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丫鬟那些事儿[快穿] > 第103章 莺儿(24)

第103章 莺儿(24)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二日一早,宝钗和柳五儿带着三口箱笼, 还有几个小包袱, 在薛王氏的泪眼和贾府众人的目送中, 登上了北静王府派来接她们的马车。    北静王府距离贾府说不上近,主仆二人随着马车摇晃了将近一个时辰, 马车才穿过一扇小门,又过了片刻,才终于停下, 有嬷嬷过来通知她们, 可以下车了。    柳五儿扶着宝钗下车, 正要回身拿包袱,过来引导她们的嬷嬷抢先一步开口, “哪位是紫薇舍人之后, 金陵皇商薛家的薛宝钗?”    那嬷嬷一脸严肃, 语气方正, 宝钗和柳五儿都不敢在她眼皮子底下放肆。柳五儿忙收回手,宝钗上前一步, “我就是薛宝钗。”    “哦, 那这位是?”    “是我从家里带来的丫鬟, 莺儿。”    “我姓赵,是王府里的管事。”那嬷嬷道,“你们初来乍到的, 就先听我分派。”赵嬷嬷在王府当差多年,自有一股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势, “这位莺儿姑娘,既然进了王府,那也就是王府的侍女了,这些行李自然另有人帮你们送到住处,你们不用多管,还是先随着我的人去沐浴更衣,换上王府女官、侍女的衣裳,去给王妃娘娘请安要紧。”    宝钗和柳五儿对视一眼,隐隐感到这一番作为,是北静王府里的人在给她们下马威,首先在气势上压住她们——当然,更多的可能还是她们想多了,堂堂北静王府,王妃是正儿八经的藩王正妃,比起她们来,地位超然得不是一星半点。宝钗身为女史又如何?就算是真正爬到了妃位的元春,在皇后面前,也不过是个“妾”罢了。    赵嬷嬷说完,静静打量了这主仆二人几眼,不给她们拒绝的机会——虽然柳五儿也不觉得谁会真的开口拒绝——赵嬷嬷使了个眼色,就有垂着手等在一旁的王府侍女走上前来,引着她们两个去了另一个院子。    侍女径直带着她们进了西厢房,里面早就准备好了浴桶和洗澡水,旁边还整齐地摆放着两套衣裳。那两套衣裳眼色不同,因为都叠得方方正正的,暂时还看不出制式上的区别,一套是天青色的,另一套是浅蓝色的——浅蓝色的衣裳上摆着几朵小巧的绒花,天青色的衣裳上却摆着一个乌沙冠,上面点缀着几颗米粒大小的珠子。    “这一身是薛女史的衣裳。”那侍女指了指天青色的衣裳,“另一身是这位姐姐的,沐浴之后,把发髻也换成双环髻就可以了。”    那侍女口齿伶俐,很快就把事情介绍清楚,宝钗笑着谢过了她,垂下眼皮,柳五儿从怀里拿出一个小荷包,悄悄塞进了那位侍女的手心。    “我就等在外面,若有不便、或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事情,只管叫我就是了。”那侍女勾唇一笑,退出了这间厢房。    她一走,宝钗和柳五儿才悄悄松了一口气,不过想到留给她们收拾准备的时间或许不会太多,又因为那侍女就等在外面,她们初来乍到,也不清楚这屋子的隔音效果如何,因此也不多说话,尽快沐浴更衣。    好在现在还没过中秋,天气不冷,两人匆忙收拾了一下,从厢房内出来的时候,那侍女倒有些吃惊,“两位动作好快。”    宝钗淡淡地没有反应,尽显大家闺秀宠辱不惊的风范。柳五儿却不能让这句话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放过去,配合地一扬眉。    那侍女往对面的东厢房扫了一眼,柳五儿这才注意到,那边厢房门口也站着一位和这位侍女穿着打扮相同的侍女。    不过,在这句话之后,这侍女却不肯再多说了,也不说后续要带她们去哪里、什么时候过去。宝钗和柳五儿只好也站在这里等待,柳五儿闲来无事,观察起了身边的这名侍女:她同样梳着双丫髻,年纪在十五、六岁上下,说起来和宝钗、莺儿的年纪都差不多,身上穿着浅黄色的衣裳。柳五儿心下猜测,这北静王府中下人的身份地位,或许就是通过身上衣裳的颜色来分辨的。    几人等了约莫两刻钟,对面厢房的门才打开,从里面走出来一位比宝钗略高、略瘦一些的少女,她身边同样跟着一位穿着蓝色衣裳,梳着双环髻的丫鬟。    宝钗的脸上立即露出客套的笑容,她用眼神冲那位少女打了个招呼,那少女又回了个眼神,两名北静王府原本的侍女才领着四人出了这座院子。    