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丫鬟那些事儿[快穿] > 第104章 莺儿(25)

第104章 莺儿(25)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柳五儿直接就提到了北静王妃说的选差事的事,宝钗也没有装不明白, “两个差事各有各的好, 我还没有想好……莺儿, 你觉得哪个更好?”    宝钗摆出了一副商量的姿态,柳五儿就也没藏拙, “奴婢想着,藏书阁的差事,或许更好呢。”    主仆相处了这几年, 柳五儿也有些摸清了宝钗为人处世的风格和脉络, 在大部分问题上, 宝钗都是走“藏拙”路线的,但是在该出风头的时候, 也不会默默无闻, 放过手边的机会。    这一次北静王妃一上来就给出了两个选择, 虽然不乏挑拨宝钗和杨珈纤两人关系的意思, 但是更多的却是想要通过这一个选择而了解两人的为人。外书房和藏书阁,只听地点, 就能轻易分辨出两个位置哪个比较平庸, 哪个更容易飞黄腾达。更不用说, 北静王妃还在言语中直接下了一剂猛药,直言不讳地表明,之前在外书房作女史的女官已经成功当上了北静王的女人, 还怀上了身孕。    要知道,元春在东宫经营多年, 虽然太子甫一登基就立即封了妃位给她,但是却一直都没能怀上身孕。这里面或许有皇后娘娘——也就是当年的太子妃和北静王妃两人间行事风格的差异,但是对于“选择外书房女史这个位置”的好,却已经铺垫得够多了。    看刚刚杨珈纤和络儿的态度,她们显然对这个位置志在必得。    柳五儿倒是不觉得宝钗哪里比杨珈纤差了,之所以她鼓励宝钗选择藏书阁女史的位置,更多的还是因为,她怎么想都觉得,外书房女史这个位置,更像是一个陷阱:上一个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已经成功上位,北静王妃就算再大肚能容,也会对接任这个位置的人有所警惕?    更不用说,那位原本的外书房女史——柳五儿也不知道她现在在北静王府的后院是个什么身份,但是能当上王府女史,家世就不会太弱。又怀上了孩子,只要平安生产,位份就不然不会是“侍妾”那样简单,若是生下儿子,那么十有**一个“侧妃”之位是跑不了的。    而这位“侧妃”,她对自己上位的方式心知肚明,又怎么可能不提防自己的接任者?    肚子里的孩子,就是她最大的凭仗,有了这个凭仗,北静王就算再无情,在很多事情上,也必然会倾向于她。这样一来,接任外书房女史这个位置的人,日子就不一定会好过了。    至于藏书阁,位置偏冷,北静王一年都不一定会过去一次,之前的藏书阁女史在那里安安稳稳地呆到了被放出去的日子,这固然不符合宝钗的志向,但是——不招人眼目,起码是安全的。而机会,却是可以创造的。    宝钗静静地盯着柳五儿看了一会儿,就在柳五儿以为自己说错了话的时候,宝钗却莞尔一笑,“你这丫鬟,果然是懂我,竟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    柳五儿不由得心下感叹:宝钗果然是宝钗,深解韬光养晦之道。而且显然,宝钗也领会到了北静王妃话语里那几层隐含着的意思。    这一世,能拥有像宝钗这样的任务对象,柳五儿真觉得自己轻省了不少,虽然很多时候少了用武之地——但是,这份默契,就已然难得了。    主仆两个很快就商量好,第二天早上见了赵嬷嬷,宝钗也就这样告诉了赵嬷嬷自己的决定,甚至都没有避讳明着过来打探的络儿。    反倒是络儿,在听说了宝钗的选择之后,活像是看到了什么怪物似的,瞪大了眼睛盯着宝钗看了好一会儿,才发出了一声不屑的嗤笑。    赵嬷嬷点了点头,又安静、带着一脸肃意地看了络儿片刻,直到络儿敛去自己脸上的神色,重新变得恭顺起来,她才收回目光,问络儿:“杨女史起来了没有?王妃那边还等着我过去回话呢。”    “我们姑娘还要再等一会儿,这些话,我告诉嬷嬷也是一样的。”    “这可不行。”赵嬷嬷瞄了宝钗一眼,见宝钗和柳五儿已经进了里间,好似并没有听到这两人的对话,眼底露出一点意外和惊喜,却又瞬间遮掩起来,继续朝络儿道:“你不过是个丫鬟,哪能代替女史做决定?这可是大事,必须要杨女史亲自和我说才行。”    对着王府里的嬷嬷,络儿不敢放肆,只好满脸不情愿地领着赵嬷嬷往对面东厢房去了。    宝钗和柳五儿虽然进了里间,却并没有真的忽略外面的动静,宝钗坐在炕上,柳五儿挨着炕沿站着,主仆两个静静地听着外面赵嬷嬷的话,又透过窗缝,观察着对面的一举一动。    