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七十年代村花(九)
下乡来的知青林牧, 即将跟老季家的梨子成婚的消息,在溧水村里不胫而走。 虽然村民对这些知青的看法普遍都比较复杂, 就算有决定从此以后留下来扎根的人, 但多数人都觉得总归不是一路人,排外现象哪里都有,就算溧水村的包容性再强,短时间里大家还是很难改变想法的。 可不管在哪里,结婚都是大事, 而且还是喜事, 便是在溧水村里,村民也多是朴实的多, 大家听到他们俩好事将近了,也只会祝福, 也觉得这是大好事。 知青院里这阵子也是喜气洋洋的。 已经好些日子没沾些喜事了,好不容易遇上一件,几乎整个院子的人也都卯足了干净,该帮忙的帮忙, 还有托人去买两个铁皮暖水瓶的,连生产大队的大队长都批了一天假,让林牧带着季梨去县里拍张结婚照。 这个年代的结婚成本很低, 有缝纫机、有自行车、有机械表,再来个收音机, 那就基本把结婚的物什都收拾齐全了, 结婚办的几桌酒席, 有腊肉、油豆腐和米线、鸡蛋啥的,那就都快赶上国宴了。 有些东西不好弄,得托县里去买,也不是光有钱就行,像买衣服得有布票,买粮食得有粮票,搞辆自行车,你还得有人脉…… 幸好林牧跟大队长也熟了,去县里办了几次事,也弄了点人脉关系,就是稍微费点事罢了。 陈婆子虽然并不是十分满意林牧,可看在他把结婚的大件都置办了,脸色也好看了许多,不然没看到诚意,她哪能那么快松口? 知情院里,刚洗了把菜,从水盆里直起身的姚小萍,看到大院外走进来的身影,随即一顿,名字已经含在嘴里脱口而出了:“林牧。” 林牧刚送季梨回去。 这两天他也没心思教季宝宝念书,基本都在忙结婚的事,像今天一大早地就出门了,和季梨去县城拍了张照片。 这年头结个婚,都是两个人穿上正装,各自在胸口别朵大红花,女孩子就在小辫上扎两根红绳,并排坐一起拍个照,这就算是结婚照了。 照片还不能马上拿,也不知道拍得咋样,但两人却都挺高兴,拍完照片也不着急回来,在县城逛了逛了。 林牧刚回院子,听到有人喊他,脚步一顿,抬头看是姚小萍,一整天的好心情瞬间消失殆尽。 他平常跟姚小萍虽然也有见面,但说上话的机会其实不多。 这次姚小萍背后搞这些小动作,外表干干净净的女孩子,待人接物也挺大方客气的,没想到竟然一肚子坏水! 姚小萍的人设一崩,林牧对她就更冷淡了。 以前最多不理,现在打个照面,他的脸都能冻成冰渣子。 “林牧,听说……你要结婚了?” 姚小萍也不知道是心虚还是咋地,面对季梨也好、面对林牧也好,心里总透着点心虚。 也正是因为如此,最近总有风声若有若无地钻进她的耳朵里,她也不敢当面问。 现在就是迎面遇上了,才顺口问了一句。 当然,她也知道,她都能听到了,事情必定已经定下来了。 可这也太快了…… 她一阵苦笑。 “是真的吗?” 她踌躇了一下,还是仰头问道。 现在,姚小萍在他的心里,印象可以说是极其差的。 林牧本来就打算置之不理,所以转身就走。 姚小萍没得到他的回答也不恼,反而十分认真地对着他的背影劝说:“林牧,我听我哥传回来的消息,过两年国家很有可能恢复高考,你难道真的打算留在溧水村扎根了?不考大学、不回家了?” 对于知青们来说,做梦都想回到大城市,回到自己的家。 溧水村再好,能好过自己的家? 更何况,大家在这里每天都是务农务农,从天亮干到天黑,用远都到不了头…… 这不是他们要的生活! 她的这番话,足以令所有知青燃气希望的火焰…… 林牧想回城市吗? 必定是想的! 说实话,在里溧水村待久了,到县城以后,也觉得挺新奇。 但更因为村子的落后,所以林牧对于回城市的愿望才更强烈。 他对谁都没有说他要回城市的打算,他怕说了,陈婆子那关就不好过了…… 这一点,季梨反倒跟他持相反的态度。 对陈婆子来说,去大城市住大房子,那才是农村人走出农村的终极目标。 