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济阴城失守了, 齐文心还是做了让人意料之中, 却又意料之中的事情。 杜云彤抬起手, 手指停在空中。 夜风穿过指缝,如把手指浸泡在凉水里一般。 杜云彤的手指最终落在眉间,轻轻揉着眉心。 齐文心远比姜劲秋要精于算计, 且更了解城中驻防, 然而最先失守的, 却是济阴。 济阴城一旦有失, 阳谷和昌平也就变得岌岌可危了。 青州兵可以源源不断往济阴城增兵,有了可以屯兵的地方,同时也威胁着离济阴城并不算太远的天启城。 这样一来, 秦钧更不能在蜀地长呆了。 秦钧看了一眼杜云彤, 眸光闪了一下,问姜源:“令妹可守城几日?” 最了解姜劲秋的, 除了姜度之外, 便是与姜劲秋一起长大的兄长姜源了。 驿馆来的使者气喘吁吁跑来, 双手微颤着,呈上战报。 姜源略微扫了一眼, 递给了秦钧, 道:“若以蜀地城池来论, 家妹可防守百日不被攻破。” 可阳谷昌平终究不是蜀地, 是王宏最为熟悉的青州城池,且齐文心已经反水,知道阳谷昌平城中军备防守, 敌军知晓我军,我军却不知道敌军,这种情况下,姜劲秋已经失了先机。 更别提姜劲秋驻守的阳谷昌平无人回来援助,王宏拿下的济阴城,青州兵们正不断赶来。 天时、地利、人和,姜劲秋一样也没有占。 能驻守多长时间,谁也不知道。 姜源轻轻摇头,原本如死水一般平静的眼底,彼时出现了一丝波澜,他的手落在轮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抠紧了檀木,道:“但若论起阳谷昌平,在下,不知。” 月光洒下,蜀中诸将一身重甲,整齐站在院子里,秦钧目光缓缓扫过蜀将们年轻的脸庞,最后落在姜源敛眉垂眸的侧脸上,道:“十日之内,本侯回援阳谷。” 十日? 姜源眉头微蹙,敛着的眉眼慢慢抬起。 印入眼眶的,是暗红色的织锦武袍,视线上移,绣着云纹的腰带勾轮着腰身,窄袖上带有护甲,于月色下闪着幽蓝色光泽。 整个人像是一把出了鞘的利剑,血里带风,凌厉又笃定。 “侯爷的意思,十日内消灭蛮夷?” 姜源的手掌慢慢松开。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们姜家人在蜀地经营了百年,才堪堪将蛮夷困在深山,蛮夷分庭相抗,若蛮夷真是那般容易就消灭的,他们姜家早就在初来蜀地时,就已经把蛮夷灭了,根本不会把蛮夷留到现在。 若论骁勇善战,秦钧麾下的黑甲固然是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但姜家的府兵亦不是龙骧虎步,顶天立地的好男儿,姜家几代人都解决不了的蛮夷,怎是秦钧十日内就能够消灭的? 秦钧漠然点头,,道:“本侯说十日,便是十日。” “你只需拨与本侯五千精兵,本侯自有安排。” “侯爷还想从后山悬崖之处攻入蛮夷?” 姜源轻轻摇头,眼底的光彩又暗了下来,道:“此举甚险。” “我虽忧虑家妹安危,但也不可让侯爷涉险。” 出生在姜家,就注定要把生死置之度外。 数百年前,姜家牵全族前来蜀地,满族浩浩荡荡的数万人,而如今,却只剩下了不足千余人。 每一天,都会有姜家人倒下。 姜家人的鲜血染红了蜀地,才换来了蜀地百年的安宁。 他虽然心疼唯一的妹妹,可妹妹也是姜家人,出生的那一日,她的宿命就已经决定了。 作为注定要为大夏流尽最后一滴血的人,忠骨何须葬青山? 秦钧是可以力挽狂澜的人,对于这种人,姜家人要保护,要尽全力保护,而不是让他为姜家人去冒险。 姜源闭上眼,睫毛微颤,轻轻的低声随时都能消散在风里:“为大夏死,是家妹的荣耀。” “不!” 若不是她向姜度求援,姜劲秋根本不会带兵出蜀,更不会被王宏困守在阳谷城。 寂静的夜幕下,杜云彤突然提高了声音:“秋儿不会死的,此事一定有缓和之机!” 事情的发展早已经脱离了她的掌握之中,但她依旧不愿意姜劲秋战死在青州城。 一定有办法的。 天边的月色,近处的烛火,在夜风中跳跃着,时而明亮,时而暗淡。 