赵嬷嬷走进东厢房,不过片刻就从里面出来,朝着这边望了一眼。宝钗主仆连忙收回目光,生怕被赵嬷嬷发现,不过赵嬷嬷也并没有多做停留,扭身就出了这间小小的院子。    “姑娘,我去领早饭?”柳五儿征询地问。    “去。”宝钗点了点头。    主仆两个都知道,今天早上的第一关已经过了,之后的“大戏”,会在早饭时间之后,在王妃的正殿里上演。柳五儿不禁觉得略有些遗憾:身为宝钗的丫鬟,今天上午的“大戏”,她是没有资格去围观的了。    现在过去拿早饭,也不无探听消息的意思——就算打听不到什么有用的,能和一、两个人搭上话也是好的。而厨房,绝对是整个府邸中消息最灵通的地方,这个道理,在前几世,柳五儿就已经心知肚明了。    一边想着,一边走到了大厨房。王府的大厨房倒是距离王府女官们群居的院落群不远,柳五儿一路上只问了两个人,就很容易地找到了。一进大厨房的院子,看到正在忙碌的侍女厨娘们——柳五儿眼尖地注意到,在厨房当差的下人们无论男女,身上穿着的都是灰色的衣裳——她犹豫了一瞬,才冒昧地拉住一个侍女,“我是新来的薛女史身边的丫鬟,我们女史的早饭……”    “薛女史的丫鬟?”那侍女上下打量了柳五儿一圈,才清脆地道:“负责照管你们院子的嬷嬷难道没和你们说清楚?早饭自然有人会给你们送去,不用你们自己过来拿。”    柳五儿被抢白了一通,也有些尴尬——她这才想起,昨日下午赵嬷嬷确实和她们说过“自有人过来送饭”的话,昨天的晚饭也确实是一个穿着灰色衣裳的小丫鬟给她们送过来的。    一腔盘算落了空,但是继续留在这里也没有什么用处,柳五儿几乎是没有任何踌躇地就要转身离开——生怕多停留一瞬就给宝钗惹来麻烦。没想到,刚一转身,就又被拿小丫鬟一把拉住,“你说你是薛女史身边的丫鬟,你叫什么名字?”    柳五儿心里顿时就一沉,表面上却还要装着若无其事,“我叫莺儿。”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咽回了反问对方叫什么名字的话。如果对方要找自己和宝钗的麻烦,她们初来乍到的,知道了名字又能怎么样呢?    “莺儿……”那侍女低声呢喃了她的名字片刻,反倒露出友善地一笑,转身做自己的差事去了。    柳五儿一头雾水,却也不能再追过去拉住对方询问缘由——她们两个站在几乎是院子中央的位置说话,已经引得几个人好奇侧目了,她这时再追上去,还不知道要引来什么样的猜测。只好先忍下,沿着原路回了宝钗落脚的小院。    一路经过女官居住的院落群,柳五儿才注意到,原来每个院子外面都被标记了序号,柳五儿心下计算了一下,女官们居住的院落,有人在内起居的一共两排,每排四个院子,按照每个院子住两位女官来算,整个北静王府共有女官一十六人。至于宝钗和杨珈纤合住的院子的序号,是“甲三”。    “你怎么这样就回来了?”见柳五儿空手而归,宝钗诧异的一扬眉。    柳五儿吐了吐舌头,“大厨房的人说,等下有人送早饭过来,就让我回来了。”    宝钗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主仆两个安静地在屋里坐了一会儿,就听到外面络儿的抱怨声:“都这个时辰了,怎么早饭还没送过来?若是饿着我们家姑娘……”    话音未落,就听到甲三院的门被人推开,一名身着灰衣的侍女提着两个食盒走了进来,“杨女史和薛女史身边的丫鬟呢?快来领你们女史的饭。”    络儿刚好就站在东厢房的门口,听到那人说话,立即迎了上去,“早饭怎么这会子才送来?快给我,我给我们姑娘送过去。”    “你只能拿一盒。”    “小气,我先过来的,拿过去让我们姑娘挑了,自然再给你送一盒回来。”    外面声音渐歇,柳五儿用眼神询问宝钗,宝钗微微点头,柳五儿才出了西厢房。    一见到送饭过来的那位侍女,柳五儿当下就怔住了:刚巧,就是在大厨房问她名字的那位。那名侍女把手里剩下的一个食盒递给柳五儿,又顺势往她手中塞了一样东西,意有所指地眨了眨眼,这才转身离开。    柳五儿手一攥,已经感受到那名侍女塞到自己手里的东西是一张卷起来的纸条,却猜不出究竟是谁送过来的东西。她顿了一下,悄悄把纸条藏在随身的荷包里,这才提着食盒进屋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么么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