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农门贵子 > 第104章 通信

第104章 通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众人到齐后, 开始一起商量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 张耀祖正好不在家, 大家说话也就更方便。    做为家中长女的张小草先开口说道:“娘, 我看小北是铁了心要娶黑妮,你跟我爹就别拦着了。”    胡氏想起千里之外的儿子,眼圈不由得发红, 她语带哽咽道:“我本来也没非要拦着, 如今这种情况,我哪里还会说什么?我只希望他们两个能平平安安地就够了。”    潘云博安慰岳母道:“娘, 你也别太担心,小北性子沉稳又聪明,就算出门在外也不会被人欺负的。”    他们说话的时候,赵清河一脸地若有所思,轮到他说话时,他缓声说道:“娘,大姐, 大姐夫, 我觉得小北留在府城也未必不好, 咱们成新县文风不盛, 他这次去府城, 正好可以长长见识, 扩大一些交游,对他将来也有极有益处的。说真的,若不是放心不下小枝, 我也想去府城呆一阵。”    张小枝连忙接道:“清河,你想去尽管去,我没事的。”    赵清河看着小枝笑了笑。    这时候,赵清海清了清嗓子,觉得该轮到自己上场了。    他朗声说道:“依我说,小枝也可以一起去,干脆你们俩陪着婶子一起去看小北得了,家里的事我跟小叶帮忙看着。”    赵清河听罢不由得眼前一亮,眼下小枝还没怀孕出远门也没什么不可以,而且有他陪着,再加好由镖局护着,路上应该很安全。再说了,小枝长这么大,也就去过县城,带她出去见见世面也挺好。    想到这里,他看着小枝,用温柔的声音问道:“小枝,我觉得大哥说得对,你愿不愿意陪着娘去府城?”    张小枝微微吃了一惊,“我、我也去?”    赵清河笑着点点头:“是呀,咱们一起去。”    张小枝想想自个长这么大还没出过远门,也不由得有点跃跃欲试。    胡氏听到二女儿女婿陪她一起去,高兴是高兴,但也有旁的忧虑:“清河,你不是还在私塾教书吗?这么好的差事丢了怪可惜的。”    赵清河道:“也没什么,以后再寻就是。”    胡氏又道:“你们刚盖完房,手头紧,去府城花销太大了。”她手头倒是有些钱,可是若是他们跟着去府城,这一路上,两人肯定不会花她的钱。    赵清河笑着答道:“娘不用替我们担心,这些日子我抄书挣了点钱,再说了,眼下天寒地冻的,上路不方便,不如咱们到明年开春后,天气好了再上路,到时候,家里的一切也安排妥当了。”    众人都赞同赵清河的意见,也觉得等明年开春后再去府城比较合适。    众人正在说话间,张耀祖回来了。他见家里聚了这么多,不由得一脸惊讶:“今儿是刮了什么风,把你们都给吹来了?”    张小草快言快语:“是娘捎话叫我们来商量去府城看弟弟的事。”    张耀祖不由得一怔,他不满地看了胡氏一眼,面色微微一沉:“我咋不知道你们要去府城?你没跟我商量就自作主张?”    胡氏道:“这不正在商量嘛。”    潘云博一看情况不对,赶紧说道:“是呀,爹,娘叫我们大家过来就是想一起商量商量。最后去不去还是得看爹的。”    张耀祖听到大女婿的话,面色才稍有缓和。不对,对于要去府城这件事,张耀祖想也没想就说道:“府城那么远,盘缠太费,都别去了。那个不听话的小子他爱去哪儿去哪儿,反正他是翅膀硬了,我也管不了了。”    众人面面相觑。    这时,赵清河开口道:“爹,你老就别生小北的气了。其实我觉得他在府城挺好的,咱们这儿毕竟是个小地方,小北在这儿有志难伸,有才难展,他到了府城,说不定事业、学业都大有进展,三年后的乡试肯定能中,到时候,不说你老脸上有光,咱们整个张家,整个村子面上都有光彩。”    赵清河的这番话,张耀祖倒是极爱听。他点头道:“要是三年后他能中举就好了,别像这次似的,灰溜溜地回来。”    胡氏觉得这话颇为刺耳,正待反唇相讥,却被大女儿二女儿连连使眼色,她瞬间反应过来,这个节骨眼上激怒张耀祖是不对的,若是他执意反对她去找儿子,事情也不好收场。    胡氏只好压着火,尽量好声好气地跟张耀祖商量道:“当家的,你看这样行不?我跟清河小枝一起去府城找小北,若是府城谋生容易,我们就在那儿找点活干,够吃住就行。