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抱琴(8)
柳五儿没想到,夏守忠倒是过来找自己打听贾家的事来了, 不过却始终没有流露出他打听这些事的用意。柳五儿捡着能说的回答了, 转头就把这件事忘到了脑后。 转眼过了端午, 这日正逢十五,宫妃们齐齐聚在皇后宫里, 一是正好赶上大朝见的日子,二是皇后也想趁着这个机会,和众妃嫔们商量一下选秀的事。元春一早就带着青芸去坤宁宫了, 半上午的时候回凤藻宫, 脸上的神色却并不怎么好看。 柳五儿迎上去, 扫了一眼青芸眼神中的暗示,笑着关切道:“娘娘这是怎么了?可是外面天气太热, 染了暑气?奴婢刚让下面的人冰镇了西瓜, 娘娘吃两块, 解解暑气?又有御膳房那边送来的绿豆汤, 也是极好的。” 元春沉着脸色直接走进内殿,没有理会柳五儿的话。柳五儿又看了青芸一眼, 自作主张地让小宫人去拿绿豆汤和西瓜, 又拉着青芸走到一边, 轻声问她,“刚在坤宁宫里……娘娘受气了?” 青芸无措地摇了摇头,“今儿大朝见, 去的人多,我们就都没进去, 只在殿外站着……娘娘出来的时候脸色就不大好看,一路上都没说话,我也不敢多问。”又推了推柳五儿,“不然你进去问问?你比我会说话,或许娘娘就告诉你了。” 柳五儿摆摆手,打发走了青芸,悄然进了内殿。元春正盘着腿坐在炕上看着窗外愣神,柳五儿过去倒了一杯茶,放到元春手边,恰到好处的惊扰到元春,让她缓过神来,又不至于为了这点轻微的动静生气。 “娘娘,在坤宁宫坐了一上午,也不好喝水……且喝口茶,润润嗓子。” 元春拿起杯子,轻呷了一口,神色间还带着些许怔忪。柳五儿也就在她对面静静站着,半晌,元春才深深吁一口气,缓缓开口:“今儿在坤宁宫,大家伙儿到齐了之后,贵妃就借着端午节的话头,说起咱们家的事——她说,咱们家端午节前去清虚观打平安醮,浩浩荡荡闹出了好大的动静,好几条街都被封了,只为了给咱们家的车队让路……又说咱们家的人飞扬跋扈,到处打着‘贵妃’的名号做事……” 柳五儿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气,前面的那些事,在皇权面前,都是可大可小,但是皇宫里最终位份,又是吴贵妃自己提出来的,可就没那么容易善了了。 “娘娘受委屈了。”柳五儿轻声道。吴贵妃的性子她也不是不知道,仗着家族势力,仗着年轻貌美,性子就养得很娇,虽然不缺心机,但是言语上却很少让人,刚为太子嫔的时候风头就直逼皇后——也就是当时的太子妃,有时连太子妃的话都敢驳回。新皇继位之后,直接就给了她贵妃的位份,仅在皇后之下,而吴贵妃最为在意的,除了两个儿子之外,也就是自己的位份了,贾家这样硬生生直接把元春的位份也提到“贵妃”,肯定已经得罪了这位心胸并不宽广的贵妃娘娘了。 元春又深吸了一口气,“我受些委屈倒是无妨,只是听皇后娘娘的意思,这件事不知贵妃知道,她也听到了些风声,说咱们家……” 她一下收住了话头,但是柳五儿也能猜出后面有可能出现的那几个词,无非也是“飞扬跋扈”一类,她细细观察元春脸上的神色,“娘娘是怕……” “我就是怕咱们家里的人,真做出什么不检点的事来,万一被人告诉了皇上,让皇上听了生气。” 如果结合前几世的经历来看的话,柳五儿几乎可以肯定,皇上一定是知道贾家人平日的德行的——或者说,京城中所有外戚的德行,都逃不脱这位当权者的眼睛。也正因为他对一切都了如指掌,才会在元春小产而亡之后、在耗尽了对贾家的最后一点情谊之后,无情翻脸,直接抄了荣宁二府。 这一世,柳五儿要尽全力保住元春,不过元春的妃位和贾府的地位存亡本就是相辅相成,保住了元春就是保住了贾府的富贵,但是想要保住元春,又何尝不需要保住贾府的体面?如果贾家人真的做出了什么大错事,惹得皇帝发怒,那么元春也落不到什么好,十有八/九是要被连累的。 而元春之所以忧心,也正是因为这一点。 “依奴婢看,老太太、太太、老爷这样安排,主要还是为了娘娘的面子,或许有些不够严谨的地方,但是本心却是好的。” “就因为本心是好的,我才更不知道该怎么说。”元春一口打断了柳五儿的话,“现如今,谁又知道我的难处?