远处传来打更人敲锣的声音:“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杜云彤紧紧蹙着的眉尖慢慢舒展开来。 是了,火攻。 她怎么能忘了火攻呢? 蛮夷的寨子建在深山之上,不像大夏的百姓的垒于砖瓦,他们的寨子,依树而建,伴以树枝茅草,这样搭建出来的房子,是最经不起火烧的。 秋季天干物燥,多风,多烈阳,在起风时用烈火攻击,必然能将所有蛮夷一网打尽。 蜀将们早已聚集在一起,等待姜源发号施令,杜云彤展颜一笑,对姜源道:“听闻公子博识多才,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秦钧眉头微动,双手环胸,目光落在看着姜源的杜云彤的脸上。 杜云彤道:“敢问公子,近几日,哪日起东南风?” 姜源抬起头,看着浩瀚星空,片刻后,道:“第三日夜里。” 杜云彤眉梢微挑,道:“我们还有三日的时间去准备,若准备得当,莫说十日了,只怕在五日内,侯爷就能回援阳谷。” 蜀将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眼中皆是不信之色,就连对杜云彤秦钧了解颇深的姜源,彼时眸中也有疑惑。 姜源道:“姑娘的意思是?” “火攻。” 一直安静着的秦钧淡淡出声,打断了姜源与杜云彤的对话。 “你带人从山下佯攻,本侯带五千人从后山攻入。” “不。” 杜云彤道:“侯爷不需要爬悬崖。” 她虽然想让秦钧尽快回援救姜劲秋,但也舍不得秦钧冒险。 她被带青铜面具的蛮夷从后山扔下,知道后山的凶险,怎么放心让秦钧去爬那种悬崖峭壁? “我之前制造的连弩与霹雳车,现在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有个熟知三国的基友就是有这点好处,诸葛丞相的连弩她知道,刘晔造的霹雳车她也知道,大夏本就有弩箭和发石车这些东西,再经过她的一番改良后,就能很快投入战场使用了。 这些东西,在与姜度分别时,她就把图纸给了姜度,来到蜀地后,她也看到蜀将们将这些东西加以改制,更为适合蜀地的地形。 “霹雳车里放火油,不需要爬后山,在后山山下就能使用。” 月色下,少女侃侃而谈,秦钧眼珠子微转,目光落在少女粉.嫩白皙的脸上。 “公子在前方吸引蛮夷火力,侯爷在后山用霹雳车加以攻击,山寨失火,蛮夷必然回援。回援,便意味着阵脚大乱,届时,公子再用连弩加以明火攻击,两火相遇,蛮夷岂有不亡之理?” 姜源手指微紧,道:“方法虽好,但霹雳车只能用在平原之地,要如何运到深山之上,且不被蛮夷察觉?” 杜云彤一笑道:“公子又痴了。” “霹雳车并不是难造之物,公子在前方吸引蛮夷无暇顾及后山,我与侯爷带领人马,在后山就地取材做霹雳车。” “三天时间,足够了。” 蜀地有训练好的大熊猫,哦,不,是食铁兽,用食铁兽来运人和运送火油,是非常快的。 再说了,蛮夷的目光都被前方蜀兵们吸引了去,哪有多余的精力去留意后山有人砍树? 姜源眉头松动,笑了一下,清俊的面容如夜风晃动竹影。 “好,我即刻为侯爷与姑娘挑选将士。” 将士都是现成的,姜家府兵悍勇远在募兵之上,且这么重要的任务,更要交给做事更为稳妥的府兵。 点完将士后,训养食铁兽的府兵也挑选好了食铁兽。 这个时代,食铁兽远比后世的大熊猫要多得多,蛮夷有训养狼群为战的传统,战马见了狼群,多半要吃亏的。 魔高一丈,道高一尺,姜家先人便开创了训养食铁兽为战的先河。 食铁兽性情温顺,且远在野狼之上,对阵蛮夷的虎狼之军,从来不落下风。 故而姜家的府兵们,除了在喂养战马的同时,还会有着属于自己的食铁兽。 战场上,食铁兽是他们亲密的战友,下了战场,食铁兽便是形态可掬的宠物。 军队有组织地训养喂养食铁兽,大大提升了食铁兽的数量和质量,五万精兵配上食铁兽,在秦钧与杜云彤的带领下,向丛林深处进发着。 蛮夷们有八十一寨,山寨们又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寨,最中间的,才是蛮王的住处。 