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洛阳距离晋中并不是很远,加上伍秉鉴身边也很有几个得力的人,因此要给晋商们送信,却也不难。大约七、八天后,晋中几大商家的当家都来了。 毕竟,伍秉鉴乃至广州十三行的龙头老大,这个级别比他们高了那么一筹。即便如今满清没了,可是作为大商家的影响力还在,好歹,这么一点面子,大家还是要给的。 等老亢头等大晋商大当家都来了,伍秉鉴把这事情一说,大家都懵了。 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 就连叼着旱烟的老亢头都懵了:“伍大掌柜……” “亢老直接叫我浩官就好了。” “也好。浩官啊,我年纪虚长几岁,就倚老卖老,在这里显摆几句。殿下乃是陛下的亲闺女,又是顶小的一个,自幼得宠。她要想折腾我们,撒个娇就成,哪里需要这么麻烦?” “前辈的意思是……” “这不,正好赶上,看到了,多嘴说两句。” “可是,把我们撵出来……” “缠足,陋习!” 乔家当家乔全美摇了摇头,道:“不,老爷子,我认为,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那些腐儒轻视女子由来已久,而唐人,则素来以女子为重。这才是根本所在。” 唐人素来以女子为重? 老亢头忽然灵光一闪,道:“你的意思是,陛下有可能立公主为储君?” 听见老亢头这么说,大家立刻长长地叹了一声:唉~! 曹家当家甚至还道:“别的说,昔年大唐,还不是坏在女祸的手里!” 老亢头立刻道:“胡闹!怎么是坏在女祸的手里!唐明皇,难道那杨贵妃能代替玄宗陛下改奏折不成?要我说,盛唐衰于安史之乱,根子还在玄宗陛下亲小人而远贤臣,而非武惠妃与杨贵妃这几个女人!” 乔全美当时就跳了起来:“老爷子,这,这岂是你我能说得的!” 老亢头道:“好了,我也在陛下跟前奉承过,自诩对陛下也有些许了解。我看陛下也不曾把盛唐之衰怪罪到杨贵妃这样的女流身上。” 唐明皇登基之初的时候还知道励精图治,因此才有了开元盛世,可后来他懈怠了,贪图女色,在政事上也糊涂起来,才有了安史之乱。主要责任还在于唐明皇,而不是杨贵妃这等女流之辈。 这是老亢头那段时日在李嫣跟前跑前跑后,仔细掂量着这位大唐女皇的每一句话,这才得出了结论。 换了别人,说不定就为自己的祖宗延誉然后把罪名栽给了贞献皇后武惠妃和杨贵妃这两个女人了。可是老亢头冷眼看着,这位大唐女皇可着实好气量,竟然完全没有这样的想法!如此气量,又如此担当,也难怪人家能够完成复国大业,可是天理教那些泥腿子,明明有人接应还办不成事儿。 渠家家主渠骁沉默了一下,道:“我们中原,缠足之风由来已久,就跟男人要求女人贞静一样。唐人呢?别的不说,方才听浩官这么说,我心头就闪过这么一个念头:唐人这么多的女性高官,甚至连公主都能够开府理事,可见,对女子无才便是德那套是嗤之以鼻的。无论事情的起因与经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些腐儒们在背后唧唧歪歪,最后,肯定会大唐这些女性高官对上。” 老亢头道:“若是换一个人,那倒也罢了。可如今这位陛下,还有朝堂上那么个状况。我倒是认为,那些腐儒闲汉们的赢面不大。” “老爷子的意思是……” “意思?意思就是,家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们,还是放了脚是正经!螳臂当车,胳膊拗不过大腿。拿着缠足说贞静,那不是嫌弃当朝女主是什么?命长啊!” “可是老爷子……” “撑死了,就是有人在背后算计着,陛下跟前如今三位公主一位皇子,因此想着让晋王殿下上位而已。可是,这储君之位,陛下会这么容易让人左右吗?若是陛下有意立晋王殿下为储君,又何必让博陵公主和晋阳公主开了府还不算,还领了正经的实务?啊?你们说,博陵公主在燕京做的不好,还是晋阳公主在太原做得不好?” 还真别说,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觉得,这两位公主有任何差池。 如果非要他们说,他们敢说,那鞑子皇帝康熙爷的诸位皇子跟着两位相比,也有不如的地方。 好,如果仅仅是缠足,在场的之人,以他们在商界的势力和地位,十有八、九是会不以为意的。 可若是涉及到了立储,那里头的文章可就多了。 就是伍秉鉴也忍不住道用扇子敲了敲自己的额头,道:“该死,该死,这么简单的事儿,我竟然没有全然没有想到!” 想来,也只有立储一事,才能够让清河公主不顾自己的公主仪态了。 老亢头道:“我们想不到,那是因为安乐公主。” 说到安乐公主的时候,老亢头几乎是压低了声音,而在场的人也都是一抖。 那位想要做女皇帝而一心催促着自己的父亲立自己为皇太女不如意就把自己的亲生父亲给毒死的公主殿下,一样是大唐的公主呢! 立储? 这可是大事儿! 对于在场的人来说,这事儿,本来是他们没有资格参与其中的。可是,清河公主都开了口了…… 商人逐利,可是这天底下的买卖,又哪个比得上昔年吕不韦的奇货可居? 虽然没有开口,但是看这些商人弓腰缩背却凑到了一块儿的模样,就知道他们此刻的想法了。 问题是—— 伍秉鉴道:“前辈,您是商界泰斗,做的多是国内的买卖,要不就是往草原上去的。您也许只是听说过,陛下手里的宣徽府,就是替陛下料理个人财货的衙门。” “你的意思是,我们这位陛下其实是一位商贾皇帝?” 商贾皇帝四个字一出,在场其余的人的眼神立刻锐利了起来。 这可是极要紧的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