有苦也只能自己往肚子里咽罢了。” “娘娘可千万不要这样讲。”见元春动了情绪,柳五儿忙柔声宽慰,“家里都是想着您的,做事的时候也是战战兢兢,生怕让您跌了面子——所以宁愿搞得声势大些,宫里的那些忌讳,恐怕也是一知半解,要靠着您指点呢。” 元春却冷哼一声,“我能指点什么?之前省亲的事,我就知道若是答应了,咱们家必定是奢华靡费,不肯落于人后——也就是为了他们自己面子好看罢了。那次好说歹说才压住了,这次只是让他们去打个平安醮,为大公主祈福,就闹成这个样子。哼,他们当我哦不知道呢,之前东府的蓉哥儿媳妇出殡,连几位郡王都惊动了——太子都听说了那热闹,还特意问我蓉哥儿媳妇的身世,我只好拿话岔开,不然实说了是小门小户,太子还以为咱们家的人有多猖狂呢!” “咱们家毕竟是国公府邸,行事讲究一个排场……娘娘若是不高兴,想让家里人低调些,就直接让夏守忠过去传话就好了,或是等下一次太太进宫探您的时候,直接告诉太太,让太太回去约束他们。您在宫里生闷气可于事无补,老爷、太太们在宫外又不知道,下一次行事还是如此——您可就白生气了。” 元春神色一动,看向柳五儿的目光中多了几分郑重,“你这话倒是在理。但是,我就怕我在宫里传话出去他们也不放在心上,或是只辖制住了两三天,过段日子又旧态复萌,还是要惹祸!” 柳五儿转了转眼珠,又给元春出主意,“这也没什么妨碍——您虽然在宫里,不方便出宫,但是您可是娘娘呢,家里谁敢不听您的话?再说,您还有皇上呢,您约束不得,难道皇上还约束不得?” “你的意思是说……” “奴婢的意思,这件事已经被闹出来了,吴贵妃今儿当着宫妃们的面儿说出来,指不准改天就告诉了皇上,或者皇上从别的地方得知此事——吴贵妃也不能随意出宫呢,还不是听别人告诉她的?现在皇上那边还没什么反应,不如咱先下手为强,在皇上面前认个错,把姿态做足,别给人搬弄是非的机会。” 元春眼睛一亮,沉吟道:“这也是个法子!” 得到了元春的认同后,柳五儿的胆子也就又大了一些,她干脆向元春建议,择日不如撞日,既然吴贵妃是今天把这事挑明了的,那么元春就今天去找皇上“请罪”好了——无论皇上之前有没有听到风声,元春都可以说自己今天才知道这事,深感不安,唯恐自己对家里人管束不当,惹得皇上不悦云云。 元春已经用不着再深思熟虑了,从最开始接纳柳五儿的建议起,她就交付了自己全部的信任——在这件事上,她已经完全信任柳五儿了——而她自己也确实想不出更加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 “让青芸吩咐下去,叫小厨房做些桂花茯苓糕,等下午的时候我给陛下送过去……再让人去前面盯着,看陛下是一直在前面处理朝政,还是进后宫了……” 在拿定了主意之后,元春瞬间就做出了布置,思虑得也很周全。在这些事上,柳五儿虽然经过了几世历练,但是出于身份和眼界所限,到底不如从小就接受宫妃、主母教育的元春,也就只有在一旁听命的份。 而且,在元春的这几句布置中,柳五儿也意识到了自己这个主意的不足之处:无论是御书房还是承安宫,后宫妃嫔不经传召都不得入内,在大部分时间内,甚至连皇后都不能成为特例,更不用说普通宫妃了。 ——御书房是肯定进不去的,那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而如果皇上就在承安宫内,但是宫里还有别的大臣呢?又或者皇上进了后宫,却没来凤藻宫,而是直接去了别的妃嫔的寝殿,更有可能,就是直接去了皇后或是吴贵妃那儿——难道元春还能下作地让宫女太监中间把皇上截走,或是直接找上门去? 柳五儿忽然发现,在她之前的几世中,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基本上都不需要考虑到“男主人”的存在,或是他们的想法。就连寄身于平儿的那一世,她和贾琏之间也更像是陌生人。但是这一世,她却不能继续如此,非得把皇帝考量进去才可以。 是啊,这一世,没有别人的帮助又如何呢?在宫里,原本说了算的就只有一位……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