回去,对林牧来说,只是时间的问题。 时机一到,谁拦都没用,拦不住。 他不光自己回去,他还打算把季梨也一块儿带回去。 对现在的他来说,有季梨的地方,未来才像一个完整的家。 尤其在经过父母的离婚后,他对这种未来两个人的生活反而更加渴望,就像是一种寻求心灵上的圆满,达到了,他也就圆满了。 这些心里话,他连对季梨都没有说。 有些事,不用来说的,而是做的。 即便现在姚小萍用这个来企图劝他“迷途知返”,可她却不知道,早在她说之前,林牧心里已经有一些成算了。 ——————————————————————————————————————— 前面的准备工作就做了好几个月,两人的婚事也很快就在顺理成章下办好了。 原来给知青们住的院子就挺大,而且距离老季家也不远,林牧在村民的帮助下,把他隔壁那间也打通了。 因为要做新房,原先那个房间是作为单人房的,一是太小,人施展不开,二是为了给小两口住,旁边又正好空着几间屋子,放着也是浪费。 同在一个院子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季梨也很快就跟其他知青们迅速地熟悉起来了。 大家早就认识季梨,就是没怎么说过话,也知道有这么一号人。 人小姑娘长得漂漂亮亮的,又因为常年不下地干活,皮肤养得白白嫩嫩,站出去一点都不想农村人,比好多城里的女孩养得还精细些,也算是挺有标志性的一个人。 她一站到大家面前,就算不说,大家也知道这是林牧的媳妇。 知青院里的人也都很好相处,本来在城市里就受过文化的熏陶,也在学校上过学,多半都是初、高中文凭,待人接物还都挺知书达理的。 本来大家以为季梨这么一农村姑娘,又听说被老季家的陈婆子宠坏了,心里就落了一没谱的印象,可真见到人了,大家迅速就打破了对她原有的印象。 主要也不是季梨突然变勤快了…… 在现代她都没勤快过,指望她到了落后的村子突然变个人? 她也就乘着其他知青们干活的时候,洗菜烧饭,都不算是累人的活…… 大家中午晚上一回院,等待他们的就是先喷喷的饭和菜,心情就好,这可比干了一天的活,再腰酸背痛地弯腰烧菜要舒服多了,尽管也没累着人,可耐不住大家对她的印象骤然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啊。 别人也念着她的好,院子打扫什么的自动自发就干了。 于是…… 她还是继续懒着! 陈婆子是真心心疼她这唯一的闺女,就是嫁了人也不能放心,幸好住得近,也便时常地走动起来。 每次她一来知青院,肯定手上大小都提着些吃的,虽然不多,但沾沾味道也足够让人心满意足了。 然后大家就知道,当天有加餐,那肯定是陈婆子又来看梨子了! 季梨也不吃独食。 同在一个院里,你有的人家没有,这让别人怎么想? 反正本来也不多的东西,她也不缺这一口吃的,她想的好,等以后随林牧一起回城市了,自有其他更好的东西,没必要只放着眼前这一点点的甜头。 所以她把唯一的一斤肉、一些新鲜蔬菜拿出来分享的时候,大家虽然不好意思,可也把她这份心记在了心里。 就算这个院子、乃至整个溧水村里,只有她一个懒姑娘一觉睡到日上三竿,而其他人都要下地干活,却也不会因此就对她产生别的什么不好的看法。 人家懒…… 那是人家妈宠出来的! 反正现在有林牧养下地干活养着她,人林牧都没计较,别人有什么立场去计较? 再说,人家还有时不时接济她的妈一玫! 现在,就连知青院里也有不少男同志羡慕林牧了。 媳妇长得又漂亮又会做菜,带出有面子,就是摆在家里,光看着也是秀色可餐啊…… 下地干活算什么? 一想到有个这么可人疼的媳妇,那还不浑身都是把力气? 很快,林牧就发现大伙儿看他的眼光都隐隐冒着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