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唯我煌煌大唐 > 第239章

第239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嘉庆为战事而头疼,在他得意的原配嫡子跟妻子出现矛盾的时候,李嫣正带着自己的臣下呆在太原。    没错,嘉庆觉得太原不够安全,他的皇后嫌弃太原简陋,可是李嫣却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好感。虽然这座城市已经不是她熟悉的那座太原城,但是这不妨碍她兴致勃勃地在城市内闲逛,顺便去城外视察。    这让路易·菲利普根本就无法理解。    这不,当太原城外的麦子成熟,却因为战争之故而没有足够的人手收割的时候,李嫣竟然下令,让她的士兵们去帮忙收割,自己甚至换了小袖的襦裙,戴了幂离,打算去围观的时候,路易·菲利普忍不住开口了:    “陛下!现在难,难道不是战事最要紧吗?您的任务,难道不是俘虏那个满清的皇帝吗?”    旁边,因为献出了王家大院儿而得以跟随的王家家主王敏芝忍不住抖了一下,虽然他极力保持镇定,但是他头上的假发就好像承受不住东坡巾的份量也跟着动了一下,更别说鹤氅那宽大的袖子了。    太原王氏,从隋唐时期,就是当地豪族,而且子孙繁茂,因此,得到嘉庆往西安去的消息之后,王氏一族的族长王敏芝立刻捧着族中的花名册和地契投降了李嫣。    当然,在这次的投降,或者说投诚中,王氏一族的女人们都齐齐动手,按照祠堂里的画像,给男人们裁了道袍、鹤氅,女人们甚至还剪了自己的头发给男人们做假发。    只是满清的长袍马褂穿久了,就是以王敏芝的养尊处优,也不大习惯如今的峨冠博带,以致于那衣袖时不时地要动一下,更别说,如今猛地听到这位王夫跟唐人女王的对话了。    李嫣倒是不在乎这个王敏芝的想法,她微笑道:“菲利普,我想,你弄错了一件事情。嘉庆颙琰配当我的敌人吗?”    王敏芝当时就是浑身一震。    路易·菲利普傻眼了。    “您,您说什么?”    李嫣耐着性子解释道:“如果我想要他的命,派出一位解烦军将士足矣。相信不止是他颙琰的头颅,就是他的妻子,他的儿子,他手下任何一个大臣,绝对逃不过解烦军的千机匣夺命弩。”    这不但是解释给路易·菲利普听的,也是解释给以王敏芝为首的太原人听的。    路易·菲利普惊道:“您要杀他?”    在东方,成为阶下囚的皇帝,是生是死就看胜利者的心情,可是在西方,在欧罗巴,各国王室互相联姻,所以,就是有利益之争,被俘虏之后也能够获得足够的礼遇。在今天之前,路易·菲利普根本就没有想过,李嫣对满清皇帝竟然有杀心!    李嫣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道:“菲利普,别忘记了,这里是东方。”    东方的游戏规则,跟西方从来是不一样的。    见菲利普还是无法接受的模样,李嫣这才好心的解释道:“当年我的父祖还是这片土地的君主的时候,那些满人,还不知道在那白山黑水间的哪片林子里面吃土甚至连文字都不知为何物呢。”    路易·菲利普惊呆了。    他完全没有想到,对于嘉庆,李嫣竟然是如此的不屑一顾。    反而是王敏芝,听到李嫣的话之后,心中咯噔一声。    有个念头,他可是一直都不敢往下想。比方说,李嫣来到太原之后,曾经在老太原城的遗迹上走了好几圈。    太原的典故很多,虽然在宋代之后沉寂下去了,可是在宋代之前,很多王朝都是从太原起兵的,就连李唐王朝也一样。当年李渊就是从太原起兵,这才有了后来的李唐王朝。也因此,太原曾经一度被视为龙兴之地。这也是为什么传说里面赵匡胤一把火烧了当年的太原城的原因。    