要是谋生不容易,我们就一起回来。”    张耀祖反问道:“那家里怎么办?”    胡氏笑道:“家里不还有你吗?”    张耀祖十分不情愿。胡氏也不再多说,一会儿,她好好去跟公公商量,一牵扯到孙子前途的事,公公肯定会点头答应,到时他若一答应,张耀祖是不答应也得答应。就算现在不答应,她有的是时间磨他。    胡氏去请示老张头,果然不出他所料,老张头一想到孙子在府城孤苦伶仃,举目无亲,立即就同意了。毕竟,自从张小宝离家出走,张小北就成了张家唯一的希望。老张头自是把他看得无比重要,甚至连儿子都得靠边站。    老张头还十分痛快地说道:“你们尽管去,家里头还有我呢,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动。”    胡氏笑道:“还是爹最深明大义。”    胡氏征得公公的同意后,便也不怕张耀祖闹别扭了。    众人商量后,他们明年收完麦子就去府城。这说着说着就快过后了,满打满算也就剩下半年的时间了。    ……    张小北跟家里写完信后,迟迟不见回信,起初他有些焦急,不过,仔细一想古代的交通,他便也释然了。这信一来一回,怎么着也得好几个月,急也没用。    他安下心来继续忙着清远书坊的事,现在和租书屋已经步入正轨,不说卖书,单就租书和每月的收入就不少,再加上三五不时的文会,诗会在书坊举行。清远书坊的名气越来越大,张小北的名声也在小圈子里逐渐传开。这期间,钱掌柜又给他涨了两次薪水。不久,张小北又建议书坊开始自己印书,卖一些其他书坊没有的书。其实清远书坊以前也自己印书,但因为生意一般就停掉了。但张小北目光独到,又会营销,书坊每印一本书,就能在府城小圈子里掀起一阵风潮,书卖得极快。    连续卖了两套畅销书后,张小北自觉有了底气,便跟钱掌柜提出分红事项。他说我上有七十岁的爷爷和老父亲老母,另外还要攒钱买房娶妻,府城米珠薪桂,居此大不易,我这点薪水不行啊,请掌柜的涨薪水。而且他还提出新的薪水标准,即他拿一部分底薪加提成,提成不算一楼的买卖,只算和印书这两块,他只拿两成半分红。钱掌柜有些肉疼,但是他也知道,张小北在他们这个圈子里名气不小,有不少书坊掌柜都想挖他过去,若是他给的钱不够,张小北就有可能到别家去。    钱掌柜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咬牙答应了张小北的要求。不过,他也砍了价,只给张小北两成分红。张小北痛快答应,本来,那半成他就是特意留给对方砍的。    双方意见达成一致,又能愉快地合作玩耍了。    有了分红,张小北工作愈发卖力。清远书坊的生意越来越好,他的薪水也越来越丰厚。    眼看年关将近,他给寻音买了两套冬衣,另外,他还给家里的娘亲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置办了冬衣,再捎了些银子,一起交给镖局让他们送回家去。    刚把东西送出去不久,他终于接到了家人的来信。    信是赵清河写的,两个月前就寄出来了。信中说,他们三人准备五月中旬开始上路来府城看他。    张小北一想到娘、二姐还有赵清河都一起看他,心里不由得雀跃起来。他赶紧回家告诉寻音这个好消息。    寻音既高兴又有些难为情。她说等到他们来的时候,她得提前搬出去。    张小北本想说不用这样,但转念一想,他们未婚就住在一起,以前没人认识他们就罢了,现在家里人要来了,对寻音的名声确实不大好。    他想了想,就让寻音住到以前租住院子的邻居家,即王世虎的心上人家里。话说,那个姑娘也够痴情的,到现在还是时不时地问及王世虎。有时,她还在寻音面前骂王世虎这个负心汉。王世虎不知是因为挨骂还是得了风寒,反正这几天是连连打喷嚏。    马上要过年了,他便跟家里人说了一声,提了礼物去张家拜年。尽管张小北不在,但与情与理,他也得去看望他的父母。    胡氏热情地招待了王世虎,王世虎在张家吃完饭,又被赵清河赵清海兄弟轮流请。    饭桌上,赵清河顺便吐露了明年要去府城的事。    王世虎一听到府城,突然想起了那段旖旎温馨的时光,那个白白胖胖,身材极好的西邻姑娘。半年没见,也不知她是胖了还是瘦了。    王世虎定定心神,突然一本正经地道:“我也跟你们一起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