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唯我煌煌大唐 > 第238章

第238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嘉庆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子并儿媳妇、孙子们在西安呆得并不舒服,或者说,十分焦虑。他曾经给蒙古铁骑下令,可是这两个月过去了,他们都抵达西安了,为什么一点消息都没有呢?    嘉庆宛如困兽一样,在西安行宫的大殿门口徘徊。    二阿哥,或者说,嘉庆的原配嫡长子绵宁哪里敢在这样的情况下跟父亲开口?只能给自己的弟弟绵恺使眼色。    收到哥哥的眼色的绵恺心中暗怒。    绵恺是嘉庆的继皇后钮钴禄氏的长子,可实际上,出生于西元1795年的他,如今虚岁才十九岁。当然,放在这个时期的西方世界,二十三岁还能被当成孩子,可是清廷事情多,已经结婚的绵恺无论是心智还是其他,都已经不是孩子了。    他看了一眼这个原本留守皇宫却最后抛下了皇宫和自己的几位侧福晋的二哥,心中着实不满。    满人重军功,跟绵宁这样,连皇宫都丢了的皇子,即便他们从小到大的情分,可是绵恺在不能怨恨父亲嘉庆帝的情况下,只能对这个哥哥表示不满。如今这个哥哥竟然还想要他出头,绵恺的心中怒火更甚。    想了又想,绵恺最后还是决定赌一把:“皇阿玛,儿子斗胆,这两个月都过去了,这蒙古人怎么也应该得到消息了。可是……”    绵恺一开口,嘉庆就转过身。    嘉庆当然看到了旁边的绵宁。    如果说逃离北京的嘉庆以前跟乾隆一样看重绵宁的话,那么这一次,看到这个儿子,嘉庆心里就有些不爽。    天理教作乱的时候,嘉庆正在热河围猎,让这个儿子代替他留守紫禁城,这也是嘉庆信任这个儿子的表现。如果不是信任这个儿子,如果不是把这个儿子储君,嘉庆根本就不会把皇宫交给这个原配嫡长子。    但是现在呢?    虽然已经有情报表示,绵宁在天理教冲进皇宫的时候,表现还不错,还射杀了好几个天理教教徒。只是想到这个儿子脑子有坑,一份乔诏,就让这个儿子放弃了紫禁城、放弃了北京,嘉庆帝就满心的不舒服。    事到如今,嘉庆也不好怪儿子,因为他自己也跟丧家之犬一样,被唐人一路驱逐着,一直撵到了西安。如果要责怪这个长子,那么,他自己呢?    想到这里,嘉庆只能无视这个儿子。    他道:“好了,你有什么点子,就直说。”    “是,皇阿玛。儿臣的意思,是不是调集汉军绿营?”    “汉军绿营?”    嘉庆帝皱起了眉头。    就在此时,一声“报——”打断了他的思路,却原来,去唐营的回复到了。    “启禀万岁,那,那唐人将领把勒,勒中堂的脑袋给砍了。”    勒中堂,八旗贵族,也是嘉庆派去做使节的大臣。    “这群蛮子!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做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吗?”    那,传令的小兵看上去更加胆怯了:“报,报,那,那唐人……”    绵宁怒道:“是蛮子!”    “是,是,是那蛮子的女王说,说,……”    “说什么!”    “她说,小小蛮夷,安敢称华夏!”    嘉庆帝大怒,一脚踹到那个传令兵,道:“来人!拖下去!砍了!”    左右噤若寒蝉,至于那小兵,更是缩成一团,连求饶都不敢。    他不过是一介小兵,如果求饶声惹怒了皇帝,只怕死的,就不是他一个了。    至于在场的那些大臣,还有三位皇子,忙着跪下请嘉庆息怒,哪里还顾得上这个小兵。    嘉庆强忍着怒气,挥挥手,让三个儿子和大臣们退下了。    如今,他身边也就剩下这么三个儿子了。    离开了大殿,绵宁跟绵恺绵忻兄弟三人只是拱了拱手,谁也没有多说话,就分开了。绵宁一走,绵忻就忍不住对哥哥道:“三哥,你看二哥。连给皇额娘请安都不去了。”    绵恺深深地看了绵宁的背影一眼,用他们两个人才听得到的声音道:“好了,你也不看看他多大了。他到底不是皇额娘亲生的。”    这兄弟俩交换了一个眼色,这才往钮钴禄氏的宫中而来。    钮钴禄氏正在听行宫十局的管事太监回话呢,听见儿子们来了,十分高兴。    她道:“之前在太原的时候,我就觉得太过简陋。好在你们皇阿玛英明,最终还是决定来西安。虽然各处俭省了许多,可好歹不像太原,那般不像话。”    说着,就让宫女给两个儿子上茶。    又道:“这王云甫送来的丫头就是不堪使唤,连个眼色都没有。”    