子只管拿着这封信和信物去找我岳母……不,我会修书三封,一封拜托老嫂子收好,另一封就交给贾琏,让他直接带给我岳母……再留下一封给玉儿,到时候,三封手书相互应照,老嫂子又出身林氏宗房,抚养族女史天经地义的事,想来我那岳母也就会让老嫂子带走玉儿了。” 柳五儿张了张嘴,她很想提醒林如海,贾母若是固执起来,可不会管林家宗房抚养黛玉是不是更加名正言顺。可惜,无论是林如海还是林陈氏,此时都已经忽略了她,没有看到她的欲言又止。 到底要不要贸然开口? 柳五儿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咽下了即将出口的话。因为她忽然发现,自己从头到尾,都没有考虑到一个因素,那就是:黛玉的意愿。 只要到时候黛玉也想搬离贾府,住到林陈氏的府上,那么只要找到合适的理由,就连贾母都没有了阻挡、反对的理由。又或许,她还能帮黛玉争取到王夫人的支持! 而这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她能不能影响到黛玉的意愿…… 柳五儿眼睛一亮,已然整理出一个大致的思绪,就在这时,只听林陈氏悠悠地叹了口气,“但愿如此……”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