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锦色 > 第一百九十二章非良人

第一百九十二章非良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三个公子哥也都起身,朝陈锦见了礼,在外如何放浪都好,京城里的闺阁小姐却是万不能得罪的。若是哪里做的不够周全,只怕自己的名声在不知不觉间便被弄臭了。    从前也出过那等事的。    说哪家的公子误把哪家的小姐当作了花娘,调戏轻薄了几句,回头到了而立之年竟还未娶上妻子,一查之下才得知,那被调戏了的小姐逢人便说这位公子品行不端,为人更是劣迹斑斑,实非良人。    如此,吓得京城的那些公子哥儿很是安分了一段时间。    陈锦早已摘了帷帽,此时与香香站在一处,容颜竟不分伯仲。    想来有香香珠玉在前,那三位公子见了陈锦,倒也很是稳重。    “在下秦七,不知姑娘名讳?”    秦七拱手作揖,礼数周到,让人挑不出半分错处,便连问话的语气也是恰到好处的温润,只怕没有几个女子能忍心拒绝他。    陈锦朝他一福,“小女敝姓,不足挂齿。”    秦七碰了个软钉子,使了个眼色给身旁的朱泉。    这两人臭味相投,彼此之间早已有了默契,朱泉立刻会意,亦拱手道:“姑娘若是不嫌弃,与我等一同听曲作诗如何?”    陈锦心中愈发想笑,面上还端得四平八稳,“我对诗词歌赋实无心得,加之另有事办,便不阻几位雅兴了。”说罢不给人拒绝的机会,命人开船。    香香姑娘船上的几位公子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么一个鲜活明妍的大美人走远了。    “京城里的闺阁小姐咱们不说认个十成,也有个七七八八,这位怎从未见过?”秦七捉磨着,愈发觉得奇怪。    朱泉接话道:“我也没什么印象,莫非是近日才外迁回来的?”    三人中最小的身份也最高的左羽段开口道:“近日回迁入京的只有御史台张大人,但他膝下育有两子,并无女儿。”    秦七道:“那就怪了,没理由京城里来了这么漂亮的一个姑娘,咱们哥儿几个不知道啊。”    “你也别想了,”朱泉将杯里的酒喝干净,“咱们当着香香的面讨论别的姑娘不合适。”    秦七恍然,忙向香香赔罪,“我等方才失礼了,还请香香姑娘见谅。”    香香颔首调试琴音,闻言笑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方才那位姑娘,分明有着倾城之貌,却是眉目清冷如山巅雪,说话亦是滴水不漏,就连我也十分好奇她的出身。”    “查!”秦七一拍桌子,“马上派人去查这姑娘的底细,我便不信查不出来。”    他话音刚落,便有长随将此事应下。    “对了,”秦七把几颗花生米丢进嘴里,“墨家那个小女儿可找到了?”    朱泉家是开酒楼的,信息也十分灵通,“找?怎么找?大海捞针吗?”    “那是墨相的女儿,听说未出嫁时可是他掌上最亮的那颗珠子,”秦七不信,“只要墨相出手,找个人算什么?羽段,你说呢?”    左羽段比他俩要沉稳些,想了想才道:“我听爷爷说,墨相并未派人去寻,想是墨家的这个女儿让墨相很是心灰,不打算要了。”    秦七和朱泉很相信他说的话,因为他的爷爷是当朝另一个丞相,左相。    “如今墨相晚节不保,你爷爷可要做些什么?”秦七继续往嘴里丢花生米。    左羽段微不可查的皱了皱眉,“你我不在朝中,这些事还是要少议论为好。”    秦七忙摆摆手,“对,我恐怕是喝多了。来来来,今日不醉不归。”    画舫中,香香姑娘的琴声重新响起,欲语还休,道不尽的愁思。    ……    陈锦的画舫游到了江中央,顺流而下。    音夏给几个姑娘重新斟上了茶,说道:“那位香香姑娘,果真漂亮。”    瑞儿轻哼一声,皱皱小鼻子,“哪有咱们姑娘漂亮呀。”    陈雪点点头,“瑞儿说得对。香香姑娘确是漂亮,只是脂粉味儿太重啦,不如锦姐姐清新脱俗。”    陈玉想了想,跟着说道:“香香姑娘衣饰无不华丽,但锦姐姐胜在脂粉未施容倾城。”    陈锦听她们越说越离谱,出声道:“音夏,你倒碗茶去给船夫,这一路走来,想来他也很是辛苦。”    音夏听命去了。    这里陈雪又道:“锦姐姐,你方才真是厉害极了。”    陈锦捧着茶杯慢慢吟,闻言看向她,“怎么?”    “我瞧那船上的三位公子,身份都不低,你却这样不买账,可不是厉害极了吗?”    陈锦淡淡一笑,将茶杯放在桌上,轻声道:“你倒会看人。”    陈雪嘻嘻笑道,“我瞧着有两个公子腰间的佩饰不凡,另一个能与他二人结伴游江,身份自然也低不到哪里去的。”    陈锦目光穿过洞开的窗望出去,说道:“这三人中,其中一位是当朝左相的孙子,另位两位,一是秦将军之子,一是南十二坊的少东家。”    陈玉陈雪向来不关心朝政,所以对那位南十二坊的少东家更加好奇些。    陈玉问:“哪位是少东家呢?”    陈锦笑道:“便是那位佩饰不甚名贵的。”    陈雪接话道:“那位一直没有说话的公子便是左丞相的孙子吗?”    “是。”    “丞相之孙,将军之子,再加上一个开酒楼的,同京城名妓游江,”陈雪说着说着,自己倒先笑起来了,“京城当真是有趣得很。”    闻言,陈锦没有说话。    一时音夏回来了,带进来一个女子来。    那女子便是京予。    京予进来,向陈锦行了礼,“二姑娘要见的人已经带到,请二姑娘移步。”    陈锦起身,让陈玉陈雪在这里等着,自己只带了音夏随京予出去了。    两艘画坊之间搭了一米宽的路板,为防画坊摇晃,另有几个水性好的在水下以力气稳住船身。她们此刻是在江中央,水深且冷,若是掉下去,加之不识水性,后果不堪设想。    音夏担心的拉着陈锦,“姑娘,要不让他们把人带过来。”    京予朝陈锦福了一福,“若二姑娘觉得不便,我去把人提来也可。”    陈锦朝她一摆手,“不必,我过去。”    说罢抬腿踏上路板,板上蓦然承受了一个人的重量,两艘船同时摇晃起来,音夏吓了一跳,便要去扶陈锦,却见陈锦回头看她一眼,“没事。”    音夏只得停在那里,心惊胆颤地看着陈锦,生怕她掉下去。    陈锦很快走到了另一艘画坊。    音夏和京予也跟着走了过去。    画坊船窗紧闭,京予推开舱门,对陈锦道:“二姑娘可要人陪你进去?”    “不必,”陈锦道,“音夏也留在外面。”    音夏虽然不知道姑娘要见的是什么人,虽然担心,但陈锦的话不容她反驳,只得乖乖听话,与京予守在外面。    陈锦进了船舱,舱门从外面关上。    船舱里只有靠窗的桌边燃着一盏油灯。    桌边摆着两把黑漆木椅,其中一把椅子上坐着一个女子。    那女子二十上下,一张圆脸上一对内双的眼睛,与旁人无异的鼻子和嘴巴,五官镌在脸上,平平无奇,甚至算不上好看。    陈锦猛然停下。    看着灯下那个与前世的自己长相一模一样的女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