因为当年盛传太原有龙脉,而且这条龙脉十分没节操,不看姓氏,只要是华夏血裔,它都支持。    这是太原的老传说了,甚至连很多中国人自己都忘记了。可是这位唐国女王不但在太原驻扎了下来,还特地去那几个地方转了转……    想到李嫣走过的地方,王敏芝心中更是一抖。    他忽然想起来,李嫣曾经要过他们王家的族谱,而且还是特地往前面找……    想到李嫣关注的那几页,王敏芝心中忽然升起了一股热切:    ——没错,这么明显的,我怎么就忘记了呢?这位陛下翻的,可不是初唐的那几位家主的名讳吗?记得当年唐高宗的王皇后曾经也生过一个女儿,只是后来武则天上位,又女主天下,因此这位公主在史书上鲜有记载……若是,若是真的是鬼神庇佑,那,那么那位公主殿下的确有可能。毕竟,那位殿下身上也流着王家的血!    这么一想,这王家的家主忽然觉得热血沸腾。    他忽然觉得自己的腰杆子都直了几分。    李嫣倒是不知道这王敏芝的脑子里面已经转了好几圈,还把她跟唐高宗的王皇后联系在了一起。不过,就是知道了,她也不会生气,无他,谁让武则天的光芒太盛,连唐高宗对大唐的贡献都被遮过去了呢。    李嫣不知道这个王敏芝这会儿脑补了这么多,更何况是路易·菲利普?    路易·菲利普只惊得目瞪口呆,连脑子都木了:“那,那您为什么特地来太原?”    王敏芝心中暗暗得意。    李嫣道:“当然是为了治理天下!这黄河,才是我华夏的心脏。我印象里的黄河,可是两岸鸟语花香绿树如茵的山清水秀之地,可是现在呢?!这些蛮子倒是会糟蹋!掘开河堤,水淹华北,他们还真敢!”    路易·菲利普道:“所以,您才派出了大量的稗官。”    “不止是稗官,还有万花门下。”    王敏芝这才找到了机会,在地下磕了一个头,道:“陛下,黄河变黄,已有千年。这乃是天意!人,岂能胜天?还请陛下三思。”    既然这位是流着他们王家的血的女皇陛下,就是为了王家,王敏芝也不能坐视不理。    他觉得李嫣这是在犯糊涂,而作为臣子,也是娘舅家,他有这个责任劝谏。    李嫣道:“战争也好,综合治理黄河也好,都要消耗大量的财帛。不同的是,战争消耗大量的财帛,可以得到大量的土地,还能够劫掠大量的金银珠宝充盈国库。而治理黄河,看似是把财帛往黄河里面扔,可是若是真的成了,那才是千秋万代的伟业。等稗官和万花门下回来再说。”    虽然她带了上千万人过来,可是华夏从来以人口众多而出名。满清入关已经有了百余年,虽然说成了奴隶主的奴隶,可是华夏也安享的百年太平。而对于这个国家来说,超过百年的天下太平,往往就意味着两件事情,其一,便是土地兼并严重,尤其是,当年满清入关的时候,还采用了圈地这样的手段;其二,就是人口趋于饱和。    这也是天理教作乱的原因。虽然从政治的角度上来说,天理教的纲领和政治主张比起清代以前的农民起义其实是一种退化,可是鉴于满清是个半奴隶主半封建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的农民发起的农民起义不如前朝的农民起义,李嫣一点都不意外。    因为百姓的思想的高度,本来就是水涨船高的。满清既然是一个半奴隶主半封建的国家,那么,就别指望他的人民的思想有多挑。    李嫣甚至比任何一个人都清楚,靠着天灾和战争削减人口,本来就是不少王朝常用的手段。    但是,她不喜欢这样的手段。    对于李嫣来说,嘉庆这个她随时都可以捏死的满清皇帝,根本就不值得她放在眼里。    比起嘉庆,她更希望通过治理,能够让这片自古以来就是华夏心脏的地区恢复它当初风光秀丽、百姓安家乐业的模样,而不是跟现在这样,百姓对于水,就闻之色变,好像这生命之源就好似什么可怕的夺命恶鬼一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