一行六人,沿着夹到走了一段,从一个角门进了一座飞檐反宇的气派院子,又沿着回廊走了一段,经过穿堂,又绕到正房的正门外。“这是王妃居住的正殿。”两位黄衣侍女一人进去通禀,另外一人等在外面,轻声向她们介绍。    四人屏息敛气,那位进去通禀的黄衣侍女很快就走了出来,“王妃叫你们进去呢。”    于是四人就跟在两名侍女身后进了堂屋,这间屋子比柳五儿之前见过的所有屋子——包括荣国府的正院堂屋还要更阔大,屋子里的装饰也都是珠光宝气的。她们并没有在堂屋多做停留,很快就进了一旁的内殿,隔着珠帘,北静王妃高高地坐在上面的一张太师椅上。    北静王妃说的话不多,只问了几个问题,多数还是由她身边的红衣侍女代为发问。通过这些问题,柳五儿知道了和宝钗一同进王府作女官的少女姓杨,名叫杨珈纤,是一位御史家的女儿。    “王府里的女史有两个空差。”询问完了两位新晋女官的家世,北静王妃才不徐不疾地说起正题,“一个是王爷的外书房当差的女史,另一个是藏书阁的女史,都暂时空缺。”她笑了笑,又解释起这里面的缘故,“在书房当差的女史如今已经晋升了,又有了身孕,不好再当着女史的差事。藏书阁的女史却是年纪到了,被放回了家去。”她顿了一下,“这两个位置,我也不好分派——毕竟不知道你们心里更想去哪一处。这样,今儿你们都回去想想,明儿一早用早饭之前,把想去哪处当差的话告诉负责照管你们的赵嬷嬷。等明儿你们进来请安的时候,我再给你们分派去处。”    王妃笑着说完,又扭头唤站在一旁的一名红衣侍女,“红棉,明儿一早,记得去找赵嬷嬷问清楚了过来回话。”    那侍女恭敬地答应一声,王妃这才把目光投到珠帘之外的两位新晋女官身上。    宝钗和杨珈纤也都裣衽施礼,应下了北静王妃的话。至于柳五儿和另一个跟着杨珈纤进府的丫鬟,她们两个的回应就无足轻重了。    ***    从北静王妃起居的正殿里出来,之前的黄衣侍女引着她们去了一座小小的院落之中——柳五儿注意到,这似乎是一个院落群,每一座院子都很小巧,院内的正房只有中间的堂屋,没有里间,再有就是两间小耳房。左右两侧的厢房倒是正规屋子,一暗两明,还各带一间耳房。    之前下车时负责接引她们的赵嬷嬷正站在堂屋外,见她们进来,快步迎了上来,几句话打发走了黄衣侍女,又安静地看向四人,“杨女史住东厢房,薛女史住西厢房。”    她简单地分派过两人的住处,也不多加解释为何这样分派,“我还要去别的院落照应,你们先各自回房,查看一下自己带来的行礼有没有什么遗落了没送过来的。一个时辰之后我会回来,若有问题,那是再告诉我——想要打水的,西边的耳房里有温水,也有灶台,东边的耳房里有些茶叶和点心。晚饭等到了时辰,另外有人给你们送过来。”    说完,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杨妹妹……”赵嬷嬷一走,宝钗正准备和杨珈纤寒暄两句,杨珈纤却像是没听到似的,转身就朝着东厢房的方向走,她身边那个名叫络儿的小丫鬟还扭头冲柳五儿“哼”了一声,这才几步追上她家姑娘。    这院子不大,说话的声音传得也快,柳五儿清楚地听到络儿凑到杨珈纤的耳边,轻狂地说道:“不过是个商人家的女儿,怎么能和姑娘您争呢……”    柳五儿收回目光,小心翼翼地观察宝钗,宝钗脸上淡淡的,半点不见尴尬,似乎也并不为杨珈纤主仆的无理生气。她只抿了抿唇,之后就若无其事起来,领着柳五儿回了西厢房。    西厢房的布置很普通,在柳五儿看来,和荣国府里丫鬟屋子的布置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薛家主仆的箱笼已经被人抬了进来,就摆放在屋角,两个随身的包袱也没有被落下,就放在一进屋的圆桌之上。    “姑娘,要不要喝口水,吃些点心?您先坐下歇歇,我去给你拿茶叶和点心,还有打水……”    宝钗却笑笑地摆手,“还是先把东西收拾出来,你放心,这些事我在宫里的时候也自己做得惯了。”她微微停顿了一下,“和杨家妹妹也是那个时候就认识的。”    虽然宝钗主动提到了杨珈纤,柳五儿还是觉得这话自己怎么接都不太合适,索性岔开话题,“姑娘,王妃娘娘最后说的那件事,你可有主意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么么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