虽然极力掩饰,但是,就是钮钴禄氏都无法掩饰他们这一行的狼狈。    之前钮钴禄氏就陪着嘉庆帝在热河围猎,这也是嘉庆宠爱她的证明。也因为她受宠,所以她的两个儿子才得以跟在嘉庆的身边。当然,嘉庆巡幸热河,身边也不可能只带皇后一个,只是那些宫妃,还有那些皇子皇女们,这一路上陆陆续续地被丢下了,或者说,跟嘉庆失散了。就连钮钴禄氏身边的宫女太监都没剩几个。这才是钮钴禄氏会接受西安知府王云甫送来的丫头还让这几个丫头在自己身边就近伺候的原因。    说着,钮钴禄氏又顺口问了一句:“你们二哥呢?”    绵忻冷哼一声,道:“如今二哥哪里有心过来!”    “你二哥是你父皇的长子,事情多,也是有的。”    话出了口,钮钴禄氏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的儿子说的不是有空,而是有心。    想到这一路上,钮钴禄氏不免又多了一层烦恼。    嘉庆的原配皇后喜塔腊氏没得早,因此绵宁这个原配嫡长子被交给了当时还是侧福晋的钮钴禄氏抚养。嘉庆登基之后,钮钴禄氏先封贵妃,然后晋皇贵妃,最后才被封为皇后。别说是百姓家里,就是钮钴禄氏自己心中,也认为自己不过是妾室扶正的,因此,平日里她待绵宁很好。    这是宫廷内外公认的。    可是那是在和平年代,如今这战乱时节,尤其是之前,一路逃亡,钮钴禄氏自然更在乎自己的亲生儿子。她已经死了一个女儿了,她又只有两只手,自然只顾得上自己的亲骨肉。而且钮钴禄氏很清楚嘉庆帝对绵宁这个原配嫡长子的在乎,平日也就算了,可是这逃亡的日子,她还不明白?自己的亲骨肉,也只有自己会心疼!    想到那些被嘉庆丢在避暑山庄的妃嫔,那些因为被唐人撵着而被抛弃在路上的皇子皇女们,就是钮钴禄氏再贤良,她也做出的选择。    这让原本十分和谐的继母子之间,难免出现了裂痕。绵宁想的是,虽然自己自小被皇额娘抚养,可皇额娘到底不是自己的皇额娘。绵宁既然有了这样的想法,钮钴禄氏如何不知?不免更恼。    你有万岁护着,一路上亲自带在身边,可我的儿子呢?你平日里的友爱弟弟,难不成都是假的?要知道,你三弟绵恺如今还不到二十呢!更何况绵忻更小。    只是这些都瞒着嘉庆而已。    想到这位渐渐跟自己离心的继子,钮钴禄氏心中着实烦闷。    她想了想,对身边道:“二福晋那边的份例再提一成。”    “嗻。”    绵恺跟绵忻对视一眼,交换了一个了然的神色。    他们当然知道钮钴禄氏这么做的深意。    要知道,这里是西安,可不是北京。虽然行宫里面按照紫禁城的规格专设了御膳房,下分荤局、素局、菜局、饭局、茶局、酷局、点心局等近十个局,每局有厨师十几个人,共有100多人。当然,皇帝事多,不管这些,因此这些人就直接向皇后负责。    因为,每餐先由太监呈上菜单百余种由皇后挑选,所以,这些日子以来,帝后二人每天的使费就已经超过两千两,更别说下面还有三位皇子了。    可就跟钮钴禄氏方才说的那样,“俭省了许多”。在钮钴禄氏看来,他们乃是皇族,是帝后,是皇子,这天底下委屈了少了谁,都不应该少了他们几个的。    不过,钮钴禄氏能稳稳地做着她的皇后,自然是知道嘉庆的忌讳的。因此,她当然知道在继子跟自己日渐生分地情况下,让自己在嘉庆面前显得贤良大方又不动声色地给别人下套子。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叫人把自己每日的那份党参乳鸽汤给绵宁的妻子二福晋送去。    办法虽然简单,但是却十分有效。    因为嘉庆很清楚,唐人不接受签订合约让他割地自居,那么,他就只能打了。可是要打仗,就必须要就军队。所以,他需要大量的财帛赏赐随扈的官兵,只有这样,人家才能为他卖命。    可是作为皇帝,嘉庆又开始担心西安的府库是否能满足需要。毕竟,现在只是日常开销,真正打仗,那才是花钱如流水。    所以,看到支应局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花费了二十九万两银子,嘉庆就不高兴了。再听说了乳鸽汤一事,嘉庆十分不满。按照宫廷的礼节,作为公公,他不好直接把儿媳妇交到面前骂,但是他可以把儿子叫到跟前痛骂一顿。    绵宁这才知道,自己的继母要收拾自己,根本就不用吩咐。可是他有什么办法呢?只能老老实实地跪在嘉庆面前听着,回头还要去给钮钴禄氏赔罪,完了,回到自己的住处,还要面对无辜受了自己牵连的妻子。    绵宁的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