这些信息都被姜度递了下去,姜源兵分四路,同时向蛮夷四寨进发。 有着引路的食铁兽,蜀兵们没再像之前那般,不是陷在沼泽里,就是迷失在毒雾中,食铁兽们带着他们躲过重重陷阱,来到了蛮夷的山寨下。 蛮夷在山上各处设立的有蛮夷驻守,探查蜀兵们的信息,但都被秦钧的暗卫偷偷拔除了。 悄无声地的暗杀,从来都是暗卫们的拿手好戏。 无人监视,姜源一兵未损,便兵临山寨下。 金乌尚未从云层中探出身影,山上还是一片朦胧的青灰色,冲锋的号角声便已经吹起了,蛮夷们如梦初醒,仓皇拿起武器随着蛮将们奔出山寨。 蛮王草草穿着衣服,广宁公主揉着惺忪的睡眼,道:“大王要去哪里?” 蛮王看了一眼广宁公主,道:“蜀兵攻上山了。” “呀!” 广宁公主故作一惊,慌忙起身,随手拉起树屋上帷幕,对着青铜蛮夷们打手势,让他们送上茶水。 姜度端着茶,一步一步走上树屋。 竹杯子里盛着褐色的茶水,广宁公主喂到蛮王嘴边,道:“大王喝杯茶,醒醒精神。” 蛮王接过,一饮而尽。 皮甲已经穿好,蛮王伸手去拿挂在树屋上的兵器,手指刚刚摸到兵器,便觉得视线有些恍惚。 面前的少女身着白色中衣,飘飘若仙,樱桃小口一张一合,他却听不清她在讲什么。 “你!” 蛮王瞪圆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广宁公主。 广宁公主从他手中抽出刀刃。 金乌初升,晨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刀刃上白茫茫的一片,晃眼得很。 广宁公主双手握刀,狠狠向蛮王劈下。 然到底是体弱多病的身体,力气也没有几成,大刀落在蛮王脖颈,被蛮王死死握住,僵持不下,再难以往下砍去。 鲜血源源不断流出,刺激着人的眼球,广宁公主手指微抖,胸口起伏着。 再怎么心狠手辣,害了无数人,这也是她第一次亲手杀人,且杀的是与她同床共枕数月的蛮王。 刀刃陷在蛮王手掌与脖颈上,蛮王强撑着身体,向广宁公主走去。 鲜血流了一地,广宁公主瞳孔微微收缩,手指微颤,仿佛握不住刀柄。 然而就在这时,一双有力的温暖手掌,覆在了她的手背上。 姜度清朗又沉静的声音响起:“杀人时,要心无杂念。” 姜度握着广宁公主的手,微微用力,蛮王兀自不肯合眼的头颅滚落在地,骨碌碌滚在广宁公主裙摆下。 瞪圆了的眼睛极力地看着广宁公主,仿佛是来自地狱深处的凝视。 广宁公主身体剧烈一抖,姜度的手蒙住了广宁公主的眼睛,随脚踢开了蛮王的头颅。 大刀落地,发出一声轻响,广宁公主像是失去了浑身的力气般,摇摇欲坠,像是经受不住风雨的山茶花一般娇弱可怜。 姜度腾出左手,扶住了广宁公主的肩膀。 “本宫...杀了他。” 姜度看了一眼地上蛮王的尸首,道:“恭喜公主。” 外面的喊杀声还在继续,树屋下突然响起蛮王弟弟奉屠的声音:“大哥!” “大哥,蜀兵打到山寨了,你怎么还不下来?” 树屋下,奉屠领兵而来。 奉屠麾下训养的有群狼,群狼大张着嘴,尖锐的獠牙在微薄晨曦下闪着刺目的光。 树屋之上,姜度与广宁公主对视一眼。 “公主,我们没有胜算。” 若只有奉屠一个,又或者说奉屠带近侍的蛮夷而来,他都能毫不费力解决,但是现在的奉屠,是带领着西寨的蛮夷赶过来的。 他有万军之中取奉屠首级的自信,却没有在万军之中,把广宁公主安全护送到蜀军手上的信心。 杀人和救人,相差太大太大了。 狼群嗜血,不断地冲天嚎叫着,树屋里久久未传出蛮王的声音,奉屠有几分不耐,下了狼背,一步一步走上树屋。 姜度从腰间抽出匕首,精致的匕首闪着幽光,广宁公主握着他的手,轻轻摇了摇头。 “我答应过杜云彤,会保你活着回去。” 广宁公主拿着姜度的手,横在自己纤细的脖颈上,苍白的小脸上有着极淡极淡的笑:“人生最后一段旅途,与少府同度,也不枉此生了。” 作者有话要说: 广宁:杀人原来是这么恐怖的一件事 还是暗搓搓害人来得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